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子

贺瑞麟传 作者:梁成琛,王庆猛 著


引子

南京中华门南面的雨花台,在历史上就是一个掩埋忠骨的地方。“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座守候在南京城南中华门外一公里处,本是佛家说法感动佛祖“天花纷纷坠,落花似雨飞”的佛坛圣地,有着“落花如雨”的传说。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这里却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最集中的殉难地,有不计其数的烈士倒在血泊之中。雨花台就是这段厚重历史的不朽见证。20世纪30年代,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华大地的上空,在南京国民党首都卫戍司令部监狱这个杀人魔窟,每逢周二、四、六,照例处决各类犯人,一天分三次执行:黎明时分杀共产党,上午杀军事犯,下午2时杀其他犯人。

1928年10月6日,农历八月二十三日。

这一天,正处于一个残阳如血的深秋,太多的杀戮、太多的丑陋与伟岸进行着鲜明的对比,注定了这是一个用血谱写的日子。

1928年10月6日凌晨4时,天空尚是一种黎明前的黑暗,雨花台就开始上演了另一幕“落花如雨”的故事。

一队刽子手将贺瑞麟、孙津川、姚佐唐等人口塞毛巾,用黄包车押向雨花台。

黄包车途经南城岗(今雨花路)北山门巷口濮恒兴鸭子店门口,刽子手按旧时杀人前旧俗,给他们喝断头酒。

这时,南宝塔根一带的许多百姓闻讯都赶来看孙津川、姚佐唐、贺瑞麟等人最后一面。

孙津川趁刽子手拽下他口中的毛巾,大声向群众高喊:“杀了我一个,还有十个,杀了十个,还有百个,千千万万的革命者是杀不完的!”

年龄最小的贺瑞麟在一旁微笑着,向群众点头示意,并高喊:“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刽子手赶紧拖着孙津川、贺瑞麟、姚佐唐等向雨花台跑去。

此时,在通往雨花台的道路两旁,已经站立着许多围观抑或为将亡者送行的人们,个个眼中噙着泪花。

刽子手见跟来的群众太多,为防意外,还未到雨花台刑场,就提前杀害了贺瑞麟、孙津川、姚佐唐。三个瘦弱的身躯倒在雨花台下,化成了三枚血色的雨花石子,融入泥土。如血的朝霞投射在雨花台上,在那沾满鲜血的石块之上映射出一抹血色。

贺瑞麟牺牲时才19岁。一个刚刚成年的年轻生命就这样轻轻地消逝了,人们不禁为之惋惜!

贺瑞麟在南京人们的心目中是个到处飘荡的少年,没谁知道他的详细情况,只知道在被捕前是个铁道工人。他的家在哪里?他的家人会来为他收尸吗?

雨儿轻轻飘,心儿似火烧。那是谁的泪在脸上轻轻绕?

逝者的鲜血在地上流淌,观者的泪雨滴落在雨花石上。

萧瑟的秋风吹落片片秋叶,宛如朵朵落花。人们忽然想起了“落花如雨”的故事,只有默默地祈祷。散落的雨花石对血雨和泪雨的爱怜,就像滚滚的扬子江水,虽有万千语,不知怎么去向逝去的灵魂表白。

嗨——你在哪儿?

嗨——我看不见那灵魂四处飘荡的人!

如今人不见了,可英魂还在。直到有一天,人们的耳畔响起了一支沉重的曲子,伴随着呜咽的松涛声声:“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深深地埋在泥土之中!”

啊,雨花石,“你的影子已看不清,我还在寻觅当初你的笑容。千年以后繁华落幕,我还在风雨之中为你等候……我还在雨(土)中为你等候!”

嗨——你在哪?

嗨——我看不见……

挥之不去的悲,却犹如点点落花,颤栗摇曳于缥缈的烟雨之中。寂静的从指间不知不觉流逝的流年,那些曾经不能碰的伤口,那些曾经重要却可能今生再也不能相逢的人,都如花朵般绽放与凋零,都悄无声息地去了。

夜渐渐地来了,有人悄悄地来到刑场,将贺瑞麟和姚佐唐的躯体悄悄地掩埋了。于是,后面再赶来的人们看不见了逝者的躯体,看不见了雨花石的血色。眼前只有被先到的人们为逝者筑起的小小坟头,逝者如斯!

或许,有很多事,只要过去了,就注定会成为故事。

当明天成为了今天,今天成了昨天,一切都会如烟云般消散,回忆删去剩下的便是空洞的躯体,看街头的繁华,流离的灯,秋夜里聆听低婉的倾诉,炙热的温度在唇边渐渐隐退,相逢的背面却写有离别的含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