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市井人物

回眸一笑 作者:关心 著


市井人物

环卫工的情怀

无论酷暑还是寒冬,当我们待在空调房里望着窗外,此时最耀眼感人的是那道橘黄的亮丽——城市美容师,他们迎接每天的第一缕曙光,给晨练的人们一派洁净。冬天,当我们还在被窝里,寒风中已有他们的身影;夏天,当我们吹着凉风休憩,他们又顶着恶臭奋战在酷暑下。一个小区,物管主任三天不上班无妨,清洁工请假一天要遭殃,他们用无怨无悔谱写了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颂歌。我们小区的环卫清洁工,每天乐呵呵的,夫妻俩有三个孩子,原先我们以为他们是超生游击队,后来得知除大儿子是自己生的,两个小的都是被他们收养的弃婴,顿时肃然起敬。有时清洁工生病了,就有其妻子或大儿子代替打扫,前不久他们还为两个弃婴登户口遇麻烦而奔波。小区里那么多富人,没有一家愿意收留弃婴,可他们扫垃圾,住地下室,却给了人间如此大爱!

诚信理发哥

曾经南京一家已经营了11年的小小理发店贴出通知,请顾客来店办理退卡。原来店主被查出肺癌晚期,治疗一周后坚持拖着虚弱的身子回店,戴着大口罩边咳嗽边为客人办退卡,店主就是被人们称为“诚信理发哥”的马玉剑。如此诚信做人实在不易,熟客们感动得将钱留给他治病,他坚决不收。感人!他展现了一个平凡私营店主不平凡的一面,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道德追求。

对于一个晚期癌症患者来说,首先想到的是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对顾客服务的承诺,他在不能继续工作的情况下果断退款,让顾客的损失降到最低,这种主动行为也足以获得掌声。癌症晚期已经是最大的悲情,在生命与诚信面前,谁轻谁重或许有不同的标准。一个人能在患病急需钱,生命走在尽头之前,将价值的天平偏向于诚信与道德,这样的精神本就是一种稀缺的品质。现实中,有些健康人却办卡不退、卷款而逃,一走了之。相比之下,一个癌症晚期患者的如此行为,若没有强大的诚信品质作支撑,很难做到。这种道德力量和带给人们的感动,正是当今社会最需要、最珍贵的精神资源。社会正需要这种小人物的大感动、坚守诚信的大境界。

亲情两小摊

说到“富有”,都会想到有钱人,似乎有钱人就配其富有。可前日去配锁看到的一幕,让人感慨。那摊主是个小伙子,看起来勤劳能干,态度和气;旁边是他老妈也摆了个修补类的摊,母子两个摊挨在一起,互相照应。论经济状况,肯定上不了“富有”榜,但从母子俩脸上洋溢出的乐呵呵与那简单且又浓厚的一言一行,在告诉我们,他们为富有之人,当之无愧!因为他们拥有亲情、孝顺与金钱无法体现的真善美。这对母子的富有对那些被称之为世界保姆的中国父母、那些充当子女“取款机”的父母、那些一辈子同父母也没打几个照面,难得享受亲情滋润的子女来说,是那样的奢侈,奢侈得如同登月,因为一座人为的天梯让那么多的人失去了真正的富有。金钱会让亲情流失,中国人承受不了“富”,一旦富了便会失去更多,只因当今的道德观与许多理念跟不上也配不上精神与心灵的“富有”,这大概也是中国当今社会的某种人文精神吧!

有情钟点工

一个炎热的下午,不在家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我是阿华,十年前在你家做过钟点工。”瞬间感觉那熟悉的声音和语调——阿华,十年前为开拓新生活去了西班牙,从此没了音讯,电话里继续道:“我这次回来看望年迈的公公,10年来第一次回国,特意上你家看望你,可惜未遇。丢了你的手机号无法相约,但还认得你家的门,围着熟悉的门和窗转了几圈,想着过去你对我的好……”我顿时为天下还有如此知恩的人而感动,阿华继续道:“如今我在西班牙有了自己的餐馆还买了房子,女儿也19岁了。”真为好人有好报而庆幸,为好人一生平安幸福而祈祷。“我从西班牙给你带了点礼物,一点心意,放在保安室,你的电话也是保安告知的。”第二天,约阿华欲见她一面道声谢谢,她说已回青田老家,昨特意来看望我,过几周就回西班牙。遗憾没与阿华相遇,感动人间还有真情在,往后若有机会去西班牙旅游,定去看望阿华。

一日三幕感触深

陪老伴去杭州看病。上午,在医院针灸科里见一对母子,小男孩的头部、颈部、下巴、双手、双脚都扎满了针,起码有几十针。小孩不哭不闹任凭医生扎,每扎一针,我心里就咯噔一下,虽然不是我的孩子,但看着心里也隐隐作痛。原来这孩子五岁了,智力与行为发育都迟于同龄的孩子,针灸治疗已一年了,效果不错,每周三次,怪不得不哭不闹,他都习以为常了。这位母亲说,还需再治疗一年,他们住得很远,每次来医院至少要一个半小时。一辆破旧的助动车,驮着孩子,不管刮风下雨,不管严寒酷暑……见大人给孩子喂稀饭,我噙着泪,坐在这对母子的身旁,试着问能否帮上什么忙,孩子摆弄着手中的玩具冲着我笑。多可爱的孩子,命运却将不幸投给了他,这每每的扎针之痛劫走了他童年快乐的时光,且如今这样的孩子,又何止一个?为孩子悲伤,更被伟大的母爱感动!

下午,我们便打道回府,在去往动车站的出租车上,听那司机聊:他快六十了,属拆迁户,过几个月出租车就不让开了;刚分到房,下午要去办手续,说着趁红灯停歇拿出报纸让我们看上面的通知,那兴奋和满足都写在了脸上。他接着说:拿到房后就去找个老伴,当年离了婚,孩子也被老婆带走了,一个孤老头很苦。听着直觉心酸,六十岁了,还没窝没伴的,所幸如今得到政府的关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九泉之下若有知,便也由衷感到欣慰。

后来,在商务座车厢里,见一家三口,孩子五六岁年纪,只买了一张商务座的票给女人,因那女人刚做了手术,那男人和孩子就两张站票,各自守护着妻子和母亲。乘务员与邻座的乘客也很好,没埋怨这父子俩给身边造成的拥挤,还帮忙照应,按规定商务舱里是不让站的,甚至有人给小男孩找来了小矮凳。用餐时,周边的乘客还给这一家三口送上了热饭菜,车厢里一股爱的洋溢。

一日三幕,感同身受,叹民间疾苦,恨贪官花天酒地,土豪一掷千金。除了感慨,只有知足。为每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为每一份需要帮助的渴望,奉上我们的每一份爱心与温暖。

市容民生两不误

家附近菜场旁巷口的一个角落里,原有一鞋匠为周围的居民修修补补,煞是方便。前不久拎了要修补的鞋去那角落,只见鞋匠闲坐着,不见了补鞋的家当。问其原因,鞋匠一脸无奈苦叹到:“说我影响市容不让干了。”真是晕了,每天缩在这么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规规矩矩地为人民服务,会影响市容?居民区考虑点小民生总要吧,此小民生不仅只是小摊贩的生计,且亦是居民生活所需的一种民生服务,不能只是简单粗暴地驱赶了事,可画个圈供便民服务什么的。真是不该被遗忘的角落被遗忘了,该被“遗忘”的却被惦记了。市容治理本为民生,民生所需不应碍眼陋景就驱除,应将陋景化为美为首要。如何做到市容民生两不误,才算管得好,强制驱赶最简单,管理成本却不低,且有损城管形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