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世界上的穷国

徐惟诚文集(第12卷):杂文(下) 作者:徐惟诚 著


世界上的穷国

说到资本主义国家,人们往往认为那都是一些富国,虽然其制度未必合理,人民的生活水平总比社会主义国家高些,或者高得多。

1990年8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美国人约翰·里德写的文章。他写道:

“中国、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青年对资本主义制度感兴趣,他们把资本主义制度和本国的社会制度相比较,中意资本主义,这是根据极为肤浅的比较做出的,只是拿他们国家和西欧、美国简单地相类比。这两种制度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条件,以及成功背后的政治原因却被略去了。社会主义国家的这些青年没有自问这样的问题:既然资本主义制度如此魔力无穷,那为什么所有的第三世界国家都穷呢?资本主义在那里为什么不显示魔力了呢?”

他说:“西欧和美国能够不断发展,主要原因是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控制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市场、人力和自然资源。”

他叙述了那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从掠夺殖民地而开始发展起来的历史。接着指出:“二次大战结束后,老牌殖民主义者又将获得独立的殖民地继续置于他们的资本控制之下,使它们继续沦为原材料提供国和工业品的消费国。时至今日,这些国家在西方资本的控制下,仍处于不发达状态。”

1990年9月联合国召开的第二次关于最不发达国家问题会议,为约翰·里德的话又一次提供了论据。

这些最不发达国家每年人均收入都在217美元以下,只是某些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这些国家是:阿富汗、孟加拉国、不丹、老挝、马尔代夫、缅甸、尼泊尔、基里巴斯、西萨摩亚、图瓦卢、瓦努阿图、也门、巴林、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布隆迪、佛得角、中非共和国、乍得、科摩罗、吉布提、赤道几内亚、埃塞俄比亚、冈比亚、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莱索托、马拉维、马里、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尼日尔、卢旺达、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索马里、塞拉利昂、苏丹、乌干达、多哥、坦桑尼亚、海地,一共41个。其中除个别国家自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实际上公有制经济的成分也极少)以外,几乎都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活。

或许有人认为,这些国家穷,就是因为它们过去长期落后,并不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结果。是的,这些国家有些已经落后几百年了。但是,第一,它们过去的落后,就是帝国主义长期掠夺和剥削的结果。看一看这些国家的历史,就可以知道,它们过去几乎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第二,它们取得独立以后,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进一步扩大了。

1981年,联合国就曾经召开过第一次最不发达国家问题会议,通过了《援助最不发达国家八十年代行动纲领》。但是,10年过去,最不发达国家的数目由31个增加到41个。这些国家的人均生产总值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1%。

实际上,整个第三世界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差距都增大了。根据世界银行1988年12月7日公布的一项统计资料计算,1967年第三世界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比为1:14.9,到1987年二者之比就扩大到了1:20.2。也是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80年代整个发展中国家的人均生产总值只提高了1.8%,其中拉丁美洲地区国家下降了0.6%,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下降了2.9%。

造成世界上穷富国家差距较大的原因,正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的剥削。它们按照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原则在不发达国家身上插上了三根吸血管。

第一根是债务。1984年发展中国家的外债总额已达1万亿美元,当年还本付息额为2462亿美元,其中到期本金为512亿美元,贷款利息为1952亿美元。1988年,发展中国家的外债总额已经达到1.32万亿美元。这一年,发展中国家偿付外债支付的款项为当年所得贷款的1.54倍。许多国家勒紧裤带仍然还不了债,哪里还有能力来发展生产。

第二根吸血管是不等价交换。发达国家卖给不发达国家的工业品越来越贵,从不发达国家购买的初级产品(原料、材料、燃料)则大量压价。自1951年到1971年,由于初级产品同工业制品的价格相对变化所造成的不等价交换,西方发达国家就从发展中国家掠夺了1102.9亿美元。进入80年代,初级产品价格猛跌,1988年与1980年相比,非洲初级产品价格下降12.8%,而主要西方国家制成品价格上升25%。仅非洲、加勒比海、太平洋地区发展中国家就损失了1500亿美元。

第三根吸血管是由跨国公司直接在不发达国家投资经营。美国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到1988年为止累计为768.37亿美元。而1950—1988年39年中所获得的利润达到1773.59亿美元。据80年代的统计,年利润率一般都在25%—30%之间,远远超过它们在本国投资的收益。

这些,就是资本主义制度给广大不发达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恶果。

(《中学生》1991年第1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