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百炼钢成绕指柔 墨香书韵照千秋
秉于追思崇仰之礼,浸乎师友至爱之情,立诸弘扬书道之义,鉴焉先生为公之成,自为公先生仙逝之年余,杨宗鸿早夜以思,夙兴夜寐,终至杀青为当代书家立传之心血之作——《倪为公书传》。窃以为,在书匠不少、书家不多之时下,《倪为公书传》以一代书法大家之坎坷经历、磨砺有成,留墨千古、烛照汗青,昭告习书者“习书”应如何去苦下“百炼钢成绕指柔”之功夫,如何去达成“墨香书韵照千秋”之境界。
既曰“书传”,当属“传记体”史书也。史书之要,在取信于世,为鉴于人,故史料之提取必真,史迹之陈述必明,史论之精当必备,舍此而遑论信史也。若三者齐备,且交融相济,复又生动鲜活,颇富文采,则非仅史也,亦为文学矣,此即为人所称道之传记文学,太史公之《史记》垂范百代焉。《倪为公书传》自不当与《史记》并论,然其得《史记》之悟,循《史记》之道,从兹而习立传之要,运文学之笔,则于书中时有见焉。仅此一端,已可窥知放荡不羁之杨宗鸿,在撰著《倪为公书传》一书时那份虔敬之心、诚笃之意,那种不苟之态、谨细之风。他人读是书所感如何,吾不得而知也;然余读之而有是感,实乃油然得之焉。
然则,得之者何可证也?要而言之,《倪为公书传》乃以简驭繁,三线交织,熔主人公之人生经历、书学修为、书艺成就于一炉,有血有肉、有情有味地呈现出一代书家之神采风范。自人生经历而言,作者以轻快舒爽之笔,着重凸显其青春年华之丰神俊朗,勤业爱岗,快人快语,才气飞扬。及至其“而立”之年,依旧直心直肠,道义所在,毅然前往。《倪为公书传》所记之事,所引之诗,不止显示其文才,亦显示其人品。在主人公之人生经历中,作者又以朴实而略带愤懑之叙说,记述其种种不堪之命运遭际:打成右派,恋爱波折,“文革”挨斗,流放边鄙……二十余度春秋,为公先生饱受折腾,也饱受寂寞。但是,倪为公毕竟是倪为公,他“忍”了。除折腾、寂寞外,这个有才有学者还“谈笑乏鸿儒,往来多白丁”,“享受”着孤独,但是,他也过了。正所谓“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他守默、守学、守德、守志,更守己所爱者“书法”。数十年间,不辍于师法自然,不辍于习《诗》学《易》,不辍于前贤碑帖之品读、领悟、习练。其所习练书法之各种报纸,不唯满壁,几至屋所难容。或曰:正是几十年之孤独寂寞,几十年之学而不辍,几十年之师法自然、洞明世情,方造就其深厚之书学修为,高迈之品格意志,更造就其书法实践之精进有加,独创一格。“铁线草书”之横空出世,未必不是孕育自这个仿佛是“潜龙勿用”之特定历史岁月。无该段历史之“潜龙勿用”,即无日后之“飞龙在天”,无该段时期之蛰伏落寞,即无日后之蝶化涅槃。《倪为公书传》虽于这段人生经历述之较略,篇幅不大,但分量甚重,寓意颇丰,让人有一读三叹之感。《倪为公书传》用奔放飞扬之笔墨,以大量篇幅记述为公先生复出而一鸣惊人直至名满天下之煌煌成就,构成其人生经历之主要内容。如此用笔、如此布局实乃恰到好处。如若所写为《倪为公传》,自当有更多、更广之取材;然该书为《倪为公书传》,顺理成章者当以其书学造诣、书艺成就为主。一般而言,书学造诣通过书艺成就而体现。书艺成就并非用一平尺几多银子所体现,而是用其风格、神韵、意蕴、境界来彰显。《倪为公书传》在其表象层面,记述倪先生之一字千金,记述其墨宝为众多大小报刊之专版刊登,记述其作品在京沪及全国多地之轰动展出,记述其书家、名家、杂家等林林总总之赞誉评论。在进行这些记述中,作者有意无意传达出一种令人信服、佩服、叹服之信息:即为公先生之书学书艺影响由近及远,由小到大,书坛地位,与日俱增。同时,作者虽未言明何者为书家作品之高境界,但从其大量刊载、展出之作品尤其后期作品看,至少也应该有三大启示:一曰高境界之书作必有传统承续之脉魂,是谓根脉坚实;二曰高境界之书作须有贯通其间亦浸润其间之文情诗意,是谓意到而笔随之情感符号形式;三曰发前人之所未发,创前人之所未尽,是谓一家之书。凡此三者,倪为公书法备焉。仅独辟蹊径所创之“铁线狂草”一格,足见其“百炼钢成绕指柔”之功,开新局而烛照千秋,非一家之书而何?《倪为公书传》在叙说为公先生之书学修为、书艺成就时,述其事而达其意,纪其实而传其境,恳恳然用心良苦矣。然则,何谓书学之纲目欤?《倪为公书传》以为公先生之经历告知曰:纲者,人品第一、师法自然也;目者,遍临天下碑帖也。纲举目张,书学宏焉,书艺精焉。
《倪为公书传》实乃一部活脱生动、情文并茂而又取信不爽之传纪文学佳作,值得一读,值得细读,值得深读。盖因作者杨宗鸿曾拜为公先生为师习书,过从甚密,求教甚殷,执弟子礼,尽人子义,于先生之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于先生之生活学养了然于心。历年相处之种种情景,常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且先生作品之问世、展出、可能引动之社会反响,多有其策划之劳,故该书读之如听家常事耳,其相关细节之生动丰富,相关场景之普通平实,令人如临其境,如历其事,安得不品读信服?安得不心驰神往?作者撰此书,可谓得天独厚矣。再者,该书之重要特色之一,系叙述为公先生人生经历之不同阶段,从《倪为公书传》之主旨需要,皆配有先生不同时段之墨宝真迹印制,让人在读文时品字,见字时味文,字文照应,相得益彰,兴味或可无穷矣。此亦作者又一得天独厚处。由此或可言:最适合之作者,写活最适合之对象,成就最适合之传记。先生幸焉,作者幸焉,读者亦幸焉。先生于天宇九宫有知,或拂髯而笑,浮一大白矣。
末了,谨引为公先生之侃侃箴言结尾,曰:“求知识,学本领,走正路,图上进。”此箴言也,大有屈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况味,为人之道如此,学书之道亦如此,岂有他哉!诗曰:
百炼钢成绕指柔,墨香书韵照千秋。
今来铁线铸狂草,新局初开动九州。
是为序。
曹廷华
丙申仲春于圆楼云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