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场景之一:蓬莱求仙
一
楼船,木质结构,高十余丈。楼船体势高大,上面有三个楼层,第一层称“庐”,像庐舍也;第二层称“飞庐”,“在上,故曰飞也”;第三层称“雀室”,“于中候望之如鸟雀之警示也”。
船首绘有鹢鸟的图案,鹢鸟是一种水鸟,像较大的白鹭鸶。船头画此鸟,称“鹢首”。整艘楼船,道家风饰。
一艘楼船,约可容纳百人。船体上没有控制速度的驱动等装置,船体前行时,靠的是水流和风向。
九柱桅杆高高矗立,前前后后,帆篷鼓荡。
船驶八面风,帆船要利用各种风向来驭风航行。八面风指相对于海船航向的八种风向:顺风、逆风、左侧风(左横风)、右侧风(右横风)、左斜顺风、右斜顺风、左斜逆风、右斜逆风。各种风吹来,都与船体纵中线形成一个夹角。海船航向与风向一致,船帆全面正迎风吹,是利用风力的最佳位置。
海船常常是在各种横风与斜风中航行,正顺风的情况较少。不论风向怎样,船工们会随着风向的变化,把帆面调整到最佳的位置,形成最有利的帆角,总是斜移帆面以迎风。在多帆的船上,斜移的帆面各自迎风,后帆就不会挡住前帆的受风了。
桅杆顶上,绑着一簇羽毛。有风时,随风而摆动,据它摆动的方向可知风向。重量必须在五两以上,八两以下,太重难以吹起,太轻则易于旋转,难以掌握风向了。
这种测风仪,看似简单,却很实用,航海中不可缺少。
御风而行。船队浩浩荡荡,有说三十多艘,也有说七八十艘。
徐福率领这支船队,载三千童男童女,众多工匠,以及预备三年的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等等,耗资巨大。
徐福是战国末年齐国的方士,会一些炼丹术、医药术、占星术、航海术。这段时间,他白天细察司南,夜晚观测星象来导航。
好在船工操帆驶风技术已完备,顺航路,乘流而航。
船上旗帜猎猎,在茫茫大海中行驶。
徐福瞪大双眼,注视着司南。
这模样像只水勺,用天然磁石磨制而成,勺底为球面体,勺呈椭圆状,勺柄通体渐渐缩成柱状。
水勺模样的,下面配有一个青铜的地盘,中央是平滑圆槽,形状约为内圆外方,框上刻画出定向的刻度,用“干”、“支”以及八卦等标明二十四方位。
水勺模样的,投于地盘中央时,它的柄部就会大体停止在指南的方位上。
名为司南,其性能在于确定方向。也可以说,司南是指南针的前辈。
航程的目的地,是那虚无缥缈的三神山。寻仙求神药。
二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二一九年),秦始皇乘兴东巡,到达琅邪。琅邪是秦帝国最东部的一个郡,临近大海。秦始皇久居西部,两年前,平定六国,统一天下,今立琅邪台观海,潮水拍岸,海鸥翔集,“大乐之,留三月”。秦始皇这一待就是三个月,无疑,他更希望永久地享受人间帝王的极度富贵和无穷欢乐。
这时,身为方士的徐福,一脸神秘,异样地出现了。他掌握着特殊的知识和技能,能言善辩,胆略过人。
徐福摸准了秦始皇的性格,知道他好大喜功、迷恋权势、企图长生不老,便上书说,海中有名为蓬莱、方丈、瀛洲的三座神山。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白银为宫阙。仙人住在神山中,那里有长生不老的神药。请允许臣带童男童女,求得神药。
三座神山,令人向往的极乐境界。山中的不死药,成为历代君王追求的目标。
古代用童男童女祈祷致祭,以表示虔诚之意。在重要的庆典中用童男女歌舞礼赞,显示隆重。也有用童男女活祭的恶习。
徐福求仙,提出动用数千童男童女,当然不是活祭,而是祈祷致祭,以示虔诚与隆重。
秦始皇见徐福言之有理,论之有方,便欣然同意。
过了七年,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二一二年),燕人方士侯生、卢生议论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贪于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于是,仓皇逃亡。
秦始皇勃然大怒,对方士以寻求仙药为名,耗费大量钱财却毫无结果,极为愤恨,以致发生了“坑儒”事件。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如之,以惩戒后人。这次被坑杀的,也就是被活埋的,大多是方士。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闻亡,乃大怒曰:‘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今闻韩众(终)去不报,徐市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
秦始皇暴怒之际,仍念念不忘徐福,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
又过两年,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二一〇年),秦始皇第三次东巡,从海上,北至琅邪。
徐福应该考虑到,入海求仙药,耗资以巨万计,九年来音讯全无,必受谴责和严惩。但,徐福胆大惊人,不退不隐更不逃,反而迎上去。
由此,让后人不胜惊叹,徐福是怎么忽悠秦始皇的?
徐福骗秦始皇说:臣在海中遇到海神,禀报了奉秦皇之命,来求取长生不老的神药。海神嫌礼薄,只准参观不许取神药。臣在蓬莱山,见到灵芝生成的宫阙,宫中住着许多仙人,个个健康长寿,光彩照人。于是臣再拜道:“用什么样的礼品来献,才能得到神药?”海神说:“献上童男童女和百工技艺,就可以得到神药了。”
听了徐福的描述,秦始皇大悦,当即答应遣童男女三千人,并五谷的种子和各行的工匠给徐福,命他继续入海求药。
徐福又骗秦始皇说,蓬莱神山之药,本来唾手可得,只是海中之大鲛鱼,常常阻碍船队行进。请皇上派遣神射手,与臣一同入海,以连弩射杀大鲛鱼。
刚巧,秦始皇梦见与海神作战,海神的样子长得像人。占梦的博士解说道,水神本来是看不见的,大鱼和蛟龙就是它派出的窥探者。如今皇上祭祀周到,恭谨备至,却出现了这个恶神,应当把它除去,善神才会出现。
博士这番话,和徐福的上书完全相符。
本来,坑杀方士事件以后,秦始皇就对徐福产生了怀疑,但徐福看准了秦始皇刚愎自用、行必欲求其成的性格特征,抓住了秦始皇企图长生不老的心态,反而又一次主动求见秦始皇,说了一个求长生不老药为大鲛鱼所苦的谎言,恰恰与秦始皇的梦吻合,于是秦始皇就又一次相信了徐福。
秦始皇满足了徐福的要求,为徐福的船队配备了连弩和弓箭手,增添了捕大鲛鱼的渔具。
秦始皇派人带着捕鱼工具,入海捕捉大鲛鱼,自己则带上连发的弓弩,准备与大鲛鱼搏斗。
秦始皇一行乘船从琅邪港出发,经荣成山头,前往芝罘。一路上没有什么发现,直到临近芝罘,才看见一条大鱼。秦始皇将大鱼射杀以后,西航至黄县北海岸的黄河营港。
秦始皇一行乘船继续西行,至莱州湾西岸,上岸。在返回咸阳的路上,秦始皇在平原津(今山东省平原县南)患病。
车队行至沙丘平台(今河北省广宗县西北)。商纣王曾在沙丘大兴土木,增建苑台,放置了各种鸟兽,还设酒池肉林,使男女裸体追逐游戏,狂歌滥饮,通宵达旦。战国时,沙丘为赵国属地,赵王在此设有离宫。
沙丘宫,成为“困龙之地”。秦始皇病死。
千古一帝,年仅五十岁就离开人间,至死也没吃上长生不老药。
三
依着卫星定位,我穿越时空,从直升机降下,登上楼船,与徐福对话。
我说,我多次读了司马迁的《史记》,又看了很多史料,然而,至今没弄明白,您的籍贯在何处?
徐福夸张地张大嘴巴,作出惊讶之态,敝人生于齐国也!
我说,司马迁先生学识广博,治史严谨,尚无法确定您之乡里,仅以“齐人”称之。后人治史更乏依据,因此,徐福之乡里籍贯历两千余年而终未确定,成了一桩难以解决的历史公案。当前徐福故里之争,有四种观点,江苏赣榆说,山东琅邪(今山东胶南市)说,山东平度说,山东黄县(今山东省龙口市)说。四地相争,谁都有理。
我劝道,徐福先生,您应该去办一个身份证,这样就明确了。
徐福一脸不屑,敝人闻山西省长治市公安局某副局长竟有八个身份证,官场中“变脸”者,大有人在。敝人若是也办八个身份证,岂不陡增八地相争,又燃战国烽火?
我点头,这倒也是。记得一位学者说过,在《史记》里,司马迁把徐福记为“齐人”。由于“齐”是一个历史概念和广义的地域概念,它既包括战国时的齐国,也包括齐地的含义,同时还包括秦朝的齐郡含义,因此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徐福故里之争。根据史书对齐国、齐地、齐郡的界定,史学家提出如下推测:如果齐人之齐是指齐国,则现在的赣榆、琅邪、黄县等都包括在内;如果只指齐地人,则赣榆就被排除在外,而只包括琅邪、黄县等;如果是指齐郡,则琅邪也被排除。
我说,此事还真是难为您了,这样吧,再请司马迁先生动笔,让他详细地记录一下。
徐福笑道,免了免了,不劳太史公。敝人故里之争,文战激烈,倒是有利于徐福研究之深入。各地徐福会、徐福研究会、徐福网站,功不可没。敝人之忧在于,以“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为旗号,争名人,争古迹,急功近利,利欲熏心,实为历史笑柄也!
我随身带着司马迁《史记》,触摸字里行间,浮出历史的场景。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八年,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方士徐市等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始皇梦与海神战,如人状。问占梦,博士曰:‘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今上祷祀备谨,而有此恶神,当除去,而善神可至。’乃令入海者赍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自琅邪北至荣成山,弗见。至之罘,见巨鱼,射杀一鱼,遂并海西。”
司马迁《史记·封禅书》载:“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勃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白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焉。世主莫不甘心焉。及至秦始皇并天下,至海上,则方士言之不可胜数。始皇自以为至海上而恐不及矣,使人乃赍童男女入海求之。船交海中,皆以风为解,曰未能至,望见之焉。”
司马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载:“又使徐福入海求神异物,还,为伪辞曰:‘臣见海中大神,言曰:“汝西皇之使邪?”臣答曰:“然。”“汝何求?”曰:“愿请延年益寿药。”神曰:“汝秦王之礼薄,得观而不得取。”即从臣东南至蓬莱山,见芝成宫阙,有使者铜色而龙形,光上照天。于是臣再拜问曰:“宜何资以献?”海神曰:“以令名男子若振女与百工之事,即得之矣。”’秦皇帝大说,遣振男女三千人,资之五谷百工种种而行。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
然而,有一处是空白的,徐福入海处,始终没有明确的具体的记载。
徐福的船队从哪里启航,东渡的路线经由何处,引得后人猜测纷纷。
东部沿海一带,北起辽宁绥中,河北秦皇岛、盐山,山东龙口、胶南,江苏赣榆、连云港,南到浙江慈溪、岱山等许多地方,都有徐福的传说和遗迹。
徐福船队东渡的路线,也是诸说纷纭,其中有“北路说”和“南路说”。
北路航线一般是从早春到初夏季节,可借助西南风,经过琅邪、徐山、成山到山东半岛的南端;由此北上经芝罘渡黄海,到达朝鲜半岛西岸,再从这儿南下到济州岛,然后横穿对马海峡,到达日本北九州沿岸。
南路航线是从冬季到春季这个时节,借助北风的吹动,从连云港附近出发,一路南下,过宁波、舟山,然后东进到东海,由东海乘黑潮的流动,可到达九州的南岸和西岸。
浙江学者说,不妨对徐福出发的地点和航路作如下几种设想:一、徐福船队从琅邪附近出发,到宁波附近集结,修理船只,补充给养,然后经岱山、舟山诸岛直航日本;二、徐福船队从宁波附近的达蓬出发,经岱山及舟山诸岛向东北直航日本;三、不排除走北路的可能,但走北路的船只也有可能受海流或风浪的影响而漂向南方。
舟山学者说,徐福他们的求仙活动,应是一次有组织、有计划、有准备的避秦暴政的行动。这次行动时间长达九年,地域涉及整个东海沿岸,《中日交通史》把它称为我国最古老的航海壮举。如此大规模的行动涉及的“蓬莱”仙岛,只用简单的“非此即彼”的逻辑来判断是绝对错误的。日本有徐福归宿的蓬莱,而岱山也未必不是徐福途经的蓬莱。
我放下《史记》,合上笔记本电脑,起身找徐福。
徐福头戴青布道巾,身穿布袍草屐,腰系黄丝双穗绦,微闭双眼,脑袋随着节奏摆动,吟诵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