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睿智王妃

盛世流芳长孙皇后 作者:姜越


一个十三岁的孤女,告别了抚养自己的舅舅,嫁给了李世民。当年,只有十五岁的李世民英姿勃发。婚后长孙氏和丈夫无比恩爱,对公婆恪尽孝道,她以自己的睿智与从容赢得了丈夫的心,编织了感人的爱情传奇……

嫁入李家

长孙皇后的名字一直是一个历史的悬案,正史中没有明确的记载。而据《观世音经信笺注》中所载,长孙氏小字“观音婢”。

609年,五十八岁的一代名将长孙晟因病去世,年方八岁的长孙氏失去了父亲,也失去了最初的依靠。长孙晟的尸骨未寒,前妻之子长孙安业就立即摆出一副新任当家人的架势,毫无顾虑地将继母和异母弟妹赶出了家门。

这被继子赶出家门的长孙晟夫人高氏,就是扬州刺史高敬德的女儿,和她一起被迫离开将军府的,还有她一双年幼的儿女,也就是未来的大唐宰相长孙无忌和大唐长孙皇后。

幸好,高氏还有不俗的出身、很有名望的娘家,高氏本是北齐的宗室,父亲高敬德是北齐的乐安王,在隋朝当了扬州刺史。在遭遇了继子的无情反目之后,她带着儿女投奔了自己的娘家。

长孙氏跟随母亲在舅舅高士廉的身边生活,高士廉对长孙兄妹关怀备至,一手为他们操持了终身大事。

614年,十三岁的长孙氏在舅舅的一手操办之下,嫁入李府,成为唐国公李渊第二个儿子李世民的妻子。

幼失慈父的长孙氏在多年寄人篱下的岁月之后,终于有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面对文武双全的丈夫,她的心中满溢着幸福。

然而,世间不如意事常八九,长孙氏结婚之后,同父异母的兄长长孙安业并没有表示出丝毫的悔过之意,他一点也不在乎妹妹在夫家的颜面。

婚后的长孙氏只能以舅舅的家为自己的“娘家”,她每次“归宁”的目的地都是高府,她对舅父多年的养育之恩满怀感激之情。但是,无论舅舅多么疼爱她,都无法弥补没有娘家给长孙氏带来的伤害,在一个盘根错节的贵族大家庭里,年仅十三岁的长孙氏,只能谨言慎行地生活,悉心孝敬公婆。

有一次,初为人妇的长孙氏回到舅舅家,结果出现了一件异常的事,这事被郑重地记进了正史。据说,高士廉有个小妾张氏,她意外地看见在长孙氏所住的屋外,出现了一匹从未见过的大马,高达二丈,鞍鞯齐备,神采飞扬。转眼间,这匹似乎从天而降的大马却又平地消失了。张氏大吃一惊,连忙将此事告知丈夫。

高士廉急忙请来算卦先生为外甥女占卜,得出的卜辞是:“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牝马地类,行地无疆……女处尊位,履中居顺也。此女贵不可言。”这个卜辞似乎预示着长孙氏将来一定会母仪天下。

但是,长孙氏命中的大富大贵,兑现起来并不容易。她虽然嫁给了一个卓越出众的丈夫,却也同时嫁给了一个热爱冒险的男人,因为有了这样一个丈夫,她的一生注定会波澜壮阔,从未平静过。

当这对青梅竹马的小夫妻还没有充分享受他们的甜蜜生活的时候,这个世界的格局已经在发生改变。

这个时候,隋王朝已经迅速走向了终结。大业十一年(615),隋炀帝被突厥始毕可汗率兵围困在雁门(今山西代县),尚在新婚的李世民便应募勤王并崭露头角。

李世民的军事天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而长孙氏则尝到了丈夫在外出生入死、命悬一线,作为妻子却只能苦等消息、彻夜难眠的痛苦滋味。

大业十三年(617),李渊被任命为太原留守,李世民和父亲一起来到了晋阳(今山西太原),长孙氏也跟随丈夫来到太原。在太原,李世民开始招兵买马,投入了争夺天下的大业之中。

李世民是一个乐于冒险的人,他经常在战斗中充当敢死队的角色。就在当年夏天,李渊起兵反隋,李世民成为唐军的右领大都督,统率右三路军,与大哥李建成所率的左军并肩作战,一路连克强敌,于当年十一月攻克长安。

武德二年(619),刚做父亲的李世民就在对刘武周十万大军的战事中,亲率数千精兵冲在最前面,一昼夜奔袭二百余里,沿途大小战数十合,三日不解甲。

当这支数千人的部队最终在山西介休找到敌方的主力之后,不顾数日奔波饥劳,立即主动攻击,并且在两天内突破了对方的九道防线,歼敌至少一万三千人。而在这样的大捷背后,冲在最前面的李世民却和他的部下们在两天内只分吃了一头羊。

武德三年(620),李世民再次率军出征王世充,以五百人对一万人、数十骑对数千骑……李世民对这种孤胆英雄的作战方式乐此不疲,他不但经常率少量轻骑主动挑衅对手,而且还愿意应对百十倍于自己的敌人,往往在身陷重围的时候,命令部下先走,自己孤身殿后。

武德四年(621),在秦王李世民的策划之下,虎牢之战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他率领三千五百唐军,战胜了窦建德的十万大军,获虏五万余人。做这样男人的妻子、做他孩子的母亲,需要一个女人付出怎样的柔肠寸断的牵挂……

后来李世民登基当上了皇帝,长孙氏成为皇后,母仪天下,但是她并不因此而骄矜,反而更加包容,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贤良恭俭的美德。唐太宗对她十分敬重,下朝以后,总要和她谈起国家大事,也每每提及家事。

长孙皇后从小饱受同父异母的哥哥长孙安业的欺凌,最后被逐出家门,寄人篱下。但是,她却对哥哥从前的过错闭口不提,还按礼制将长孙安业提升为将军。可是,长孙安业自己心中有鬼,觉得妹妹这样对他,背后一定另有名堂。他心里不安,居然谋反叛乱。

事发之后,太宗要对长孙安业处以极刑,长孙皇后闻讯赶到太宗面前,磕头请求丈夫饶长孙安业的性命,她说:“他固然犯下死罪,但是他从前对我不慈爱的事情广为人知,如果现在皇上处死了他,世人就会说皇上是因为我的缘故才杀了他。这样做,对皇上的名声是一大影响,所以求皇上放他一条生路。”

在长孙皇后的恳求之下,李世民放了长孙安业一条生路。但是我们可以从这里看到,长孙皇后的睿智与聪颖,她做事的一切标准,都是为了维护李世民的名誉和影响。

婆母窦氏

人常说,子效其母。李世民英雄睿智,他的母亲窦氏也是一位充满智慧的女性,谥称太穆皇后。

窦皇后是定州总管神武公窦毅与周武帝的姐姐襄阳长公主的女儿,据说这位太穆皇后生来不凡,刚出娘胎头发就长过颈项,三岁时的头发就已经与她的身高一样长短了。周武帝对这位外甥女非常喜爱,自幼将她养在宫中。

周武帝是一位志向远大的帝王,一心想要率领北周战胜北齐高氏,统一中原。然而,几场战役都败给了北齐。

在北周与北齐的角力中,拉拢突厥加入自己的阵营,就成了一个重要的砝码。北周与北齐可以跟突厥联盟的手段都是一个,那就是联姻。

当时突厥的可汗是木杆可汗,他的女儿虽然不少,但未婚的只有小女儿阿史那,所以可汗的小女儿阿史那成了北周和北齐共同求婚的目标。

为了赢得这桩婚姻,宇文氏和高氏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较量,木杆可汗则成了典型的墙头草,一个女儿许两家,颠来倒去过去了五六年。

在经历了求婚使团被囚禁、迎亲使团被扣押等种种磨难之后,北周武帝终于在天和三年(568)的三月,赢得了求婚战的最后胜利,娶回了十八岁的阿史那,并尊为周武帝皇后。

这是一场典型的政治联姻,再加上曲折的求婚经历,使得周武帝对阿史那皇后失去了兴趣,以致周武帝把阿史那娶回来之后,就把她冷落在宫中。

窦氏从小生活在周武帝的身边,她对舅舅冷淡皇后的前因后果非常了解,所以她也对舅舅夫妻失和的现状感到担忧,窦氏小小年纪就对舅父周武帝说:“四边未静,突厥尚强,愿舅抑情抚慰,以苍生为念。但须突厥之助,则江南、关东不能为患矣!”

小小年纪竟然语惊四座,周武帝立即接纳了小外甥女的进谏,从此对阿史那态度大为转变。

窦氏这一番话,更让他的父亲窦毅感到震惊,他郑重其事地对妻子襄阳长公主提出要求:“此女才貌如此,不可妄以许人,当为求贤夫。”

窦家经过广泛而苛刻的海选之后,最后选定的东床快婿就是未来的唐高祖李渊。

当年,听到窦氏这一番言论,并且对此女念念不忘的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长孙炽。自从窦氏嫁给李渊之后,长孙炽一直关注着这位奇女子,他一直期望能够与这位不同寻常的女子结为姻亲之好。

可惜的是长孙炽的儿女由于年龄的关系,都无法与窦氏的儿女联姻。他发现自己跟窦氏攀亲家没了指望以后,就动员弟弟长孙晟:“(窦氏)此明睿人,必有奇子,不可以不图婚。”长孙晟听了哥哥的建议非常动心,主动向李家求婚,这段婚事就落在了窦氏的二儿子李世民身上。

母亲聪明睿智,教养有方,所以成就了一代名君,同时,也成就了长孙皇后与李世民恩爱千古的佳话。

因为窦氏的睿智,她的儿子也多为优秀的人才。然而,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也由此产生。

唐高祖刚一举事,李建成就统领左路军与李世民的右路军相互呼应,别看李世民战功赫赫,这位大唐第一任太子也绝非等闲之辈,李建成也是一位卓越的军事人才,具有同样的雄才大略。但是,太子李建成的战功为什么不如弟弟李世民?

其中有两点原因,第一,因为太子的安全是一国之本,不能让太子涉险;第二,太子掌军,对于高祖李渊来说,也是一种忌讳。所以,在战功方面,客观地说,并不是因为李建成无能,而是因为他没有机会。

李世民因为战功卓著,被封为天策上将,他的影响力越来越强,渐渐地,李世民的存在让太子感到不安。

李世民多数时间在外征战,父亲和兄长的情绪他都无从知晓,更不幸的是,李世民还得罪了高祖的宠妃张氏和尹氏,而李建成则多方笼络高祖的妃嫔,乃至掌宫女官尚宫、尚仪、尚服……这些人整天生活在高祖李渊的身边,为太子通风报信。

天策上将府与太子府之间势同水火,这样的局面,秦王妃长孙氏都看在眼里。她非常清楚,无论是宫闱运作还是管理好府邸内外的这一干人等,这些都无法指望出征在外的李世民亲力亲为,能把李世民后院的重担挑起来的人,只有靠她这个王妃了,所以她必须帮助丈夫扭转乾坤。

为了替丈夫挽回局面,使他出征在外没有后顾之忧,长孙氏尽心竭力地孝顺李渊,恭敬李渊的诸嫔妃,尽力弥补李世民与父亲之间的关系。

由于长孙氏的努力,使得李世民没有后顾之忧,在李世民最后取得关键性胜利的过程当中,不能说没有长孙皇后的功劳。

红粉博弈

随着战事的节节胜利,李世民功名日隆,秦王府里各色各样的女人也越来越多。事实上,在李世民还没有成为天策上将之前,他的家庭生活就已经不再是他和长孙氏两个人的世界了。

在武德二年(619),长孙氏刚刚生了长子李承乾不久,一位不知名的姬妾就为秦王生了次子李宽。

由于李宽生母的出身卑微,而且也没有得到李世民的爱情,最终连“九嫔”的名分都没有混到,所以,这个人的存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李世民第三个儿子李恪的生母身份却不容小觑,她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杨广虽然已死,但公主的身份还是很硬气的,在李世民身边的妻妾当中此人身份不容小觑,她的出身甚至超过了嫡妃长孙氏,所以她是有可能挑战皇后之位的强势竞争者。

接下来,还有更多的女人源源不断地进入天策上将府,大多数进入秦王府的女子,都是因为美色或才名遐迩被选入的,比如武则天的表姐、隋朝上柱国燕荣之孙燕氏。

燕氏于武德四年(621)入上将府时只有十三岁,是以天生才女、过目不忘的奇慧被召入的。在入府之前,李世民并没有见过她。与燕氏情形相仿的,还有韦尼子,后来又把韦尼子的堂妹韦珪选入府中。韦珪是北朝名将韦孝宽的曾孙女、周骠骑大将军韦总的孙女、隋开府仪同三司郧国公韦圆成的女儿。

韦珪嫁的第一个丈夫,是隋户部尚书李子雄之子李珉,婚后韦珪生下了一个女儿。隋大业九年,杨玄感造反,李子雄参与其中。

杨玄感兵败之后,李子雄与李珉父子双双被诛,家眷籍没。或者是因为韦珪的娘家实在非比寻常,她逃过了没为官婢的命运,带着女儿回到了洛阳娘家,小小年纪就开始了寡居生活。

这种寂寞的生活一过就是八年,武德四年(621),东都洛阳被唐军攻克,攻克洛阳的唐军统帅正是二十二岁的秦王李世民。

一个偶然的契机,李世民与韦珪相遇了,早已见惯世面的李世民竟对韦珪有一种惊为天人的感觉,于是,韦珪就被纳入了上将府,李世民对这位年长于自己的女子非常倾心,被册封为仅次于皇后的“四夫人”之首,成为韦贵妃。

与韦珪相比,德妃阴氏与李世民之间的爱情就更非比寻常,因为这个女人的家族与李世民的家族有着深刻的仇恨。

阴氏的出身虽然赶不上长孙氏、杨淑妃,却也不比韦珪差,她的曾祖父是周时夏州刺史阴嵩,祖父是曾任周时上柱国隋时司空的阴寿。

阴寿的儿子阴世师任骠骑将军,李渊起兵反隋,而阴将军却对隋王朝忠心耿耿,在率部与唐军作战之外,还残忍地杀害李世民的亲人。

隋大业十三年(617),李渊在晋阳举兵叛隋,他事前便早已向不在太原的儿女们都发出了讯息,如平阳公主等人都相继离开了危险的居住地。

然而就在奔往太原的时候,长子李建成却将异母弟弟李智云留在了河东,当唐军举事之后,年仅十四岁的李智云不幸被捕,押至长安,随即惨死在阴世师刀下。

虽然李渊称帝后,后宫嫔妃又接连为李渊生育了十七个儿子,但李渊始终对李智云的惨死难以释怀。刚一称帝,李渊便谥封这位“皇五子”为楚哀王,武德三年(620)又特旨将李世民的次子李宽过继给李智云。

李宽的母亲出身低微,所以李渊将他过继给李智云,指望他继承这一支血脉的香火。但是,李宽是一个短命之人,不幸夭折。

李宽死后,李世民又在贞观二年(628),再次为李智云过继了新的子嗣。从这一点不难看出,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俩,都对惨死在阴世师刀下的李智云无比怀念。

令阴家与李家结下更深冤仇的事情,还不仅仅是李智云的死,阴世师还把中国人所能想得出的最阴损的一招使了出来,他查出了李家五代祖宗的下葬之所,毫不含糊地把李渊家的祖坟给挖了。从此,阴世师与李渊父子们结下了深仇大恨。

唐军已打到了长安城下,阴世师仍拒不投降,还与隋朝刑部尚书卫文升、京兆郡丞滑仪一起死守长安。当年十一月,长安城破,阴世师被斩首示众。

阴世师死后,他的女儿和幼子阴弘智却没有被斩草除根,只是被没为官奴婢而已。阴氏的女儿由将军的小姐沦落为婢女,被分配进了天策上将李世民的府邸。

武德五年(622),就在嫡妃长孙氏生下她的第二个嫡子、排行第四的李泰后不久,天策上将府中的婢女阴氏也为李世民生下了第五个儿子李佑。

虽然阴氏是仇人的女儿,然而,当李世民成为大唐皇帝之后,他给予阴氏的名分却是令人无法想象的,他册封阴氏为“四夫人”中的德妃,这是一个相当高的地位。面对男女感情的李世民,像他在战场上一样喜欢冒险。

面对丈夫身边越来越多的女人,长孙氏的心中不知经历过多少次千回百转、柔肠寸断的痛苦,但她有与当年汉高祖刘邦的皇后不一样的地方——她的胸怀宽广。长孙氏没有因为丈夫身边的女人越来越多,而变成怨妇。她知道,世界上有比争宠更重要的事,那就是江山。如果她能够帮助丈夫取得江山,那么,丈夫对她的感情将不仅仅局限于男人对女人的爱,她将得到的是一个皇帝对皇后的敬重。

于是,长孙氏以她宽容的胸怀接纳了丈夫所有的女人和孩子,她对这个越来越庞大的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给予了真切的关爱。

四川青羊宫唐王殿

李世民的第六个女儿是一个不知名的姬妾所生,这个女人生下女儿不久就离开了人世。由于母亲的地位非常卑贱,这个女孩儿的命运可想而知。

长孙氏作为秦王妃,也是秦王后宫中不可置疑的当家人,当她面对这个嗷嗷待哺的女婴时,毫不犹豫地把她抱了回来,亲自将她抚养长大,并视若己出——这个女孩就是豫章公主。

长孙氏身为秦王妃,不仅要照料养育自己的儿女,同时还要安抚整个秦王府。当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后,作为秦王妃的长孙氏,不可避免地涉入了夺嫡之战。

那时的长孙氏虽然只有二十五岁,但她却见识非凡,她已不仅仅是李世民青梅竹马的妻子,而且成为李世民身边最重要的幕僚。是她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关键时刻,帮助秦王李世民安抚人心、稳定局面,最后终于赢得了全局的胜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