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曹操性格

明清小说补论(增订本) 作者:刘敬圻


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曹操性格

《三国志演义》的版本甚多。明嘉靖元年(1522)刊印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版本。这个版本距小说的成书时间虽逾百年,内容文字也难免经后人改易增损,但与清康熙年间出现的毛纶、毛宗岗评改本(即后来的通行本)比较,毕竟更接近原作面貌。考察罗贯中笔下的曹操形象,研究罗贯中的思想和创作,似应从这个版本入手。

与旧戏舞台上的粉面奸臣判然有别

本世纪50年代,两位受人尊敬的史学家曾经对罗贯中表示极大愤慨 1 。他们认为,罗贯中“肆意歪曲历史,肆意丑化曹操”,《三国演义》“简直是曹操的谤书”,到了70年代,一些论及曹操或曹操形象的文章,又往往搬出鲁迅当年的一段话:“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志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如此说来,罗贯中笔下的曹操形象,果真全然不似历史上那位英雄吗?鲁迅的评论,包括“嘉靖本”在内吗?

从嘉靖本看,罗贯中笔下的曹操形象,其主导方面,依然是东汉末年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军事家,是有志于除残去秽、定乱扶衰、统一北部中国的英雄  2 。这个形象,与旧戏舞台上的粉面奸臣,是判然有别的。

如,生机勃发、勇于进取的政治家风貌。

曹操和刘备一样,都是在镇压黄巾的不义之战中登场的。曹操镇压黄巾这一不光彩经历,在小说中被一笔带过;他最先引起读者注意的,是“讨卓事件”。这段故事,是以《三国志》裴注为基础,参考了《平话》,经作者巧妙加工,糅合而成的。

小说详尽描绘了讨卓事件的背景。董卓入洛阳后,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文武百官,一筹莫展,处境狼狈。就在满朝公卿相聚一堂,谈虎变色,“尽皆掩面而哭”之际,坐中一人抚掌大笑曰:“满朝大臣,夜哭到明,明哭到夜,焉能哭死董卓耶?”此人,便是骁骑校尉曹操。他毛遂自荐,决意冒杀身灭族之险,谋刺董卓(见《曹孟德谋刺董卓》一节)。谋刺董卓的行为,果敢但又鲁莽,结果是失败了。之后,曹操潜归故里,发矫诏,招义兵,会盟十七路诸侯,讨伐董卓。

会盟讨卓几节,写得有声有色,其阵容,其声势,都相当壮观。这些文字,实际上是为曹操立传。令人不得不赞赏的是,这次联合行动虽由曹操发起,但他却真心诚意推举当时实力最强的袁绍做盟主,自己则呼前跑后,甘愿充当联络员之类的角色。他一面尽心尽职辅佐袁绍成其大功,一面与袁家兄弟只重名分、不重人才的偏见进行有理有节地抗争,促进了讨卓行动的进展。当董卓连战失利、溃退长安之际,又是曹操当机决断,乘胜追歼残敌,企望一战而天下定。可惜袁绍之辈,各怀异心,按兵不动,“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力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3 终于坐失良机,讨卓行动便从此夭折。

讨卓的失败,打消了曹操对大军阀们的幻想。在与袁绍们同谋共事的过程中,他发现,号称“四世三公”“强盛莫敌”的大人物,原不过是“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的疥癣之徒,把安邦定国的大计寄托在这伙人身上,无疑是钻冰求酥。“竖子不足与谋!”这是曹操从讨卓中取得的教训。在这个意义上,讨卓的失败,恰恰是曹操芟刈群雄、削平海内、统一北方这一壮举的起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统一北方的战争中,曹操被描写得才能出众,充满生机。《三国志》说他“运筹演谋”“明略最优”,小说对这种评语,作了形象生动的“注释”。以官渡之战为例。罗贯中对这场战事的描述,虽不似赤壁之战那样酣畅淋漓,但读来却使人感到质朴自然,真切可信。《三国志·武帝纪》记述这一战役的文字,不满六百字,《平话》中是个空白。罗贯中凭借有限的素材,充分发挥他的艺术想象力,把史书上的六百来字,扩展为六千余字,借助对比、烘托手法,十分经济地、从容不迫地揭示出两个截然不同的性格。正是在朴素无华的笔墨中,把曹操“以至弱当至强”(他以粮草不足的七万人摧毁了袁绍粮草充裕的七十万人)的才能和气度,描绘得惟妙惟肖。“战争是力量的竞赛”  4。在官渡的一场竞赛中,袁绍的实力虽十倍于曹操,可是,他刚愎自用,拒不吸纳谋士的智慧,结果化优势为劣势,变主动为被动,落得兵败将亡,众叛亲离。曹操则与此相反。在平定袁绍的全过程中,他虚怀若谷,不耻下问,择善而从,灵活机变,结果化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一举挫败强敌,奇迹般地壮大了自己。在这场战争中,曹操的主观能动性被表现得恰到好处,令人叹服。此外,在平定吕布、张绣、马超的最后决战中,也都十分生动别致地再现了曹操坚韧的进取精神和卓越的指挥才能。

在罗贯中笔下,曹操不仅是“运筹演谋”的指挥官,而且是“披坚执锐”的斗士。从《曹操起兵讨董卓》始,到《魏太子曹丕秉政》止,作者以大笔浓墨,描述了曹操三十余年戎马关山、南征北讨的军旅生涯。征袁术时,攻城不利,他“自至城下,看诸军搬土运石,填壕塞堑”;当城上矢石如雨下,有两员末将临危退缩时,他“掣剑亲斩于城下”“自下马,接土填坑”。于是,“大小将士,无不向前,军威大振”“城上看见,并皆失色”(见《曹操会兵击袁术》一节)。这类情节,均不见于史书与《平话》,而是罗贯中的艺术创造。即使在吃败仗和暂时受挫的局势下,曹操也总是被写得乐观、豪爽,对扭转战局满怀信心。在罗贯中笔下,曹操和诸葛亮虽个性色彩迥然不同,但都是一旦认定目标,便锲而不合,百折不回的人。

再如,唯才是举、随能任使的博大胸襟。

千百年来,一直盛传着刘备“泣送徐庶”“三顾茅庐”的故事,其实,在嘉靖本中,类似的佳话,曹操比刘备实有过之。只是由于毛本的广泛流传,扩大了拥刘反曹的偏见,致使曹操知人善任的远见卓识,或被忽略,或被曲解了。

历史上的曹操,原以知人善任著称。司马光说他“识拔奇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对此,罗贯中非但没有抹煞,且以赞赏的笔调,细腻入微地展现了出来。

“吾任天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曹操这句名言,说明他深刻地理解人才、路线和事业的关系(见《曹操引兵取壶关》一节)。他在用人方面的识见,早在会盟讨卓中,在对待刘、关、张的器重上,已初见端倪。此后,由于他不论贵贱,唯才是举,攀龙附凤的谋臣策士,纷至沓来,呈现了“文有谋臣,武有勇将,翼卫左右,共图进取”的兴盛局面。史书中说他“拔于禁、乐进于行陈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  5 从小说中看,此论并无夸张。曹操一方的人才,不仅济济可观,而且源源不绝,比之吴蜀,有明显优势。李卓吾(或托名者)批评《三国志演义》中,每读至曹操爱将惜才的情节,便禁不住由衷赞叹:“老瞒每见人才,便思收拾,如徐晃等无一放过,只此便是伯王之本。”“文若(荀彧字。—引者注)的有计策,老瞒亦能用之,所以成大业也。”  6 “只一庞德,孟德多方得之,如何不干得成事业!”  7 李卓吾(或托其名者)之所以连连感叹,是被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激发出来的。在这一系列画面中,曹操对典韦、许褚披肝沥胆,典韦、许褚舍生忘死扶救曹操,以及曹操两祭典韦、三哭郭嘉、痛悼庞德等场景,都令人过目难忘。一部百二十回的巨著,仅有刘备三请诸葛、孙权抚慰周泰等故事,似可差与比肩。

曹操威镇中原、位极人臣以后,在用人问题上的胸怀,更加广阔。他考虑问题的着眼点,并不拘泥于一人一将之得失,而在于赢得天下舆论的同情,以吸引一大批真正理解并忠于自己事业的将士。厚遇刘备、不追关羽的故事,就十分生动地展示了这种政治胸襟。

刘备投奔曹操、曹操厚遇刘备的故事,不见于《平话》。这个故事,是据史书有关记载,经过艺术想象,生发而成的。从小说中看,刘备先后两次投奔曹操,都不过是“勉从虎穴暂栖身”的权宜之计,曹操则自始至终以诚相待,恩礼并加,并允其来去自由。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此胸襟,真是谈何容易。刘备第一次投曹时,曹的谋士就力主翦除刘备,以绝后患,但当即被曹操断然拒绝。他懂得,“方今正用英雄之际,不可杀一人而失天下人之心”,不可做“除一人之患,以阻四海之望”的蠢事。他待刘备“以上宾之礼”,表荐他为豫州牧(见《曹操兴兵击张绣》一节)。不久,刘备再次被吕布所困,失城池,散二弟,陷老小,弄得不胜狼狈,复来投奔曹操。曹操一如既往,热诚款待。平定吕布后,又引他觐见献帝,拜左将军之职,封宜寿亭侯。此时,一班谋臣无不为曹操担忧,并提醒他说:如今皇帝认刘备为叔,这等局面,恐“于主公无益”。曹操则恢廓大度地回答:“玄德与吾结为昆仲,安能外向耶?”依旧与刘备“出则同舆,坐则同席,美食相分,恩若兄弟”(见《曹孟德许田射鹿》一节;毛本已删改  8 )。曹操煮酒论英雄,刘备学圃搞韬晦之计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之后,刘备借截击袁术之机,取得兵权,叛离曹操而去。至此,曹操也不深加追究,他只是笑了笑说:“彼既去矣,若再追,恐成怨矣。”干脆了事大吉(见《关云长袭斩车胄》;毛本已删)。在那君择臣、臣亦择君的动乱年代,曹操宽宏豁达的气度,怎能不赢得部属的拥戴和舆论的同情?正如程昱所说:“主公有王霸之才,某等皆不及也。”

曹操礼遇关羽,更是小说中脍炙人口的精美文字,其高潮是为关羽送行。《平话》中关羽离曹营一段,十分粗陋,那里面的曹操是个凶狠怯懦的笨伯。罗贯中对《平话》提供的线索,予以根本改造,他精心构思,细心创作,不仅丰富了情节,重要的是,他把本来贬斥曹操的故事改造为褒扬曹操的故事了。罗贯中是这样写的:曹操得知关羽不辞而去的消息。先是“大惊”,但很快镇定了下来,明智、通达、干净利落地处理了这一举世瞩目的事件。一是赞赏关羽之行。对关羽的离去,曹的部下皆忿忿然,有的主张追而杀之。曹操力排众议,再三称道关羽:“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义士”“来去明白,乃天下之丈夫”“千金不可易其志……此等之人,吾甚敬之”。这些话,既表彰了关羽,又激励了部属,十分机敏得体。二是笼络关羽之心。曹操非但不追诛关羽,而且“轻身”“飞奔前来”,亲自为关羽送行。此举当即得到反响,关羽表示:“久感丞相大恩,微劳不足补报。异日萍水相逢,别当酬之。”(毛本有删改)三是成全关羽之志。赠别之后,曹操又三番委派专使,通令沿途关卡不得刁难关羽一行。他何以如此周到?仍在“取信于天下”。嘉靖本于此处引诗评曰:“为爱英雄越古今,三番遣使意何深。应非孟德施奸狡,正是捞笼天下心。”(见《云长擂鼓斩蔡阳》一节;毛本已删)

“云长胆大,孟德量大,真都是英雄。”这是“李卓吾批评三国志”一书的评语。在这个故事中间,罗贯中还特意插入裴松之在《三国志注》中赞扬曹操的一段话:“曹公知公不留,而心嘉其志。去不遣追,以成其义。自非有王霸之度,孰能至于此乎?斯实曹公之休美。”(毛本已删)  9

以上是爱将惜才,并准其来去自由的佳话。

曹操“不念旧恶”的故事,在小说中,也屡见不鲜。破袁绍后,发现了“许都及曹军中诸人”与袁绍“暗通之书”,谋士建议“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曹操却说:“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于是,“尽将书焚之,遂不再问”  10 。袁谭死后,王修无视曹操禁令,前往哭尸,曹操不仅不怒不恼,反而视王修为“义士”“礼修为上宾”。攻占汉中后,“念张鲁封仓库之心,重重相待,封鲁为镇南将军。”凡此种种,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都颇得人心,也符合曹操集团的长远利益。

曹操与部属相处,还有个十分可贵的作风,即从谏如流。在罗贯中笔下,曹操虽机谋出众,却并不刚愎自用。通常情况下,他能博采众议,以部属的智慧弥补自己之不足。在小说中,描述曹操听从劝谏,改变原有决策,进而夺得胜利的文字,达二十余处。官渡之战相持阶段,曹操“军马疲乏,粮草缺少”,意欲退军,又“迟疑未决”“乃作书”,遣人去许昌,向荀彧讨教。荀彧回书力主“画地而守”,待机反攻,“曹操得书大喜,令将士各效勇力守之。”(见《曹操官渡战袁绍》一节)郭嘉才智超人,一直受到曹操器重;他病亡于征途后,曹操在极度悲痛中,仍一丝不苟,虔诚地照他的遗计行动,从而,勿需一兵一卒,至为妥善地解决了辽东问题(见《郭嘉遗计定辽东》一节)。这些故事,具体生动地揭示了主公与部属之间谐洽无间、肝胆相照的正常关系。

纵观嘉靖本,曹操断然拒谏、一意孤行的情状,并不多见;而听到劝谏后,便“曰然”“曰善”“大喜”“回嗔作喜”“从之”“赦之”“乃免”“遂罢”等等,却俯拾皆是。即使对提过错误意见的人,他也能予以鼓励,以保护他们勇于劝谏的热诚。西击乌丸凯旋回师后,第一件事,就是“重赏先曾谏(阻)者”,即大力抚慰反对西击乌丸的人。他说:“孤前乘危远征,侥幸成功……不可以为法。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这等胸襟气度,确实是难能可贵的。难怪后人赞叹说:“以善推人,以恶自与,并谋兼智,其谁不欢然尽心悉力以为之用?”  11

有人以祢衡为例,证明曹操不识贤愚,气量狭小,不能容人。曹操是否有气量狭小的毛病?无疑是有的,《三国志》就说过“太祖性忌”。但祢衡的例子,并不足以说明问题。试想,“曹操是个办事人”  12 ,他喜欢的自然是能够对他的事业有益无害的才人壮士。祢衡的表现如何呢?他除了小题大作地“脱了光膀子骂人出风头”  13 外,还有什么业绩?孔融向曹操推荐此人的时候,也不得不事先声明说,此人“不能容物,出语伤人”“几番欲荐于丞相,诚恐冒渎”(毛本已删),可见,祢衡是惯于无理取闹的。尽管如此,尽管他当众侮辱了曹操(而且还颇有点泼皮牛二的味道)',更侮辱了一班文臣武将  14 ,曹操也并没有杀他。“魏武营八极,蚁观一祢衡”(李白《望鹦鹉洲怀祢衡》),李白这两句诗比较切合曹操当时的心绪。曹操对祢衡轻蔑得很,轻蔑到不屑于杀他的地步。

再如,赏功罚罪、严正不苟的法治观念。

历史上的曹操,是以奖惩分明著称的。司马光说他“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这一点,《平话》不曾触及,小说中却有逼真的描绘。姑举数例。

淯水兵败后,夏侯惇部下乘乱掳掠,受到于禁严厉制裁。被制裁者不满,反诬于禁“造反”。于禁受诬,并不剖白,“分辩事小,退敌事大”,大敌当前,他仍全力整兵坚垒,迎击张绣,义无反顾。这等襟怀举止,使曹操大为动容。战后,当即表彰他说:“淯水之难,吾甚狼狈。将军在乱中,能整兵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之名将,何以加之。”赐他“金器一对”“封益寿亭侯”;同时,“责夏侯惇治军不严之过”(见《曹操兴兵击张绣》一节)。

博望兵败后,得知于禁曾提出过较为切实的作战方针,只是由于夏侯惇一意孤行而致败。于是,又一次厚赏于禁(见《献荆州粲说刘琮》一节)。李卓吾读至此处,又不胜感慨:“战败赏人,此等举动,他人莫及。”  15

徐晃挫败关羽后,曹操重赏三军,遍观徐晃所战之地,“大喜而赞曰”:“孤军兵三十余年,不能及也。”(毛本已删)“徐晃之功,逾于孙武穰苴矣!”“徐公明真有周亚夫之英风矣!”(见《关云长大战徐晃》一节)

曹操嘉奖功臣,热诚慷慨,而惩处违纪者,则毫不容情,亲眷子侄亦不例外。爱子曹彰即将率部出征,曹操郑重告诫他说:“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有王法,尔可戒之。”堂兄弟曹洪,“年幼躁暴”,不听劝谏,失掉了战略要地潼关。“操大怒,喝斩”之。虽经“两班文武,皆跪”请免,也判了个死缓,“待日后有功准罪,无功诛之”(见《马超兴兵取潼关》一节)。

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也是他法制观念的重要体现,以往,常常把它当作玩弄权术的表演而加以否定。在这段描述中,曹操确有故作姿态的举动,如“掣所佩剑欲刎”之类,但是,故事的主导方面,却颇有深义。自春秋以来,历代统治者无不强调“法不加于尊”“刑不上大夫”一类超脱法制的特权,而作为丞相和行军主帅的曹操,在战马受惊,无意中践踏麦田之后,却能清醒地意识到:“吾自制法,吾自犯法,何以伏众乎?”并坚持以割发自惩的方式,来维护法令的尊严,致使“万军悚然,兆民受福”  16 。这种执法守法、律己儆百的作风,时至今日,不仍然是难能可贵的吗?

《三国志演义》中名将如云,治军有方的佼佼者,也大有人在。但是,在治军方面,赏功罚罪如此严正不苟的人物,也只有曹操、孔明、吕蒙而已。

再如,体恤百姓、惜农以时的民本思想。

曹操采取过一系列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可引性措施。小说虽然没有正面描写曹操这个方面的作为,但不少章节,直接或间接地展现了他保护和重视农业的清明愿望。征张绣时,他号令三军,不准作践麦田,不准掳掠百姓,违者“并皆斩首”。此令一出,“凡官军过麦田,并皆下马,以手扶麦相递传送而过”,沿途百姓无不“望尘遮道而拜,称颂圣德”(《曹操会兵击袁术》)。征袁绍时,他重申军纪:“如有下乡杀人家鸡犬者如杀人罪”,于是“军民震服”。仓亭大捷后,众将领一致要求乘胜进兵冀州,熟稔兵法的曹操,否决了将领们这一合乎用兵章法的请求。其理由是“见今禾稼在田”,连续进兵,“枉废民业”“姑待秋成,取之未晚”。众将领困惑不解,议论不休。曹操开导他们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若废民业,纵得空城,有何用哉?”(《曹操仓亭破袁绍》;毛本已删)正是在民本思想支撑下,围困冀州时,曹操“教于后军讨粮食”,济助“在城中受苦”的数万百姓(毛本已删);攻克冀州后,便急令宣告:“河北居民,遭兵革之难,尽免今年租赋。”(《曹操引兵取壶关》)

有人说,曹操这一套做法,纯系刁买民心,万不可被他迷惑了眼睛。这种见解,似是而非。曹操本是封建王朝的政治家,他的政治行为,自然谈不到“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这是无需时时事事加以说明的。他的严明军纪,惜农以时,体恤民情等等,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更有效地巩固所得城地,发展自己的实力,维护封建国家的利益。“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曹操对民和邦的关系,说得何等清楚。他和一切有头脑的古代政治家一样,恤民、养民与用民、使民之间的因果关系与互动关系是不言而喻的。从这一角度着眼,说曹操是在刁买民心,无疑是可以的,但实际又是多余的。何况,在罗贯中笔下,“刁买民心”(姑且用这个词)的头号专家并非曹操,而是刘备。所不同的是,刘备的“刁买民心”,大都是姿态性的,主要起着造舆论的作用;曹操的“刁买民心”,则大都落实在具体的政策法令上,对安定秩序,呵护生产,当即收效。正如章太炎《魏武帝颂》所说:“务稼穑故民孳殖,烦师旅而人不病”  17 。一个古代政治家,能时时事事察觉人心向背的极端重要,能时时事事记得民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的道理,在拟定政策法令,采取重大决策时,能密切关注平民百姓的情绪,毕竟是明达过人之处。

再如,不畏人言、不惮风险的求实精神。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诸侯纷纷崛起。罗贯中的小说,成功地再现了“家家欲为帝王,人人欲为公侯”的时代氛围;再现了曹操“奉天子以从众望”  18 、吞吐八荒、炙手可热的气势;也再现了以帝后为中心的公卿士大夫集团对曹操猜忌谤议、积毁销骨这一严重局面。有史以来,任何识见超迈的宰相,都难以取得平庸皇帝的充分信赖。一生谨慎的诸葛亮,仍不免遭到刘禅的疑忌,细行不修的曹操,又怎能见容于献帝?从《白门曹操斩吕布》之后,献帝和曹操之间的对峙,就日趋尖锐并表面化了。曹操的功绩愈大,权势愈重,王霸之志愈显,献帝的疑忌就愈深。对这一局势,曹操了如指掌,但他不畏人言,不惮风险,无意激流勇退。他在《大宴铜雀台》一节中,发表了一篇自明心迹的讲话,其中虽难免有冠冕堂皇之辞,但主旋律是称得上磊落坦荡的。他说:“或有一等人,见孤强盛,任重权高,妄相忖度,言孤有篡逆之心,此言大乱之道也。……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孤所封武平侯之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害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也。”他是在权衡了于己于国的全部利弊之后,才确定了这种决心。不篡位,也不弃权。不能因为害怕戴上篡逆的恶名而给自己和国家带来灾难。古今有识之士,大都欣赏曹操不畏人言的精神。这一性格特征,同样没有被罗贯中埋没。

综上所述,嘉靖本中的曹操形象,被作者赋予了多方面的、色彩分明的英雄性格内涵。面对这一系列描述,无论如何,也难以得出“肆意歪曲历史、肆意丑化曹操”的结论。这样的《三国志演义》,怎能看作曹操的谤书?这样的曹操形象,怎能与旧戏舞台上的粉面奸臣相提并论?

需要强调的是,在上述五个方面的描写中,作者的主观思想和作品的客观思想,基本上是统一的。在这些地方,作者不仅通过生动感人的情节场面,有时还借助“特别地说出来”的方式,抒发对曹操的赞赏之情,如郭嘉、荀彧论曹操的“十胜”“四胜”(毛本删去“四胜”),王粲誉曹操为“人杰”(毛本已删),以及若干直抒胸臆、热情褒扬曹操的诗词论赞(毛本多已删)等(参见拙文《三国演义嘉靖本与毛本校读札记》)。

由此可见,把曹操形象与董卓形象相提并论,是不符合作者旨意的。把曹操形象与袁绍、吕布等形象相提并论(尽管也承认曹操比他们“机智而有才能”),也是不符合作者旨意的。从嘉靖本看,罗贯中笔下的曹操,与诸葛亮、周瑜、刘备、孙权一样,都是大动乱中涌出的、卓尔不群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军事家的艺术形象。他具有这一阶层人物的英雄气质,同时,由于具体的政治环境、生活经历和心理素质的不同,又产生了他独特的性情、风格和行动。当我们习惯地注意到曹操形象中那些常常被人诅咒的成分(对此,下面还要一一论析)的时候,万万不可以偏概全,无视这个形象中所包含的令人喜爱的英雄气质。

注解:

1郭沫若《读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光明日报》1959年1月25日。翦伯赞《应该替曹操翻案》《史学》,1959年2月版,专刊第152期。

2嘉靖本中写曹操第一次出场:“为首闪出一个好英雄“(《刘玄德斩寇功》一节)。毛本改为:“为首闪出一将”。

3曹操《蒿里行》,《三曹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4页。

4《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第460页。

5《三国志·武帝纪》注,转引自《魏书》,见《三国志》(第一册),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4页。

6《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一百二十回》第十四回总评及眉批。

7《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一百二十回》第六十七回总评。

8毛本将曹操的回话改为:“彼既为皇叔,吾以天子诏令令之,彼愈不敢不服矣。况吾留彼在许都,名虽近君,实在吾掌握之内,吾何惧哉!”与嘉靖本原意大相径庭。

9毛本删去赞赏曹操的论赞,增加了关羽“秉烛达旦”的故事。

10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有“史官”诗曰:“尽把私书火内焚,宽洪大度播恩深。曹公原有高光志,赢得山河付儿孙。”

11洪迈《容斋四笔》,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644页。

12《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83页。

13《曹操论集》,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35页。

14见嘉靖本《祢衡裸体骂曹操》一节。毛本第二十三回。

15《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一百二十回》第四十回眉批。

16《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一百二十回》第十七回总评。

17《魏武帝颂》,《章太炎诗文选注(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57页。

18嘉靖本《迁銮舆曹操秉政》一节中,“荀彧进曰:奉主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扶仁义以致英雄,大德也。……曹操乃大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