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跳吧,桑巴
是呀,到了巴西,怎么能不看桑巴舞呢?
桑巴可以说是巴西的“国舞”,也是在每年巴西狂欢节上表演的热舞。巴西狂欢节有“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知名的狂欢节,每年2月的中旬或下旬举行三天。其实,人们参加狂欢节,就是来看令人震撼的桑巴舞。可惜我们来的时间狂欢节已经过了,只有去桑巴舞的舞台上,去领略狂欢的冰山一角。
不过人家说,如果你们狂欢节时来,可能连吃的地方住的地方都没有。参加这个节日的人之多之狂热,让整个里约几乎都是人满为患,几乎人无立足之地。不如今晚踏踏实实地去看桑巴。
哦,是么?好吧。
桑巴,源于葡萄牙语Samba,又一说是从非洲的安哥拉第二大部族基姆本杜语中的“森巴”演变而来。桑巴现在是巴西的一种最有代表性的舞蹈和音乐类型。据说,它最早的根源是非洲土著带有宗教仪式性的舞蹈,通过被贩卖到巴西的黑人奴隶带入了巴西,再与流传至当地的其他文化混合,渐渐演变成今日的桑巴。“桑巴”从舞蹈的形态上看,跟国内目前盛行的肚皮舞很接近,都是以上下抖动腹部、摇动臀部为主要特征,而这是安哥拉最流行的舞蹈语汇。桑巴在南美流行,一个说法是在16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中叶的300多年中,葡萄牙殖民者从安哥拉和非洲其他地区向巴西贩卖黑奴,总共竟达1200万人。在把黑奴塞进船舱,运往遥远的拉丁美洲的时候,奴隶贩子们担心路途太远,黑奴在船舱中一窝几十天,到岸时腿脚都不灵便了,卖不出好价钱,于是他们就每天把拥挤在船舱中的黑奴赶到甲板上“活动活动”。黑人是善舞的民族,就在甲板上敲打酒桶和铁锅为伴奏,跳桑巴舞来活动筋骨。及到岸上,跳舞仍然。所以,其实是殖民者无意间把这种流行于非洲的舞蹈带到了拉丁美洲。
激情四射的演员和舞蹈很有感染力,里约这家桑巴舞的剧场几乎每晚爆满。
经过了几百年的演变,桑巴已被公认为巴西和巴西狂欢节的象征,同时又是巴西最大众化的文化表达形式之一。而且其中的圆圈桑巴舞(一种里约热内卢的桑巴),还在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材料革命,助长了桑巴服饰越来越夸张的趋势。女孩头上的造型如此“巨大”,其实却不重。
我们观看桑巴舞的剧场位于里约市中心,中等规模,装修略显陈旧,剧场里是木头条案和粗做的硬木椅,有些原始的味道。我们到的时候,台下已经坐满了各国游客。演出前,场里溜达着几位演员,正在做着一些滑稽表演。有两个打扮入时的黑人男女,到处邀请游客和他们合影,照一张10美元,当时就可以把照片给你。这种机会,我可能都不会落下,因为一般都不是我去找人家,而是人家来找我。用同行人的话说,颜值高的人没有办法(不是我说的,是别人说的啊,大家别扁我)。当然,最要紧的是架不住那漂亮的黑人小姐的十分甜美的微笑,那一双弯弯的眼睛和雪白的牙齿让人无法拒绝。于是便和那对漂亮的黑人男女合照一张,留作纪念。你别说,照片的效果确实不错,在他们俩的陪衬下,我不仅显得肤白貌美,还娇小玲珑。同行的小伙伴Z,以及坐在一起的H夫妇都没有照,但他们都一直是非常热情地鼓励我照的“帮凶”,并帮我拿包,并提供姿势指导,并要帮我付费,并热情围观,貌似我是不照都不行了。这事闹的。所以,算我谨遵“天意”吧。大老远地来一趟,其实各种现场照都不会嫌多的。等你离开了才会知道,等你细细回味行程也会知道,不会多此一举,而是留下的影像远远不够。当时的一个犹豫,可能就是永远的遗憾呢。
桑巴虽然主要看女人,但男演员一登场就技压群芳。
黑人小伙子迅速拿来了一张放大成5寸的彩色照片,而且已经塑封,效率奇高。看看照片上的我,还真是挺满意的,于是愉快地将这张要价10美元的照片收入囊中。我注意到黑人男子从我手里接钱的时候,又是点头,又是鞠躬,笑得特别灿烂。我的虚荣心也得到了小小的满足。毕竟答应和他们照相的人不多。这种生意其实不好做。
随着一阵强劲的乐曲,演出正式开始。
桑巴舞的开场,可以用“劲爆”这个词来形容。女性演员不仅身材火爆,而且各个浓妆艳抹。她们白裙白靴,裙子是极度超短,上衣也极度超短,其实就是一身三点式,不过加了一点点边袖而已。她们头上戴着夸张的高耸的金色羽毛,十分抢眼。男士则是白色长裤,赤裸上身,披一件白色短坎,很潇洒的样子。总之,开场舞是以营造热烈气氛为主,男女演员们在舞台上边唱边舞,狂放不羁,动作幅度很大,节奏感也很强。他们跳出了各种队形,或成排、或成双、或走圆圈,扭腰摆胯的动作加上极富南美风情的音乐,给人的感觉是热烈奔放、激情似火。
在剧场中和黑人美女帅哥合影,需要10美金,值么?
也并非全是激情的热舞。第二个节目是五位男性,或者说就是男子独舞,其余四位不过是陪衬。那位独舞演员也是好生了得,只见他身着银色西装,一顶银色礼帽,在台上舞步灵活,炫腿动胯,摇头摆尾,动作不大却很有难度,表情轻松诙谐,不时与观众巧妙地互动,大受欢迎。
从整场演出看,桑巴舞的技巧其实有了很多改变。尤其是这种专门为外国人设计的演出,注意了舞蹈的专业性和观赏性的结合,所以非常引人入胜。比如他们舞蹈的编排,都是动静结合以及场面的繁简结合,让你总是感觉很新鲜很有趣。在一个相对热闹的舞蹈之后,接下来就是场面安静一点儿的比较“炫技”的舞蹈。而在安静的舞蹈过后,一定是别出心裁的宏大场面,观众绝不会产生视觉上的雷同之感。十几个节目,就这样流水般演过,还没等看过瘾,最后一个压轴大戏就上演了。
其实我感觉,看桑巴舞主要看女演员。女性的扭胯炫腰抖胸,是这个舞蹈的诱人和迷人之处。今天的演出,女演员们各个出色。这还不完全体现在她们的火爆的身材和夸张的妆容,而更主要的是她们对桑巴的理解和展现出来的风情。她们在奔放的音乐中,随着大鼓、铜鼓、手鼓等打击乐器翩翩起舞,无论是穿着拖地长裙,还是只穿三点式;无论是夸张的民间狂舞,还是相对内敛的宫廷风格,她们都表现得舞技精湛,妩媚动人。而且我必须承认,整场演出的水准不错,既保留了桑巴舞原有的味道,也加上了现代舞及交谊舞的某种改良,使得演出更具有国际色彩,看上去也更加丰富多变,剧场效果非常之好。
当然,为了演出的张弛有度,舞台上也不时出现一些面貌怪异的人物,诸如头插鸟羽的非洲武士,身着古装的印第安国王,面目迥异的风神、雨神、雷神、海神,还有谐趣横生的舞蹈小品等等。尽管人物形象各不相同,内容大抵都是对正义、光明和爱情的追求与赞颂,对邪恶的讥讽与鞭笞。这个小小的舞台,也折射了南美人民朴实的价值观。现在,桑巴舞是巴西一年一度狂欢节的主要舞蹈,也是世界公认的“最巴西”的舞蹈,是巴西文化的象征。可以想象,如果我们在狂欢节的时候来,那么整个巴西都可能是桑巴的海洋。那种热烈快乐的场面,不知有多少人都希望现场感受一下呢!
今天这一场小小的舞蹈,已经让我们略见一斑。尤其是最后一个压轴大舞,几乎已经就是视觉的盛宴:
与第一个开场舞的热烈奔放不同,最后一个压轴舞蹈突出的是华美和尊贵的风格。女演员们一律盛装出场,身上是图案绚丽的拖地长裙,头上或戴着华丽的王冠,或插着五彩的鸟羽,羽毛的高度足有七八十厘米。舞台上的美人们,好像忽然被放大了一倍。加上她们艳丽的衣饰上缀满了五光十色闪闪发亮的配饰,美艳无比。男演员们则足蹬长靴,穿着欧洲古代骑士一样的马甲,或披着非洲大酋长式的长袍,显得庄严而华贵。舞台上灯光闪亮,音乐也舒展辉煌。一刹那间,仿佛面前展开了一个奇幻的世界,让人感到飘飘如梦、魂飞心摇、不知今夕何夕。
一场舞蹈犹如此,如果在狂欢节的日子里会怎样?
忽然,我又庆幸没在狂欢节的时候来。那时候,整个里约欢腾三天三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男女老少走上街头,人人打扮得奇形怪状,桑巴舞会跳得不眠不休,荡气回肠。好吧,我想我不能在场,因为我即便不会疯掉,也会累垮的。仅仅是今天看了这样一场非常有局限性的演出,我已经手痒脚痒、神采飞扬了!哦,桑巴,今夜就让我们跳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