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的最大魅力是探索未知
——记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刘昌胜教授
人物名片:刘昌胜,自1992年起在华东理工大学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12月至2015年11月任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2015年7月至2019年5月任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7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9年6月起任上海大学校长。长期从事生物材料研究。发表SCI论文270余篇,出版中、英文著作(教材)4部;获授权发明专利40项,其中美国授权专利4项。以第一完成人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句出自苏轼《晁错论》的话,用来形容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简称“中科院”)院士的刘昌胜一点也不为过。
见到刘昌胜时,他正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埋首于手机处理着事务,茶几上摆着两只空饭盒。科研院的孙凯文老师一边接待我们一边说:“刘副校长刚刚结束上午的会,才吃过饭。”而此时已近下午2点钟。同时身兼教师、副校长的刘昌胜,每天从早上8点多到学校开始工作,一直到晚上近11点回家,每一分钟于他而言都非常宝贵。在短短1个多小时的接触中,记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其目标清晰、行事利落的做事风格,这可能正是他在科研路上能够取得累累硕果的原因所在。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从当初就读生物化工专业到后来聚焦生物材料领域,从成名作“人工骨”到提出“材料生物学”新概念,为指导组织再生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开辟新领域、新方向,从事科研工作二三十年,即已在其主要研究方向生物材料方面,获授权发明专利38项,出版中、英文著作(教材)4部,发表SCI论文201篇,一路走来,刘昌胜始终目标明确。在他看来,一件事情要做成、做好,有两点不可或缺——目标和精神。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三会’上提出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是一个非常好的目标,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为了让自己的研究目标定位更精准、清晰,更好地切合临床需求,刘昌胜的工作地点不仅在实验室、办公室,有时是“泡”在医院,与医生深入交流沟通。他说:“我们这些拥有化工和生物背景的人做生物材料研究,虽然可以做出很多‘产品’,但是否能与临床结合,是不是医生所需,这中间有个缺口。只有去和医生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将其转化为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攻关,这个缺口才能填平。”令他印象最深的是最初与上海中山医院陈中伟院士合作时,老先生带着他在全国各地跑,与医生进行交流、做报告。对刘昌胜来说,那些年的经历是最好的锻炼,对其科研成果转化推广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科研成果要服务于应用,需要接力棒的层层传递。一旦下一棒接不上了,身处上游的科研人员应主动跨前一步,填补脱离的环节,这样才能实现成果的转移,也才能让成果凸显价值,最终实现科研工作的初心。”这是他对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的独到理解。
做科研是在探索未知的领域,面临着许多不可预测的挑战,在很多情况下是非常枯燥的工作,走这条路是个需要抵抗外界诱惑、耐受坐冷板凳的过程。刘昌胜认为,唯有理想与信念可以战胜困难,要有矢志不渝的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做科研,同时还要经受住重重压力。他认为,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会有不同的压力,适当的压力可以让人进步,而如何化压力为动力则是一种需要锻炼的能力。他相信,这种能力的培养会让人变得更加坚韧,更加成熟,能够从容、自信地应对今后人生的各种考验。
注重“传道、授业、解惑”的结合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000年,刘昌胜受聘为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材料研究所所长,并担任博士生导师。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他觉得自己的第一职责就是培养人才,培养人才也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其关键点就是“为人师表”。他说:“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不一样,前者较多通过上课和实验等形式教授知识,而后者更像是师傅带徒弟,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与老师一起开展具有创新性、挑战性的科研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培养能力,将学习的知识融会贯通。因此,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有形无形中就成了学生关注的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他非常注重“传道、授业、解惑”的结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就好像教育家乌申斯基说的“教师个人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在谈及如何向学生传授“创新秘籍”时,刘昌胜表示,科研的最大魅力就是探索未知的世界。从某种层面来讲,这个世界对大家来说是一样的,在同一起跑线上。当然,老师训练有素、有经验,而大部分学生在创新方面是一个新手,其中的科研基本素养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包括如何设计实验、如何做实验、如何做实验记录等。而研究工作本身需要有创新思路,立题和创新的切入点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老师对学生选择什么样的题目、从哪方面入手的指导均能发挥关键作用。
获奖,只是“爬坡”过程中的一种鼓励
在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一间会议室里,有一排靠墙的柜子,满柜的证书和奖状见证了刘昌胜这二三十年科研之路上所取得的骄人成绩。他先后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均排名第一)以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上海市先进工作者等奖励或荣誉称号。
面对如此之多的荣誉,刘昌胜显得十分淡然。他说:“做科研首先不是为了获奖。”在他的观念中,做科研的目标就是探索未知世界、解决关键问题、服务社会。而各种奖项的设置体现了国家、政府对科技人员的期望及支持——在不同的阶段设立不同的奖励,以此激励科技工作者在“爬坡”的过程中直面困难,并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同时在社会上树立尊重科技的良好氛围。刘昌胜曾先后获得由上海市科协设立的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和上海市科技精英荣誉。对于这样一份特殊的情缘,他说:“市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之家,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科技工作者着想,在不同的层级、时期设立不同的奖项来鼓励科技工作者,虽然能获奖的毕竟是少数,但这些奖项的设置非常重要,起到了激励和示范作用。”
(本文原载于2018年1月28日《上海科技报》)
【心语思】
其一,做科研,研究目标要清晰。一定要瞄准科学前沿,或紧扣国家重大需求。特别是对于生物材料研究,要面向临床的治疗需求,将涉及重要疾病治疗的关键科学或技术问题作为研究目标。只有这样,研究工作才会有突出的意义,我们才能从中获得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快乐。
其二,做学问,要有定力。科研是探索未知的领域,存在许多未知因素,过程非常艰难。一定要有定力,能耐得住寂寞,抵制周围的诱惑,并坚持不懈。科研过程就像持续爬山。刚开始爬的时候新鲜,后来就没有快乐了,会感到单调、枯燥,没有尽头。只有你不懈坚持爬到山顶时,才能感受到它给你带来的愉悦与享受。
其三,培养人才是关键。科技创新的竞争力在于人才的竞争力,科研事业也需要人才去传承。学生是我们的未来,也是科研事业希望之所在。培养人才是科研工作者的重要使命。要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思维。
- 《上海科技报》记者谢春燕采写。
- 本书各篇“人物名片”中所引用的数字为最新数据,与正文中在相关媒体上发表时使用的数字有所差别,后者仍存其旧。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