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很高兴认识你

陪你一起直播青春 作者:麻宁 著


很高兴认识你

1 闺蜜进化论

对于都会里的单身女性来说,“闺蜜”几乎是神一样的存在啊,强大,甚至万能。闺蜜的数量,在精不在多,三五个足矣,但不同的闺蜜,身份定位和角色区隔其实大有不同。

“闺蜜”这个词,到底是从什么时候流行起来的?似乎已经无从考证了,可是我们真得感谢发明这个词的人。在有这个词之前,我们用什么来指代这样一类人呢?“好朋友”?太平淡;“知己”?太郑重;“瓷器”?看不出性别……是啊,还有什么比“闺蜜”二字更能表现出女孩间要好得蜜里调油简直发腻的那种状态呢?

而对于都会里的单身女性来说,“闺蜜”简直就是她们的半边天——没有了闺蜜,谁陪你吃饭、逛街、看电影?没有了闺蜜,谁伴你一同度过生日、七夕节、情人节、圣诞节、光棍节等倍加映照出单身者孤独的节日?没有了闺蜜,谁帮你在遇到心仪的对象时出谋划策,分析形势?闺蜜,几乎是神一样的存在啊,强大,甚至万能。

但闺蜜也是分几个level的。第一种level,我经常笑言是“肉体关系”——总有那么一个人,跟你特别吃得到一起,而且跟你一样地喜欢S PA、美容、美甲……你跟她在一起的时间永远不愁难以打发,你们完全可以先美容再美甲而后美发,将自己捯饬得光鲜亮丽地消磨一整天。

figure_0050_0003

第二种level,是你们的娱乐观和审美观高度契合,有相同的high点、笑点以及泪点。这样的闺蜜,最适合一起进行一切精神享乐——普通闺蜜组合,在电影院里为电影的同一个细节落泪;文艺闺蜜组合,挎着LOMO一起去看荒木经惟的作品展,发出的感慨都仿若事先商量好的;2B闺蜜组合,“奔三”的人了还在电玩城里双打“太鼓达人”,挥动鼓槌间满头满脸的汗却也开心……

第三种level,简直就是贤良淑德生活大拿型。这样的闺蜜也许平时轻易不出手,但总能在你特别需要照顾的时候踩着五色祥云救你于水火之中。分辨这样的闺蜜真伪很简单——你生病了说“好可怜!多喝点热水喔”的是伪;拎着大包小包的药甚至煲了鸡汤风风火火冲到你家的是真;你搬家时在电话里慰问“一定很辛苦吧,安顿好早点休息呦”的是伪;二话不说卷起袖子就帮你干活什么重扛什么的是真。如果你碰巧是一个独自一人在外地打拼的姑娘,就会知道这样的闺蜜有多贴心,多给人踏实感。

第四种level,是天生就有“情感专家+心理咨询师”本领的大咖。她往往是擅于倾听的高手,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很到位,认真地听完你的一通牢骚后,能够温言软语、条分缕析地帮你做出形势的判断和战略的制定。而且,基于对你的充分了解,她诊断的症状和开出的方子总是特别让你心服口服乃至迷信于她——所以看吧,如果有段时间你跟这样的姑娘突然联系得频繁起来,别骗自己了,你就要恋爱或者说至少正在暗生情愫了。

第五种level,是段数最高,却也最可遇不可求的一种。她们也许神龙见首不见尾,并不经常和你腻在一起,甚至可能已经和你不在一座城市,可只有她们能一针见血地指出你的问题,或是看到一个别人看不到的你。我曾有一位闺蜜秋桂,原是研究生时的室友,现在已回广西老家工作,我与她不常见面,可我始终认为最懂我的人是她。只因这么多年唯有她对我说过一句:“宁,你这人为别人想得太多,为自己打算得太少,最后苦着的只能是自己。”不是真正了解你、疼惜你的闺蜜,断然看不到这一层,说不出这样的话。

闺蜜的数量,在精不在多,三五个足矣。有人说若是得一闺蜜,能满足以上所有条件岂不最妙?其实不然。须知人精力有限,即便有如此完美的闺蜜,也无暇伴你度过人生的所有场景片段。倒不如,方方面面各得一人,调剂搭配,相得益彰,这才是人生大幸呢。

最后说一句不怕大家骂我炫耀的话:我自己,便是这五种闺蜜齐备的幸运之人啊。

宁愿多说点儿

总有人认为,“闺蜜”必须得是那种天天腻在一块儿、好的蜜里调油的组合,其实不然。城市那么大,工作那么多,怎可能天天和某个人黏在一块儿呢?慢说是闺蜜,就是男朋友,也得和他保持一定的距离、空间和美感啊。在这个通信异常发达的年代,完成闺蜜之间的联络,很多时候借助通信工具几句简单的问候即可。但假如你真的遇到了难处,不管不顾地向她倾诉吧——她会比你还上心地听着,并试图帮你找到解决的办法。

figure_0053_0004

尹珊珊:最不像女博士的女博士,最看不出已经“喜当妈”的辣妈,中央戏剧学院教师,学生们眼里的女神,闺蜜们眼中的“霹雳火”。

洪小棠:正义感爆棚,能干得不得了,也热情得不得了的东北人,平时喜欢素颜出街,偶一化妆立刻惊艳众生,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研究生在读。

张娴:KTV麦霸,易车网视频节目女主持,试驾车辆无数,高大上的有特斯拉,亲民派的有……老年代步车……

为啥簇拥我的这三人都是狮子座?我是很乖很怂的金牛座……

2 和『装备党』交朋友

如果你身边有“装备党”,赶快和他们交朋友,他会以他丰沛的生活热情、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的生活理念感染你,滋养你,给你莫大的快乐和充实感。

周末要去崇礼滑雪,我和男友在淘宝网上雀跃地挑了好久周边产品,如滑雪服、手套、护目镜,等等。最终,我选了一套彩虹条纹的滑雪服,兴奋地畅想着:“哇噻,在雪场上穿上它该多么闪耀、多么夺目啊!”男友温和地取笑道:“你到底会不会滑啊?真是装备党!”

“装备党”这个词在过去的一年里听到得越来越频繁。朋友们一起出去活动,常有一些人被取笑是“装备党”,就是那种活动还没开始、水平高低不论,先把家伙事儿置办得特别齐全、特别专业的人。其实,有好多“装备党”根本不擅长他们所参加的运动,他们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地摆出一副认真参与的架势:嘿,我来啦!

其实我一点儿也不讨厌“装备党”,相反还很喜欢。这代表了一种活得投入、爱得用力的人生态度。是不是赢家谁在乎?华丽丽地来过才是最重要!

我身边最典型的“装备党”是我的闺蜜兼邻居糖糖。去年夏天,闺蜜小芒要去园博园参加Color Run五公里彩色跑(一种趣味性的长跑活动,选手每跑完一段路程就会有不同颜色的彩粉洒满全身,全程下来会浑身五颜六色如同彩虹一般),顺手替我也报了名。结果事到临头小芒突然有事去不了了,又怕我一个人去园博园会嫌远,于是临时拉了糖糖顶替。按理说,她原本是个“公开的备胎”,应付一下差事陪我出现一下就行了。可糖糖不,她表现得非常投入。活动前几天她就悉心地准备好了漂亮又方便的鞋子、短裤、太阳镜,到了活动的当天还热情洋溢地打电话给我:“我现在去咱们小区美发店做个造型,你也来你也来!”结果,当我赶到时,看到的是一个编了一头小辫儿、笑容要多阳光有多阳光、造型要多抢眼有多抢眼的漂亮姑娘!我顿时就觉得这个活动的美好指数直接爆表了!

若要较真儿问我们那次长跑的成绩,可想而知,都不是专业选手能好到哪里去呢?谁要管名次如何、耗时多少这些技术流的问题啊,反正只有5公里,反正分很多批起跑,反正开心最重要!

相反,我认识一些人属于那种行事非常冷感、负气场相当强大的,跟这样的朋友一起活动,他会以他的无感和置身事外,让你觉得原本好玩的议程都成为闹剧;原本精彩的看点都成为惯例;原本饱满的情绪都成为“深井冰”……想想看,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群朋友兴味盎然地策划集体旅行时,有个人在旁边泼冷水:“台湾有什么好去的?弹丸之地哎!”“谁要去肯尼亚啊,那么落后,条件那么差!”“巴黎正赶上打折季,走哪儿都挤死你!”要不了三分钟,你就会在他的碎碎念中由兴味盎然到兴致索然。更可怕的是,万一这个朋友寡不敌众,少数服从多数参与了集体活动,他会黑口黑面地走完全程。安排充实他会嫌紧张;安排松散他会嫌无聊;做了功课他抱怨太机械,不做功课他抱怨不靠谱;文艺范儿他嗤笑为矫情,穷游范儿他鄙视说寒酸……这些,想想都觉得可怕。就算是男/女神级别的人这样做,都让人觉得难以相处无法取悦,何况大部分人只是平凡男女,谁愿意为他这些负气场买单啊!比起这样的人,你还体会不到“装备党”的可爱吗?

如果你身边有“装备党”,赶快和他们交朋友,他会以他丰沛的生活热情、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的生活理念感染你,滋养你,给你莫大的快乐和充实感。现在有个词讲到有些“滥”的地步,就是“正能量”。其实正能量无处不在,体现在许多细碎的点滴里,“装备党”就是其中的一种体现。对了,还忘了告诉你,跟一个“装备党”一起出街,附加的一项收获会是——拍出的所有照片,都好好看啊!

宁愿多说点儿

“装备党”们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关键点在于生活充满仪式感。“仪式感”这个东西有时候是必须的,一件平凡的事,重复做、持续做、经久做,于是就有了仪式感。人有了仪式感,就会不懈怠不沉沦不自弃。而“装备党”们其实正是在利用“重视装备”这种手段,于生活中郑重其事地树立着他们的仪式感,认真,投入,爱自己,爱生活。你看65岁的时尚造型师Linda Rodin就是这样,穿着郑重其事,生活饱满丰盈。她的名言是“我会调和不同颜色的指甲油在一起只为了完美的色调。”

一个“装备党”就算她成了老太太,都应该是令人观之可亲、见之可爱的那一款吧?

3 精挑细选你的『紧急联络人』

如果你的朋友告诉你他填写了你在“紧急联络人”一栏,千万不要无动于衷,也不要抱怨“搞什么鬼!又给我添麻烦!”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暗自庆幸并由衷自豪——这几乎是对你“中国好朋友”身份最直观的肯定,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被写进这一栏的!

陶桑是我研究生时的同学,男性挚友里排名第一的多年知交。

陶桑真名不叫陶桑,这样叫是因为他姓陶,而且由于在日资公司工作的原因,讲一口流利的日语,还有过一年日本工作的经历。话说,陶桑公司的中国区总部在北京,工作的第三个年头,公司派他到日本本部培训。临走前,他打了个简单的告别电话,最后一句像想起什么似的,说:“哦,对了,紧急联络人那栏,我填的你。”

后来,这一栏还真的起了作用,不是在陶桑旅居日本期间,而是他回国后有一次遇到点小的交通意外,警方根据表格上的信息找到我,我协助他们完成了相关手续的办理。

如果你的朋友告诉你他填写了你在“紧急联络人”一栏,千万不要无动于衷,也不要抱怨“搞什么鬼!又给我添麻烦!”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暗自庆幸并由衷自豪——这几乎是对你“中国好朋友”身份最直观的肯定,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被写进这一栏的!

首先,被选为“紧急联络人”意味着你们关系非常铁。不是十分熟络甚至亲密的关系,谁会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路人甲,或是仅仅有过一面之交的啊?你一定理解那种手机通讯录里存了很多号码,但深夜想心事时拿起手机却找不到几个可以倾诉的人的感觉。而被填在“紧急联络人”一栏中的人,多半是那极小值分子中的一个。

其次,被选为“紧急联络人”意味着你的能力被填表人充分认可,不是所有亲近点儿、熟悉点儿的人都能担此大任。朋友也分为许多维度和功效:有陪你吃喝玩乐的朋友,陪你逛街看戏的朋友,陪你畅聊八卦的朋友,陪你冲锋陷阵的朋友……玩伴只要他有趣不求他靠谱;戏搭子只要他格调不求他温厚;八卦盟友只要他开朗不求他严谨;事业伙伴只要他踏实不求他时尚……但是紧急联络人呢,最好是踏实、靠谱、遇事时处理能力一流、事毕又守口如瓶、嘴紧风严的。一个平日里活色生香长袖善舞的Drama Queen,或是一个耳听六路眼观八方的“包打听”,再或者一个烟视媚行颠倒众生的交际花……都是当不了“紧急联络人”的。

所以啊,我当时听说自己竟被选为了陶桑的“紧急联络人”,简直是感恩戴德欢天喜地流下了激动的泪水……那种感觉,就像是小学时被发了朵“三好学生”的大红花,并在周一晨会上被校长点名上台领奖一样!

由于我经历了漫长的单身生涯,经常有同龄的、或是比我更年轻一些的姑娘咨询我如何打理自己的单身生活。其中我经常给出的一个建议就是:一定要精挑细选你的紧急联络人。至于具体选谁呢?让我们以你居住在北京为例来一一分析。

不是北京本地孩子的就不要选父母了。他们跟你关系虽近,可一旦有事鞭长莫及,帮不上多大忙,还少不了担心。如果你是20~30岁之间的人,那父母也不算年富力强了,很多人对偌大的北京人生地不熟,连地铁怎样出站、公交如何换乘都搞不懂,所以,你就别给他们添乱了。

单位领导和同事也不建议被选。工作关系是一种基于组织架构的强关联,就是说,你跟同事的联系可能很紧密,关系却未必很亲密,而且有些生活中的隐私过多的让同事和领导知道也不见得是好事。因此这一栏,除非一些因公出差或业务需要的特殊情况,否则也不建议填选单位领导和同事。

街坊邻里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虽然现在大都市的邻里关系普遍淡漠,但“远亲不如近邻”那句老话到什么时候都不会错,在一些紧急而不重大的情况下,住在你对门的邻居真的比其他任何人都管用。《来自星星的你》里的都教授不也正是因为和千颂伊住隔壁才有了后来的种种往来甚至情缘吗?代收快递、水管跑水、电表跳闸这种生活中很小却最常见的情境,最适合拜托邻居帮忙了。当然,特别重大、繁杂的事项,或是涉及隐私较多的情况下,填写紧急联络人时就不要麻烦人家了。

最常见的一种思路是老同学、好朋友、亲闺蜜。他们和你的关系真应了那句广告词:“相知多年,值得信赖”。他们知道你在哪里工作、家住哪个小区、基本社会关系、经济收入水准、平时性格如何、有何弱点软肋,等等。一旦他们作为“紧急联络人”被启用,会迅速调集并整合这些资料形成一套对你有利的最优方案。还有一个可以分享的小经验是,你甚至可以将自己父母的电话号码和这些老同学、好朋友、亲闺蜜作个交换,万一你身陷麻烦,他们之间可以迅速取得联络,既不至于两边担心,又能马上群策群力。

我的紧急联络人是闺蜜糖糖。她除了满足前文所述的所有条件外,还具备一个在大得没边的北京城尤其难得的特质,就是跟我住得特别近!我们同住一个小区,步行从她家到我家,加上进出电梯上下楼的时间最多也不过七八分钟。我甚至留了一把备用钥匙在她家,虽然那把钥匙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挥过作用,但如果遇到状况也想不出比她更方便投靠的人选了。对了,她目前还是全职主妇,在家的频率很高的;即使不在家,有车且会开的她也能第一时间冲到你的面前。说了这么多,亲爱的朋友们,赶紧对照检查一下你有没有选对自己的“紧急联络人”?这个人选合不合格?如果不合格赶紧修改吧!最后,多说一句吧,一定、一定、一定不要在这一栏填写你的前男(女)友,记住了吗?!

宁愿多说点儿

看了热播的综艺节目《花儿与少年》后,我认定刘涛就是生活中可以被放心托付选为“紧急联络人”的那种人。她独立,贤惠,能干,周到,有责任感和大局意识,又不乏细心。相信很多人会赞同我的这个观点。

那么,选定你的“紧急联络人”之后,你要做哪些事呢?

(1)留下一些自己的基本资料在Ta那里是必须的。例如,你的身份证、护照号码(有条件的最好再留份复印件);工作单位地址、电话;常用快递地址;基本履历表;工作单位对接人及联系方式等。如有可能,放一把家门备用钥匙在Ta那里也是可以的。

(2)定期更新这些资料。

(3)这么铁的朋友还不经常请人家吃吃饭?!

4 蓝颜知己:不是炮灰更非炮友

蓝颜知己的类型很多,嘴损心软型、温厚可靠型、大气聪敏型、品位卓越型……不管哪一种类型,有个蓝颜总体上讲都是挺让人幸福的事。女人可以通过这位蓝颜获得异性视角来分析世界,增不足而损有余,也可以借阳刚气的行为方式和雷厉风行的气概来完善自己的性格,避免一味的“小女人”作风,获得相对平衡的人格特质。

发小儿涛子结婚前夕,带着女友来跟我吃饭:“麻宁,这是秀秀,我女朋友。”“秀秀,这是麻宁,我的超级死党。”话音未落女友就朝我阳光一笑:“比照片上还要漂亮!你现在还不爱喝牛奶吗?在北京工作累不累呀?”语气中满是亲切熟络。涛子在一旁傻笑:“天天跟她讲你,还有咱们那帮发小儿初中淘气的往事。我跟她交往了四五年了,她对你们哪一个都像是认识了四五年。”

涛子是我的初中同班同学,当年我考第一,他考第二,上课一起接老师话瓣儿,下课一起折腾文体活动,惺惺相惜,关系超铁。按现在流行的词汇说,他算是我的“蓝颜知己”。此前,知乎上有个热门讨论:“这世上存在真正的蓝颜知己吗?”我毅然怒答一记:“当然有!”脑海里浮现出的就是涛子的形象。

那些认为“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蓝颜知己”的人,他们这个结论的外延其实是“男女之间不存在真正的友谊”。一个男人如果跟一个女人走得很近,关系很好,相知很深,但又不是这个女人的丈夫或男友,那么持这种论调的人就会觉得:这个男人要么是炮灰,是该女人东挑挑西拣拣经历一次又一次分手、遭受一轮又一轮伤害时始终不离不弃贴心相伴的“备胎”;要么干脆跟该女人存在说不清道不明极端暧昧,不足为外人知晓的亲密关系,说白了就是没有名分的“炮友”。对于执这样观点的人,我只能说很遗憾,他们的人生中从未经历过一次掏心掏肺、知根知底的异性友谊,所以他们会断然给“蓝颜”贴上个“炮灰”或“炮友”的标签,语带同情或者心怀鄙夷。

人们之所以有这样的误解也不奇怪,确实有一部分女性,要么喜欢享受被众多人追捧宠溺的感觉,要么不懂得处理好男女之间的距离,给身边的男生甚至局外人造成误解,导致关系变味。所以不让“蓝颜”被污名化的一个关键,还在于这段关系中女方的态度。

我跟涛子相识23年,成为挚友也有10多年了,回想我们的关系状态,基本可以用四句话概括:志趣爱好相投,深知对方脾性,一直彼此欣赏,从未互相喜欢。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点就在最后一句话。真正的蓝颜知己对他的女性好友是欣赏尊重的,并没有男女之间的那种喜欢,甚至于他的红颜知己在他眼里很有人格魅力,却未必有女性魅力。涛子从小就喜欢温柔文静的女孩,我活泼多话,做朋友交谈有趣,相处愉快,却不是他理想的女友类型。我喜欢与锐气的男生共事,却喜欢与温和的男生恋爱,涛子在我看来锐气有余而温和不足,所以一起张罗活动默契有加,却未必适合以恋人姿态相处。这种状态,用一个网络新词概括,就叫“互不为菜”。

但“互不为菜”的状态又多么可遇不可求,现实中更多的是“郎君有情,妾身无意”的情况。就像《来自星星的你》里的男二号李辉京一直视千颂伊为准女友,对方却只当他是蓝颜一样。这种情况下如何断了男方念想,并且不造成进一步的误会或是暧昧的暗示呢?千颂伊的一些做法值得参考。

最有效的当然是祭出“喂,我有男朋友了”这把杀手锏,郑重其事地介绍自己的稳定靠谱男友给蓝颜认识,并让他知道你对男友和感情非常满意。如果两人都是单身,日常生活中要避免花大块的时间深入交流感情问题,即便真要聊(比如失恋了找对方倾诉)也一定选在咖啡馆之类的公共场所。另外,与蓝颜的每次见面要依托于具体的活动或是详细的主题,如“给×××过生日”“就要不要跳槽问题征询意见”等,避免一感到寂寞就打给对方甚至马上见面的情况,也不要在见面的过程中漫无目的地压马路、泡酒吧、唱KTV,这些都是暗示意味较高的活动内容……

蓝颜知己的类型很多,嘴损心软型、温厚可靠型、大气聪敏型、品位卓越型…… 不管哪一种类型,有个蓝颜总体上讲都是挺让人幸福的事。女人可以通过这位蓝颜获得异性视角来分析世界,增不足而损有余,也可以借阳刚气的行为方式和雷厉风行的气概来完善自己的性格,避免一味的“小女人”作风,获得相对平衡的人格特质。当然,要是你的蓝颜恰好品位超好并且表达流畅,你不就能通过他的建议迅速实现对吸引男人这件事的精准投放吗?这么美好的一种存在,这么动听的一个词汇,为什么要对它污名化呢?请让这个词汇保留它最初的诗情画意吧!

宁愿多说点儿

这是写给《时尚新娘》杂志2014年5月号的一篇专栏。有趣的是,杂志选择的是一男一女同题作文的形式,与我“火星撞地球”的另一方,是北大新闻传播学院的师兄,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教师的常江。男女之间的思维差异果然有天地之别,他坚定地认为根本就没有真正的“红颜”和“蓝颜”,他在文中写道:对于男性来说,追求尽可能多的交往对象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因为抛开法律和道德这些人造的因素外,他不会遭遇任何糟糕的结果。而女人就不一样,潜在的诸多“麻烦”的生理后果令她们不但在选择配偶的时候格外谨慎,更要时刻提防身边潜伏着的披着“蓝颜”羊皮的雄狼的信誓旦旦。

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是男生还是女生?又赞同哪种观点?

5 『别人家孩子』

我跟珊珊老公的生日只差一天,同为金牛座。她说:“我们大狮子跟你们金牛就是很合!”珊珊喜欢用星座的框架解释很多事情。我没那么迷星座,我迷的是我们两个人的气场合拍、脾性相投。有这样的闺蜜在身旁,彼此守护,互相祝福,这是多幸福的一件事呀!

我妈妈有一个爱好是在家里翻杂志,特别是有我文章发表的杂志。她最喜欢看的一本杂志是《女友》(校园版),经常翻着翻着就嚷嚷起来:“看了珊珊又看你,感觉好好玩啊!”作为家长,她是不考虑什么文学性和时效性的,她只是乐见自己的女儿和女儿闺蜜一起出现在同一本刊物上。就像小学时候那种家长跟成绩拔尖的“别人家孩子”的常见对话:“你是我家囡囡的好朋友啊!以后多到家里玩!”交朋友也跟谈恋爱一样,“见过父母”并为父母认可的,才是真靠谱。

北京这座城市真的很大,性格活跃一点儿的人很容易就认识特别多的人。经常有粉丝跑来我微博留言说:“原来麻宁也认识×××啊,你们的圈子好广泛!”我确实属于那种人缘好、人脉广的人,但是互相喜欢到骨子里,可以被列入“闺蜜中的战斗机”级别的,珊珊要首屈一指。

作为别人眼中的“著名文青”,别人认为我和尹珊珊的聊天都充斥着索绪尔和费里尼,其实不然。我们像两个最平凡的小妇人一样,做着家常的事,聊着家常的话。我跟她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一家SPA馆,一起去做一个“热石理疗+全身排毒”的项目,“嘎嘎嘎”讲了很多话,从巴厘岛哪种S PA最特别,到作家圈里的风月故事,从给电视台录节目的趣闻,到电影明星的八卦……给我们服务的美容师听得好开心好过瘾,说你们这样的客人来就像那种综艺节目的录制现场一样,不要说付钱给我们店里,倒贴钱我们都愿意给你们做S PA!因为好多料又好多梗啊!当然,这最后一句不可能是美容师的原话,是我根据她们的意思提炼总结的。

figure_0069_0005

后来我和珊珊成为朋友,见面不算频繁,但是每次聚都超开心。我跟珊珊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在于,平时各自都是大忙人,但一旦我俩要约见面,哪怕是那种临时起意的局都能一约便成。有一次,我们上午10点突然约了一个当天中午12点的饭局,竟然也三言两语就搞定了。相行之下成为对照组的是,我们另外有一个共同的朋友罗懵懵多次想组局,其实成员不多,主要就我们仨,但从去年秋天开始拖到春节,又从春节拖到现在都没有实现,气得珊珊只好在微信群里说:“明年中秋见!”我与珊珊见面最多的那段时间其实是她怀孕期间,那阵子她休假,我刚好工作不忙,因此每周都有两次左右的见面。隔三差五的,我会到她家去,或是她到我家来,这种“互相家访”可是要关系相当好的朋友才能做到的。记得第一次去她家时,看到 她家门口有个标牌,上面写着“蔡宅”,又想到她在婚后就把微博ID从“奇爱博士尹珊珊”更换为了“蔡尹珊珊”,觉得她真是超爱浣熊(珊珊对其老公的昵称)啊!

珊珊让我非常佩服的一点是家庭观念很重。别人都以为她这样女王气场的个性才女一定在家里颐指气使,她老公岂不是只有俯首帖耳乖乖臣服的份儿?但真相是,珊珊在浣熊面前特别娇嗔可爱。所以不是有个梗吗——中戏教师尹珊珊问浣熊:“老公老公,你说我是教什么的老师啊?”浣熊说:“你是娇滴滴的老师啊!”(为浣熊的机智幽默点赞!)她有一个雷打不动的“家庭日”概念,只要赶上她过“家庭日”,天大的事情都要给这活动让道。有一次一位朋友邀请我们去参加一家新餐厅的开业试吃,但正赶上我跟她都要过“家庭日”,珊珊就问那位朋友我们可不可以带老公/男友参加,答复是“场地有限,很抱歉,不可以”。结果,珊珊拉着我到那个餐厅“出现了一下”(真的是一口水没喝,一口菜没吃的“出现了一下”),理直气壮地说:“恭喜新店开业,但是今天我跟麻宁都要过家庭日,所以我们先走了!”可见丈夫的地位、家庭的概念在她心里有多重要。她是去年6月生的娃,生产前一两个月,我们隔三岔五地去元大都遗址公园赏海棠,去北京野生动物园看动物,组织孕妇适宜的“粥火锅”饭局……这些活动,浣熊都是一定参加的。珊珊以极大的热情经营和享受着她的家庭生活,有了宝宝之后更是倾尽全力照顾宝宝,她是我见过最用心的妈妈,所以他们家小辛长得那个可爱呦,那吹弹可破的幼嫩皮肤和阳光活泼的气质,一看就是在营养很好、教育也很好的家庭中培养出来的。

我最享受的,就是跟珊珊在一起聊天时语态的切换自如。比如,我们会在野生动物园里说出“那只猴子怎么看起来那么忧郁?简直是猴子界的拜伦”这样混搭得毫无违和感的话。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永远不怕冷场,聊电影,聊话剧,聊文学,聊艺术,也聊八卦,聊护肤,聊名牌,聊情感……关于叙事的方式,有赋比兴,也有对比论证、举例论证、摆事实讲道理、先定义再阐述……我们简直是在用做论文和写专栏的精神聊天啊!我很喜欢她超快的语速和跳跃的思维,她则喜欢我气定神闲讲段子的气场。关于聊天的场景,我们在美容院的美容床上聊,在新光天地附近的咖啡馆聊,在她家的餐桌旁聊,在车上聊,甚至在微信里唧唧咕咕地聊……如果用录音笔把这些聊天的内容全盘记录下来,一定是本很好玩的段子集。

有句话叫“文人相轻”,但我跟珊珊之间完全不会这样。说到底,我俩根本没拿自己当什么“文人”,觉得彼此就是很合得来的好闺蜜。闺蜜就是自己人,自己人就是不用拿外界给的那些标签来面对对方。比如,我几乎很少拿“中戏教师”的身份看她,更多的时候,她是一个温暖仗义的朋友,连我外公生病这样的事情她都大包大揽,急我之所急。而她也不视我为“电台女主播”,很多时候求助我的是一些特别生活化的问题:“我想买个某某物品,你知不知道哪里买最靠谱啊?”我记忆里最动人的一个画面,是有一次我们一起在三里屯逛街的时候,路遇一个售价特别贵的婚纱店,她雀跃地拉着我进去看看,我说你这种“人妻+孩子他妈”还看婚纱干什么啊,她却执意要进去。结果,她抚摸着很多好看的婚纱由衷地对我说:“这件你穿好看……那件也适合你……亲爱的麻宁,我一想到你要结婚了就好激动啊!我觉得你婚礼那天我肯定会哭的!”听到她说这句话,我都忍不住要掉眼泪了!

前几天我刚过完生日,生日当天收到了她的礼物,还有一封信。那个信封是她多年来一贯选用的,每年生日、圣诞、新年……只要一看到那个信封我就知道,珊珊的祝福和礼物来了。她用漂亮帅气的字体,祝福我在这一年里一切顺遂,收到这样的问候总是觉得特别温暖。我跟她的老公生日只差一天,同为金牛座。她说:“我们大狮子跟你们金牛就是很合!”珊珊喜欢用星座的框架解释很多事情。我没那么迷星座,我迷的是我们两个人的气场合拍、脾性相投。有这样的闺蜜在身旁,彼此守护,互相祝福,这是多幸福的一件事呀!

宁愿多说点儿

从小我们就羡慕“别人家的孩子”,觉得他们聪颖、独立、优秀,头顶有着夺目的光环。其实不要妄自菲薄,有时候你自己不经意间也成了另外一个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比如,我的闺蜜糖糖认为我懂事、靠谱,是她眼中“别人家的孩子”;而我觉得珊珊独立、洒脱,是我眼中“别人家的孩子”;而珊珊居然羡慕糖糖“拥有莫妮卡·贝鲁奇的身材”,是她眼中“别人家的孩子”。所以,如果你有个优秀的哥哥或姐姐,千万别始终觉得自己成长在他们的阴影中,要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别人家的孩子”——首先你得相信自己有这个资质,其次你得要求自己有对得起这份资质的努力啊。

6 『不专业』会让你输掉太多

我们从事的大部分工作都是需要与人打交道的,与本团队的成员打交道、与客户打交道、与兄弟公司甚至竞争对手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无论你身处公司大小、担任职位高低,表现得“不专业”都是最容易被人看轻的要素。造成“不专业”的原因无非两个:一是能力欠缺太多;二是态度完全敷衍。

这两件事都是我和兄弟媒体打交道时遇到的真实经历。

2013年元旦前夕,某外省交通广播的一位同行打电话给我,希望我能配合他们电台完成一次连线,介绍一下北京这边喜迎新年的一些活动。按理说,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任务,而且我们都是同行,她也是通过共同认识的朋友找到我的,加上我一向属于好说话的人,没有理由不帮忙。

但是她的电话是这样打的:“你好,麻宁姐!请问北京在元旦前夕会有什么特别的?”

我问:“‘特别的’指的是什么呢?专门安排的活动?节前交通特点?跨年夜的庆祝方式等等?”

她说:“什么都行,我们年底要搞个特别直播,打算连线好几个不同城市的交通广播同行,你就帮着随便说几句就行。”

我又问:“随便说也得有个主题吧,你们这个特别直播以什么为主题?选了哪些关键词?怎样串联?主要想突出介绍哪方面的内容?各个不同的交通广播之间强调‘配合’还是‘区别’?比如大家是围绕一个相同的主题,还是要互为补充介绍不同的方面呢?其他城市交通广播又都要介绍哪些方面的情况呢?”

她竟然一个问题也回答不出,只是重复:“就随便说一些吧,都可以。”

我只好再问:“给我的连线时长是多久?”

她回答:“随便你。”

我说:“……好吧。那你挑选一两个感兴趣的北京的活动,我去了解详情后配合你连线。”

她说:“我不知道都有哪些活动哎,你自己看着挑两个给我们说说就行了。”

……

话说到这里已经聊不下去,最终,我拒绝了这个采访要求。不是因为我这个人冷漠、不爱帮忙,而是我感觉到,她没有表现出一丝身为采编人员的专业性和对工作的负责态度。

对自己负责的节目主题不明确、版块设计不清楚、关键词不详,不讲究各路连线之间的布局谋篇和协同配合,互联网时代不懂得进行基本的资料搜集和信息遴选……简单地说,就是完全不做功课,却把这些交给受访者来做。这样的忙,我没有必要帮。

打电话来的那个姑娘听声音很年轻,也称呼我为“麻宁姐”,可以推测是刚入行不久的孩子。如果我一味迁就配合她完成这个采访,她会以为新闻采编工作就是这么好做的,记者就是这么好当的,那就永远不会有进步。所以妹妹,请别怪我的不客气,我是真心希望你能更快成长。

一个表现得很有专业素养的人,有时候赢得的不止是眼前的一单生意,甚至是长远的职场支持。熟悉的朋友都知道我有个“一生推”的挚爱护肤品牌叫EmerginC,它家有个导购员崔崔,我最初是因为常买EmerginC的东西跟崔崔认识的。后来发现这个84年的姑娘对工作之热爱、对业务之熟练以及待人之真诚,深具感染力。后来我与崔崔成为朋友,远远超过了客户和导购的关系,是那种她来北京出差我愿意放下一切工作请她看话剧的交情。我非常诚恳地对崔崔说过不下三次,“崔崔,如果有一天你离开了EmerginC,不管去做什么工作我都支持你,会像脑残粉一样追随你代理的品牌的。”这说明崔崔的专业精神已经升华成了个人魅力,可以赢得我的长期信赖和追捧。将来她开餐厅、做花店、卖首饰,甚至卖房子……只要我条件允许都会成为她的忠实客户。这样的赢面岂止眼前的几单护肤品生意那么简单呢?

我们从事的大部分工作都是需要与人打交道的,与本团队的成员打交道、与客户打交道、与兄弟公司甚至竞争对手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无论你身处公司大小、担任职位高低,表现得“不专业”都是最容易被人看轻的要素。造成“不专业”的原因无非两个,一是能力欠缺太多,二是态度完全敷衍。在前文所述的例子中,避免因为“不专业”而“被看轻”都不难解决,或者培养好的工作习惯,或者学习必要的业务知识,或者摆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否则,你输掉的,决不仅仅是眼前的一次采访,或者一场面试那么简单。

宁愿多说点儿

职场新人不要害怕“不专业”,因为初出茅庐的你能力有所欠缺也属正常,但是态度一定要端正,所谓“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扎扎实实地做好功课,认真靠谱地完成手上的事,会为自己赢得客户的认可以及宽容。即便是在自己陌生的领域、从没做过的业务方面,与客户打交道前先做足功课,尽可能多地收集背景资料、做好同行业比较分析,甚至事先摸清客户一些小的爱好和习惯,都能让对方对你另眼相看。当然,如果你入职超过半年,就要力图使自己成长得专业起来,无论是向老员工虚心请教,还是参加相关的职业培训,抑或是利用互联网积极补足知识都是不错的方法。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别忘了能力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多争取一些机会,承担一些有挑战性的任务,你会在反复锻炼的过程中,逐步从错误百出到利落完善。另外千万要记住,一个表现得很有专业素养的人,有时候赢得的不只是眼前的一单生意,甚至是长远的职场支持,这个收益,可是长期的、稳定的、可持续的。

7 那两个『做事情』的姑娘

“敬业负责”是本文中提及的两个女孩最大的共同点,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从她们的言谈举止中我能感受到她们对自己企业那种由衷的热爱。一个人的工作表现投射在其他人心目中的,往往就是他所在团队的形象。

今天想讲两个普通又不普通的女孩的故事。说她们普通,是因为她们跟你我一样,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公司,做着平凡琐屑的工作;而说她们不普通,是因为她们身上有一些特殊的潜质,有朝一日她们一定可以成为世俗意义上的那种“大咖”(我先立此存照,等着以后来领“预言家奖”)。

两个姑娘说起来有不少共性:第一,都很年轻,属于叫我“麻宁姐姐”的那种;第二,都在创业团队工作;第三,则是她们的特质有一部分高度相似。

第一个姑娘叫顾惜朝。显然,这个《逆水寒》里男主角的名字不是她的真名。其实她真名叫什么我到现在也不知道,但这不影响我们讲故事。惜朝是知乎(一个新锐网络问答社区,以粉丝质量高著称)的员工,负责《知乎日报》的编辑工作。我个人很喜欢这个透着smart劲儿和高冷气质的网站,也觉得他们的问答干货很多,真正符合“内容为王”的要求,于是我在自己的新闻节目里经常与他们合作,主要的对接人就是惜朝。

对接媒体,很多公司有专业的公关团队,或外包给公关公司。从业以来我接触过太多的媒体联络人,但顾惜朝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媒体对接人。这首先体现在她的反应迅速上,无论我什么时候找她她都会第一时间给我回复,我戏称她是“秒回帝”。更重要的一点体现在她提供服务的周到和专业上。比如有一次,我的一位同事孟洋想做一期“高考应不应该取消数学”的节目,托我通过惜朝请一位讨厌数学的知乎网友作为嘉宾来参与直播。惜朝很快提供了人选,是一个叫黄涛的男生。这个男生曾是某年高考北京市朝阳区的数学单科第一名,本身数学成绩很好却极其讨厌数学,而且,他的普通话水平和表达状态,都特别适合广播电台直播节目的需要。惜朝在发给我的短信里,不仅详尽地介绍了黄涛的背景和特点,还附上了黄涛本人以及知乎HR的联系方式,考虑得十分周详。节目做完后,孟洋心悦诚服地赞许:“知乎的人太棒了!比××网站的人靠谱多了!”我无意在这里褒此贬彼,但孟洋原话如此。一个人的表现投射在其他人心目中的,往往就是他所在团队的形象。因此我的那位同事最后做出了一个结论:“我打算近期抽个时间去知乎拜访一下!”

第二个姑娘,叫汪丽娜,是极路由团队的公关。极路由是一家年轻的创业公司,路由器原本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略的电子产品,而汪丽娜在推广这款产品的时候,真正做到了“不厌其烦,持之以恒”八个字。她给我和我的很多朋友都寄送了试用版产品,当我们对这款“智能路由器”在使用中有任何疑问的时候,她简直是24小时在线提供解答。其实,路由器是单价很低的产品,不过一两百块而已,人们以前对它的“智能性”也并没有太高的期待。但汪丽娜凭借她广泛的宣传和周到的服务让这款产品深入极客们的心,那段时间我微博上几乎人人都在谈论这款产品。更神奇的是不久前我去参加了他们公司的新品发布会,现场居然来了很多像“果粉”那样的粉丝们,对极路由的喜爱堪称狂热。这个产品目前固然不能说是尽善尽美,公司也还在草创阶段,但汪丽娜这个小姑娘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曾告诉我,她并不是技术达人,却是被现在公司的老大作为优秀人才挖过去的,原因无他,正是看中她身上这种专注的特点。用老大的原话说:“虽然你经验不多,但你有态度,懂坚持,是一个做事情的人。”

“敬业负责”当然是两个女孩最大的共同点,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从她们的言谈举止中我能感受到她们对自己公司那种由衷的热爱。有一些公关公司的从业者,认为对接媒体主要就是管吃管喝,伺候好了、钱给到了即可(这也和现在部分媒体从业者的坏风气有关),但这两个姑娘不是,她们是发自内心地为自己的团队骄傲,对自己可以提供的产品充满信心。她们从一开始,就没把自己定义为“给媒体老师订机票、安排酒店、发礼品”的那种人,因此在和媒体的交往中,她们也赢得了媒体的尊重。推而广之,她们其实是最好的企业名片,让我们也推断她们所在的公司一定是想要“做事情”的。我曾经发过一条微博说:“知乎和极路由应该像当年海底捞留住杨晓丽(海底捞现在的副总,最初是她一手拓展了海底捞在西安的业务)那样留住顾惜朝和汪丽娜!”这话,并没有夸张。

现在有很多公司都声称要招“做事情”的人,那什么是“做事情”的人呢?从这两个姑娘身上,我们大概不难找到答案。

宁愿多说点儿

“成为一张好的企业名片”,简直是对一名基层员工最好的嘉许。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得体的仪容举止、精干的工作作风、发自内心的对企业的热爱、分寸适当的待人接物之道……这些都是得分项。热爱你的行业,了解你的产品,欣赏你的团队,尊重你的客户,这就是一张合格的“企业名片”。再苛求一点的话,如果能在个人气质方面微妙又精准地与企业气质契合(比如“知乎”员工大多具备“知乎”团队的“又坏又机灵”“又贱又认真”感)那就更完美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