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近代以来的兴衰

方庵圆庐小天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 作者:廖育群 著


近代以来的兴衰

民国初年,宜兴陶业界开始成立各种称为“公所”的行会组织,“紫砂业公所”便是其中之一。经营方式多种多样,或自产自销,或雇人作壶,或专营烧制。许多人农忙种田,闲时制壶。随着需求增长,产量也不断增大,陶商纷纷在苏、皖、浙等省及天津、青岛和烟台等地开设兼营紫砂壶的陶瓷商店。1917年,江苏省政府在宜兴蜀山创办“国营江苏省陶业工厂”,聘著名紫砂艺人为技师,生产、研究并教授生徒。至1921年,宜兴有紫砂从业人员600余名;10座专烧紫砂的窑,每年开烧140余次;年产量220万件,年产值42万元。紫砂生产约占宜兴陶瓷工业总产值的15%左右,并接受日本、东南亚各国的订货。这一年,朱可心、程寿珍、俞国良、吴云根、范福奎等紫砂艺人各自创作的“云龙鼎”、“掇球壶”、“仿古壶”、“传炉壶”等,均在美国芝加哥博览会上获奖。

蜀山蠡河(1955年成立陶业生产合作社时,大部分成型制坯的工场就在这些旧式的房子里)

原料开采

工业化生产

舳舻千里运陶忙

1931年长江水灾和1932年日军攻占上海后,宜兴陶业一落千丈;1937年日军入侵鼎蜀镇[宜兴有丁山(亦称“鼎山”)、蜀山,是紫砂器主产地,合称“丁蜀”或“鼎蜀”]后,窑场大部分停业。至1949年,衰落萎靡的宜兴紫砂业,几乎陷于后继无人的境地。

1950年11月,宜兴成立紫砂产销联合经营处,流散艺人逐渐开始重操旧业。1955年10月成立紫砂生产合作社后,年产量达到75万件,并招收学员,培养新一代紫砂艺人。1958年10月,分散的紫砂生产合作社合并改组成“宜兴紫砂工艺厂”。但1960年年底,紫砂产业又经历了一次低潮期,工艺厂裁员两千余人;1962年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招收一批学员后,至1963年年底也仅有578人,为1958年的28%。紫砂的再度辉煌,始于20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尤其是经香港客商转销,打开台湾市场后,紫砂年产量超过300万件;每年约有3000名国际友人和港澳台同胞来宜兴参观紫砂制作工艺。随着一些乡镇也开始组织紫砂生产,宜兴的紫砂工艺厂最多时达到10家(目前仅保存4家);紫砂从业人员约有6万名。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紫砂艺人的收入相当不错,即便是“助理工艺师”的收入也能达到万元以上。你能说宜兴的“紫砂”,不是“天赐富贵土”吗?

本书的主人公李昌鸿及其夫人沈蘧华,便是从1955年进入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紫砂工艺学习班”时期开始与紫砂结缘的。他们的人生脚步所踏,正是半个世纪以来宜兴紫砂业再现辉煌之路。当我们啧啧赞叹一件件精美的紫砂艺术作品价值连城,仰观它们的创造者以“大师”身份昂首站立在了人民大会堂时,不妨也借此书了解一下这门传统技艺,了解一下传统技艺赖以形成与生存的文化;在俯瞰运河上“舳舻千里运陶忙”与现代化规模生产的同时,思考一下“手艺”及其方方面面的价值。这些对理解手艺、传统、文化,乃至人生与社会,无疑都是非常有益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