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的贡献及其趋向
中国艺术对世界的贡献,我们自己倒似乎不大在意,而在欧洲各邦以及日本的学者却对之异常关切,深为赞美。其最简单的原因是中国艺术的发展早于欧洲一千多年,当中国艺术已经达到成熟圆满的时期,欧洲的艺术还是萌芽襁褓之际。但仅有悠久的历史也不一定有光辉的成就,又好在中国地大物博,天赋甚厚,西有嵯峨接天的雪山,东临浩渺无涯的沧海,有荒凉悲壮的大漠长河,有绮丽清幽的名湖深谷,更有许多奇花异草、珍禽怪兽——艺术家浸沉于这样的自然环境,故其所产生的作品,不限于人群自我,而以宇宙万物为题材,大气磅礴、和谐生动,成为十足的自然主义者,和欧洲文明的源泉古希腊的艺术,恰好是一个显明的对比:希腊艺术完全在表现人的活动,不及于“物”的情态。这种倾向的影响在西方既深且久,所以欧洲至今仍少花鸟画家,而多人像画家。
中国艺术在汉代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准,且汉代艺术可算是中国本位的艺术,其作品正所谓大块文章,风格宏伟,作法简朴。最近在四川出土的汉代石刻画,其中有一幅是一个人以树枝戏猴,姿态极其自然生动,具有极大的艺术价值,确是一件杰作,可见当时的中国艺术已能充分发挥自然主义的精神。不过从后汉到唐代,有六百余年,中国艺术受了印度的影响,尤其是佛像画,大多感染了印度的作风,已看不出汉画的精神。这时的题材也较偏重于理想的宗教画和人物的故事画,甚少对自然的兴感。直到大诗人王维出世,才建立了新的中国画派,作法以水墨为主,倡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成为后世文人画的鼻祖,也完全摆脱了印度作风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