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寂寞的王安石

行走的天空 作者:肖飞 著


寂寞的王安石

南京很少有人知道,在城东,有一处十分寂寞的园子,叫半山园。小园分东西两院,粉墙黛瓦,典型的江南民居风格。西院为正院,两进三开间,朱红花木门窗,不事雕琢,朴素庄重,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王安石晚年就生活在这里。长期以来,园子因深锁在一家部队大院内而不为外界知晓。一个城市能拥有如此杰出的人物本是件幸事,可南京却冷落了他。

王安石原籍临川(今属江西抚州),17岁时随任江宁(南京的旧称)通判的父亲来到南京。两年后父病逝,葬在城南牛首山。此后,他守制三年,22岁进京应试,中进士,曾三任江宁知府。由于父母和长子王雳都葬于此,故王安石对南京感情甚深。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因改革失败再辞宰相一职,从此闲居南京。他要在这里思考一生,陪伴亲人。

半山园原是东晋名相谢安的园池故址,时世更替,只在附近留下一个土堆,被后世称为谢公墩。王安石选择这里度过余生,大约是为了远离喧嚣的城市,同时也是出于对谢安的崇敬,谢家后代出过谢眺、谢灵运这样的大文豪。由于不具备山的规模,王安石便起名为半山,充满着哲学意味。

王安石在文学史上地位甚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以适用为本,多求有补于世”。《上仁宗皇帝言事书》长达万言,《答司马谏议书》不足四百字,都思想缜密,议论精辟。他的描述性散文如《游宝禅山记》富有哲理,让你在不经意间得到启迪。中国古代文人大都有一种政治使命感。王安石先后当过十八年的地方官,深谙朝政得失,洞察民间疾苦,积累了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宋神宗即位,王安石被提拔为参知政事,继而两度出任宰相。他深知这是实现政治抱负的最好时机,便提出改革时政的设想。在获得充分认可后,他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推行农田水利、青苗、保甲、兵役等新法,抑制官商特权,积极发展农业、手工业,开源节流,充实国库,列宁称其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但王安石的改革是激进的,良好的强国意愿却给社会带来灾难,引起民怨。他的好友苏东坡作《山村绝句》:“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也被认定是“讥盐法太急”,酿成著名的“乌台诗案”。改革以失败告终,心灰意冷的王安石只能请辞,作为府判退居南京,后再辞,当起了半山园主。可见,中国古代文人的从政态度对辞职制度的建立还是有所贡献的。

王安石具有超然的人格魅力,虽身居高位,却清廉自守。黄庭坚盛赞他“视富贵为浮云,不溺于财利声色”,是“世之伟人”。就连他的政敌司马光也认为他“平生行止无污点”。他是中国封建社会唯一不愿让人抬、不愿坐轿的宰相,拒奢华、拒纳妾的宰相,也是唯一死后无任何遗产的宰相。可就是这样一位具有着强烈民本思想的大儒所实施的改革却得不到人民的认可,原因在于其改革推进过急,用人失察。在社会矛盾积压很深的背景下,在小人当道的社会,希望通过快速改革获得成功,无异于天方夜谭。王安石是文人,不免天真,他要依靠明君的支持推进改革,皇帝稍有犹豫或换了皇帝,改革就可能前功尽弃,因此,他必须争取时间,不惜冒进,不惜偏执,以至于作为一位充满着民本思想的政治家、文学家,反而做出有违民意的事情来。

我曾经请人帮忙才走近半山园,却是大门紧锁,我不知在深墙里有没有王安石的遗迹,他整日散步的庭院是否布满青苔,我想站在院子里感受王安石改革失败后的痛苦和寂寞。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哲宗嗣位,王安石推行的新法被全部废止,他“时时以手抚床而叹”,正如他在诗中写道:“国人欲识公归处,杨柳萧萧白下门。”哀莫大于心死。次年五月,王安石含憾去世。

从记载看,王安石死后,好像再没有人来半山园凭吊过,南京似乎对这位在历史上值得大书的人物有些冷落。眼下,连西门庆之流都受到城市的追捧,王安石算得上是个南京人,可半山园却无人问津,不免遗憾。从历史的长河看,王安石改革失败不应有太多的诟病,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改革出现偏差或失误在所难免。最起码说,王安石改革的动机是好的,不改革没有出路。需要反思的是,如何把握改革的“度”,以及用什么人去实施改革。

王安石具有超然的人格魅力,虽身居高位,却清廉自守。他是中国封建社会唯一不愿让人抬、不愿坐轿的宰相。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