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爱在发芽开花
文/兰顺
李双,1.7米左右的个头,架着一副黑框眼镜,有着健康的肤色和爽朗大方的笑容。第一次见到李双,他正作为代理教官带领“快乐三队”的学生军训,虽然只是一个初中小伙子,但那严肃认真的劲头,一点也不亚于身旁的“正牌教官”。
作为校纪律检查部的部长,李双在班上的人缘特别好,即使是在“快乐三队”这样一个跨年级混合的班级,他也能很快跟周围同学打成一片。在我眼中,他是一个特别开朗的学生,并且很乐于跟我们这些志愿者大哥哥大姐姐进行交流。当我在班上提出“大家以后想做什么”的问题的时候,不同于其他同学“老师”“服装设计师”“歌星”等答案,李双的回答是:“不知道,我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但是现在我最想做的事是考上重点高中。”
这个答案很简单也很真实,让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中学时代,那时候的我对未来的生活憧憬着,但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也不知道将来想要干什么。我很能理解李双的感受,因为自己也走过一条相似的路。对于梦想,我们也许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但却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方向。
当我提出要进行家庭访问的时候,李双是仅有的两个欢迎我们进行家访的学生之一。李双家就在离学校不远的小区里,应李双妈妈的要求,我们是早上7点半进行的家访,当时只有阿姨一个人在家,李叔叔那时已经出去工作了。阿姨很朴实,对我们很热情,言语不多,但是在教育孩子上很有自己的见解。虽然“快乐学校”的活动已经开展了4天,但是从阿姨口中得知她对这项活动并不是很了解,李双在家里与她交流的时间并不多,她说李双在家里是一个不太愿意说话的孩子。听到这句话时,我偷瞄了一下李双,发现他很安静地坐在沙发上,低着头,一言不发——这让我很是吃惊,这和我在学校里认识的李双是截然相反的样子。也许是由于生活时代的不同,与父母对教育和生活的理念有较大的差异,孩子不乐意与父母交流自己的想法。阿姨告诉我们,她和李叔叔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给予李双很大的空间,并不会强迫李双做他不喜欢的事情,虽然家里的经济情况并不宽裕,但是却尽量满足李双的合理要求。也许和我们大多数的上一辈一样,由于缺少相应的文化教育,在现代化的今天他们吃过很多亏,吃过很多苦,他们不想也害怕我们再走一条与他们相似的路,所以只要是关于学习方面的要求,他们都会尽量满足孩子。
在交谈中我们了解到,李双曾经出现过厌学情绪,当时甚至有了退学的冲动。通过询问,李双向我们道出了整件事的原委:有一次上课的时候,老师将情绪带到了课堂上,让他感到很委屈。但是他并不愿意跟父母说这件事,周围的同学也不能提供他所需要的帮助,最后造成他很难过,有了退学的冲动。在听了李双的回答后,我们说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并且鼓励他如果以后再遇到相似的问题时,应该选择及时跟自己的父母沟通,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他们,让父母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与志愿者合影
其实,这种情况在中学生当中是很普遍的,当学生跟老师之间出现矛盾的时候,由于大部分的学生都不愿意把这件事告诉自己的父母,家长在碰到孩子情绪低迷的时候不能了解真实的情况,以至于他们跟老师不能就该方面进行及时的沟通,最终造成学生对这位老师的偏见越来越深,对该老师所教的课程也可能会产生一些抵触心理,甚至有了厌学的情绪。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该问题,将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志愿者应该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正确疏导,因为相比于父母,孩子更乐于跟我们进行交流沟通。
阿姨说在李双参加“快乐学校”暑期活动之前,曾经在李叔叔的工地上帮忙做了几天兼职,虽然那几天的天气很热,但是李双并没有一丝的抱怨。当我们问李双那几天工作的感受时,李双腼腆地说道:“很热,而且每天都很累,还是上学轻松一点。”阿姨对我们说这次李双做兼职是完全自愿的,并且他决定在“快乐学校”活动结束之后继续去做一段时间的兼职。我们问李双想去做兼职的原因,李双说:“我想用自己挣的工资来孝敬奶奶。”当我听到这个朴实的答案时,心底顿时涌起一股暖流,真心被他的孝心感动了。虽然我们有时嘴上不说,也不愿意在他人面前展露出来,但是我们对长辈的那份爱却深深地埋在心底,就像一颗种子慢慢在心里发芽、开花。
家访结束后,李双一直送我们到小区门口。在我们面前,他又变回了那个活泼的李双。
快乐小贴士
留守学生中,除了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需要关注外,许多家庭情况较好的孩子,志愿者同样可以给他们带去奇思妙想,让他们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发掘自己的潜能。
虽然志愿者在“快乐学校”的时间很短,能够给留守学生带去的很少,但是,我们却可以将这些日子打造得丰富多彩。受访孩子的家长常常询问我们,以后是否还到这里来开展活动。我们告诉他们,或许将来会有更多的志愿者前来,他们当中不一定有我们原班人马,但是,在“快乐学校”,爱的接力棒将会一直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