身份传说探真相
阿基米德用镜子打败过罗马军吗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历史上有多少中外英雄曾经引用过这句话,来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其实这句话本来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所说的,他在向叙拉古国的国王解释其杠杆原理时,说出了这一句著名的“狂言”。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出生在希腊西西里岛的叙拉古,他的父亲是一位很渊博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在父亲的影响下,阿基米德从小就热爱学习,善于思考,喜欢辩论。他11岁的时候,漂洋过海来到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城,向著名的欧几里得的学生柯农学习哲学、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他继承了欧几里得证明定理时的严谨性并有所突破,他的才智和成就远远高于欧几里得。他的贡献主要是在物理学方面,被人誉为“力学之父”,另外他在工程技术方面也颇有建树,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天才科学家。
阿基米德像
据传,公元前213年,罗马的执政官马塞拉斯率领军队攻打叙拉古城。阿基米德在保卫叙拉古的战役中充分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利用杠杆原理制造了一批在城头上使用的投石器。在罗马人入侵时,许多又大又重的石块以飞快的速度投向从陆上侵入的敌人。罗马人的小盾牌根本抵挡不住,被打得丧魂落魄,只得争相逃命。之后当他们一看到城墙上出现绳子或木架子之类的东西,就以为阿基米德再次开动机器了,惊叫着“阿基米德来了”抱头跑得远远的。阿基米德还发明了一种巨大的起重机式的机械巨手,它们分别抓住罗马人的战船,把船吊在半空中摇来摇去,最后抛到海边的岩石上,罗马人惊恐万分,只好撤退到安全地带。阿基米德不仅用人力开动那些投石器,还利用风力和水力,将有关平衡和重心的知识、曲线的知识和远距离使用作用力的知识运用到了这场战争中,重创罗马入侵者。
最令人称奇的是,当罗马人的战船退到机械手够不着的地方时,阿基米德让全城妇女老幼手持镜子,排列成一个扇形,利用抛物镜面的聚光作用,把阳光聚集到罗马战船上,让它们自己燃烧起来。罗马的许多船只都被烧毁了,但是他们却找不到失火的原因。防不胜防的罗马军队被阿基米德的发明弄得焦头烂额,面对这种情况,无奈的罗马军统帅马塞拉斯也不得不自嘲:这是一场罗马舰队与阿基米德一个人的战争。
图为罗马附近普里赖斯特的普里米尼厄运女神神殿里发现的浅浮雕,上面雕刻有一艘古罗马战船,制作精巧,利于作战。天才科学家阿基米德却发明了一种类似起重机式的庞大机械,将罗马人的战船抛来抛去。
几个世纪以来,学者们对阿基米德利用太阳光摧毁罗马舰队的传说一直有争议。不少学者怀疑这一传说的可靠性,他们认为当时的人不可能了解光学和镜子的知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英格兰的两位教授对这个传说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再次否定了这个传说的可靠性,因为根据光学原理,太阳光在天空中大约有一个0.5°的旋角,所以它的射线不是真正平行的,会产生发散,不可能用1个平面镜子有效地集中太阳射线。教授们经过计算后还提出一个推论,如果上千人每人握住一个面积为1平方米的磨光镜,他们同时聚光到一点,仅仅能点燃50米开外的面积为0.5平方米的木头。英格兰两位教授认为,用平面镜反射太阳光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在那时的生产力条件下,镜子表面不可能达到完全的光滑,因而这个战术的杀伤力实在是很有限的。所以教授们得出结论,关于阿基米德的大多数传说都有可能是虚构的,是后人出于对这位先知的崇敬而编造出来的美好故事。但是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有些古代文明,已经到了相当发达的程度,不能用现代的推断来否定古代的传说。
图为罗马战舰正在准备战斗,这些战舰为撞击敌舰都准备了用青铜包镶的船头撞角,不过在攻打叙拉古城的战斗中,这些撞角毫无用处。希腊人阿基米德发明的新式作战手段总是让罗马人吃惊,无奈的罗马统帅马塞拉斯也不得不自嘲:这是一场罗马舰队与阿基米德一个人的战争。
阿基米德有一次奉国王的命令鉴定皇冠的纯度,他用了各种办法都无功而返,后来,他去一家澡堂洗澡,当他慢慢躺进浴盆里,看到浴盆里的水往外流,深受启发,并最终发现了浮力定律,为后人所称道。
据史料记载,罗马人对叙拉古城久攻不下,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们的舰队远远离开了叙拉古附近的海面,然后采取了围而不攻的办法,切断了城内和外界的联系。一年以后,由于内部有人通敌,这座城池才被攻破。进城后的马塞拉斯十分敬佩使他屡次败北的阿基米德,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请他,并下令不要伤害他。谁知这时的阿基米德还不知道城门已经被攻破,他正在沙滩上全神贯注地凝视着他的几何图形沉思。对于前来请他的士兵只说了一句“请你不要踩坏我的圆”,并要求允许他把原理证明完再走,鲁莽无知的士兵不耐烦了,竟举剑刺死了这位75岁的老科学家。
罗马统帅马塞拉斯对阿基米德的死十分痛心,他严惩了那个士兵,并为阿基米德修建了陵墓。按照阿基米德的遗嘱,在墓碑上刻下了标明其体积为三比二的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内切球。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把对科学的嗜好和探索,带到另一个世界去了。
阿基米德研究的大量文字材料,在城门被破后的混乱中散失大半,使人们无法理解他科学研究的真实情况。他在保卫叙拉古城中使用镜子烧毁战舰的方法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他又是如何做到的?
马可·波罗有没有撒谎
1295年冬末的一天,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有名的商人家族——波罗家族门口来了三个装束奇特、蓬头垢面的男子。他们讲着很不流利的意大利语,告诉守门人,他们是波罗家的成员,从东方经商回来。仆人看着眼前这三个穿着破破烂烂的人,说什么也不相信他们说的话,争执最后还是惊动了波罗家的主人,经过仔细辨认,终于确认了这三个人的身份,他们是尼古拉·波罗、马飞·波罗和马可·波罗。24年前他们父子、叔侄三人出门,说是前去中国,但从此就没有任何音信,家人还以为他们早就不在人世了。
马可·波罗等人从遥远的东方回来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威尼斯城,人们纷纷来到马可家中观看。马可·波罗也激动地向人们讲述他们的旅途见闻,但很多人都将信将疑,甚至认为这是一个谎言,是波罗家的三个流浪汉编造出来的。还有人讥笑马可,你们从富有的东方回来时,为什么都穿着那样一身破破烂烂的衣裳?传说,为了证实他们说的话,马可在家里举行了一个非常盛大的宴会。席间每上一道菜,他们就更换一套衣服,一套比一套华丽。最后他们换上回来时穿的那套破衣烂衫,当众撕开衬里,里面藏的金银珠宝撒落一地。怀疑者中有的人相信了马可的话,有的仍然认为马可的行为只不过是在炫耀自己的富有罢了。
对于马可的东方见闻,威尼斯人很快就失去兴趣了,威尼斯和热那亚之间的战争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按照当时威尼斯法律,军舰由有钱人出钱捐造,富有的马可家自然也不能例外。马可把自己捐造的军舰命名为“东方”号,亲自担任舰长。后来威尼斯海军战败,马可也被俘入狱。在狱中,马可总是独自眺望窗外,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在中国的见闻。他的沉思引起了同狱中一位叫做鲁思狄谦的作家的关注,马可情不自禁地向他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作家对他的讲述很感兴趣,建议由马可口述,他来笔录成书,以打发狱中的漫长时光。四年后马可出狱,将书稿整理成举世闻名的《马可·波罗游记》(又名《东方见闻录》)。
书中记录,马可·波罗于1254年出生在威尼斯,马可15岁的时候,去东方经商的父亲和叔叔带着中国皇帝写给罗马教皇的亲笔信回到了威尼斯,当时罗马老教皇刚刚去世,新教皇还没选出,他们只好在威尼斯等待。这时候,马可被父亲讲的东方旅行中的奇闻趣事迷住了,请求也跟着他们到中国去。1271年,新即位的教皇格里高利十世给忽必烈写了回信,派尼古拉等人带着书信和礼物去见忽必烈,17岁的少年马可跟着父亲等人踏上了前往中国的旅途。
马可一行离开威尼斯,经地中海向南航行;接着从地中海东岸的阿克城出发,途经小亚细亚、两河流域、波斯、阿富汗、中亚细亚、帕米尔高原、塔克拉玛干沙漠,最后历经千辛万苦,于1275年5月到达中国元朝的上都。当时忽必烈已率蒙古铁骑建立了幅源辽阔的帝国,他很喜欢聪明机灵的马可·波罗,让他在元朝做了十七年的官。马可·波罗除在京城大都(今北京)视事外,还经常奉忽必烈的命令巡游外省,去过新疆、甘肃、山西、蒙古、云南、江苏、浙江、福建等地,还奉命出使过缅甸和南洋。忽必烈答应他们完成任务后就可以直接折返故里,因此到达波斯后,他们继续西行,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回到了威尼斯。
马可·波罗画像
当时的欧洲还没有印刷术,人们争相抄阅《马可·波罗游记》,对于书中记载的东方的文明和财富羡慕不已,引起了后来的“地理大探险”。但是当时的人们对《马可·波罗游记》也有很大的怀疑,因为书中所写的地理、方物、史实超出了欧洲人当时的认识极限,所以人们难免会怀疑它的真实性。在一些保守的西方人看来,基督教文明是全世界最发达的文明,比基督教文明更加发达的文明是不可想象的。马可·波罗口中的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发达的国度,远远高于当时欧洲的社会发展水平,因此这本书被称为“荒诞不经的神话”,有人说马可·波罗是一个骗子,他撒了一个弥天大谎。
马可·波罗到底有没有撒谎?现代学者也分为好几派,有人从《马可·波罗游记》中的内容去考察,从而推论出马可在撒谎。1965年,德国学者福赫伯在一篇报告中说,马可把亦思玛因向忽必烈进献抛石机的功劳记在了自己的头上,而据史料记载的时间他却还在去中国的途中。另外,中国史籍上没有任何马可在扬州当过官的记录,一个外国人在文化经济发达的南方商业中心当官而没有留下任何记载,这是不可能的。1982年4月14日,克雷格·克鲁拉思在英国《泰晤士报》上发表《马可·波罗到达中国没有?》一文。提出几点怀疑:一、中国浩如烟海的史籍中根本找不到一条可考证马可·波罗的材料;二、书中的很多统计材料都是值得怀疑的,就连蒙古皇帝的家谱也说得含混不清;三、中国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东西——茶和汉字,书中只字不提,还有对欧洲人来说很先进的印刷术也没有提到;四、书中的许多中国地名用的都是波斯叫法。因此,马可·波罗可能只到过一些中亚国家,他可能和一些到过中国的波斯商人交谈过,或是在波斯看到了关于中国的文字介绍,加上道听途说才拼凑成了《马可·波罗游记》。也有人说,马可·波罗确实到过中国,但他在书中的描述太过夸张,对于中国的富有描写有些言过其实,“黄金遍地,香料盈野”,在现在看来这些也有些离谱。但是作为一个到过中国见过“大世面”的人,不可否认马可·波罗会带有炫耀的心态对所见所闻夸大其辞。而《马可·波罗游记》是由马可口述,别人执笔的,马可的回忆会有不准确的地方,执笔者也许会滥用修饰,夸大事实,我们不能单凭《马可·波罗游记》来否定马可·波罗到过中国。
马可·波罗一行到达波斯湾出口霍尔木兹海峡,那里的伊朗港口是印度洋贸易中的重要市场。
马可·波罗到底来过中国没有?在现在看来也很难下定论。
交易的场景
贸易是马可·波罗真正关心的事,东方财富的传说对他有很大的吸引力。
国籍不明的哥伦布
西班牙著名城市巴塞罗那海滨的港口广场上,有一座高达60米的圆柱形纪念碑,底座四周雕有8只神态各异的狮子,环绕柱体中部雕有5个凌空飞舞的女神,碑顶端是一尊巨大的人物雕像。这位巨人双眸凝神远望,挥手遥指大西洋彼岸。在雕像不远处的码头上停泊着一艘古代船只的复制品“圣·玛丽娅”号,这是一艘中世纪的黑色木帆船,虽不大,但精致坚固,别具一格。这就是世界上著名的航海家哥伦布和他当年横渡大西洋的帆船。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1492年8月3日,哥伦布乘着这艘长仅二十多米的船,从巴罗斯港出发,航行70天,到达巴哈马群岛的圣萨尔瓦多岛,发现了美洲。
哥伦布像
哥伦布虽然不是西班牙人,但他当年是在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二世和女王伊萨贝拉的资助下开始冒险生涯的,哥伦布也为西班牙在世界航海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是西班牙的骄傲。
航海星盘
可是,这位划时代的航海家到底是哪国人呢?中外各种史书上通常引用的说法是:克里斯托夫·哥伦布,意大利热那亚人,生于1451年。他的祖父乔凡尼·哥伦布住在意大利旧热那亚城以东8千米处的昆特镇,是一个经营毛纺织业作坊的手工业者。父亲多米尼科·哥伦布,学徒出身,开了一个呢绒作坊和一个小客店,是织布行会会员,在同行中有一定的威望。1445年,他与一个纺织工的女儿苏桑那·芳塔娜罗莎结婚,6年后,哥伦布诞生在这个家庭中。关于哥伦布家庭和他的早期生活,人们知道得很少,只大略知道他曾在拉丁文学校学习,很早就出海航行了,还有过当海盗的记录。1476年,哥伦布移居葡萄牙,参加了葡萄牙对热那亚的一场海战,后来他向葡萄牙国王建议探索一条向西航行可以直通东方的新航线,但未被采纳。1485年,哥伦布移居西班牙,终于得到了西班牙王室的资助,前往东方寻找黄金,结果发现了美洲大陆。他晚年贫病交加,1506年寂寞地死去了。意大利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航海家,把热那亚哥伦布少年时代住过的房屋列为文物,加以保护,现在还不时有人前往那个地方去参观。
有人却认为这些事实不能说明哥伦布是意大利人,很早就有人提出异议。《大英百科全书·哥伦布条》说,哥伦布本人从未明确宣布自己是热那亚人;他没有用意大利文写下任何东西,他给弟弟和他人的信及日记都是用西班牙文写的;他喜欢用西班牙语来拼写自己的名字,也希望别人这样来拼。这些似乎证明哥伦布是一个曾经居住在热那亚的西班牙犹太人。但《美国百科全书》的有关条目则说,哥伦布之所以没用过意大利语,是因为他的母语利古利亚方言并不是一种书面语。
哥伦布航海所用的船只复原模型
15世纪90年代哥伦布向西航行时,就乘坐这种帆船。用直角索具把多桅帆船进行改造。船体中部竖立主桅,并在前桅挂一直角帆。必要时,主桅同样可重新挂起直角帆。
哥伦布绘制的地图
关于哥伦布是意大利人的说法,在1978年4月再次受到了置疑。委内瑞拉史学家马利亚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观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经过长期的考证以后他发现,史书上记载的这位克里斯托夫·哥伦布根本没有去过美洲,他只不过是一位在地中海从事商业航行的航海家。而到过美洲是另一位叫做克里斯托瓦尔·哥伦布,是一位道地的西班牙人,由于两人名字的发音和拼写近似,导致了长期以来人们把这两个人当作了一个人。
西班牙研究哥伦布的权威学者阿尔夫索·恩塞纳特教授称,哥伦布不是出生在公认的1451年,而是1446年,虽然出生地是意大利的吉诺阿,但他在非常年幼时全家就搬到了西班牙的伊比利亚岛,因此他实际上是西班牙人。他讲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但是不懂意大利语,后来也从未回过意大利。恩塞纳特教授并非信口说胡话,他曾经花了十年时间研究哥伦布,广泛细致地收集各种资料。虽然这种做法不亚于大海捞针,但也不能说一点儿收获也没有,他最后得出了哥伦布是西班牙人的结论。
最近,一位挪威的海运史作家发表了一种新看法,即哥伦布可能是挪威人,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他的说法在挪威引起了广泛报道。
哥伦布对美洲的发现大大促进了欧洲与美洲乃至世界各地的贸易往来。
还有个别的美国人竟认为,哥伦布是一个印第安人,只是因为“被风吹过去了”,因而他知道回家的路,这种说法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当然是不可信的。
总之,目前为止关于哥伦布的一切都众说纷纭,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历史的遗憾,前人的疏忽大意造成了一大片的空白。人们愈是想拨云见日,愈是感到迷雾重重。
谁才是真正的莎士比亚
世界上略有文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莎士比亚,就如同中国都知道鲁迅一样。莎士比亚是迄今世界上最伟大的剧作家,他的作品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16〜17世纪英国的社会现实,集中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最高文学成就。他一生创作了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和2首长诗。世界闻名的悲剧《哈姆雷特》更是奠定了莎士比亚在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然而这样一个文化巨人,他的身世至今还是一个谜。
莎士比亚像
“莎士比亚”是演员威廉·莎士比亚的名字。他出生于英国埃文河畔特拉特福镇的一个小商人家庭。21岁时离家外出谋生,当过剧场的杂役、演员。有关介绍他生平事迹的材料奇缺。当时也没有一个人可以说明那些伟大的作品是出自他手。并且在他去世时,居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重视,当时没有一个文人为他的逝世写一首哀诗。在威廉·莎士比亚的女婿霍尔医生的日记中,也找不到关于其岳父是著名作家的文字。在研究者对他的家庭、环境、学历进行考察之后,便产生了这些剧作是否出于其手的怀疑。威廉出生于一个小市民家庭,何以知道那么多豪华宫廷与贵族的琐事?他文化水平极低,剧中怎会有如此细致的生活与心理描述?即使像拜伦和狄更斯这样的大作家也怀疑演员威廉·莎士比亚是否写过那些作品,狄更斯还表示一定要揭开莎士比亚真伪之谜。
最初曾有人认为莎剧的真正作者是牛津第七世领主爱德华·威尔伯爵。此人对戏剧极感兴趣,可能是为了避开贵族社会的评议,才假借莎士比亚这个笔名发表作品。但是漏洞在于,这位伯爵逝世于1640年,而在此之后,莎士比亚的剧作继续出现,显然难以自圆其说。
大约是1958年,美国作家德丽雅·培根提出,莎剧的真正作者应该是英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其理由如下:第一,莎剧题材极其广泛,既涉及天文、地理,又谈及宫闱,博大精深,较之演员威廉的出身和文化状况,其出自于一位哲人之手更为合理。第二,当时正是伊丽莎白王朝在社会、宗教、政治等方面皆发生极大骚乱的时期,出版审查很是严格,上流社会、知识阶层也以写剧、演戏为耻。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有人假借莎士比亚之名撰写剧本。而培根才华出众、阅历丰富,最有可能是真正的撰写者。第三,在培根的遗嘱中,莎士比亚的墓碑上,和莎剧的台词中居然可以拼出几行密码,内容赫然是“莎士比亚作品系培根所著”!但是德丽雅的说法也很难站住脚,因为莎剧和培根其他的作品在语言风格、思维习惯等方面明显不同,至于密码问题,第一,培根没有理由在死前将真相隐藏于不为人知的密码里;第二,这种文字的拼凑很具有偶然性。
《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早期的浪漫喜剧代表作。雅典附近的森林是个奇特的世界,年轻的男女经历爱情的磨难后终成眷属。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莎剧的作者是莎士比亚的朋友、剧作家马洛。马洛是一个鞋匠的儿子,1587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取得艺术学士学位,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其代表作是名剧《汤姆兰大帝》,1593年他不幸被人杀害于伦敦。然而据美国文艺批评家霍夫曼的考证,当时被杀的只是马洛的一个替身,而马洛本人却回到意大利,继续进行他的戏剧创作,为了躲避仇杀,便以莎士比亚的名义发表作品。此外,莎士比亚的许多剧作例如《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等都是以意大利为背景写成的。而演员莎士比亚从未到过意大利,怎能写出对意大利各方面情况十分熟悉的剧作呢?况且将马洛的作品和莎剧进行对比,我们就会发现二者的风格竟然非常相似!甚至如今在剑桥大学找到的马洛求学时的照片和第一版莎士比亚戏剧集上的照片极其相像。但是仍然缺乏真实的依据,仍停留在推断与猜测中。
17世纪版画中描绘的伦敦景象
画面右端为著名的伦敦桥,左上端为耸立在伦敦西侧的圣保罗大教堂。当时的伦敦已开始显露大都市的风采。
还有人认为莎士比亚其实就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化名,这是最为令人震惊的提法了。莎士比亚戏剧中众多主角所处的环境与女王颇有相似之处,而且史载女王知识渊博,词汇量极为丰富,善于言谈,说话机智善辩,所以反映在莎剧里的单词量高达21000多个,一般人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莎士比亚的作品究竟是何人所写,很可能会成为永久之谜,但是历史上确实存在这样一个人,他或她留下了这些不朽的作品。每当人们在翻阅这些经典作品时,心中总要涌起对这个伟大作家的崇敬之情。
监狱里来了个“铁面人”
法国大作家雨果曾经写过一部小说《铁面人》,小说讲述了一个带着铁面罩的囚犯,被国王流放到一个孤岛上,“铁面人”经过种种努力,终于逃出了孤岛,重获自由。
有意思的是法国另一位大作家大仲马也写了一个类似的故事《布拉热洛公爵》,后来被英国人改编成电影《铁面人》,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影片中神秘的“铁面人”居然就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自己。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他被权臣用一个长相酷似的人给掉包了,从此过着暗无天日的“铁面生涯”。
这些有趣的故事并非全部是作家们的虚构,而是根据法国历史上一件著名的悬案改编成的,不同的是历史上的“铁面人”被关押至死,而且到现在还没有人知道他是谁。
巴士底狱的“铁面人”为何会引起后人的注意,始作俑者是法国伟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他在其名著《路易十四时代》中提出“这个囚犯无疑是个重要人物”,但接着却说“他被押送到圣玛格丽特岛时,欧洲并没有什么重要人物失踪”,让世人觉得匪夷所思。
伏尔泰是这样记述的:
1661年,圣玛格丽特岛上的一座城堡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那是一个身材修长、举止高雅的年轻人,他的头上不知被谁罩上了一个特制的铁皮面罩,无论是在他被秘密押送途中,还是在囚禁期间都被严令禁止摘下来。这个面罩在下颌部装有钢制弹簧,即使是吃饭或喝水也没有妨碍,不用摘下来。因此,从来没有人见过他的真面目。
根据法国大作家大仲马的作品《布拉热洛公爵》改编的电影《铁面人》中,法王路易十四居然就是神秘的“铁面人”。
愤怒的巴黎市民在摧毁巴士底狱后,在监狱入口发现了一行字:囚犯号码64389000,铁面人。从此,历史又给后人留下一个谜题:铁面人到底是谁?他是路易十四,还是路易十四的长兄?路易十四的生父?英王查理一世?……这实在是个难解之谜。
在圣玛格丽特岛上关押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位“铁面人”又被秘密地押送到了巴士底狱,那里是当时法国最令人害怕的关押政治犯的监狱。在巴士底狱中,这位囚犯受到了特殊的优待:住处很舒适,饭菜按他的口味专门做,衣着精美,他有时还可以弹奏吉他,除此还有专门的医生定期为他检查身体。狱卒们很喜欢和他聊天,他举止高雅,谈吐也很风趣,但对自己的身份却一直守口如瓶。1703年,这个在监狱中度过了大半生的囚犯结束了他神秘的一生,当晚便被葬在了圣保罗教区。随着他的死去,原本神秘的身世似乎更加神秘了。
伏尔泰的记载到此为止,留给后人很大的猜测空间。据说在18世纪,法国国王路易十五、路易十六都曾下令调查过“铁面人”,但最后都不了了之。传闻中路易十六曾明确表示,要确保“铁面人”的秘密,从而使这个“铁面人”更加引起了后人们的好奇。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囚犯到底是谁?其真实姓名是什么?为什么会被关进巴士底狱?又为什么会被路易十四特别关照要优待?这些问题成了近3个世纪以来一直困扰欧洲历史学家的一个难解之谜。对于这些问题,人们形成了众多不同的说法。
有人认为,这个戴面罩的囚犯是当时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长兄,他为人忠厚老实,凶险狡诈的弟弟以阴谋的手段夺走了本该属于他的法国国王的王位,自己登上了国王的宝座。为了不让世人知道他的存在,路易十四对亲哥哥判处了终身监禁,用铁面罩掩盖他的真实面目,让他一辈子待在监狱里。反驳这种说法的人认为,皇室的权势之争向来万分残酷,以凶残著称的路易十四既然能夺取王位,为什么不用毒药和秘密处死的方式来彻底解决问题,这在当时并不稀奇,反而大发善心地让“祸根”活在世上,还给予种种优待,这太不合常情了。
在法国大革命后流传很广而且后来影响深远的一种看法是:这个人是路易十四的生父多热。根据史料记载,路易十三和王后安娜不和,并长期分居,是担任首相的红衣大主教黎塞留从中调和,两人才重归于好。但有人猜测当时王后已经与贵族多热有了孩子,才会离开情夫多热而重新投入路易十三的怀抱。路易十三和安娜王后和好后不久,就生下了路易十四,所以长久以来,人们一直怀疑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的父子关系。据说多热为掩人耳目被迫远走他乡,路易十四登基后,多热悄悄返回,向路易十四说出了事情真相。但路易十四害怕丑闻暴露,又不好对生身父亲下毒手,只好把他罩上铁面罩,送到监狱度过余生,给予最好的照顾,算是对生父的孝顺。法国社科院院士潘约里在其1965年出版的《铁面罩》一书中就支持这种说法。
1789年7月14日巴士底狱被攻占,这一天成为法国的全国纪念日——“巴士底日”,随后,革命政府下令将巴士底狱拆毁,“铁面人”的秘密也随着巴士底狱的轰然倒塌而永远尘封。
19世纪末,一位叫安娜·维格曼的人提出了一种看法,即这位戴铁面罩的是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当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前,他的忠实追随者买通了刽子手,顶替国王死了。为了不被人发现这个秘密,查理一世只好终身隐居在巴士底狱中。安娜的观点的依据只有一个,就是查理一世和这名囚犯都很喜欢头披薄被头。
路易十四时代的国务秘书马基欧里也被列入怀疑对象之中,在割让意大利领土卡扎里给法国的秘密活动中,马基欧里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路易十四那儿得到应得的奖赏之后,马基欧里却又把这个秘密卖给了西班牙。恼怒的路易十四对他的背叛大为光火,将他关进了监狱,并给他戴上了铁面罩。
世人对“铁面人”的猜测林林总总,甚至被送上断头台的英王查理一世也列入人们对“铁面人”的怀疑范围。
在人们费尽心思地猜测这位“铁面人”的身份而毫无进展的时候,有的人干脆认为,这个人根本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喜欢愚弄人、制造“悬念”的路易十四根本是要故意弄出这种效应,让后世的历史学家绞尽脑汁去猜测。这种说法一出,立刻被很多学者驳为无稽之谈。
但不可否认的是,“铁面人”之所以成为一个令人费解之谜,关键是因为路易十四答应为“铁面人”保密,因此,所有关于“铁面人”的资料,在17世纪就被有意识地进行毁坏和掩盖,留下来的材料不仅零乱不堪,还互相矛盾、漏洞百出。1970年,法国记者阿列兹就这一谜案出版了一部书《铁面罩》,在大量的旁征博引之后,他也不禁感叹:“这实在是个难解之谜!”
安徒生是丹麦国王的私生子吗
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度过了美好而快乐的童年。他的故事中多写到王子和公主的美丽的爱情故事,人们不禁发出疑问,这是安徒生暗示其真实身份还是他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体现?权威的传记作家们以不容置疑的语气告诉我们,1805年4月2日,这位伟大的童话作家出生在丹麦富恩岛上的欧登赛城中一间又矮又破的房子里。他的父亲是一位整日为生活而忙碌的鞋匠,他的母亲则是一个非常迷信的洗衣妇。贫穷的童年使安徒生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他陆续写出了《阿英索尔》、《维森堡大盗》等剧本,《阿马格岛漫游记》等浪漫幻想游记和《卡尔里·克里斯蒂安二世》等历史题材的小说。1835年他的第一本童话集出版。他的童话世界是美好幸福而快乐的,他知道这些童话对那些贫苦的孩子度过童年是有益处的。每年圣诞节他都出版一本童话书,作为礼物送给孩子们。这些礼物很多成了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例如《丑小鸭》、《夜莺》、《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写作将近40年,发表160多篇作品的安徒生是丹麦人民的骄傲。
安徒生像
安徒生是平民百姓之子还是一位落难的王子?丹麦人对权威传记作家们所提供的论证并不信服,据说几百个丹麦人曾在1990年,到作家故乡的欧登赛大学举行了听证会,研究安徒生的身世之谜。历史学家延斯·约根森写了《安徒生——一个真正的童话》一书,书中说安徒生其实是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八世和劳尔维格伯爵夫人的私生子。在他出生后,王室把他安置在了安徒生父亲——这个欧登赛鞋匠的家中。作出这种推论的根据是安徒生是一个鞋匠的儿子,身份低微,可是后来竟能进入上流社会,出入皇家剧院,甚至在皇家宫殿的阿马林堡宫居住了一段时间,如果没有王室的暗中帮助,这些是不可能的。丹麦作家皮特·赫固也有类似看法,他提出了另一种根据,一位海军上将的女儿亨丽艾特·吴尔芙1848年给安徒生的信中曾提到安徒生自己也发出自己是王子的慨叹。
安徒生笔下的美人鱼
但是听证会上许多人感到疑惑的是,安徒生在《我一生中的童话》这本自传中为什么没有提到自己是王子,甚至连暗示也没有呢?有的学者找到了180多年前教堂户口登记册的复印件,登记册上记录了1805年4月2日凌晨1时,鞋匠汉斯·安徒生与其妻子安娜喜得贵子,并且记录了安徒生是在4月16日那天受洗礼的。
丹麦著名历史学家塔格·卡尔斯泰德为了解开安徒生出生之谜,翻阅了大量有关那时国王克里斯蒂安八世的档案,档案表明,国王和贵族与平民妇女偷情的问题是存在的,而且很有可能生下孩子。国王处理这种情况的方法就是给那个妇女写信,并寄去一笔钱用以抚养孩子。
安徒生是否是落难的王子也许并不重要,人们只不过是对这位作家想了解得更多一些罢了,重要的是他的作品享誉全世界,他创造的美妙的童话世界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增添了不可或缺的美好回忆。
安徒生和丑小鸭雕像
《丑小鸭》的故事充满隐喻色彩,是否暗示了安徒生真实的高贵身份?
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幼女曾生还于世吗
1917年2月,彼得格勒再次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人民运动的强大压力下,尼古拉二世终于在3月15日(俄历3月2日)宣布退位,统治俄国300年之久的罗曼诺夫王朝就这样退出了历史舞台。3月20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宣布:“确认退位国君尼古拉二世及其夫人已被剥夺自由,并将退位沙皇幽禁于皇村。”当时,皇后亚历山德拉和四位公主及皇太子早就提前被软禁在皇村了,晚上沙皇也被押送到那里。
沙皇一家虽是囚徒,但仍然过着安静和舒适的皇家生活。表面上看起来,不再享有任何权力的尼古拉二世也不像从前的“血腥沙皇”那样暴戾了,平静的乡村生活使他增加了几分家庭温情,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与家人共处上,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
尼古拉二世夫妇与他们的孩子在一起。
沙皇的家庭成员一共有七位。尼古拉二世对于自己身份的剧烈跌落似乎显得无所谓。在皇村的日子他每天忙着扫雪、锯木、劈柴,或者陪儿子做游戏。
而女主人皇后亚历山德拉则没有沙皇那么好风度了,厌恶她的人称她为德国来的“黑森林的苍蝇”,实际生活中她是一个喜怒无常、好弄权术、迷信鬼神、生活放荡的人。从为所欲为的皇后变成阶下囚,她感到极度的不满,每天暴跳如雷,不是咒骂革命者是“暴徒”,就是指责沙皇的手下都是一些无耻的“背叛者”,每当看押她的士兵按规定称呼她为“罗曼诺夫女公民”时,也必然会引起她的破口大骂。
尼古拉二世的四位公主:玛丽娅,塔季娅娜,奥莉佳,安娜斯塔西娅,图为她们在流放地的森林里。
四个公主分别叫做玛丽娅、塔季娅娜、奥莉佳和安娜斯塔西娅,其中只有大公主玛丽娅经常陪同沙皇去散步和锯木头。从前养尊处优的四位公主在失去自由后生活非常无聊,只得以刺绣、打牌来消磨时光,时间一长也慢慢学会了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偶尔也会为自己洗衣服和烤面包。皇太子阿列克谢只有13岁,童年时患过血友病,身体一直弱不禁风。
至于要如何处置沙皇一家,俄国的各派势力争执了很久,一时也没有定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准备先把沙皇一家送到摩尔曼斯克,再去丹麦,英国政府也决定派巡洋舰来接走沙皇。尼古拉二世表面上看起来神态自若,内心里却无时不在焦急地等待被遣送或是出走甚至是逃跑。但事与愿违,沙皇一家先是被转移到西伯利亚的托博尔斯克,软禁在前省长的豪华官邸里。九个多月后又迁往乌拉尔的叶卡捷琳堡,并被关押在与外界隔绝的单独居室里。待遇的变化让沙皇一家嗅到了死亡的气息,他们积极准备出逃。
1918年7月12日,乌拉尔苏维埃感觉到了形势的严峻,为了在俄国彻底废除专制皇权统治,他们果断地决定就地枪决沙皇一家。几天后的一个晚上,革命士兵和武装工人将沙皇一家七口人和四名亲信押进地下室,向他们宣读了乌拉尔工兵农苏维埃的决定,随后地下室就响起了一阵枪声,经检验,十一个人当场全部死亡,尸体很快被火化,骨灰和遗物被扔进了一个泥潭中。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不久后在欧洲的各大报纸上都登出了这样的消息:俄国公主安娜斯塔西娅奇迹般地逃脱了布尔什维克的“魔掌”,已辗转到达了欧洲。这个消息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并且报道得非常详细,使人不能不信。据报道称是一位看押士兵在皇恩感召下在处决前夜将安娜斯塔西娅偷偷放走,在西欧她见到了侨居丹麦的祖母、俄国皇太后玛丽娅·费奥多罗夫娜,皇太后承认了她的身份,报纸上还刊登了许多她本人及其与祖母合影的照片,到现在许多西方学者还是坚持这个观点。
一位名叫安娜·安德森的妇女自称是尼古拉二世的女儿安娜斯塔西娅。图为她的两幅照片:左为1928年所摄;右为1955年所摄。
但是苏维埃政权和苏联史学家在当时和后来都很坚决地否认有所谓俄国公主生还出逃的说法。叶卡捷琳堡的看守措施极为严密,看守人员绝对忠诚于苏维埃政权。安娜斯塔西娅是不可能逃走的。而自从沙皇一家被处决后,在西方各国自称俄国皇族后裔,招摇撞骗的人数不胜数,而在几十年中,在西方竟有30多位不同国籍的女人自称是安娜斯塔西娅,要求继承罗曼诺夫家族的遗产和爵位。
文艺界更是不甘寂寞,至今为止,已有数十部描写安娜斯塔西娅身世及奇异经历的传记、小说、戏剧、电影问世。
沙皇尼古拉二世之女安娜斯塔西娅究竟是否生还于世?这或许是俄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未解之谜吧!
处决尼古拉二世的房间。当时欧洲的各大报纸却爆出了这样的消息:俄国公主安娜斯塔西娅奇迹般地逃出了“魔掌”,仍旧活在人世。这究竟是传说还是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