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拜访老子

孔子:我不是圣人 作者:李木生 著


拜访老子

公元前518年的一天,中原大地发生了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33岁的孔子专门赶到周天子的首都雒(luò)邑(今河南洛阳)拜访了伟大的思想家、50多岁的老子。

清代画家任颐所绘老子授经图

已经开门办学的孔子,早就有拜访老子的愿望。课间休息的时候,他多次向学生们表达自己的心愿:“你们知道吗?雒邑有个了不起的人,姓李名耳字伯阳,还有人叫他‘老聃’,我却尊称他为‘老子’,是个比我博学的人,博古知今。比如说‘礼’吧,你们觉得自己的老师已经研究得十分透彻了。其实这个老子知道更多关于‘礼’的知识呢,真想领着你们去向他好好地学习学习!”有时,孔子还会在讲课的时候,情不自禁地说起雒邑:“那可是我仰慕的周公曾经住过的地方,也是商周以来的礼仪、文物、典籍等汇集之地。那个老子,就是掌管这些书籍与文物的图书馆馆长与历史博物院院长。”

从鲁国国都曲阜到周天子所在地雒邑有千里之遥,对于一个并不富裕的私人办学的教师来说,游历雒邑几乎是一件难以完成的事情。但是孔子想去朝圣雒邑、拜见老子的愿望是那样的强烈,不仅感动了他的学生们,还让同学们产生了对于雒邑与老子的向往。正好在孔子的学生中,有一个贵族出身名叫南宫敬叔的,实在不忍心看着他的老师日思夜想,便面见鲁昭公,建议他资助孔子的学习之旅。鲁昭公一听,高兴地说:“这是好事呀,我也听人说那里有个无所不知的老子。”便让南宫敬叔陪同孔子前往,并派了两匹马、一辆马车和一个跟随的童仆。

得知鲁国的孔子要来拜访,老子也很高兴。他也早已听说孔子的博学与好学,还知道孔子兴办学校,琢磨着有好多问题要与孔子交流切磋。老子让弟子们预先将图书馆与博物院,还有通向城外的道路,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并让弟子们套好了车,早早地迎接在城门口。年轻的孔子好生激动,赶快下车,手捧着送给老子的礼物——一只大雁,领着南宫敬叔快步走向心仪已久的老子。

孔子在老子的陪同下,走遍了雒邑的大街小巷,在这个曾经无比昌盛的都城体会周礼的味道。

老子还专门领着孔子为巷党的一户人家办理过一次丧事,那时叫相礼助丧。也许这是老子有意让孔子亲自体会一下丧葬时的整套周礼吧,或者孔子也想通过实际操作,验证一下自己所学的周礼。真是百年一遇,送葬途中竟然发生了日蚀。正当孔子不知如何处置的时候,老子从容地下令放下灵柩,令送葬的所有人员停止哭泣,并大声地告诉大家,根据礼俗规定,必须等待日蚀过后才能再往前走。

老子在雒邑有着崇高的威望,大家听从他的吩咐,送葬的队伍鸦雀无声。日蚀终于过去,大家又跟着老子与孔子,从容而又严格地举行葬礼。丧事结束后,孔子求教于老子:“那样将灵柩停在半道上等待不太合适吧?谁知道日蚀会持续多久呢?倒不如继续进行为好。”这时,老子才将这种做法的根据详细地对孔子进行了阐明。老子说,诸侯朝见天子、大夫出国访问,都是白天走路、夜间休息,送葬与这些活动是一样的道理。你想想,谁会夜间赶路?只有逃犯和奔丧的人才会天黑了赶路呢!孔子豁然明白,后来,凡是遇到此类情况,总会说“我听老子说过这是周礼具体的规定”,便会将上面老子讲的道理再向弟子们重复一遍。

日蚀,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者恰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因认识所限,古人往往认为日蚀是一种具有神秘力量的现象。

在雒邑的这些日子,几乎每一个晚上,老子与孔子都会叙谈到深夜。

他们谈论最多的,还是关于“仁爱”的话题。

听到老子以池塘干涸后挣扎的鱼儿作比喻,年轻的孔子便抢过话头,急切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水已干涸的池塘里,鱼儿们当然全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这个时候,最能体现仁爱的精神。一条一条的鱼儿,都在努力地哈出最后的气息去湿润对方,用口中仅有的唾沫滋润对方就要干燥的体表。这种竭尽自己最后的所爱赠与对方,把生的希望留给同类,就是‘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境界的极致了。”

老子静静地听着,捋捋自己的胡须,好似赞同般地重复着孔子的话:“池塘干涸了,却也毫无怨言,并在这种险恶的生存环境里牺牲自己,努力地施惠于对方,哪怕只能让别的鱼儿们多活一分钟。你以为这就是最高境界的‘仁’了?”就在孔子点头称是的时候,老子话锋一转,突然直起了有点佝偻的腰,铿锵有力地说:“按照你的思路,再是仁爱,这些鱼们还是要干死的呀,多活一分钟与少活一分钟没有根本的区别。我所追求的,是大家在江河湖海里自由生活,即使相互忘记也是幸福的。你可能会说,前提是池塘要干了啊。是呀,我们就是要追求池塘不再干涸的法子,要想方设法地不让这些池塘干涸,不仅不干涸,还要往里面不断地注水。”孔子认真地听着,似乎感到他们既有分歧又有相一致的地方。要想不让池塘干涸,就要统治者们爱护百姓,施行仁政。再想想当今的天下,却是各国的统治者都在为自己盘算,战争连连,民不聊生。于是孔子稍稍地低下头,望着老子的眼睛说:“现在的社会,已经是池塘干涸的局面了,鱼儿们不‘相濡以沫’,不是命运更加悲惨了吗?”老子坚定得很,一点也不退让:“总之,不管是何种情况,都不能被动地等待死亡(哪怕可以落下一个大仁大义的好名声也不这样做),而是要冲出这干涸的池塘,往有水的江湖走,力争回到江湖之中。鱼儿们能够处于江湖之中,当然也就无需什么你的‘努力地哈出最后的气息去湿润对方,用口中仅有的唾沫滋润对方就要干燥的体表’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