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 笔下彩云如画

人是天地间多彩的云 作者:余昌民 著



笔下彩云如画

马雨农

为校友余昌民文集作序,在我纯属意外。昌民兄本来是请一位我们都敬重的学长撰写的。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清华校友中,这位学长无论学识胆识、为人为文都属翘楚,当是众望所归。无奈学长因故而欲为不能,荐我代之。于是,昌民与我开始有了邮件往来。知情后,我甚感惶恐不安,担心落差过大,于文集无益。但盛情难却,重托难辞,只好勉为其难应承下来。好在昌民兄为人豁达,写给我“人易朽,纸命长,就让你我共同留下些许痕迹吧”这样令人动情的话,我聊以宽心,写上一点读后随感,就教于昌民和诸位校友,就教于广大读者。

我与昌民缘分不浅。我们是同龄人,都出生在一九四六年,他的生日仅晚我四天。我们经历了同样的世事变迁,彼此有相同的人生体验。我们是校友,同在一九六四年考入清华。他在电机工程系,我在土木建筑系,虽然原先并不相识,但由于一位共同的朋友,使我们有缘交集。

那位朋友在一九七一年三月写给昌民的信文里,记述了我们三位清华毕业生被分配到鞍山冶金部第三冶金建设公司后,参加三冶文艺宣传队的一段往事。巧的是,那时昌民也在武汉冶金部第一冶金建设公司和冶金部武汉冶金机修厂操办文艺宣传队。我们竟同在一个系统,干上了同一个行当。

二○一六年五月,昌民在传来文稿时附言:“那封信函中赫然写着你的名字!我们‘相遇’,竟在45年前!”

确实,这就是缘分。那是昌民与我结缘的始点。当时或许未必在意,今日读来感慨万千。谁曾想到,命运让我们又有了一次交集,四十五载前缘续成了后果。这是缘上有缘的一件幸事。

说幸事,还在于有幸先睹为快,通读了昌民的文集。

如同写电影镜头一样,作者从藏经阁下武昌三小的入学考试落笔,记述了他人生经历的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从《小皮球飞进了长春观》到《六十年代清华生活琐忆》,从《有一座山我登过》,到《公文与文学的缘分》,他记述由孩提时代到退休岁月的种种往事,实际上也构成了独特的自传。读这些作品,能看到他的人生轨迹,一路砥砺奋进的不凡历程;看到他在岁月磨砺中显露的心志气度,在生活跌宕中表现的意志定力。由此,感受到一种触景生情的激励,领悟到为人处世的真谛。

昌民的作品,在记述自身经历的同时,也记录了他与家人、同学、朋友、师长、同事等众多人物的交情往来,描绘了这些人生旅伴的音容笑貌、坎坷人生,写出了时代的众生相。洋洋大观,犹如一幅人物群像的长卷,展现了栩栩如生的多彩形象。他以诙谐的笔调,叙说亲历的往事,穿插引用珍贵的信函笔记,还原了历史原貌。那些富有画面感的故事里有欢乐,也有苦涩,有读来可以会心一笑的,也有让人心头一紧、凄然无语的。作者到古稀之年书写这些往事,不仅留存了经过岁月过滤的历史真相,也写出了触类旁通的历史感悟。作品涉及社会生活深透,蕴含内涵哲理丰富,让人品味再三,频起共鸣,屡有共识,感触良多。

历史是无数人的经历组成的。无论《理想者袁庚》《相伴棋圣三家灯火》等篇章中的风云人物,还是《港商马太同志》《巧匠萧师傅》等故事里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作者笔下人物的人生经历,无不折射着时代的进程。读昌民此作,能读出真实的历史,读出人物的心灵史。

《六十年代清华生活琐忆》记下了大学时代校园生活的许多趣闻逸事。一个个让人回味无穷的故事,写出了清华学子入学之初的清纯和质朴,也写出了“文革”狂潮下的盲从和偏激。其中《班会春秋》一节,最典型不过地反映了时代变迁留下的印痕:“曾经吃着瓜子杂果开联欢会”的宿舍,转眼间“在同样的地点召开过批判会、斗私批修会、‘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划清界线讲用会、平反会……”这种历史场景的急剧转换,极具象征意义,真实地揭示了那一场场运动的荒诞,实在有太多的教训值得思考和反省。

《人性的考验》是人性扭曲年代的历史记录,故事虽短,入木三分。作者的两次被“考”经历,其实也就是老父奉命搬家、妻子头胎临盆,需要请假出力、需要免于出差的应急家事。这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遇到。按人之常情,都应给予必要的关心和照顾。但在“文革”的特殊年代,却都被冠以“考验”之名而被拒绝。这种有违人性、不讲人道的荒唐逻辑,竟如无形戒律,弥漫成风。极具讽刺意味的是,表面执律森严、动辄考验他人的当权者,自己却经不住色欲的考验而“訇然跌倒”。作者固然至今心伤难愈,仍感愧对家严爱妻,但更为伤重可悲的该是那些人格分裂的人。透过这类戴着面具的人物典型,可对“文革”的祸害有更深的反思。

《有一座山我登过》记述了作者初入社会、寒窗茹苦的生活,以及身居陋室、尽享友情的滋润,追忆了作者为报考研究生挑灯夜读的一年艰辛,记录了他奋发自强的足印。肖家湾不时断电的夜晚,电石灯闪亮的不仅是适者生存的智慧之光,也是强者胜出的潜能之光。

《父子同读清华园》是特定时代的奇葩,让人深感“文革”的贻害,也让人看到浩劫过后社会出现的新气象。经济建设被确立为中心,知识不再越多越反动,人才开始广受尊重,作者重返清华读研究生,继而出国研修,在特区建设中大显身手。个人境遇的时来运转,是一代知识分子命运沉浮的真实写照。那个解放思想、大举变革的年代,至今仍让人心潮难平。《“改革试管”报告:我在蛇口的竞选经历》等篇章,详尽记录了拨乱反正时期国运复兴、民心振奋的新风激荡,记录了许多事始料不及,甚至来不及感动的沧桑巨变。

《楼对楼,窗对窗》书写了曾经的同事、邻居,离别多年后在博客上意外重逢的趣事。怀念拥有共同话语平台的峥嵘岁月,倾诉由寂寞失落到活力重现的退休生活,交流网购新书的经验心得,延续心灵相通的不了情结,富有诗意的故事里可见社会背景的急速更迭:“昔日把小女儿带来蛇口,而今被女儿牵引着走向世界”。虽然远隔重洋,有了博客却依然似楼窗相对、围炉倾谈,“地球村”的感觉,展现了互联网时代社会生活的跨越式变迁。

本书收录的五十余篇文章,长短有异,体例不尽相同。窃以为《理想者袁庚》《清华围棋纪事(1964—1983)》《六十年代清华生活琐忆》《恩师》等分量尤重,不仅篇幅较长,结构完整,而且内容丰富,更显历史内涵。

《清华围棋纪事(1964—1983)》以棋叙事,以棋说人,记述了清华七号楼围棋小屋内外的人情世事、悲欢故事,读来如棋坛传奇、“文革”逸史。

“文革”一年多后,狂潮稍落,乱象四起。在派战武斗升级、校无宁日的清华园,一伙棋友将“一间宿舍张罗成围棋圣地”,引来校园内外的痴心棋迷,“得以逍遥于尘嚣之外”。“棋友日夜云集,随时快意手谈”,“闹腾得春意盎然”,“呈现‘盛世景象’”。这片弈棋乐土的出现,真实地反映了曾经热情高涨的学子们很快陷入前途迷茫的境遇与心态。运动不知何去,学校复课无望,无力自主命运的学子,厌倦政治运动,不愿虚耗青春,开始寻找可以寄托心志的精神家园。

围棋小屋开张之日,正是清华两派争斗白热化之时。作者对当时所处环境背景的描述,尤其引录小棋友们的书信,记录了当时发生的重大事件,见证了清华“文革”由文斗到武斗、由冷兵器到热武器一段近乎疯狂的历史。一些生动的细节,写出了那年月清华园的真实景象。

昌民真是有心人,留存了如此丰富的旧札原件。无论记事记人,信手拈来,引录原文,让事证说话,这是他作品的一大特色,彰显其严谨的学者作风,也使作品真实生动、汁味醇厚。这些珍贵的信函,犹如历史碎片,可拼接还原出历史真相。清华“文革”史、中国围棋史,由此均可见一斑。

围棋小屋最精彩的华章,是一九六七年冬天泰斗级国手陈祖德的光临。运动中一样迷茫的国手们,应清华棋迷的邀请欣然而至,“开了围棋国手与大学生交流之先河”。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写出了此举给棋迷们“带来了狂欢节般的快乐”和辅导对弈时的独特盛况:“三个双层木床和三张课桌的‘迎宾大厅’”,“桌边、身后、上层床铺上堆满了人,连窗户也遮满了人影,本来就不大的小屋只剩下两张棋盘上方的空间”。鏖战至深夜,一代国手就下榻在简陋的学生宿舍。作者直接引用陈祖德著作的自述,道出了平易近人的国手与清华学子们一见如故的亲热情缘。此后他们亲密往来,结下长久、深厚的友谊,尤为围棋史上的佳话。如此珍闻,是修编中国围棋史不可多得的素材。

《理想者袁庚》无疑是信史。作者聚焦蛇口作为改革开放最早试点的特定环境,聚焦袁庚作为改革开放第一人的特殊身份,见证了袁庚拓荒创业的惊世壮举,见证了蛇口翻天覆地的变化。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的一个缩影,是作者以平视角度、零距离观察的记录。成稿后又经袁庚本人审阅核实,使之成为一篇传记性的作品,具有无可替代的权威性和史料价值。与此相关的,还有《也曾南海学弄潮》一辑中记述袁庚与蛇口改革的篇章,犹如展示蛇口改革的历史大纲,从宏观战略到微观项目,全面陈述了激活企业、解放人性乃至民主体制建设等方面多项试验的成果,其翔实内容,无疑是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史、思想解放史一份难得的样本记录。

尤为难得的是,作品把袁庚放在一个凡人的位置来审视、评说,客观地陈述事实本相,不做应景修饰、引申拔高,套上什么时尚的光环。作者的这个定位,让我们看到的是本色的袁庚,真实的蛇口。作品不仅记述了先行者们的理念和功勋,也记述了他们走过的曲折之路,以及曾有的困扰和缺失。其中袁庚亲笔改稿的若干段落,让我们看到了当事人深思斟酌的关注点,以及它的闪光之处和牵制所在。这些都是非亲历者无法言说的珍贵史料。我们借助作者的眼睛,借助他的观察和感悟,得以探视到袁庚的内心深处,感受这位改革家开创蛇口奇迹的理想和追求,感受他“杀出一条血路来”的胆识和气魄,感受他以民为本、为民造福的人格魅力,也感受蛇口历史演进的复杂背景和艰难历程,从而加深对改革开放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读昌民的作品,能读出炽热如火的浓浓人情,读出余温尚存的人性暖意。

《岳母三十三年祭》《如风的兄长》,倾诉亲情、友情,酣畅淋漓。《莫非天堂羡围棋,催伊匆匆去》,记述作者与陈祖德四十五载的深情厚谊,感人肺腑。如此历久弥新的友情,都源于彼此的纯朴和真诚。那病床前辞行的缠绵,透显出彼此重友胜己的情义之深。一篇《陈公祖德行略》,倾注了作者对世间良友的深深怀念。这些浓墨重彩之笔,让人感受心灵的撞击;即使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也同样触动心扉,令人感动不已。

一九六四年初夏,反修斗争正热,极左思潮风起。高中毕业“一颗红心,两种打算”尤显得不够“革命”,“放弃高考下农村”倒成了时髦之举。成绩拔尖的作者,想报考大学却受到讥嘲的压力,在班会声调激越的讨论中,焦虑不安的他竟也有了“不考了”的念头。班主任李健生老师把他留下谈话,一番说理,把一时冲动的作者拉回到冷静理智的常态。这一拉,把他拉到了通往清华园、通往此后成功之路。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难免有一时的迷茫。有《教师的天职》中李健生老师这样指点迷津,是多么难得!对如此善良正直、不为潮流左右、信守良知和职责的教师,相信每位读者都会心生敬意。赞美朋友的纯真和善良,是贯穿本书所有作品的一条情感线。它让人感到世间的人情之美,感到即便在丧失理智的年代,依旧激荡在人们心头的真情暖流,看到人性良知的不灭之光。

这种人情之美,在《生活的滋味》一辑多有实例可见。《一脸感动》所辑录的几个温馨撩人的故事,读来都会感动得心头发热。那些乐善好施的陌生人,似乎随处可遇。《那一次我没有去送站》的感人之处,就在于两位陌路相逢的行善者。“文革”大串连中,作者的女友从武汉扒闷罐车闯到了清华园,是“一位毫无关系的高年级女生收留了她”,帮助惊喜中的作者解决了住宿难题。自称“方向白痴”的女友,返程去车站迷了路,是“一位蹬平板三轮的大叔”,二话不说拉着她急奔车站赶上了火车,而且分文不取。北京的“板儿爷”就这样仗义!还有《善良心灵》中医院勤杂工小王,以及酒店员工小湛和小林,看似平常的助人之举,凝聚着善解人意的纯朴大爱。人生的好运,大多就是在偶有困难时,遇上了仗义向你伸出援手的善良人。

《相信自己就是最好的》寥寥数言,生动有趣。考研那天清早,赶赴考场的路上,因一夜难眠、头脑木然的作者焦躁不安,骑车同行的李老师见状开导说:“你要这样想:其他考生的把握还不如你呢!”一句话,使作者心窍大开,神情放松,自信顿升,以至于此后有了这样换角度思考的习惯。作者心存感念,记下了这个“一言师”的故事。类似的情形还有不少,这类点滴之恩的故事,寄托着作者涌泉相报的诚意。

《大师本色是春风》《舞者印象》《韩美林的恢弘畅想曲》《最后的名士》《我与诗人李瑛的陈年往事》《堂堂丑角》等,记述了作者与一些文化名人的交往经历。其中有诗人、美术家、钢琴家、舞蹈家、京剧名角、学者名士等,犹如洞开了一片彩云纷飞的瑰丽天地。作者登堂入室,高山流水般的相知之遇,自有他文艺涵养的功力为媒,更在于他真诚待友的君子之风,以及洞察世事的独到之见。才情因真情而溢,自有质朴儒雅之气;见识随诚意而发,尤见心弦共鸣之缘。作者与诗人李瑛仅两度书信往来,却从诗歌应和中感觉到了“共同的心跳”,就源于彼此有着一样的忧乐之心。

《理想者袁庚》最让人感动的,是这位改革开放的先锋闯将对人的充分尊重。

作者开篇所写的“夜访袁庚”,像一段镜头感十足的影片,引人入胜。这位时年65岁的招商局掌门人,招商之上更重招人,曾骑着自行车到清华大学招兵买马。面对昌民这位刚从日本研修和考察企业管理回来,正在为择业而逡巡探路的清华经管系首届毕业生,袁庚“像猎人面对一个找上门来的猎物一样喜出望外”,“一直在微微地点头”,然后“当即给蛇口打电话交代”要办的事情。如此当机立断,一锤定音,不只显现出袁庚办事作风的果断,尤见其思才求贤之渴、爱才惜才之切。

在蛇口发展早期,袁庚就意识到人的素质优化以及进步观念的树立,是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为此,他把人的改变放在各项改革的首位,尊重独立人格,鼓励激发每个人的最大能力。他曾说:“所有这些,加上人才的合理流动、职业的双向选择,都是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充分发展自己的才华,受到社会的尊重,而不是违背自己的良知,扭曲自己的个性。”这大概就是袁庚为蛇口成功开启的活水之源,由此引来八方人才如浪滚潮涌而至,添翼之虎振翅腾飞。

围棋小屋里棋友们对弈中的戏笑百态,友善开朗,百无禁忌。融洽的关系,让人忘却了“文革”的喧嚣。大家一边感受纷纭棋局带来的至妙乐趣,一边结识“人品和才华都十分优秀的朋友”,收获丰厚的友情。围棋不仅给他们带来人生的快乐和生活的勇气,以棋会友,在切磋棋艺中,收获友情,修炼德性,领悟围棋国粹的文化和精神,也积蓄了日后登攀高峰的宝贵能量。君不见从那小屋里走出了多少博士、教授、企业家,走出了多少英才!作者饱含深情,书写了他“下棋之外的接触到的心灵”,写出了棋友们促膝手谈、长久交往的深厚友谊。他像点将一样,书写了一位位棋友的风貌特征、棋风趣事,也写出了几十年情意绵延的思念和牵挂。有多少位棋友,就有多少个精彩的故事。其中最感人的当是作者与常振明的师徒情。

一个21岁的大学生,一个11岁的小五生,因围棋作缘,结为师徒。从那时起,经年累月,他尽心尽责,呵护有加,亦师亦友,情同手足。他融入了常教授一家,似为家中的一员,为振明的进步而高兴,为之迷茫而担忧,为之出路而操心,为之排难而尽力,有时甚至起到了父母所不能的作用。就是在毕业离校以后,还牵肠挂肚,为振明学棋拜师,专门写信托付陈祖德等人。拳拳之心,如其自述:“我被分往武汉的工厂……同时我与清华依然保持着割不断的联系,主要是牵挂常振明——他的成长,以及与他的命运神秘相关的围棋。”

而常振明对昌民同样有着胜似亲情的依恋。亲热时如小鸟依人,调皮时会爬上脊背。当七号楼棋局散后,他在孤独中含泪写下的书信,以孩童般的天真幻想,追忆围棋小屋的情景,诉说对离别的伤感、对重逢的期盼,读来不禁泪湿双眼。不仅是常振明,还有其兄常振工。他写自太行山插队小村的信,同样沉浸在七号楼的围棋小屋里,怀念在那里感受到的亲如手足的兄弟情谊。他甚至“做起了诗人般的梦”:“我十分怀念你们,没事就假想我们将来相见的时候……甚至朝门外望了许久,盼望你能从大门飞进来……”童心稚言,道出了一片真情。昌民与常振明一家的友情延续至今,动人的故事足以构成一部“棋为缘”的情感剧。

《不苟一生》,细致地记述了作者与日本友人金森利也历时三十年的交往经历。共同的音乐爱好,以及对人品的欣赏,成为沟通心灵的桥梁。大多属于生活琐事的体贴关怀,更让人感到情谊的细腻和温馨。金森先生执意用作者赠送的英雄金笔写信签名,并附以小照佐证,尤在细微处彰显其情意的专注。晚年的金森先生固执得可爱,萦绕于怀的是自制肥料,使农作物产量大增、滋味改善。他反复在电子邮件中详细介绍,甚至告知配方、流程,寄来样品,期盼作者“让更多的人了解……给亿万人带来幸福”,期盼作者告诉朋友们,“关心农业、人类环境和健康”。他的济世情怀和良苦用心,让人惊奇:日本竟有这样的人,为了向善睦邻不惜燃尽自己。

“向善睦邻”同样是中华美德。普天之下有几人不以此为愿?

作者正是出于同样的心愿而践行:“作为友好的回报”,尽力“为在蛇口人地生疏的日本人做点事,帮助他们早一天与当地融合,多一分便利、愉快和轻松”。《霍里耶先生》记述了作者与蛇口三洋公司会计师堀江正美的友情往来。虽然纯属偶遇,作者一家与堀江先生及家人,却建立了心灵相通的纯朴友谊,而且持之以恒,延续到了下一代。这种民间百姓的真诚友谊,效果惊人。它让人相信人性向善的力量,相信人民的世代友好,终究是历史的潮流。

读昌民的著作,能促发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一辆自行车坐一家人,四口之家住九平米斗室,这是中国大多数家庭曾有的生活景象。作者细腻的描写,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恍如隔世的生活,留下的教训其实极其简单:贫穷不值得炫耀,富裕绝不是罪恶,黑白不可能颠倒。告别饥饿,走向小康,也告别了荒谬,回归了常识。

《忆念马兰士》说的是作者东瀛研修时与一套组合音响的故事,内涵丰富,引发联想,能读出许多感悟来。作者第一次听到立体声就心醉入迷,省吃俭用从当铺廉价淘来一套马兰士音响,由此述说的新奇体验,道出了历经闭关锁国、“文革”浩劫后,初出国门者的共同感受。岂止是从单声道到立体声的惊艳,目睹真实世界,曾让无数国人幡然醒悟,惊叹落差之大、反差之大,深为真伪莫辨而悲哀。正如邓小平一九七八年十月下旬访问日本期间,在东京记者俱乐部面对世界著名新闻机构的400多名记者谈及观感所坦言:“长得很丑却要打扮得像美人一样,那是不行的。”“首先承认我们的落后,老老实实承认落后就有希望。再就是善于学习……相信本着这样的态度、政策、方针,我们是有希望的。”(《改革开放前夕:邓小平访日学到了什么》,人民网党史频道)实践证明:正视现实,就有希望。敢讲真话,才有真理。随后起步的改革开放,从此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作者是“当年邓小平与冈崎嘉平太缔结的‘青年管理者培养计划’第一批研修生”,品味他忆念的往事,仍不乏现实感。这套二手音响的两度返修经历,折射出社会万象:商家始终无偿的周到服务,店员真心实意的诚恳帮助,载着音响的自行车不备车锁,随意停放无需担心丢失,作者所体验到的“不担心被人算计的”轻松环境和自如心境……至今仍是国人所向往的。社会的文明程度,非短期可以提升,而它恰恰是强国的一个重要标志。实现这个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饱含深情的《恩师》,是为纪念常迵教授百年诞辰而作。作者以直接交往的亲身经历,记述常教授和悦宽厚的学者风范、令人唏嘘的坎坷人生,留下了一曲英才挽歌。常教授是我们的前辈师长,是中国老一辈海归精英的典型代表。当我等刚来到人世时,他已经是学成无线电技术的哈佛大学博士。这在当年的中国是何等稀缺的拔尖人才!然而从一九四七年而立之年回国,到一九九一年八月因病离世,他的大半生却在磨难中蹉跎。他戴过“右派”的帽子,受过“反动权威”的批判,被发配到农场改造……他的命运奏鸣曲,充满了悲怆的音符。

改革开放后终于时来运转,一首“枯枝新芽”的感怀诗作,道出了常教授去掉心上石头的欣喜和老骥伏枥的情怀。可惜壮志待酬,不幸早逝,真惋惜和感叹命运对他何以如此不公,让人痛感对人才的尊重和珍惜,是何等刻骨铭心的教训:“人如草芥是悲剧的根源”,“常将噩梦作警钟”,乃醒悟的标志。

常先生让人感动的是,尽管身处逆境,依然淡定以对,内心无比强大。文中一个细节,让人久久难忘:“文革”中的一天中午,常教授被拉到学生食堂列队示众,但当天晚上他依然神清气朗,“一家人坐在灯下有说有笑……好像外间发生的混乱和疯狂全都与他无关”。一位学界高人的形象,令人肃然起敬。

常先生以“不求收获,只问耕耘”作为示儿家训。这实际上也是他治学为人的信条。就在清华园校无宁日、躁乱动荡的日子,他依然瞩目日新月异发展的科技前沿,埋头研究国外重量级的科技刊物,了解学术研究的思路趋向、最新成果,寻求发现可供选择的重大选题。他说:“只有愚蠢的民族,才会对世界发展的潮流不闻不问。”学养深厚的常先生,正是在那时敏锐地发现信息科学不可估量的前景,为“文革”后开拓中国信息工程学科做了充分准备。这样的远见卓识,这样的内心定力,这样的赤子情怀,怎不令人高山仰止,感佩之至!

在《理想者袁庚》中,作者生动记述了袁庚致力于防治腐败所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对于而今腐败大案频发的现实,人们不仅关注每个个案当事人的错失罪责、演变经历和警示教训,尤为关注与条件、环境、体制、制度等弊端密切相关的共性成因。邓小平曾言:“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邓小平文集》第2卷第293页)由此思考,对照袁庚在蛇口的改革实践,或许更能体会到从制度层面预防腐败的重要性。

作为全国最早的开发区,蛇口被称为“改革开放的试管”。袁庚在这里曾创造了众多的“全国第一”。不独经济奇迹,还有观念变革、制度创新、政改探路等,都为全面改革提供了经验。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是置权力于民众监督之下的改革尝试。袁庚曾反复引用英国历史学家、剑桥大学教授阿克顿勋爵的名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导致腐败”,告诫一定要铲除腐败之根。在他的力主下,蛇口推行领导班子的民主评议制度,十年间进行了两届管委会、三届董事会的选举与信任投票。与之相配套,还有媒体的舆论监督、与公众对话的新闻发布会等。

袁庚始终着眼于以民为本,让“人民有权”,尊重人民的知情权、表达权。他一再强调在蛇口要敢于让民众说话。

袁庚鼓励舆论监督。他曾对原《蛇口通讯报》总编辑说,要“敢于刊登批评蛇口领导干部,包括批评我的文章,目的就是让当官的敬畏百姓,而不能让百姓怕官”。《蛇口通讯报》第二期就刊登了一篇指名道姓批评他的文章。发表前,编辑部三次送审,袁庚三次拒审,明确表态“原文照发”,并写了“以后不要送审”的批语,召开全体干部大会宣告此事。

在《会议风景:润物细雨和猎猎战旗》一节,作者对袁庚主持蛇口管委会或“两委”会议的现场描写,可见其民主作风之一例。“有时如润物细雨,有时如猎猎战旗”,“或陈述,或诘问,或应答,或插话,很是自由,气氛如金秋天气明爽可人”,“我经历过的开放、民主、高效的会议……怎能不令我永远怀念呢?”

作者深情的怀念之叹,是知遇之情的由衷表达。源自个人意见受到尊重,个人作用得以发挥,个人才能有了用武之地,个人尊严得到有效体现。这也是与会者的共同感受。在此氛围下,畅所欲言,众说纷纭,各抒己见,思想火花也就有了迸发的机会,集体智慧也就有了凝聚的条件,民主决策也就有了根本的保证。

通过这样的改革试验,蛇口的管理体制、干部结构和行政作风有了很大改善,磨砺出了一批年轻有为的干部,成为工业区最宝贵的资本。袁庚曾不无自豪地说:“蛇口曾是一个没有贪污,没有腐败,很干净的地方。至少到我离任的时候止,没有发生过携款外逃之类的事情,也没有发生过恶性刑事案件。”

这是否就是袁庚一直致力于建设的“最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就是他的理想国?不只是自然生态、物质生活,也包括人文环境、政治文明,一切都适合人类在此居住。

然而,理想与现实总有距离。作为理想者,袁庚在蛇口主政14年,进行全面改革试验虽然初见成效,但随着他一九九三年的退休,一些曾倡导的做法人走政息、“就此谢幕了”。

袁庚此后曾敞开心扉直言:理想永远具有激荡人心的力量。他举出爱迪生一八七八年初次实验白炽灯只点亮了八分钟的事例说,正是这八分钟的光明,宣告了时代的飞跃,“世界因而很快变得一片辉煌”。蛇口的实验,是否会成为八分钟的光明?作者此作可供深入研究参考。

读《那一份平静与高贵》,其中所引陶森老师的信文,同样让人深受感动。陶森老师的名字,我们这代清华人都十分熟悉。她是清华“文革”中受害最深的教师之一。书中写她被逼跪在动农系馆台阶上的一幕,只是“文革”初期暴行的一个镜头。然而,在几十年后回首往事,她丝毫不屑于言及自身的伤痛,倒是“庆幸我这个老师没有给你什么伤害”。她三读《纲鉴易知录》,为的是想弄明白为何“纵横四海由古到今多少事,在我们的历史中都似曾相识”,为何“今天在重复那些过去的故事”。

如此人生感悟,给人启迪至深: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历史有无奈的曲折迂回,但即便是走过河套弯路,黄河最终也还是东流入海。

昌民的大作记事记人,大多与清华校园生活或校友身世有关。书中叙述的那段历史,大多是我们共同经历过的,读来格外亲切,引发共鸣和深思。让人在回望历史时,识得一些当年身在其中而未识的“庐山真面目”,多了若干当年懵懂未解的历史感悟。

随着校园里的优美歌声被此起彼伏的政治口号所取代,曾经一团和气的同学被按照由红到黑的出身色谱人为地分成三六九等。在响应号召揭发批判、“与人奋斗”的同时,又都“把自己摆进去”,进行“灵魂深处爆发革命”,“狠斗私字一闪念”。一个七斗八斗的“斗”字,引来同室操戈,闹得国无宁日。如此荒诞的浩劫何以发生?怎样避免?若不是真正吸取教训,难保历史不会重演。

令人欣慰的是,在人性被扭曲的时代,不乏有良知的觉醒者。“我们班的同学们大都能心照不宣地把这些看作是虚假的表演,我才能在回首那段往事的时候内心泛起的是欣慰。”作者此言,道出了清华“文革”的一个历史真相,也道出民心不可违的一个历史教训。当人们意识到被运动愚弄的真相时,盲从和偏激回归到自主和理性,即便是再严酷高压的政治运动,也可应付成逢场作戏,把它“看作是虚假的表演”。

正因为如此,清华学子对“文革”有了更深刻的反思。近年来众多校友写出的诸如“走出‘文革’”“拷问良知”“拒绝遗忘”等回忆文集,就是反思中的重要成果。在北京高校中,清华的“文革”两派,被公认是弥合最好的典范。大家从惨烈的恶斗结局中,找出了最值得记取的教训,相逢一笑,捐弃前嫌,握手言欢。经历过风雨洗礼的清华学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头脑清醒,看淡过去,乐观未来,懂得观云测雨,独立思考;懂得珍惜友情,把握当今。这也就是近年来无论天南地北,无论是何派别,无论相识与否,校友们频频聚会、亲如一家的缘由。细细想来,主导大家心智开窍、顿悟人生的,不就是陈寅恪先生当年概括的清华精神吗?记得朱镕基学长当年在候选上海市长的讲演时,开口第一句话说的就是:“我的信条是独立思考。”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融入清华学风的这种精神,潜移默化渗透进了众多清华学子的血脉,成为大家完善人格的思想基因。

人生有许多美好的回忆,如同昌民一样,我们一生最美好的回忆在清华园。读他笔下那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仿佛又穿行在那些熟悉的校舍教室、书斋场馆,找回了青春的激情。我真佩服作者有这样过人的记忆力,写得如此周详、细致,连塑料凉鞋三元八角、方便面一毛四分的价格,都记得这般清楚。又见作者当年“往来的信件基本都在”,“大学时代的读书笔记本里留下踪迹的有128部”,“在这以外又回忆起62部”,不禁叹服他读书之认真,行事之严谨。在他文采飞扬、笔调浪漫的记述中,又有这样事实准确、具象生动的细节,彰显他身上学者与诗人两相兼备的气质。

昌民的这种气质,大概来自从小所受的良好教育。他自幼生活在大学校园,有家学渊源,国学功底深厚,于琴棋书画皆有故事。这种气质也使他有了多彩的人生。从清华求学,到蛇口创业,他五十余年如一日,一路跋涉勤奋执着,与人相处真诚大度,专业内外博学多才。他原本学电机工程,回清华读研究生,又学了当时尚属拓荒性的学科经济管理。到改革开放的前哨蛇口,可谓如鱼得水。在蛇口改革创业的史剧里,有他活跃的身影、不凡的业绩。他的作品显示,在蛇口工业区,无论研究方案、制订规划,抑或设计纪念画册、编辑投资指南、举办回顾展览等,几乎所有的重要文案都出自他的手笔,可见他的才能和作用,可见掌门人袁庚对他的信赖和器重。

昌民勤于读书笔耕,博客上随笔杂感,已厚积千篇之多。尤为难得的是,他写作不仅是爱好和兴趣所致,更是出于一种责任和使命。书中有言:“我选择在人生的冬季修补犹存的生命,取一种自然的、人性的活法,特别是要说直率的话,倾本真的情,了纷纭的债,还深藏的愿,否则,人生又怎能完美?”正是出于这样的良知和担当,他的作品无不具有厚重的历史感:诗化语言的妙笔中,常有意涵深刻的哲理警句;亲历史实的陈述中,蕴含穿透时空的思辨研判;凝聚笔端的浓情中,饱含忧乐天下的家国情怀。“人易朽,纸命长”,但凡倾真情秉笔直书之作,终会经得住岁月的荡涤留存于世。

读昌民的作品,也是一种文学享受。他行文走笔,居高望远,气度洒脱;叙事记人,简约传神;议事论世,启迪心智。他不求故事前因后果、环境背景等的结构完整,不拘泥于具体事件的演进过程、起承转合,大多省略读者可以意会的琐碎枝蔓,撷取一个关键场面,着力于描写在此节点上的人物风采。他文笔老辣、凝练,写人物善抓特征,如素描速写,几笔就勾画出个性形象,留给读者可以想象和品味的空间。《清华围棋纪事(1964—1983)》的开篇《那金刚瞥我一眼》,就是这样的精彩之笔。一个场景,几句对话,几个眼神和表情,犹如快节奏地切换镜头,把几个人物展现得栩栩如生,过目难忘。

昌民为此文集起名为《人是天地间多彩的云》,极富诗意,也甚切题。他心中激情如火,笔下彩云如画。书中众多人物,何不如云似霞多姿多彩!他自己的生活,也十分绚丽多彩。年逾古稀,琴棋书画,全面开花。在家笔耕不辍,出门征战棋坛,每见硕果累累。他活得潇洒充实,尽享快乐人生。如今首部大著问世,更添丰收之喜。承他不弃,委以重任,勉力作此差强人意之序致贺。期待他佳作迭出,如泉喷涌。

2017年5月21日成稿于地中海邮轮
2018年12月8日修订于西子湖滨
2019年3月15日再订于万泉河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