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出生于军人之家

二战风云人物-战争狂魔:东条英机 作者:鸿儒文轩 著


第一章 出生于军人之家

一 明治维新的隐患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历史上,日本曾积极学习中国的制度、文化、礼仪,接受中国皇帝的册封,与中国历代王朝保持着密切的交往。汉武帝时期,日本曾遣使来朝,武帝赐其“汉倭奴国王”金印紫绶。唐太宗在位时,日本多次遣使来朝,并派留学生到长安学习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对日本历史发展影响深远的大化革新(大化元年),便是以唐朝的律令制度为蓝本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在此后的千余年时间里,日本在中国的影响下,政治、经济、文化曾一度出现了全面繁荣的景象。因此,日本民众对中国抱有强烈的好感,尊中国为“天朝上国”。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到19世纪中期的时候,日本民众眼中的“天朝上国”已风光不再。正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也迅速衰落下去。幕府是一种军人独裁政权,亦称武家政治,其权力凌驾于以天皇为首的文人中央政权机构之上,最高权力者为征夷大将军,又称幕府将军。幕府将军在形式上必须取得天皇的授权,但实际上并不服从天皇的命令。幕府统治就是一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权组织形式。

德川幕府直接领有的土地约占全国土地的四分之一,其余的地方由大名领有,称藩国。各藩国下设家老、年寄等,拥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司法权力,实际上乃是国中之国。

德川幕府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禁止西方的传教士、商人和平民进入日本,也不允许旅居国外的日本人回国,甚至禁止建造适于远洋航行的船只。在此期间,日本人只能同中国、朝鲜和荷兰等少数几个国家通商。

德川幕府的极权统治极大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成为阻碍日本历史发展的桎梏。19世纪50年代,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终于在内忧外患中趋于瓦解。在日本国内,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如西南诸藩,手工业作坊已经广泛采用“雇佣工人制”,进行商品生产。此即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极大地冲击了封建自然经济,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在商品经济形态的快速扩展下,商人阶层,特别是那些从事金融事业的人的力量逐渐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商人们自然而然地要求更多的政治权利,并要求打破阻碍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落后制度。

但既得利益者从来就不会轻易地放弃手中的特权。迫于无奈,商人们不得不与反对幕府统治的基层农民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幕府的专制统治。新兴资产阶级和幕府的矛盾不断激化,致使日本的政治局势非常紧张,一场惨烈的战争正在悄悄酝酿着。

在日本国内局势日趋紧张的同时,陆续完成工业革命、急需打开亚洲市场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也将目光锁定在了人口众多的中国和日本身上。1842年,英国殖民者以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第一次鸦片战争),把这个古老的东方文明古国带进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11年后,即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率领舰队进入江户(今东京),把美国总统米勒德·菲尔莫尔写给日本天皇的信交给了德川幕府,并以武力相威胁,强迫日本与美国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又称《神奈川条约》),史称“黑船事件”或“黑船开国”。

软弱无能的德川幕府惧怕美国人的坚船利炮,不但同意向美国开放长崎以外的下田和函馆两个港口,还给了美国片面最惠国待遇。《神奈川条约》的签订引起了连锁反应,英、法、荷等国随后也强迫日本幕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黑船开国”事件进一步激化了日本的国内矛盾,新兴阶层趁机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要求进行自上而下的全面改革。

在这种背景下,统治集团内部也出现了分化。西南部一些具有资产阶级色彩的大名和中下级武士,组成了革新派,以天皇的名义发出号召,要求日本百姓尊王攘夷。顾名思义,“尊王”就是尊敬和拥护天皇,“攘夷”就是驱逐外国侵略者。这一口号在很大程度上表达了对幕府独裁统治与列强入侵的不满。运动的发起者刺杀与西方列强勾结的幕府当权者,袭击在日本的西方商人和外交官,进攻停靠在日本各港口的西方船只。一时间,日本百姓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起来,幕府统治和西方列强在日本攫取的既得利益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由于“尊王”的诉求符合王室公卿的利益,大部分王室成员都参加了这一运动。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天皇与王室成员是尊王攘夷运动的精神领袖,西南诸藩的大名和中下层武士则是这一运动实际上的领导者。

由于尊攘派对幕府尚存幻想,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统治的政治要求,尊王攘夷运动很快就在幕府军队和西方列强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这时,以高杉晋为代表的一大批有识之士认识到,要想改变日本现状,实现富国强兵,必须推翻幕府统治。

1865年春,高杉晋作提出开港讨幕的战略,决定不再提攘夷,转向武装倒幕,并与萨摩藩结成秘密军事同盟。与此同时,英国也权衡利弊,改变策略,援助倒幕派。幕府方面则投靠法国,企图以武力消灭倒幕力量。1866年9月,德川幕府在征讨长州藩的战争中失利,不得不向江户方向撤军。

与此同时,倒幕派的力量则迅速壮大。广大民众也在倒幕派的宣传下对幕府深恶痛绝,自发地组织起来,支持倒幕运动。至此,倒幕运动的群众基础已经形成,德川幕府的灭亡已成必然。

德川庆喜,德川幕府第15代将军。他是末代将军,也是德川幕府中寿命最长的将军

1867年,孝明天皇驾崩,太子睦仁亲王即位,是为明治天皇。明治天皇积极联络各路倒幕大军,希望振兴王室。1867年11月8日,明治天皇下达讨幕密敕。次日,德川幕府第15代征夷大将军德川庆喜奏请“奉还大政”。统治日本长达680余年的幕府倒台,日本进入了历史上著名的明治维新时期。

1868年(戊辰年)1月3日,天皇发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废除幕府,令德川庆喜“辞官纳地”。1月8日,德川庆喜在大阪宣布“王政复古大号令”为非法政令,不予遵从。10日,德川庆喜再次重申这一意见。双方剑拔弩张,一场大战已经不可避免。

1月27日,以萨、长两藩为主力的天皇军5000余人在京都附近与幕府军15000人展开激战,德川庆喜败走江户,戊辰战争由此开始。经过数月的战斗,得到广大民众拥护的明治政府军获胜。

1868年9月3日,明治天皇下诏将江户改称东京。10月23日,改年号为明治。1869年5月9日迁都东京。与此同时,明治政府还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强制实行“版(土地)籍(户籍)奉还”“废藩置县”政策,将日本划分为3府72县,逐步建立了中央集权式的政治体制。

军事方面,改革军队编制,陆军参考德国训练,海军参考英国编制;并于1872年颁布征兵令,凡年龄达20岁以上的成年男子一律须服兵役。一般役3年及预备役2年,后来一般役及预备役分别增至3年及9年,总计12年。如此一来,日本的军事实力大增。到1873年时,作战部队动员可达40万人。

与此同时,明治政府还大力发展国营军火工业,研制新式火器。到了明治时代中、后期,军事预算也急剧增加,占政府经费的30%~45%。

此外,明治政府在交通、司法、宗教等方面也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开始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日本是19世纪末的幸运儿。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不但使其摆脱了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危机,还使得日本逐渐实现了“脱亚入欧”的梦想。然而,这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革命极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这就为日本日后走上军国主义道路、侵略他国埋下了隐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