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回乡偶书二首

啸天说诗二:江畔何人初见月 作者:周啸天 著


回乡偶书二首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是一首著名的唐诗。它的内容是如此家常,语言是如此质朴,几乎看不到文采,然而,人们却有太多的理由喜欢这首诗,喜欢到代代相传,喜欢到家喻户晓。值得好好玩味。

人们在年轻时总想离开家,而年老时又总想还家。故乡主题,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之一。按一般人的经验,久别还乡的人,通常与亲友邻里会面的时候居多,儿童相见只是插曲。作者不写一般的情况,而只写这个插曲,这是诗人的高招。只要是儿童,谁不是人来疯,对客人到来总是兴奋莫名,总是问这问那。杜甫《赠卫八处士》就这样写道:“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儿童问客,如查户口,是一定要问“客从何处来”的。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特定语境中,“客从何处来”犹如英语的“Where are you from”,相当于问“你是哪里人?”明明是家乡人,却被家乡孩子当作外乡人。诗人敏感地觉察到这一日常生活对话中的喜剧性(本质与现象的矛盾),从此赋予抒写世事沧桑的这首诗以风趣和隽永。

此外,这一偶然事件还包含着必然性,儿童天真的问话捅破了天机。“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诗中“儿童”与“少小”相映带,儿童的今天即我的昨天,我的今天即儿童的明天。天地间就没有永久的主人,只有永久的过客——昨天先入为主的,明天会渐行渐远。“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人生易老,规律无情诸如此类的人生慨叹,诗中并没有直接说出,但你不能说它的话外没有,读之悠然可会。所以这首诗又非常富于神韵。

少小离家老大回家,亲切感和疏离感同在,熟悉感和新鲜感并存,这是一种普遍的人生经验。然而,具体到每个时代,具体到每一个人,感受则是不一样的。“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汉乐府)虽然道逢家乡人,却感到透心地凄凉,这是汉末乱世的人生况味。而贺知章这首诗大不相同。儿童问客内容是生分的,态度却是礼貌和友善的,字里行间有太多的人情味。古人说:“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毛诗序》)这首诗的情调就是安乐、就是和谐,是典型的唐音。世世代代的读者热爱这首诗,也包含对安乐、对和谐的向往。

这首诗的语言比较贴近口语,句式却比较考究,多用句中排,所以饶有唱叹之音。具体而言,首句“少小离家”(人生旅程之始)和“老大回”(人生旅程之末)构成对比,是一重唱叹。次句“乡音无改”(暗示乡情依旧)和“鬓毛衰”(暗示形容变尽)构成对比,是另一重唱叹。三句“相见”(亲和感)和“不相识”(疏离感)构成对比,是第三重慨叹。末句不再对比,以笑问作收,是重复中的变化,是整饬中的活泼。唐人绝句最重风调,即宜于讽咏、神似民歌,这首诗就很有代表性。

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回乡偶书》二首作于玄宗天宝三载(744),贺知章于当年上疏请度为道士,归隐镜湖(湖在浙江绍兴)。这首诗可以看作第一首的续作,是回家心情平静之后,对往事的咀嚼玩味。

“离别家乡岁月多”二句写离乡既久,数十年的人事变迁太大,为三、四句作铺垫。“离别家乡岁月多”,是因为“少小离家老大回”,中间隔了数十春秋。“近来人事半消磨”讲人事变迁,概括笼统,包容极大。其间的空白,有赖读者运用生活经验加以填补。杜诗有:“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赠卫八处士》)可以参读。一句盛传的新诗是“你到哪里去了?”或者说,都到哪里去了?

“惟有门前镜湖水”二句写物是人非,不胜今夕之感。元人杨载说:“绝句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因为除了个别情况(如二元对立的写法),第三句须转折,第四句须扣球得分。一、二句说变迁,三、四句说“不改”。第三句就是转折。而“不改”之“物是”,除了镜湖水,至少还有会稽山吧。诗人偏不这样说,而是强调“惟有”,就把“不改”之物,限制到最低程度。这样做的结果,就使变迁的、改了的得到很大程度的突出。

这是贺知章这首诗的一大发明,概而言之,就是三、四句用限制词(如“惟有”“惟见”“只今惟有”“只有”)形成跌宕或唱叹。紧跟他的,则是李白的“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苏台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越中览古》)、“孤帆远影碧空尽,惟(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后来跟进的作者之多,那就不胜枚举了。如五代张泌的“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寄人二首》)、金人刘著的“只今惟有潇湘月,万里相随照不眠”(《闺情》)、明人王廷相的“只今惟有湖边柳,犹对春风学舞腰”(《芜城歌》),等等。贺知章这首诗是“第一个”,所以为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