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糖
在我的胳膊上,至今还有几个非常明显的“花花”,那是小时候打预防针“点花花”时留下的标记。虽然不像现在这样频繁,那时的学校也是经常组织学生吃糖丸、吃宝塔糖、打预防针的。打预防针当然算不上是什么可喜的事情,但毫无疑问,吃糖丸和宝塔糖却是。在那个零食匮乏的年代,糖丸——尤其是宝塔糖,奇异的造型、鲜艳的色彩、甜甜的口感,总能让孩子们体验到一种吃零食的惊喜,也总能给孩子们带来过节一般的感受。
糖丸的全称是“小儿麻痹症活疫苗糖丸”,它以奶粉、奶油、葡萄糖等材料作辅剂,将液体疫苗滚入糖中做成,是一种用于预防小儿脊髓灰质炎的药物。而宝塔糖则是一种儿童驱虫药,其药剂从菊科植物蛔蒿中提取,加入一定比例的食糖,制造为淡黄色、粉红色圆锥体的宝塔形状。我喜欢糖丸甜腻腻且带有一点奶味的口感,但在我的印象中,糖丸不能经常吃,宝塔糖却是可以的。那个年代,孩子们的饮食虽然基本正常,但营养却明显不足,另外再加上卫生条件较差,孩子肚子里有蛔虫,乃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打虫就是必需的。所以,不仅学校里会经常组织学生吃宝塔糖,一般家长也大都将宝塔糖当作一种常备的药物用以打虫,而在孩子哭闹时,家长们也会把宝塔糖当作一种哄孩子的零食,让孩子食用。
因为妈妈在药材公司上班,我家从来不缺宝塔糖。如果有一段时间家里没有零食,我和姐姐就会时不时地吃上几颗宝塔糖,用来解馋。宝塔糖虽然药效并不太强,只是对蛔虫起着一种麻痹的作用,使蛔虫不能附着在宿主的肠壁上,并随着大便被排至体外,但毕竟是一种药物,吃多了肯定会有不良反应。记得有一次,大概就是宝塔糖吃多了的缘故吧,我突然感觉着肚子疼,就往厕所的方向大跑,谁知还没跑出多远,就有一种抑制不住、要拉裤子的感觉,赶快扒开裤子蹲下来,却在裤子里发现了一条长长的蛔虫。更加可怕的是,这家伙居然还活着,像蚯蚓一样来回蠕动着。于是我好长时间都不敢再碰宝塔糖。只是过了一段时间,对蛔虫的恐惧,终究还是抵挡不住宝塔糖的诱惑,于是,故态复萌,照吃不误。
关于宝塔糖,还有一个颇富传奇色彩的故事。宝塔糖的主要原料蛔蒿原是一种珍贵、耐寒冷的野外原生植物,20世纪50年代初期从苏联引进。当时入境的种子,仅仅只有二十克,且在公安人员的保护下,被平均分成了四份,分散在四个国营农场试种,而真正试种成功的,也只有一家农场而已。然而,就在这一家试种成功的国营农场中,蛔蒿的命运也是几经波折、诡异难测。从三年自然灾害和“十年动乱”时期蛔蒿的大量减产,几近灭绝,到凭借一位老技术员在深井内保存的三瓶种子而死灰复燃,乃至驱蛔药市场的一度饱和,再到1985年蛔蒿在全国范围内最终绝种,其间经过了几多风雨、几多坎坷,真是说来话长,一言难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