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悠游少年
1922年王继曾任驻墨西哥公使期满,归国后回到上海,与在沪的金章和世襄重聚,一家人终于在分别两年后团圆。王继曾归国后的职称为“待命公使”,一家并没有急着北上,一直到1924年才启程回北京。在沪的两年,父亲和母亲带着世襄游览了周边的名山大川。一家三人在游玩杭州灵隐时便留下了难得的天伦合影,照片中的世襄已长成一个浓眉大眼、虎头虎脑的少年,盘腿坐在父母身前,背后是层峦叠嶂的乱石和盘根错节的森森古木。这一时期王世襄又到了江南的外婆家,这个江南名镇给他的童年留下了难忘的印象,70年后他写下了回忆:“记得十一二岁时,随母亲暂住南浔外婆家。南浔位于太湖之滨、江浙两省交界处。镇虽不大,却住着不少大户人家。到这里来佣工的农家妇女,大都来自洞庭东、西山。服侍外婆的一位老妪,就是东山人。她每年深秋,都要从家带一甏‘寒露蕈’来,清油中浸渍着一颗颗如纽扣大的蘑菇,还漂着几根灯草,据说有它可以解毒。这种野生菌只有寒露时节才出土,因而得名。其味之隹,可谓无与伦比。正因为它是外婆的珍馐,母亲不许我多吃,所以感到特别鲜美。”有人说,王世襄后来成为一位大美食家,兴许与这段外婆家的姻缘是分不开的。
这年的秋天,王继曾一家重回北京,回到芳嘉园老宅时,这时王世襄已11岁了。一向重视子女教育的王继曾便将世襄送到干面胡同一所美侨学校念书,这所学校是在京的美国人为自己的子女开设的学校,全部英语教学。正是在该校的学习,使王世襄打下了很好的英文基础,晚年时王世襄曾回忆说:“我从小就学英语,讲得很流利,用英文演讲没问题,别人还以为我是在外国长大的。”除了加强儿子的英语基础外,王继曾还给世襄请了最好的古汉语老师,世襄从美侨小学下课后,回到家便由该老师教授经学、史学、古诗词、音韵等。
然而,十一二岁正是少年好动贪玩的时期,世襄又生性调皮淘气,自然无法安心听老先生讲那“之乎者也”、秦皇武帝,他倾心的是老北京众多新奇有趣的玩意儿,比如那原皇城脚下老北京的养鸽放鸽、捉蛐蛐、养鹰、养狗、种葫芦等等,王世襄在少年时期几乎无所不涉,晚年他曾在自述中道:“我自幼及壮,从小学到大学,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秋斗蟋蟀,冬怀鸣虫,(gōu)鹰逐兔,挈狗捉獾,皆乐之不疲。”加之当年家境殷实,母亲金章自世容早逝后,更把满腔关爱倾注于世襄一人身上,对他宠溺有加,无论世襄是斗蟋蟀也好,放鸽也罢,只要于身体无害,母亲便放任他玩乐。于是,上大学前后,王世襄过得无忧无虑,玩得快活自在。
他爱秋虫。“瞿瞿一叫,秋天已到,更使我若有所失,不可终日,除非看见它,无法按捺下激动的心情。有一根无形的线,一头系在蛐蛐翅膀上,一头拴在我心上,那边叫一声,我这里跳一跳。”直至年过九十,王世襄依然能如数家珍地将捉虫、买虫、养虫、斗虫的细节一一描述,仿佛那些日子就在昨天。20世纪30年代的老北京城,玩蛐蛐是非常盛行之事,上至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下至贩夫走卒,皆有好虫之人,而且收、养、斗都蕴藏着丰富的学问。那时的王世襄不过十多岁的少年,经常带着逮蛐蛐的“行头”去西坝河、苏家坨等北京郊区寻虫,又常常流连于朝阳门、东华门、天桥等地的蛐蛐摊上觅宝,同时他还自设斗局,邀请各类玩家来一显爱虫。因为对秋虫的喜爱,也让小小年纪的他与京城不少有名的蛐蛐玩家相交,并结下了深厚的忘年之谊。这其中有父母长辈的亲友,如世襄父亲的老同事赵李卿,与世襄同怀秋虫之癖,常常教给他一些识虫之道,连世襄因耽于养虫而受父母责备时,赵老伯也会替其说情,王、赵两家,相距甚近,王世襄几乎每天都去报到。在斗局中,与世襄初为对手,后转而成为莫逆之交的虫友也不乏其人,如白克秋、山西街陶家、李桐华等。其中以与李桐华结识的过程最为传奇。王世襄曾写道:“当年蛐蛐局有两句口头语:‘前秋不斗山、爽、义,后秋不斗叨、力。’‘山’为李桐华”,可见李桐华在当时京城蛐蛐局中的江湖地位。然而,在1933年10月大方家胡同的夜局上,王世襄以“宝坻产重达一分之黑色虎头大翅”与李桐华的“麻头重紫交锋”互相交战,不料闻名的“前秋不斗”之“山”字号,竟被中学生之虫咬败,一时议论者纷纷。隔一月后,李桐华特选宁阳产白牙青,再与世襄之虎头大翅交战,此次大翅不敌,李桐华始觉挽回颜面。从这以后,两人“不打不相识”,这段友谊竟然维持了将近半个多世纪。王世襄曾记述过这样的情意绵绵的爱虫轶事:“1939年后,我就读研究院,不复养虫,直至桐华谢世,四十余年间,只要身未离京,秋日必前往请候,并观赏所得之虫。先生常笑曰:‘你又过瘾来了’。”
另有一位对蝈蝈痴迷一生的古琴家管平湖先生,他们有同好又是知音知交。管平湖曾从世襄舅父金城学画,与金家可谓有世交之谊。管平湖先生善书画、精古琴,更精于各类玩好。他于艺花木、养金鱼、蓄鸣虫等均有独到之处。王世襄上中学时,便与管平湖相识,两人因同好鸣虫而相交颇深,更记述下了管平湖先生一段育虫的故事:“罐家麻杨高价售出大翅油壶鲁,因翅动而不能发音,以致一文不值。管先生看出问题出在两翅之间有距离,不能交搭摩擦,故不能发音。他将药(类似火漆)点在盖膀膀尖,压之使降低,与底膀摩擦,立即发出绝妙鸣声,使听者惊叹,大家得知此即过去不能发声之虫,更钦佩管先生有回天之力,故无不叹服。”
他爱养鸽放鸽,至耄耋之年仍乐此不疲。我们试作想象,碧空如洗之日,一群鸽子腾空飞翔,悠游自在;更有一阵阵“央央琅琅之音,时宏时细,忽远忽近,亦低亦昂,倏疾倏徐,悠扬回荡”。这就是美妙的鸽哨声,它是老北京城的一大情趣,是老北京人每日清晨听到的熟悉之音,是遥远天空带给人们无限的喜悦,更是王世襄自小沉迷的爱好之一。王世襄曾回忆少年时期在美侨小学读书时,“一连数周英文作文,篇篇言鸽。教师怒而掷还作业,叱曰:‘汝今后如不再改换题目,不论写得好坏,一律P(即Poor)!’”由此可见,当时他对美丽可爱的鸽,是多么的一往情深。那时光,他花了大量精力时间养好鸽子,又专注于搜求鸽哨,为此结识了不少鸽哨名家,特别是自号“哨痴”的王熙咸。此人15岁开始养鸽,对此行爱入骨髓。王世襄曾写他道:“禀性迂直,不善治生产,虽曾肆业国民大学,而在小学任教,所入甚微,生活清苦,惟遇佳哨,倾囊相易无吝色,甚至典质衣物,非得之不能寐。”读此,我不禁会想起那古往今来有爱书癖的藏书家了,他们也如此节衣缩食,甚或为了一本旧书而忘其一切。
他爱架鹰猎兔,挈狗猎獾。其实这二癖好,当时在北京社会的中下层,尤其是在八旗善扑营职业摔跤运动员中,可谓特别盛行,尔后,一直延续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王世襄从18岁时学摔跤,拜头等布库(扑护)瑞五爷、乌二衮为师,受他们的影响,他也开始遛獾狗、架大鹰,二者确实是极具刺激和挑战的活动。试想,那傲视群禽、翱翔苍天的雄鹰,竟能安安稳稳地停在你的臂上,在开阔的秋日郊外,随着你大喊一声“猫”(表示发现野兔放鹰的信号),那大鹰矫健地一蹬而起,展开利爪迅急地向兔子猛扑过去,在林间盘旋几下忽一个俯冲,即将猎物紧紧地制于勾足之下。而你则随着鹰飞一路奔袭,最后将猎物收于猫兜子中(出猎时盛兔子的袋兜),大鹰重又雄赳赳地立于你的臂上,这欣喜神气劲,确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这便是王世襄当年放鹰的精彩情景。
那情那景,我们已无缘亲见,但还有一张摄于1936年他打猎归来后的相片,兴许令我们还可一睹当年他的神武英姿。相片中的他头戴瓜帽,上身着短褂下着鹿皮套裤,右手举鹰,左肩则挂着猎回的兔子,一脸英气威武,俨然是一副两军对阵而后凯旋的架势。
“獾狗”也是一项在野外进行的活动,当年王世襄常与好友携狗出围捉獾,最长一次出围,居然长达十余天。从8月下旬到9月中旬的十来个夜晚,他和玩家们守在荒野,直到猎物到手才回城,其执著热爱可见一斑。王世襄虽为世家子弟,但在架鹰逛獾过程中,真可说混迹在京城三教九流的玩家中,与他一起放鹰遛獾的吴老儿、西村的常六、蓝旗营的秃子、大牛子、小崇、荣三等,世襄和他们一起逛鹰市,走庙会,泡茶馆,上山围猎,下地寻獾穴,他们一个个满肚子的民俗学问和传奇故事,日子一长,世襄也渐渐摸清了其中的各种门道,积累了不少知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荣三,王世襄曾写他“是20世纪初著名养狗家胖小荣的三弟,京剧艺术家四大名旦之一程砚秋的三叔。他一生耽鹰爱狗入骨髓,豢养技艺堪称双绝,精于相狗,与白纸坊的聋李四齐名,有北荣南李之称。”荣三能将养狗家中口口相传的《獾狗谱》背得非常之全,世襄央其将《獾狗谱》口授,并把它笔录下来,多年后王世襄又从“文革”被没收的烂纸堆中,无意翻寻到当年写下的《獾狗谱》,才将这部业已失传的相狗经和民俗活动资料,终于给挽救保留了下来。
王世襄的少年生活满满地浸润着老北京的种种民俗和风情,那应是他一生最快乐单纯的时光,他无拘无束地陶醉在他所爱所好之中。然而,他并不盲目瞎玩,而是边玩边思索和用心积累,如1932年他还在美国学校读书时,校长请来一位美国鸟类专家做以《华北的鸟》为题的演讲,专家讲到大鹰时,王世襄便就平时养鹰训鹰中的疑问向他提问:“鹰吃了它不能消化的毛怎么办?养鹰为什么要喂它吃一些不能消化的东西来代替毛,最后好和毛一齐吐出。”如此这般的问题,竟把那位美国专家给问住了,这无不可以看出,王世襄在平时的玩乐中已在作留心的观察。
在我看来,少年时这段悠游纵情的日子至少带给世襄两项宝贵的、直至受用终生的财富。一是放鸽、架鹰、捉虫、逛獾的野外活动之经历,给了王世襄一生旺盛的精力和强健体魄。他曾于1997年写的《大鹰篇》中有“放鹰有意思,刺激性强,百放不厌,是极好的运动,对锻炼身体大有好处。我现在已过七十九岁生日,赶公共汽车还能跑几步,换煤气还能骑自行车驮,都受益于獾狗大鹰。”二是少年王世襄生活的北京,尚未沦入日侵的战火中,京城的文化还未遭到破坏,他算是搭上了京城繁华风流的末班车。少年时代的诸多玩乐,成就了日后王世襄学问领域中一片独特的繁花盛景,正如他日后在回顾那段时期的生活时,曾有一诗云:“布库耽狗鹰,我亦爱之酷。三教与九流,遂皆见如故。”可见王世襄无论从少年、青年、直至老年,他之生活总是丰满的,多姿多彩的,对他来说,“生活之树是常青的”。作为王世襄来讲,他之爱好广博,知识丰富,且他总是希望借助正确的思维与方法,能把他的知识传播于世。他青少年时期的爱好与玩物,看似“雕虫小技”,但却与王世襄之天性相合,“天性好比种子,它既能长成香花,也可能长成毒草。”但王世襄终让这一切登上了“大雅之堂”。当然,这属于后话。
--------------------
(1)转引自《南浔镇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2)“四象八牛”,指清代时南浔镇以湖丝起家的富商。“象”、“牛”,以其身躯之大小,象征丝商财产之巨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