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爱国科学家的故事 作者:李晋华 编


2.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那些功成名就的人似乎总要经历一些苦难和坎坷,华罗庚同样也是如此。虽然他是世界上著名的数学家,但是他的人生却是充满了挫折,也许正是这些挫折才成就了他的成功。“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挨过了痛苦,承受了压力,华罗庚的人生才显得更加丰满,更加动人。

坎坷道路谁人知

他是一个不合格的教员!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的一位数学评论家通过一篇文章介绍了华罗庚的事迹,他称赞华罗庚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数学家之一。”这样的称赞并不夸张,文中所列举的事例也是事实,可是有一点是错误的,因为那位科学家称华罗庚为“博士”。事实上,华罗庚非但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学士”,甚至没有上过高中。这一切,都缘于他贫困的家庭条件,这也成为他坎坷人生的起点。

华罗庚曾经无不辛酸地说道:“那正是我应当接受教育的年月,但一个‘穷’字剥夺掉我的梦想:在西北风口上,擦着鼻涕,一双草鞋一支烟,一卷灯草一根针地为了活命而挣扎。”华罗庚凭借着自学,度过了几年的青春时光,直到18岁。

这一年,一向对他都赞赏有加的王维克老师,当上了金坛中学校校长,他请华罗庚去学校当庶务兼会计,月薪为18大元。看起来,华罗庚的运气似乎开始好转了,这项工作比起在杂货店做“小伙计”实在强太多了。第二年,金坛中学又开了一个补习班,王维克又让华罗庚去做补习班的教员。不过,也许是王维克对华罗庚的“偏袒”过于明显了,惹来很多人的不服气,很多人都认为华罗庚不过是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人,根本不能在中学当教员。虽然只是教补习班,可是也说不过去。再加上当时的王维克不屑于和当地的士绅搞好关系,于是一班士绅便联合向县教育局控告王维克“十大罪状”。其中一条便是:任用私人不合格教员华罗庚。不过,那位教育局长头脑颇为清醒,他说:“学生焉得为私人,受控各节,大致类此,不准。”

可是,祸不单行,由于王维克遭到了很多人的排挤,而他本人又是一个不屑于人情世故的人,最后便干脆拂袖而去。自然,华罗庚的教员也做不成了,不过学校依然保留了他的会计工作。那段时间,华罗庚对工作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买回来的铅笔他总是一支一支地削好之后才送去给老师们使用。每天离开学校之前,还要到教室去看一看电灯是否关了,门窗是否关了,黑板是否擦干净了。一项平凡的工作,他却做得乐在其中。

染上大病,险些丧命

“古人尚能身残志不残,我才只有19岁,更没有理由自暴自弃,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

可是,好运才刚刚到来,紧接着就变坏了。19岁那一年,华罗庚的母亲因病与世长辞,这让他十分痛苦。不久之后,小镇上又流行起来了瘟疫,华罗庚出门看望生病的学生,却不小心也感染上了伤寒病。他怎么也想不到,这场大病几首毁了他的一生。

他一直高烧不退,嘴唇黑青,家里的人都急坏了,要知道他可是全家人的支柱呀!最后,父亲咬了咬牙,拿家里买米的钱拿了出来,请来一位老中医给他医治,看一次就花费两块大洋,这对华罗庚的家庭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可是,吃下几副药之后,他的病情还是丝毫不见起色,最后连老中医都没有办法了,他摇着头说:“不用下药了,他想吃什么就给他吃点什么吧。”全家人都哭了。不过,华罗庚虽然身体病了,他的头脑还是清醒的,即使在病重的时候,他心里也清楚外面的动静。

昏迷的日子里,他想到了自己的命运,不禁满怀惆怅,凄然泪下。自己才19岁,难道一生就这样完了吗?华罗庚想起了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孙膑:“古人尚能身残志不残,我才只有19岁,更没有理由自暴自弃,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就这样,他一直在与病魔进行顽强的抗争。白天他忍受着巨大的痛楚,晚上还在油灯下自学到深夜。也许,是他这种坚强的毅力感动了老天爷吧,奇迹终于出现了,他并没有像医生说的那样夭折,在生病半年之后的一个端午节,他竟然挣扎着站了起来。这一站,让全家人都觉得看到了光明与希望。

不过,这个奇迹并没有让会华罗庚回到当初健全的模样,他的左腿胯关节骨膜粘连,变成僵硬的直角。也就是说,他落下了终身残疾,必须依靠拐杖才能走路,在金坛中学会计的职位也做不成了。不过,华罗庚并没有绝望,反而更加乐观。走路的时候,右腿向前迈进一步,左腿在空中划个圆圈,乐观的他还将这种奇特的步履形容为“圆和切线的运动”。

华罗庚的腿虽然不能再直立了,但是他的人并没有倒下去,他继续钻研他所喜欢的数学,并在那里发现了一片新天地。多年之后曾经有位记者问他为什么会选择数学自修,他这样回答:“我别无他选。学别的东西要到处跑,或者要设备条件,我选中数学,因为它只需要一支笔、一张纸——道具简单。”凭借着一张纸、一支笔,华罗庚终于为自己的人生开启了一条大道。由于他好学,又爱思考,因此在自学的过程中总能够由繁化简,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一抓便抓到问题的关键。

经过几年的学习之后,华罗庚开始学着写一些数学论文投稿,不过这条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开始他收到过很多退稿。很多编者都指出:这个题目是法国的某位科学家解决了的,那个题目是德国的科学家解决了的等等。不过,华罗庚并不气馁,这反倒让他充满了自信,因为他并没有看过那些科学家的文章,这至少证明自己的论文和那些大科学家的观点是相同的。终于,他的一篇名为《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的论文刊登出来了,刊登在当时中国自然科学方面最权威的杂志《科学》上面,很多科学家都在这里发表过文章,如李四光、竺可桢等,华罗庚文中的苏家驹也量位相当有名的大学教授。

后来,这篇文章被清华大学的教授——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看到了,他被华罗庚的才思敏捷所震惊,便急忙召他到清华,成为华罗庚生命中的第二位贵人。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成功绝不会白白来敲你的门,只有奋斗,再奋斗。观华罗庚的前半生,可以说他是十分不幸的,而不幸的遭遇往往会产生两种结果:一种是就此消沉,一蹶不振;一种是和命运搏斗,激起生命的浪花。华罗庚是个意志坚强的人,所以他选择了后者。这种举动值得人们学习,这种精神值得人们赞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