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公甫文伯之母

韩诗外传选译(修订版) 作者:杜泽逊,庄大钧 译注


公甫文伯之母

本章开头即给人一个悬念:公甫文伯死了,他母亲却不哭。然后借他母亲之口从各个角度描绘了公甫文伯的不学、无礼和好色。作者主要通过公甫文伯对孔子的态度、公甫文伯病了和死了以后人们的反应,表现公甫文伯的为人,使这个人物的形象更生动,文章的生活气息也更浓厚。(选自卷一)

鲁公甫文伯死[1],其母不哭也。季孙闻之曰[2]:“公甫文伯之母,贞女也,子死不哭,必有方矣。”使人问焉。对曰:“昔是子也,吾使之事仲尼[3]。仲尼去鲁,送之不出鲁郊[4],赠之不与家珍。病不见士之来视者,死不见士之流泪者,死之日,宫女缞绖而从者十人[5]。此不足于士而有余于妇人也,吾是以不哭也。”《诗》曰:“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6]。”

【翻译】

鲁国的公甫文伯死了,他的母亲不为他哭。季孙听到后说:“公甫文伯的母亲,是一位正直的妇女,儿子死了不哭,一定是有道理的。”便派人去问。公甫文伯的母亲回答说:“从前我这个儿子,我让他从仲尼求学。仲尼离开鲁国的时候,他送行不送出国都的郊外,赠礼不赠以家中的珍宝。他病了,没见贤能的读书人来探视他。他死了,没见贤能的读书人为他流泪。他死的那一天,披缞结绖随他死的姬妾有十人。这说明他对待贤能的读书人做得不够而对于女人则好上加好,我因此不为他哭。”《诗经》说:“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


[1]公甫文伯:鲁人,名歜(chù触)。其母敬姜,被后人称颂为贤德女子。

[2]季孙:鲁哀公三年季桓子卒,康子即位,此年公甫文伯犹在世(见《左传·哀公三年》),故此处季孙当指季康子。康子名肥,季桓子庶子,公甫文伯堂侄。平子、桓子、康子相继执鲁政。参见《季孙治鲁》注。

[3]仲尼:孔子的字。参见《阿谷处女知礼》注。

[4]郊:都城外百里以内的地方。

[5]缞绖(cuī dié崔迭):丧服。缞是披于胸前的粗麻布,绖是结在头上或腰间的麻带。这里作动词用,披缞结绖。从:谓从死,这里是自愿随死陪葬。

[6]“乃如”二句:见《诗经·邶风·日月》。乃:助词。之人:这人。德音:犹名声。无良:不好,这里用以批评公甫文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