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回想创世纪

守望家园 作者:徐刚


回想创世纪

人啊,你来到这世上,或者说你在宇宙中出现的时间太短了,而堕落的速度又太快,你高傲、自负,“自夸为永恒、并自称是宇宙之君王”。

——霍尔巴赫《大自然的秩序》

尽管我在用笔写宇宙的创生,更多的时候我却宁可回想,我总是无法避免言说,但,我努力在回想中言说。

回想创世纪,其实就是回想混沌。

混沌包含了一切,但混沌却是无、无有。

当混沌时,必定为黑暗。

是的,我们可以说那是黑暗,有黑暗了,但黑暗是什么?黑暗什么都没有。就连黑色也不成其为黑色,因为那时没有白色,没有任何别的颜色。所谓黑色、黑暗是在有光之后,人类分辨出来的一种颜色,然后用来言说创生之初。

混沌无色,无色即原色。

对于混沌之回想的困难是:我们的回想总是太有条理,或者囿于某种理念,使回想中的混沌如同天文馆一样一目了然,一切都由人摆布好了的各种图案、模型,其实明明白白。

那不是混沌。

让思想渐入混沌之境,犹如在一条林中路上把秋日枫丹白露的各种色彩揉碎,并且切断电源,还要让星月无光。

创生就是给混沌以光吗?

大爆炸的概念是1927年由天主教神父、物理学家勒梅特(1894~1966)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河外星系红移说明宇宙正在膨胀,而膨胀总是从一个特殊的端点开始的,因而勒梅特进一步提出宇宙起源于一个“原始原子”,同时也带来了奇点——物理学上质量、密度、时空曲率都无穷大的点——的问题。

20世纪40年代末,出身俄国的极聪慧的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发挥了勒梅特的思想,认为宇宙起始于一个极端高温、高密度的“原始火球”,伽莫夫也称这个原始火球为混沌,物质在这一火球中以基本粒子形态存在。大约180亿年前,这个混沌体发生大爆炸,向外飞走扩散,密度降低,温度也从几十亿度渐降至几百万度。约在5500万度时,中子自动形成质子与电子,辐射使这些微粒结合形成氢原子、氦原子等。人类所知的一切元素都是在这次混沌初开的大爆炸之后半小时之内产生的。在随后的大约3000万年中,那些原子继续外冲,宇宙进一步冷却,原子开始化合,出现了密度较高的气体团,星系的雏形或者说母体。

大爆炸理论的基本想法是把宇宙时空的膨胀与物质产生、演化联系起来,并且伽莫夫预言,宇宙之中肯定还有作为大爆炸余迹的背景辐射。

标准的大爆炸宇宙模型分为四个演化阶段:

原始火球亦即混沌体阶段。大爆炸发生,时间为零,宇宙在一开始便急剧膨胀,辐射和物质均匀分布,一切成分都处在热平衡状态,温度极高。历经普朗克时代、大统一时代、强子时代、轻子时代,进入辐射为主的辐射阶段。这时候宇宙年龄为10秒,几乎所有能量均以辐射形式呈现。经过最初3分钟,宇宙已膨胀为直径约为1光年的实体,同时有近三成的物质合成氦,核反应消失,但宇宙的辐射密度仍大于物质密度。直到1000年时,宇宙从辐射阶段过渡到物质阶段。自此,物质密度大于辐射密度,并出现原始星团,星系形成,有了最早的类星体,然后一直到现在,我们看见的和看不见的宇宙的这个样子,这个样子的宇宙。

伽莫夫的这一理论对天文学界、宇宙学界的影响有如巨大冲击波一般。有的人深表赞同,甚至进一步加以发挥,认为宇宙已经经历了一连串无数次的大爆炸,扩张之后收缩,收缩之后爆炸,如是往复,等等。

但,对于当时大多数的科学家来说,霹雳一声突造创生出宇宙的想法,是太大胆了,尤其是一些赫赫有名的高等学府,流传着一句笑话:“伽莫夫的理论妙极了,一次爆炸可以造出所有元素!”伽莫夫的批评者进而追问伽莫夫:“混沌从何而来?因何而爆炸?”

伽莫夫并非无词以对。他让圣奥古斯汀出面奚落了一通他的对手们,据伽莫夫说,圣奥古斯汀曾经在著作中答复别人的质问——上帝在创造天堂与人间之前在做什么——时回答道:“上帝那时在创造地狱,以准备接收问此种问题的人。”

宇宙起源的另一种学说几乎与伽莫夫的学说同时兴起了,英国宇宙学家提出了稳恒态学说。

稳恒态学说没有大爆炸那样的突发奇想,以无始无终巧妙地避开了最敏感也是最激动人心的宇宙的开始和终结的话题。按此理论,宇宙不仅每一处大概相同,而且在每一时也大概相同,要保持这种稳恒状态,必须有新的物质不断被创造出来。因而宇宙越来越大,永无限度,这也同样使不少学者感到不安。

两派宇宙学者基本上不失风度地激辩了许多年。

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稳恒态论者渐处下风,因为天文学家发现在宇宙的辽远区域中,强力射电源的数目多于较近的区域。这些遥远的射电源是射电星系及类星体,它们之间的距离足以证实它们是宇宙中的古老天体,这表示宇宙在幼年时期确实要比后来拥有多得多的强大射电源。

稳恒态学说眼看就要支离破碎了,因为他们的一根重要理论支柱是:宇宙只膨胀而无变化。

1965年,美国的两位射电天文学家彭齐亚斯和威尔逊无意中发现了宇宙中的微波辐射,此时与伽莫夫最初发表大爆炸论已经相隔19年了。

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得以青史留名纯属偶然,他们当时并不想寻找什么东西,而只是致力于消除他们的射电望远镜的一些干扰。他们把望远镜接收机用液体氦冷却到绝对零度之上的几度,但仍有残余的噪声均匀地由天空各方面传来,昼夜不息。

这是一种奇妙的信息。

彭齐亚斯和威尔逊请教从事宇宙研究的美国物理学家迪克。迪克的研究正沿着伽莫夫的理论进行,他认为宇宙的各个方向上都残存大爆炸之后的射电波,随着宇宙的膨胀和冷却,射电波也愈来愈长。经过科学家们的论证,彭齐亚斯和威尔逊无意间探测到的“噪声”正是当年大爆炸的余音。多么遥远的回声啊!

那是古老得不能再古老的宇宙创生时期所发生的宇宙过程的信息,人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至此,稳恒态论烟消云散。

按照宇宙大爆炸学说,宇宙物质在大尺度上是均匀而各向同性的,宇宙的膨胀造成了星系的退行,大爆炸的宇宙是一个演化着的宇宙,宇宙年龄为100亿~200亿年,所有天体都比它年轻。这一以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为基础的模型,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一个理论模型。

宇宙学原理、遥远星系退行和微波背景辐射是大爆炸宇宙模型的有力支撑,这个模型把一个极端密度的原始点作为宇宙的起源。相信这一模型的人愈来愈多了,但问题——而且还是老问题——一样纷至沓来:宇宙为什么发生大爆炸?宇宙为什么是由物质而不是由反物质组成的?宇宙是如何在开放或封闭这两种可能性之间作出选择的?宇宙的未来还是一个谜吗?如果稍稍改动一下语汇,那么这些问题仍然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科技使人类知道的事物无疑是愈来愈多了,在看起来十分壮观的深入中,我们仍然茫然,甚至更茫然,那是离开本质愈来愈远吗?

以上种种老问题,科学家用科学的语言告诉我们:

初始条件一旦确立,(普遍的)定律就预言了结果。因此因果性问题通常采用物理定律以内的初始条件来作答。同样地,给出宇宙现在的情景,爱因斯坦方程“预言”大爆炸必然已经发生。当然,这不是对“为什么发生大爆炸”的令人满意的解释,但是目前所能说的确实也只能如此(《宇宙的观念》,肖巍著)。

不过,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些角度来回想大爆炸。

那是真正的神机妙算。

1977年,洛弗尔(英国天文学家、射电天文学创始人之一)在《人类和宇宙的现代观》的讲话中,提供了若干有趣的数据证明着宇宙的无与伦比的奇妙。按他的计算,倘若在宇宙大爆炸开始第1秒钟时,它的膨胀速度慢了一万亿分之一秒,那么在短短的百万年后,宇宙便会收缩并且崩坍,若昙花一现。这就没有了地球形成的时间,更别谈地球之上的万物生灵如何出现了。

这是巧合吗?

为使这样的巧合得以成为事实,其高难度——有科学家认为——等于一个人能准确地猜中太阳是由多少粒原子构成的。

洛弗尔又说,假如大爆炸的理论条件稍有改变,宇宙只能产生氦气,而实际上宇宙产生了100多种元素。

洛弗尔问:

我们的宇宙是不是为了创造生命而建立的呢?

洛弗尔强调说:“我们的出发点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知识。”因而,人们不能不问:“宇宙之所以如此,是否是为了人的生存呢?是思维的逻辑错了,还是我们数学和物理的基本公理不对?”因而,洛弗尔指出:

科学的各部门存在着大量悬而未决的问题,而专业科学家的基本信念是,应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定能找到谜底和答案。许多情况已经表明,这种信念是正确的。然而20世纪却有如下特点,即当人们在一些关键的领域探讨时,诸如涉及宇宙的存在、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人对它的理解等基本问题时,却宛如在黑暗中摸索,一程暗似一程。

并且洛弗尔断言:“科学并非制高点。”

很多科学家认为,大爆炸是时间的开始。

196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澳大利亚的埃克尔斯教授说:“没错,大爆炸发生以后3分钟内发生的情景已有详细描述。至于大爆炸以前的问题,科学家说是没有意义的。他们对这个问题不感兴趣,因为答案要明显连上神学。”

1990年,美国天文物理学家伯力治说:“至今尚未有人告诉我们,谁引发大爆炸和怎样引发的。”

是的,不少人相信大爆炸理论,创生宇宙的大爆炸绝不是随便炸一下就算了,而是炸得如此精密、圆满、周到,那是自然演化可以做到的吗?埃克尔斯又说:“对于大爆炸是一位超自然的创造者的作为这种说法,我感到很满意。”

大爆炸以后10万年,因为宇宙的迅速扩张,温度已冷却至3000度,宇宙最主要的基本元素氢和氦已由原子核状态结合电子而成为原子。所有的物质已组成星云。星云中间有气体和星尘。

创造生命的基本条件已经准备好了。

太阳是一个很晚才出现的恒星,它已经燃烧了约50亿年,现在还在燃烧。

太阳再大一点或再小一点,对地球生命来说都是不敢想象的,我们的太阳刚好不大不小,适合维持生命的存在,至今还只是壮年之星。

太阳的光啊,我们当如何赞美你呢?

1983年,美国物理学家魏斯哥夫也问道:“大爆炸以前是什么情景呢?”或许有人提出宇宙在循环不断地爆炸扩张和收缩,但是仍然存在一个不能避免的问题,那就是第一次原始的爆炸。或许有人说科学只能解释大爆炸以后的情景,这个回答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很可惜这却是唯一的回答。

并且魏斯哥夫认为:

除了用科学解释宇宙的起源外,也可以用神学,两者是和谐的。明显地,犹太教和基督教(即《圣经》)对宇宙起源的传统描述与今天的科学模式很巧妙地相似。过去若有人说太阳产生以前就有了光,就被认为不科学。但今天的科学观点是同意在太阳产生以前,宇宙就已经充满了强光和放射线的。《圣经》作了这样的描写:“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

回想创世纪,便不能不回想关乎宇宙起源的另外一类思考与描述,它们并不具体,却充满着大智大慧,它们往往省略了过程,把开始与终结之间的荆棘路留给人们自己去冥思苦想,即便在科学辉煌之极的今天,它们依然有着不可抗拒的魅力。

圣奥古斯汀说:

毫无疑问,世界不是在某时创造,而是逐渐创造的。在某个时间发生的事,也可能早于它,或晚于它而发生。早于它的时间是过去,晚于它的时间是将来……然而世界是逐渐创造的,同时也创造了世界上的可变运动。

利希滕贝格说:

我们在自然界看见的不是字,而是字的开头字母,当我们随后想读时,却发现,新的所谓字又只不过是另外的开头字母。

歌德说:

如果要提到原始,就应说原始的话,那就是诗一般的语言。因为,归我们日常用语所有的是,经验、理智、判断,这些是不够的。当深入此荒芜的岩缝时,我首先羡慕诗人。

老子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古吠陀《创世颂》:

那时无所谓存在或不存在。

没有大气层,也没有上面的天空——

谁稳妥地坚守世界?谁保管它?

哪里是深渊?哪里是大海?

那时既无死亡,也无不朽,

昼与夜尚不分明。

无风,却散发着淳朴,

只有一个,没有别的。

黑暗笼罩着全世界,

无光的海洋在夜色中消失。

有东西隐藏在壳中,

这一个在灼热痛苦的力量中诞生,

由此产生了起源。

发现精子的萌芽就是爱,

智者出自内心冲动而探索,

发现存在之根为不存在。

用尺横向量此根,

下面是何物?上面是何物?

幼芽的基座为激动之力,

自我栽种在下,竭尽之力在上。

然而,谁能成功地探出,

谁可听说世界起源于何方?

众神来自世界的这边!

是谁说的?他们从哪里来?

亲手创造世界者,

从至高的天穹向它俯视,

他究竟造了它,还是没有造它?

他知道!——还是连他也不知?

《圣经·创世纪》:

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上帝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上帝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

上帝说,诸水之间要有空气,将水分为上下。上帝就造出空气,将空气以下的水、空气以上的水分开了。事就这样成了。上帝称空气为天,而且有晚上,而且有早晨,是第二日。

上帝说,天下的水要聚在一处,使旱地露出来。事就这样成了。上帝称旱地为地,称水的聚处为海。上帝看着是好的。上帝说,地要发生青草,和结种子的菜蔬,并结果子的树木,各从其类,果子都包着核。事就这样成了。于是地发生了青草,和结种子的菜蔬,各从其类;并结果子的树木,各从其类,果子都包着核。上帝看着是好的。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三日。

上帝说,天上要有光体,可以分昼夜,做记号,定节令、日子、年岁。并要发光在天空,普照在地上。事就这样成了。于是上帝造了两个大光,大的管昼,小的管夜。又造众星。就把这些光摆列在天空、普照在地上。管理昼夜、分别明暗。上帝看着是好的。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四日。

上帝说,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要有雀鸟飞在地面以上、天空之中。上帝就造出大鱼,和水中所滋生各样有生命的动物,各从其类,又造出各样飞鸟,各从其类。上帝看着是好的。上帝就赐福给这一切,说,滋生繁多、充满海中的水,雀鸟也要多生在地上。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五日。

上帝说,地要生出活物来,各从其类;牲畜、昆虫、野兽,各从其类。事就这样成了。于是上帝造出野兽,各从其类;牲畜,各从其类;地上一切昆虫,各从其类。上帝看着是好的。上帝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上帝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上帝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上帝说,看哪,我将遍地上一切结种子的菜蔬和树上一切结有核的果子全赐给你们做食物。至于地上的走兽和空中的飞鸟,并各样爬在地上有生命的物,我将青草赐给它们做食物。事就这样成了。上帝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六日。

天地万物都造齐了。到第七日,上帝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上帝赐福给第七日,定为圣日,因为在这日上帝歇了他一切的创造的工,就安息了。

创造天地的来历,在耶和华上帝造天地的日子,乃是这样。

1975年,梵蒂冈罗马教廷把“有杰出成就的年轻科学家”庇佑斯12世奖章颁发给史蒂芬·霍金,他和白纳德·卡尔一同飞往罗马。

白纳德·卡尔写道:

那是一个非常感人的场合。在正常情形下,得奖的人必须走到教宗面前去接受奖章。可是,因为史蒂芬不能上前,所以教宗一直走到史蒂芬面前来。

这是一个历史时刻。教会——尤其是天主教会,和宇宙学之间一向有冲突,这可一直追溯到伽利略时代。史蒂芬对伽利略有极大的亲切感。我记得,我们去梵蒂冈时,他非常渴望到档案馆去查阅被认为是伽利略悔过的文件。在这文件中,伽利略在教会的压力下,收回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理论。

科学和教会之间的争论仍然方兴未艾。最后,教会宣布他们犯了错误,事实上伽利略是对的,这使我们感到很欣慰。但是我很怀疑,如果教宗真的理解史蒂芬的发现,他是否会认可。(《时间简史续编》)

在同一本书里,史蒂芬·霍金所记录的是1981年在梵蒂冈召开宇宙学会议时。“我又重新唤起了对宇宙开端和命运问题的兴趣,之后我们受到教皇的召见”。霍金平静地记下了教皇的应该具有历史意义的一番话,霍金说:

他刚从那次谋杀中恢复过来。教皇告诉我们,研究宇宙在大爆炸以后的演化是可以的,但是由于大爆炸本身是创生的时刻,因而是上帝的事务,所以我们不应该去询问那个时刻本身。

教皇有所不知,就在梵蒂冈的这次宇宙学会议上,霍金提出了一篇名为《宇宙的边界条件》的论文。霍金认为:“空间和时间在范围上有限,但是自己包容起来,而没有边界或边缘,正如地球的表面面积是有限的,却没有边界或边缘一样。在我所有的旅行中,我从未从世界的边缘掉下去。”

霍金并没有断言,上帝是不存在的,他只是小心翼翼而又自信果断地认为,宇宙在开端处没有边界,所以宇宙是一个自足的整体。“只要宇宙有一个开端,我们就可以设想有一位造物主。但是,如果宇宙确实是完全自足的,那还会有造物主的存身之处吗?”霍金如是说。

当·佩奇是物理学和天文学博士,1976年到1979年,他在剑桥从事研究工作时与霍金一家住在一起。佩奇是一名虔诚的福音基督徒,他相信理解这个宇宙可以揭示上帝的某些方面,但上帝拥有比这个宇宙更多的东西。

在霍金家,佩奇通常在早上7点15分或7点半起床,冲一下澡,接着读《圣经》、祷告。8点15分,佩奇帮助史蒂芬·霍金起床。吃早饭时,佩奇会告诉霍金自己在《圣经》里读到的内容,“希望这最后总有些影响”。

佩奇告诉霍金一个故事:“耶稣遇到了一个疯子,这个人被一群魔鬼附身,这群魔鬼要耶稣把他们转附到一群猪身上。这群疯猪跑到悬崖边跳进了海中。”史蒂芬提高了嗓门说:“哦,保护动物学会不会欣赏这个故事,是不是!”(《时间简史续编》)

还有一次佩奇讲到耶稣谈论末日,他说当末日来临,有两个人在地里干活,一个人上天而另一个人留下;还有两个人在床上,一个人上天而另一个留下。说这个故事的时候,佩奇与霍金正在共进早餐,史蒂芬·霍金说:“有两个人在吃早餐,一个人上天,而另一个人留下。”

佩奇对此评论道:“他理解故事的要点,并且友善地接受。”

造物主存身何处呢?佩奇认为:“上帝是否创造宇宙的问题与宇宙是否有边缘并没有直接关联。”

我们或许还可以这样说,对造物主而言根本就不存在存身之处的问题,因为他是造物主。

正是造物主卷紧了大爆炸的发条,并做了周详、精当的安排,造就了一个有限无界的宇宙。对他来说,无所谓开端也无所谓终极,因为他创造了开端和终极,他就是开端,他就是终极。

佩奇说:

我们必须先有信仰,才能问它是否由上帝创造的问题。这是科学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事件。

约翰·泰勒说:

“上帝是什么?上帝是宇宙的性质。”

罗杰·彭罗斯说:

“我想,宇宙和他的存在还有远为深入的东西,我们现在只有非常肤浅的领悟。”

回想创世纪——敬畏与愧疚从心底里涌出——在今夜无月的星空下我闭上双目,倾听不绝如缕的大爆炸的余音——我有何能去言说创造的奇妙与细节呢?

我只是重复。

我只是捡拾。

最初为混沌。

最初为黑暗。

最初为寂静。

最初为冰冷。

最初为起始。

最初为爆炸。

从冷极到热极。

从暗极到亮极。

创造是从粉碎开始的。

创造是从释放开始的。

大爆炸的最初3分钟终了时,宇宙充满了光。

气体开始成为云团,并且愈来愈浓,星云变幻或者星云起源,除了造物主以外谁能看得见呢?

该发生的便发生了……

康德说:“人们将无法接近神的创造力的无限性。”关于“自然界的秩序”,康德还说:“让我们悄悄愉快地于此想象中沉浸片刻吧。”“我们将看到,神性所在的无限空间,种种自然界形成所需的储备之处,消失在一个寂静之夜,充满了产生未来世界需用的材料和推动诸世界的动力。后者稍为启动,世界便开始运动,于是,荒凉空间的无可比拟性便因此而活跃起来。”

我只能在星空下回想,回想神奇、梦幻、人的幸运并感觉着自己的渺小。

现在是白天了。

地球还在自转,把夜晚转给我,也把白昼转给我。

白天是污浊而喧嚣的。

有些人永远在劳作,这是收割麦子的季节,农民还在领白条吗?

有些人永远在奔走和格斗,但内心里充满着恐慌。他不得不借助“大哥大”在所有公共场合显示自己的存在,他永远不会懂得自行退隐的才是存在,自我显露的却是毁灭。但,可以惊讶的是,在刚刚买得起“大哥大”的中国,这样的人竟是如此之众!

星空使我想起创生。

白昼使我想起毁灭。

人啊,你来到这世上,或者说你在宇宙中出现的时间太短了,而堕落的速度又太快,你高傲、自负,“自夸为永恒,并自称是宇宙之君王”。(《大自然的秩序》,霍尔巴赫)

德日进说:“纵然有众多发现和发明,无可置疑20世纪的人是可悲的——为何如此恐慌,说到底还不是由于作为成长中这个物种的庄严展示的结果,另一种明显的迹象正在我们的视野中兴起:已消灭的物种的迹象?”(《人与自然》,狄特雷尔特等编)

人已经不是野兽了,但肯定还不是天使。

问题是,倘若有谁为野兽张目进而与人争执道:野兽吸毒吗?野兽为了财富的增长而污染大气、河流吗?野兽整天开会公款吃喝耗费民脂民膏吗?野兽行贿受贿吗?

夫复何言?

人仍在执迷不悟地以挥霍浪费的方式,耗去着大自然赐给我们的最后的财富。

结局为热量消失。

当能量不再转换时,形体既不能形成也不会消失,而是凝固。

在《最初三分钟》这本风靡世界的书里,温伯格也写了宇宙的结局,“目前的宇宙系从一种无法描写的起始状态发展而来,面临的却是在无限寒冷或难以忍受的炎热中的毁灭。宇宙愈容易理解,便愈是显得无意义”。

大约50亿年后,如果人类还有残余在,他们看到的部分情况,将如达维斯在《最终为新的开端》中所预言的那样:

宇宙的坍陷程度愈大,收缩运动便愈增强。到了某一时刻星辰将或多或少地均匀地挤满空间,相互之间的距离也缩短了,夜空将比现在明亮得多……温度超过百亿度后的1秒钟左右,量子过程便起作用,在强大的潮汐力下,空间内的时间开始破碎,在此用我们熟悉的物理学无法再前进,所以说不出以后将如何。假如没有量子过程的话,也许宇宙间的全部物质将会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消失,从而宇宙的存在湮灭。这一结局与构成先前描写的景象的空洞黑暗迥然不同,那里至少还有不断扩展的空间——此时则相反,无论空间或时间都经受不住这种独特的方式。宇宙具有对称的历史:诞生、生命和死亡。其间诞生和死亡很难区分:宇宙在火球中消失,正如它从火球中出现。

达维斯同时还告诫人类不必惊慌,太阳还会给我们几十亿年时间,也许真正可怕的不是星辰的终将毁灭,而是人类在地球上无节制的活动所造成的自取其辱、自取其亡。达维斯说:

现代天体物理学向我们指出,星辰不仅形成和发展,而且在某个时刻必定会消失。这是一场对地球也起作用的、不可避免的灾难:虽是一场局部的有限的灾难,对宇宙的发展不会有影响,却会结束地球上的人类史。不过太阳还会给我们数十亿年时间,如我们不过早地消灭自己,则人类生存的两三百万年不过是天色刚刚破晓而已。

人类对末日的恐惧是根深蒂固的,然而对自己加快走向末日的所作所为,却又是麻木不仁的。

末日并非一日。

末日除了有终极的意义外,它还是个过程,因着这个过程的可长可短,人类并非没有自救的机会,所谓爱护地球、守望家园、世代可持续不是一句空话,当然如果得其反,那便是末日灾难的提前降临。

作为过程的末日有各种景象。

你见过沙尘暴吗?满天尘沙隔断了太阳,白天是昏暗的。有大风,树上的花蕾纷纷落地,孩子和羊羔被卷到远处的水塘里,作为人的骄傲和中心的城市不再有光明,连哭泣与呼喊都没有。亲爱的读者,你说这是什么景象!

地球正在沙漠化的过程中。

地球沙漠化就是地球金星化。

可是,只要沙漠还没有涌到我们脚下,只要沙漠还没有把我们从一个城市里驱逐出去,这个城市必定仍然是奢靡的,到处灯红酒绿,醉生梦死。

笔者写完《荒漠呼告——土地之卷》后从报章上得知:中国沙漠化的速度已经从每年2100平方千米增至2600平方千米。我们一共有多少土地,还可以沙化多少年!

真的,“没有人相信,这已发生”。

我常常想起米洛奇《诗集》中的一首诗——世界结局之歌:

世界结局之日

一只蜜蜂嗡嗡地围着旱金莲转。

渔夫在给发亮的渔网打补丁,

快活的海豚跃入大海,

小麻雀蜷缩在檐沟上,

蛇皮金灿灿,这本应如此。

世界结局之日。

妇女打着阳伞走过田野,

酒鬼在草地边缘入睡,

蔬菜商贩在街上吆喝,

黄色风帆的船只在岛前准备起航,

空中飘忽着小提琴声,

黑夜倏然不见。

对闪电和雷击期待过的人

甚为失望。

期待过天使长的预示和吹号者

不体会,这已发生。

只要日月依然当空旋转,

只要蜜蜂仍在玫瑰花上飞,

只要有孩子出生,

没有人相信,这已发生。

唯一个白发老者,可能是预言家,

但,他也有别的事干,

他一边拴番茄秧一边说:

没有别的结局。

没有别的结局。

啊,回想创世纪——是谁在回想——我们因何能回想,又为什么要回想?

回想是与空气和风一般自由的。

回想其实是一种选择,人并非只是在走路的时候显出其姿态、步伐与方向的,这一切的初始条件往往在回想中形成,一样是无中生有。

回想的选择是生命选择。

回想之路千姿百态、大小不一,或者连绵,若山峦若江河若荒漠;或者断续,如雨滴如落花如秋叶。回想可以使人更加真实也可以更加虚妄,回想可以使人更加敬畏也可以更加狂傲,回想可以使人爱也可以使人恨。

回想如风。

回想那风。

回想是灵魂的反刍。

咀嚼昨天,昨天是那么丰厚,有甘甜有苦涩有洁净的空气有大草原有大荒凉,否则我们怎样面对今天和明天的多彩而又喧嚣的浅薄呢?回想,是一杯没有污染的清水,可以滋养疲倦的心灵和饥渴的细胞。一般来说,我回想故我在,是排除了行尸走肉的生命的象征,沉浸回想好比自己亲手酿一种酒,拾回昨天的麦粒或者别的什么,比如:人的生命是哪一阵风卷来的完美而又脆弱的种子?

如果没有回想,这个世界还会温情脉脉、灵智闪射吗?

时光之箭在我们丝毫不知人生的时刻,把我们扔到了人间。为此,我们都曾哭闹过表示抗议。然后是吮奶、学步、听风看雨数星星,穷乡僻壤处的一间草棚便是家园所在,有羊圈,有小河,有芦苇,河里有鱼,地上长草,有炊烟,有独木桥。当岁月把仅剩的天真丝丝缕缕地连根拔走,人便随风而去,像河畔的蒲公英那样飘走了,后来我才知道蒲公英总会落到地上,而人却成了流浪者,找不到回家的路。

于是便回想。

母亲的背影,草棚和竹床,独木桥头的牵牛花。

回想那风。晃动的杨花柳絮晃动的村落晃动的家园,风的湿润使我想发芽,风牵着我的手要去触摸风的深处,拨动一根琴弦,让大爆炸的余响轰隆隆地滚过。

春天的风是绿的。

秋天的风是黄的。

冬天的风是白的。

回想的自由自在,可以让时光短暂地倒流。

回想之时,世界便充溢着无序和混沌的交叉、重叠、对称,或者撞击与撕裂,彗星不知道在追逐什么,碎片是想回到原先的轨道吗?一朵乌云把一朵白云撕裂了,一朵白云把一朵乌云包裹了。黑洞是诱惑,也是期待。让太阳穿过黑洞,让月亮穿过白洞,让所有彗星的彗尾同时放出万丈光芒,照亮宇宙太空中的星坟,让新生的小星们做一回小蜡烛,让光对风说,让风对云说,让云对雨说,让雨对人说。

亲爱的读者,你猜猜说了些什么。

日落西山,月上东山,一切依旧。所有大睁着的眼睛看不见的,则是时光在意识中的另一种形态,它可以弯曲,它可以回溯,重现过去,失而复得,死而复生。

这个世界繁华得像荒漠。

到处都是被占领的大地上的钢筋水泥、高楼大厦,假如回想碰壁而回你不要感到惊讶。但,你还是要回想,回想那风并且让风带着你穿过夹缝,寻找退隐的大地,无视一切禁令与红绿灯。没有地域疆界,没有人群贵贱,只是呼唤着家园的归去来兮,门口的昨夜之雪,海棠与红樱桃。

一阵风吹走的,能由一阵风吹回吗?

回想不是梦。

回想要宽阔得多,随意得多,清醒得多。回想是回想存在,而梦之所以为梦就是不存在。偶尔,梦里也有回想,那是无序状态的另一种壮观:梦与回想重叠,回想与梦争执。回想说你是梦,梦说我也可以回想;回想说我是存在,梦说原先我们都不存在,没有光的时候你在哪儿?有了光就有了回想,就有了梦,存在是人不存在也是人。你在黑洞的边缘回想黑洞,让太阳和月亮钻进钻出,我可以把梦做到黑洞里面去,在洞口挂个帘子斜插一面酒旗……哦,这真是太荒唐也太美丽了。真的,倘若没有这样的万物错位、时空倒置、物我两忘的混沌境界,理性的机床将在电脑的指挥下按照标定的尺寸,校正人的每一根骨头,每一种思维,每一个细胞,不再有任何真正的想象。

所有的事物当发生之初,便已经有结果了。

一切的回想因而都是时间的倒流,回想那风的驱动,人是树的最高枝,落叶纷纷的日子早已包含在新芽里了。可是,时间又是什么呢?我们都看见了或者感觉到了,时间渗透一切,时间又是捉摸不定的。对于每一个作为个体的人来说,他只知道他出生的时间——那还是别人告诉他的,他不会知道死亡的时间——他死了,对他来说时间也就完了。如果我说,人是为死而生的,可能会被指责为悲观厌世,但人的生命倘若没有死做终结,时间的意义又何在呢?

让我们回想爱因斯坦悼念青年时代的挚友贝索时的一段著名的话:“现在,他又一次比我先行一步,他离开了这个离奇的世界。这没有什么意义,对于我们有信仰的物理学家来说,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分别只不过有一种幻觉的意义而已,尽管这幻觉很顽强。”

回想时间,回想幻觉,回想那风。

我沉默,但我回想。

回想不尽的风啊!因为年轻而圣洁的风,因为老成而和煦的风,带着天真的风,刻着皱褶的风,像榴花下裙裾一样展开的风。花零落了,叶剪碎了,连坟茔也没有,只有野草守望着。

这是一处家园吗?

我从回想中落到地上,我赶着朝霞经过这里,那么多年轻的水汪汪的眼睛啊,杜鹃啼了,荒野绿了,细小的根先是裸露着,后来便缩骨,浓得化不开的一粒刺儿梅。

回想是飘逸的。回想为什么飘逸?

回想的根基在大地,因而我才稳固,稳固地回想。

世界不过是个驿站。

当我们这代人的时间用完,不再回想,还有树木山泉吗?还有蓝天白云吗?

当我们回想之时,未来之路便已经在脚下了。

除了倾听大地,人类别无选择。

写在星空的扉页上

我站在地上,也置身天宇,白日云海苍茫,夜晚星空如穹,或者阴或者晴或者雨或者风或者花开绚烂或者落叶飘零或者惆怅或者做梦或者行色匆匆……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宇宙是亘古以来就有的吗?倘说是星云起源,它为什么要起源?是偶然的呢还是必然?假如是偶然,又怎么去设想宇宙中至真至善至美的缜密与和谐及奇妙,并且至少迄今为止独独把一个有光有水有空气有土壤有月亮和星星照耀的地球,留给了人类及别的万类万物?

初始和终极是永远的初始和终极。

有多少伟大的头颅在星空下消失了。

那些试图穿过神秘天宇的目光,也终于茫然地坠落,如迅忽的流星。但,这一点也不妨碍人们敬仰那些观星者,并且在无助之际仰望星空云海,在心里轻声地呼唤“天哪!天哪!”这时候人会感到灵魂的某种寄托,有了沟通和慰藉。尽管,我们仍然很难言说“天”是什么。

今夜,星空温柔地低垂着黑色的帷幕。都市的高楼只是把我的视线切割了,我知道在群楼的那一边,在大地被强行挤占的各种缝隙间,在更遥远的旷野、山乡和荒漠戈壁,这夜的帷幕是不可阻挡地低垂着的,从天上到地上。我甚至还敢断言,这尘世间的所有繁华都市的灯火,不过是为了掩饰苍白徒然地浪费能源,却无法在这暗夜的一角烧出一扇通红的窗户来。

技术炫目地展现,灵智黯淡地衰微。

自从天真被放逐,人类竞相成为掠夺者、操纵者,仰望与崇拜星空的年代,已经变得十分遥远了。

星空的爱仍然是宽阔的。

谁不是星空下去而不返的过客呢?

我爱听墓中人语。

我常常在夜行时寻访墓地,感觉着另一个世界的平等、自由以及温馨,真正的安息。

走过一生,走得太累。

现在好了,他们不再争吵了,不再打仗了,不再劳作了。

眼前会升起一块墓碑,以及墓碑上的话:

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经常愈加反复思索时,它们就愈是给人灌注了时时更新、有加无已的惊赞和敬畏之情:头顶的星空与内心的道德律。

康德死了。

那墓碑活着。

有过对星空的仇恨吗?我不知道。但,赞美与敬畏却几乎是永存的。我之所以说“几乎是”,因为宇宙要毁灭,太阳有热寂的一天,到那时,关于星空、自然的赞美将不得不在毁灭中毁灭。我们可以想象新的开始,但是很难。

仇恨因为是仇恨而消散。

赞美因为是赞美而长存。

爱因斯坦说:

任何一位认真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深信,在宇宙的种种规律中间明显地存在着一种精神,这种精神远远超越于人类的精神,能力有限的人类在这一精神面前应当感到渺小。

我在大自然里所发现的只是一种宏伟壮观的结构,人们对于这种结构的了解还很不完善,这种结构会使任何一个勤于思考的人感到“谦卑”。这是一种地道的宗教情感,而同神秘主义毫不相干。

牛顿的墓碑上写的是别人刻上去的话:“人们欢欣吧,这个伟大的人物曾经为人类的光荣而活在世上。”英国诗人波普这样热情地赞美过牛顿:

当整个宇宙都在黑暗中时,

神若下令:牛顿你出来吧,

光就会出现。

牛顿则是这样说自己的:

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我不知道,在世人眼里我是什么样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像是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为不时捡到一块比较光滑的卵石、一只比较漂亮的贝壳而喜悦,真理的汪洋大海就在我面前,而我却完全没有发现它。

七尺之躯,头颅至上。

当毕达哥拉斯第一个认定地球是圆形时,他只是出于想象而没有任何实证。这位精通几何的天才从最美的几何图形——圆形——得到启发,进而认定地球的形状应是最美的圆形。更多的星空下的观星者是由自己的头颅想象天宇的,圆形或者类似圆形的形状便被其视为神圣、神秘。中国古观象台的仪器都离不开圆或半圆或弧状,就连最早的象形文字也都是圆形的,而现在的方块字——方形是圆形的变体——则是为了书写方便。当我们的先民在树上“筑巢而居”时,那巢也是近似圆形的。有资料证明,中国长江流域最初并延续了千百年的民居是一种用芦苇、稻草搭成的半圆的“环洞舍”,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器皿如锅、碗、盆、碟无不都是圆形,等等,均是没有文字可资说明的先人与天地感应的妙不可言!

圆的奥秘啊!

圆的诱惑啊!

《科学的历程》的作者吴国盛说:“这头顶的星空就是宇宙。”既非哲学家,也不是天文学家的我,在一次又一次地仰望星空时,感觉到的是一切的一切,澄明而深邃。它不同于北斗七星这样的天体以及夏夜群星闪烁的银河,它们都有空间位置,有轨迹可寻,而宇宙呢?它是什么?它在哪里?

目光开始寻觅,并且和星光碰撞,想象便丝丝缕缕地在头顶升空,从一朵乌云下来到一朵白云上,拽住彗星的尾巴,徘徊于黑洞的边缘,月亮像银钩。

我用我的目光裁剪我的想象。

像裁剪一朵云,像裁剪一块布。

然后编织成各种带子,挂在月亮银钩上,再用剩余的小布头装饰黑洞……

可是,星月黑洞之外呢?哪里是开始?哪里是终极?

在没有望远镜的古代,人的目光反而能看得更远、更透彻。明朝的杨慎说:“天有极乎,极之外何物也?天无极乎,凡有形必有极。”

宇宙是不可言说的,但我们拥有宇宙。因为“宇宙固然不是我们的经验对象,但我们总是以经验对象的方式生活着”(吴国盛语)。

我们拥有宇宙是因为我们存在。

我们追问宇宙则源于“思的虔诚”。

“思正以它单纯的说,在语言中犁出不显眼的沟。这些沟比农夫迈着缓慢的步子,在土地中犁出的那些沟还要不显眼。”(《海德格尔语要》,第29页)

宇宙的神秘使我们莫测高深。

宇宙的澄明是提醒人类记起我们的存在,我们的家园的存在。即便当无家可归的感觉苍凉地袭来,能知其为苍凉者岂不依然证明着我们的存在?

“思亘古如斯又倏忽闪现谁的惊愕能深究它?”

宇宙的秘密就是光

人类关于宇宙的最基本的知识,都是观星者的记录。

最初的观星只是出于好奇,而不曾想到要创建一门科学,在后来的科学毫不犹豫地埋葬了好奇之后,当我们回首,谁都会感到:古星空是格外璀璨的!你甚至在星空下会碰巧遇见原始思维中敬畏的目光,以及企图读懂它的愿望。谁知道古人离开宇宙更近呢,还是今人离开宇宙更远?

我们还会想象吗?我们还能想象吗?

如是白昼,云遮着天,云总是白云与或浓或淡的乌云,夏日的傍晚还有红色火烧云,透过云的裂缝,天是蓝的。如是晚上,夜空晴朗,星光璀璨,那光闪亮而且袒露,我们的童年都还有过数星星的经历,数着数着便会想:那星是什么?那光是什么?那星光之外又是什么?

当神话与传说被放逐,现代的书上告诉我们,所谓天就是大气层,包围着地球的气圈从地面往上测算约有2000千米厚,不过大气总量的90%都集中在约15千米以下的范围内,在50千米的高度内已占去99.9%。再往高处,大气便日益稀薄渐至真空,那是接近星际空间的边缘了,属于另一个世界。

因而,我们已经大概知道天并非实体,没有固态硬壳,后者只是以观天者为中心的假想的圆球面而已。

你说你看见天了,其实你什么也没有看见。

你说你什么也没有看见,你天天在天底下匆匆来去。

那么宇宙呢?

中国的古籍《尸子》谓:“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东汉天文学家张衡说:“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谓也;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

显然,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的一切,天、天体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可以用史蒂芬·霍金的一番话代表西方的或者说当今世界的宇宙观念:

古老的关于基本上不变的、已经存在并将继续存在无限久的宇宙的观念,已为运动的、膨胀的并且看来是从一个有限的过去开始并将在有限的将来终结的宇宙观念所取代。

“更概括地说:从混沌中诞生出有序的宇宙;有序的宇宙转变为万有的宇宙;而这个‘万有’的宇宙竟创生于‘无’。”(《宇宙的观念》,肖巍著)

宇宙空间之大,天文学上只能以光年作计算。光,是宇宙间速度最快者,l秒钟为30万千米,眨眼之间便绕了地球7圈半。一年约3155万秒,光,在一年中走了多远呢?大约是9.5万亿千米,这便是1光年。

光,一直在走,从不停息地运动。

光,从有光的那个瞬间起就开始了光的历程。

不知道光的神速是在逃逸呢,还是在追寻?

如是逃逸,它为什么逃逸?如是追寻,它又追寻什么?

爱因斯坦说:“如果我赶上一束光线去看世界,它会是怎样的呢?”

它会渐渐地显现出来,但显现之路极为艰难,远非平坦,许许多多如今看来属于常识的观念,在当初,却正好相反。比如现在尽人皆知的地球自转与绕太阳公转;地球尽管称为地球却也只是天体的小小不言的一部分,等等。然而,假如我们换一个角色,把自己设想成史前底格里斯河畔的观星者,以为天空是一个巨大的苍穹,晚上悬挂着的星星开始发光,太阳每天横越苍穹,早晨从东方的海上升起,晚上则落到西方的大山中,似乎也是合情合理的。

人们找到了光,也为光迷惑了。

但,即便是最初的观测,星空好像还是杂乱无章的年代,从四季往复中得出了春种秋收的规律,又知道了“础润而雨,月晕而风”,“南闪火门开,北闪雨来来”,月亮的圆缺又约略地与春汛及秋雨相关联,便有了“天垂象,圣人执之”的古训。总之,天与地与人的生产、生活的关系是从开始就显现,并愈来愈密切了,密切度的增加与人的活动有关,只要你以为对星空、天宇有了一些了解了,哪怕这了解后来被证实是错的,也一样会把人与天缠结得更密切,人的敬畏之心也愈加强烈。人以为自己伟大是在地上,人发现自己渺小,则是在天上。人以为自己伟大的时候,其实只是渺小地站立着;人发现自己渺小的时候,精神的伟大已开始试图去追问星光了。

《宇宙》的作者大卫·伯尔格米尼认为:

在旧大陆(欧、亚、非三洲)的古老文明中,在精确观测方面,只有中国人足以与美索不达米亚人比美。中国人远在公元前2137年就曾记录下日食,而且建造了大量的天文台。新大陆(美洲)的玛雅人也是古时出色的天文学家。他们采用的历法,在许多方面都比我们目前通用的星期、月份、年和闰二月为29天的这一公历方便。可惜我们只能辨认玛雅人的数码,而不能认出他们的文字,所以对他们天文知识的整个范围,至今仍不了解。

人类留在天宇中的目光、探求与想象,是如此地缤纷、曲折,我们最好不要用冷冰冰的“准确”与“错误”这样的理性的判决字眼去评估它们,一切都是珍贵的思的丝丝缕缕,无须编织,不是网罗,更没有想到名垂千古。任何一种假设都是大胆的,任何一种想象都是奇特的。它们有时互相重叠,有时也互相冲撞,为了寻找并确定宇宙的中心。晚年的柏拉图“非常内疚,为的是把地球放在宇宙的中心”(普卢塔克语),并且柏拉图认为“这个正中而且最崇高的地方应该留给更有价值的东西”。

当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希腊的文化之都从雅典移至埃及亚历山大港,仍有地球运动说的天文学者坚持认为地球自转、公转而且并非宇宙中心,塞摩斯的阿利斯塔克(前310~前230)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阿利斯塔克日心说的细节已无从得知,但他确曾指出过: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月亮及五大行星以各自不同的速率绕太阳运转。结果是阿利斯塔克被视为异端,这个被史学家称为“古代哥白尼”的天才最终不仅是无法淹没的,而且让千百年之后的人们认识到所谓异端很有可能是真理的新思维。霍尔顿在《物理科学的概念和理论导论》中庄重地说:

但正是这些推测在1800年后启发了哥白尼去完成他的关键性工作。显而易见,凡属有成果的思性是不受时间或空间限制的,而且永远不能以最终的定论来衡量它们的价值。

哥白尼(1473~1543)的出场是小心谨慎的。

1500年,人类进入16世纪之后,天文观测技术的进步,对光的进一步的跟踪以及对阿拉伯计数制的接受,使古老而伟大的托勒密体系陷入困境不能自拔。

哥白尼不能不小心谨慎,这不仅是因为中世纪教会的势力和影响是如此巨大,托勒密个人的影响及他的《天文学大全》也已深入人心。我们无论怎么看托勒密,他都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伟大者,这一点也不妨碍后人纠正他的理论上的缺陷或错误。但,正如克莱因所言:“托勒密理论提供了第一个相当完整的证据,说明自然是一致的而且具有不变的规律,它也是希腊人对柏拉图提出的合理解释、表现天体运动这一问题的最后解答。在整个希腊时期没有任何一部著作能像《天文学大全》那样对宇宙的看法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并且除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之外,没有任何别的著作能获得这样毋庸置疑的威信。”

因而波兰人哥白尼只能小心翼翼地在托勒密的宇宙体系中把地球挪开,将太阳放在所有行星轨道的中心,使之光芒四射。1543年,他说:“太阳肯定居于一切事物的中心……从那里它为各行星带来光明。”同时哥白尼又表示这些轨道还是圆的。在许多情况下沿用的还是托勒密的“本轮”说之后,哥白尼仍然受到攻击。1543年,哥白尼临终前在床上看到了他自己的著作《天体运行论》。终于,地球绕着太阳旋转了……

哥白尼长眠在星空下之后,意大利人布鲁诺不顾教会的禁令,研读《天体运行论》,并认为: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它只是无数恒星中的一颗,宇宙中有无数的“太阳”……

布鲁诺比哥白尼走得还要远。

1600年2月17日,罗马教廷执行对布鲁诺的火刑,罗马百花广场上,熊熊的火焰吞噬了一个追寻光的秘密的伟大探求者的生命。布鲁诺在最后的遗言中说:

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会知道我的价值的。

100年后,罗马百花广场上建起了一座布鲁诺的铜像。

布鲁诺被火刑处死后9年,即1609年,伽利略在地球上举起了人类用来观测星空、追问光线的第一台望远镜。欣喜若狂的伽利略在望远镜里看到的是这样一些图像:月亮表面并非洁白光滑,而是坎坷不平、坑坑洼洼,环形山比比皆是。特别使伽利略震惊的是,金星像月球一样有盈亏的位相变化;木星拥有自己的4颗卫星;苍茫银河系原来是由那些看似针尖般大小的星星及其光构成的……

哥白尼的设想,布鲁诺为之被活活烧死的那一个完全不同于托勒密“地心说”体系的宇宙体系,被伽利略及他的望远镜证实了。

科学其实就是望远。

伽利略为哥白尼、布鲁诺的学说激动,并且因此而常常仰望迷人的星空。当柔和的星光布满心田时,伽利略深信,在那星星闪光处,在那蓝宝石一般的天幕的深处,人类不知道的秘密太多了。

1604年,伽利略亲眼目睹了夜空中一颗“新星”的出现,它是生出来的,还是闪出来的?

1609年,伽利略从朋友的来信中听说了一个传闻:荷兰的眼镜匠利帕希发明了一种能使远物近移的“魔管”。这一信息使伽利略激动之余顿时心生一念:制作望远镜。也许是“眼镜匠”启发了伽利略,他凭着自己科学知识的功底和丰富的想象力,开始磨制镜片,制作镜筒。靠近眼睛的凹透镜为“目镜”,另一面对着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为“物镜”。一架放大32倍的望远镜由伽利略亲手制作成功,并且也使伽利略成为人类史上第一个把望远镜指向空中的人。

伽利略发现木星的4颗卫星的时间,是1610年1月初,当他把望远镜指向木星时,真相显露了——木星的淡黄色圆面附近有3个小亮点,那是3颗小星星。连续几个夜晚的观测之后,伽利略有点困惑了,这3个小亮点有时会成为4个,有时却只有2个。困惑之后的豁然开朗使伽利略长长地吐了一口气:那是木星的4颗卫星,它们环绕木星运转,有时互相遮掩,有时转到木星后面去了,原来如此。

哪是什么地球中心?哪里只是地球才有卫星?

木星的这4颗卫星现在被称为伽利略星。

用眼睛直接观察太空的历史由伽利略结束了。但,伽利略为此付出的种种代价之一是常年患眼疾,到老时双目失明。

伽利略还用望远镜观测太阳,并最早发现了“太阳黑子”,亏得有云雾遮挡而他的望远镜放大率也不大。但即便如此,直接以望远镜观测太阳的结果也使伽利略的眼睛受到了极大损害。他曾经看见过,他后来什么也看不见了。

伽利略把自己的观察结果写成《星际使者》一书。

1616年,伽利略被罗马天主教宗教法庭传讯,庭长命令他忏悔并放弃“有关地球、太阳及其他恒星的异端邪说”,同时宣布《星际使者》为禁书。伽利略还之以沉默。

伽利略一定想到了夜的沉默,星空的沉默。

那沉默是如此巨大,因为它是自身的显现。

1633年6月22日,罗马宗教法庭拘押伽利略并判处他终身监禁。当这位已经年迈的老人被带离法庭时,他喃喃自语:

可是,地球仍然在转动着呀!

1642年,伽利略在监禁中病逝。

哥白尼之后的另一个观测者是第谷。

丹麦人第谷及他的学生——德国人开普勒,在16世纪临近后期的日子里,与伽利略一样,都是光的追问者。后来,伽利略为“日心说”的确立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开普勒则在第谷精密观测的基础上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即:行星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行星在循椭圆形轨道运行中,离太阳近时比离太阳远时速度要快一些;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公转周期的平方,与轨道半长径的立方成正比。

第谷是在17世纪开始时离开人间的。

如果说第谷是16世纪末叶最后的也是最伟大的观星者,当不为过——10年后伽利略的望远镜就问世了,人类用眼睛直接观测星空的年代结束了。

但,世人仍可为第谷的发现而惊讶。

1572年11月11日,日落之后,第谷看见了仙后星座中出现的一颗他过去从未见过的明亮的星,他记录道:

11月11日晚间太阳落山之后,按照习惯,我正在观察天上的繁星。忽然间,我注意到这一颗从未见过的、异常的星,它比任何星都亮,正在我的头顶闪耀着。

我觉得很奇怪,以为我的视觉发生了毛病。但我把那颗星的方向指给别人看时,他们也都看到了那里确实有一颗星,我便不再怀疑,这真是一个奇迹呀!

第谷还详细记录了这一颗星的颜色和亮度的变化:该星起初呈明亮的白色,亮度与金星最亮时相当;后来渐渐变成黄色,再变成红色,最后是铅灰色;到1574年2月间,它的亮度已弱到眼睛刚能看见的6等星;然后就再也看不见了。

先是辉煌突起,然后迅即暗淡,乃至消失,迷人的星光啊!

后来的天文学家根据第谷的详细记载断定:这是一颗老年恒星的爆发现象,即超新星爆发,是这一颗老年恒星坍缩,成为星坟黑洞之前的回光返照。如果它的残骸还在,或许还能找到第谷多情而执着的目光。

1577年11月13日,第谷又发现了一颗人称“扫帚星”的大彗星。他持续观测3个半月之后,经逐日测量计算其位置,得出彗星运行的速度,并证明彗尾之光是由太阳对彗星的影响造成的。第谷撒手人间时,开普勒已经雄心勃勃地站到了他的位置上。在第谷观测的纷繁而又详尽的星光闪烁的轨迹上,开普勒终于发现火星运动并非是匀速的,据此可知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也并非是“完美”“完满”的圆形,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就是这样诞生的。

伽利略辞世之年即1642年,牛顿在英国南部林肯郡的一个小村落里出生。传说的苹果落地的故事发生在1666年,牛顿在家乡的果园里读书时。

苹果为什么落向大地?

月亮为什么不从天上落下来?

总之,现在该由牛顿来追问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了:行星为什么会如此这般地绕太阳运动,而不是别的模式呢?是什么样的力量驱使着行星似乎是永不疲倦地绕着太阳万古奔波并且还将奔波下去呢?

亲爱的读者,请想一想“万有引力定律”!

我们完全可以说牛顿征服了人的世界。

我们绝对不能说牛顿征服了光的宇宙。

人类因为牛顿而知道,天空的那些球体在绝对的、静态的外太空的框架之内自转公转。根据牛顿的理论计算,两颗只凭肉眼看不见的行星即海王星、冥王星(冥王星于2006年被定义为“矮行星”),也终于被发现。关于光和其他电磁波、原子物理学的各种定律也都陆续问世了,太阳在宇宙中的位置也全无中心可言,而是带着它的行星疾速地莫名其妙地朝向天鹅星座奔驰。它的轨道的中心竟然是一个巨大的被称为银河系的星系。在这本来就令人难以想象的星系之外,还发现了数以亿万计的河外星系,这些星系距离我们实在太为遥远了,还有人类未曾发现的呢。

牛顿之后,世界天文学界在将近两个世纪的时间里,如同发现天王星的威廉·赫歇尔所希望的那样,致力于“测量全部天空”并且“查明其全面结构的蓝图”。此种豪情与乐观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使人觉得揭开宇宙全部秘密仿佛就是明天早晨的事情了。事实远非如此简单,一个主要的原因是观星者往往把光看得太简单了。

宇宙的秘密绝大部分是由光谱写的或者是与光密切相关的,观星者在千百年来不断发明、更新更好的接收器以录取太空之中光的秘密的信息。他们把望远镜从伽利略当年最先使用的粗糙的透镜,改进成如今的帕洛玛大型望远镜,再加上一个有力的伙伴射电望远镜,乃至把天文台送到大气层外和直指宇宙深处的哈勃太空望远镜,这一切组成了人类关于光的追寻、追问之路,气象万千而又艰难困苦。

牛顿已经遇到了的光给望远镜制造者带来的困扰之一,便是光在透过棱镜或别的剖面为楔形的玻璃片时,会散开形成多色彩虹造成的色差,于是人们便把最初的折射望远镜制成反射望远镜。总之,这些孜孜不倦的观星者们总是面对着光、追问着光、离不开光却又因为无法记录光而好比是在黑暗中摸索。不过,这样的摸索除了伽利略、第谷之外还有成就惊人者:17世纪时,波兰但泽的约翰尼斯·赫维里厄斯用笨拙的透镜望远镜测绘月球面貌,把1564颗星列成星表,观测太阳黑子,并发现了4颗彗星。为了使各色光的聚焦更加鲜明,使用长焦距望远镜便成了唯一的解决办法。最壮观也最能说明捕捉光之艰难的是一种架空望远镜,连镜筒都不用,在安置好高高的透镜之后,观星者就坐在透镜下面,在几十米外的距离处往上搜索。使约翰尼斯·赫维里厄斯成为月面地形学之父的架空望远镜高达46米,相当于现代12层楼高。而发明摆钟、首先看出土星光环确为光环而并非是朦胧月影的克里斯蒂安·惠更斯的望远镜更是高达64米!

由伽利略开始,望远镜伸向太空之后的一个世纪中,太阳系各行星的卫星总数已达到10颗,除了月球以及4颗“伽利略星”之外,又发现了土星的5颗卫星,但行星却还是只有6颗,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与土星。

星空是层出不穷的。

问题是谁发现了它,或者说谁也别想彻底地发现它。

1738年11月15日,又一个与星光极有关系的人物出生于德国汉诺威城,他就是威廉·赫歇尔,他后来随同父亲及妹妹移居英国。对观测星空的兴趣使他决心自己制作望远镜,并和他妹妹一起炼制出了一种反射率高达60%的白青铜合金作为主镜。

1781年3月13日晚,将近半夜时,赫歇尔和他的妹妹用一架自己磨制的、口径15厘米、放大倍率227倍的望远镜观测双子星座中的恒星时,突然发现附近有一颗陌生的星。

所有的观星者都希望面对陌生。

赫歇尔改用放大倍率400多倍和900多倍的目镜再做仔细观察之后,断定这不是恒星,或许是一颗彗星。可是在赫歇尔持续一个月的观测中,这个新天体的边缘一直很清晰,并无长出彗尾的迹象,而且它的轨迹似乎又接近圆形。最终,这颗陌生的星被认定为太阳系中的一颗新行星——天王星,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比当时知道的最远的土星的距离大一倍。

对光的追问是无穷无尽的,即便在太空技术的一切方面都突飞猛进之后,依然如此。

早在1666年,牛顿就发现一束白色的阳光透过一枚三角形玻璃棱镜之后以扇形展开,成为各种颜色的彩虹。这使牛顿惊讶,却没有来得及深究,颜色中的秘密后来又隐伏了200年。原来,任何光谱的性质都是由光源的密度和化学成分来决定的,从此星星不再是难以理解的针尖般的小光点,而是各具个性的天体。

原子理论的进步能使光与暗的神秘图形,成为透露与太阳、星星物理性质及化学组成有关联的讯息,日益精密的分光仪器出现之后,光谱学已是天文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宇宙的所有现代理论都建立在光谱学的基础上。

天文学的基本工具已经从肉眼变成一个组合的精密系统——望远镜、照相底片和摄谱仪——解释星光的唯一仪器。

尽管天文学家早已知道星云发射的是有色光,但因为星云的颜色实在太模糊而使肉眼无法看清。直到高速感光的彩色底片问世之后,人们才能用相片取得光辉的天体图像。而把一个透镜形的棱镜安置于望远镜的物镜前面,每一颗恒星便都会显示出一个彩色光谱,天文学家喜欢称之为恒星各有个性的“指纹”。用物端棱镜拍照一次能照下几百颗星的光谱,这些光谱很小,但足以显示重要的特点。这类光谱并非是五彩缤纷的虹影,而是巧中有拙的黑白图形。

一颗星朝向或远离地球移动的速度,可以从它光谱线的位移看出来,如果这颗星接近地球,位移就朝向光谱的蓝色一端;如果是远离地球而去的,位移就朝向红色一端。

哈勃红移告诉我们:离开地球越远的星系,正以越快的速度远离地球而去。

它们去向何方?

人类又将如何追问它们?

太阳系素描

太阳直径为1390000千米,它不可思议地包含了1396亿亿立方千米极高热气体,重量比1027吨的1.8倍还多。在太阳核心处的每一平方米面积要承受上述物质的压力高达4500亿千克,而那里的原子仍然保持着气体的自由游荡能力,绝对无视一切难以置信的压迫。

太阳核心是太阳一切力量的中心和出发点。

坚持使太阳核心不致崩溃和固体化的是纯粹的能。

核心是炽热的。不绝而来的极大量的能,使太阳内部温度升高到1390万摄氏度,不但有大量包裹着太阳的气体,而且使太阳系的所有角落都能获得热。这种能是物质转化产生的,这个过程其实惊心动魄,近似一颗氢弹爆炸时的反应,只不过其中的核聚变由环绕太阳核心的无数万亿立方千米的气体所缓和,人类被保护着,看不见、听不见、有所不知罢了。

对于人类而言,毫不夸张地说太阳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那颗恒星。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以及太阳系中其他地方可能存在的生物,无不仗有太阳中心的火海才得以生存,所谓光与热,倘无太阳便是梦想。

尽管在酷暑时人们会走避骄阳,但更多的时候更多的人总是眷恋并且怀念阳光。

我们知道太阳吗?用肉眼看到的太阳确切地说是一个发光的圆面,天文学上称之为光球。几乎全部可见光都是从这光球发出的,其厚度约500千米。天文学家发现,太阳圆面的中间部分要比边缘亮一些,这就是“太阳临边昏暗”现象。其道理并不复杂,光球中间部分的光是从太阳深处发射出来的,其光也强烈;边缘部分的光则是从太阳较浅、较冷(相对而言)的层次发出的,其光便略淡。

总之与离开太阳核心的距离有关。

在北京天文台的天文望远镜里,我们可以看见光球上面有均匀分布的米粒状气团,用文学的语言说太阳表面是粗糙的,甚至疤痕累累。此种米粒状气团表现为激烈的起伏运动,而成为“米粒组织”。这是让人目瞪口呆的“米粒”——每一粒的直径约1000千米到2000千米,它们时而出现时而消失,平均寿命为10分钟。

以发光发热为本能的太阳,本身却也一直在振荡中。

在1960年发现“太阳5分钟”震荡后,70年代又发现了周期为160分钟上下的太阳表面气体的起伏振动。

我们每天看见的金色的阳光远不是太阳的全部色彩。

1997年3月9日上午9时零7分40秒至9分30秒,我国黑龙江漠河境内发生日全食的罕见天象,当太阳光球被月球完全遮住的瞬间,在“黑太阳”——月掩日轮——周围有一层美丽的玫瑰式的闪光,这就是太阳“色球”。它位于光球之上,厚约2000千米。色球物质远较光球稀薄,其辐射仅及光球的万分之一,因而其美其色只能在难得一遇的日全食的难能可贵的瞬间闪现。

但,它是存在,并且显现。

可以说真正使太阳不仅极为热烈而且极为美丽的是“色球”。

“‘色球’好像是燃烧着的草原,那玫瑰红色的舌状气体如烈焰升腾,有的还形成巨大的环状,即‘日珥’,大的‘日珥’可升起达好几十万千米后,又落回日面。”(《时空通道中的机遇与挑战》,卡德培、李良著)日轮边缘被称为“日面针状物”的,是在我们看来细小而明亮的火苗,但它们也像数不清的小小的针插在球面上,它们宽约1000千米,高达数千千米,出现,消失,再出现,再消失,存在时间一般为10分钟。

这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呢?

出现时便快要消失了。

消失时便快要出现了。

日全食时太阳被月球全部掩盖的短暂时间里,日轮周围浮现出银白色的光区,此为“日冕”。日冕气体动能极大,且具有高温,可以克服太阳的引力向太空膨胀,形成一种稳定的不断发射的粒子流,也被称为“太阳风”。

“粒子流”是宇宙流吗?

“太阳风”是宇宙风吗?

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录见于中国古籍《汉书·五行志》:“汉成帝河平元月三日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是公元前28年5月10日的一次宝贵的天文记载,可惜古人惜墨如金,不知道这一太阳黑子现象给汉成帝和他的臣下带来了怎样的震惊与困惑?

太阳黑子仿佛是块大磁铁,寿命很短,往往在出现后几个小时或几个月便告消失,以11.1年为周期。太阳黑子的极性固执而顽强,它们出现时总是成对的,一个为正极,另一个紧随其后是负极。在一个周期内,一系列太阳黑子缓缓地朝太阳赤道移动,然后失去踪迹。在另一个周期开始后,新的黑子群又在太阳的高纬度地带形成,极性会倒转过来,即负极在先正极断后。在每一周期内,黑子会无缘无故地增多、减少,甚至完全消失。

太阳黑子是一种深色的孔穴,宽800~80000千米,大多数太阳黑子一对对地成一路纵队越过太阳表面,每个黑子的磁场等于地球磁场的1000倍。黑子其实不黑,只是因为它的温度为4650摄氏度,低于太阳表面的6100摄氏度,所以看起来它便是黑色的昏暗的,所有黑子总是由一个比较亮些也更热烈些的半影包围着。

太阳黑子至今还是神秘的。

对人类而言,“太阳也有黑子”这句话更多地被当作社会学、人文学的语言在使用。对太阳来说假如没有黑子或者有太多的黑子,其结果如何都还是难以想象的。不过,考虑到太阳黑子所具有的强大的磁场,它的活动导致诸如无线电干扰、磁暴以及极光等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了。有的科学家正在把太阳黑子的缺少和地球上发生的某些事件联系在一起,听起来除了可怕以外还会让人对黑子肃然起敬:“1645年至1715年太阳黑子骤然消失,正好是地球上小冰期最寒冷的日子,欧洲被冻得麻木瘫痪了,把移民美国的清教徒冻僵了,消除了斯堪的纳维亚人在格陵兰的殖民地。”(《宇宙》,大卫·伯尔格米尼)

太阳不是静静地燃烧自己的。

太阳上可见的各种物质均处于不安定状态,这一切组成了太阳全面不安定的征兆。

当太阳活动趋于猛烈,太阳黑子便是太阳表面多种类型活动的一端,而且并不是最引人注目的。日珥在静静地连续几天拱越几千千米后可能突然发生爆炸,把原子猛然间推进太空,其速度甚至高过逃逸速度——每秒623千米,这是由太阳的强大引力场造成的。而磁放电则造成龙卷风日珥和燃烧的氢喷出的火舌,并且贸然跃升到太阳表面上方160000千米或更高的空中。太阳的一切大爆发之中,最巨大最明亮的是耀斑,而且会形成极光的闪烁带。

太阳的一切爆发,在爆发中燃烧自己,而且这样的爆发与燃烧似乎是完全放任自流的,它光辉是光辉了,它艳丽是艳丽了,它光辉艳丽已经几十亿年了,靠的是分秒不断地消耗自己的能。科学家告诉我,即便太阳能够从星际质点的云雾中网罗到更多的供燃烧的原子,以带着跟随它的行星漫游,其所得的也远远不足补充它的损耗。

太阳也会衰老吗?是的,太阳必然会衰老。

在太阳衰老之前——那是很久很久很久以后的事了——约略描述太阳系的其他星星,我们或许能看到行星对太阳的依恋,或许能听到陨星坠落时的叹息。

太阳系的成员包括我们称为太阳的1个恒星、9个行星、36个卫星、大约50000个小行星、数以百万计的陨星以及约1000亿个彗星,外加无数的尘粒、气体分子以及电离原子。太阳系的物质有99.86%集中在太阳内,在剩下的0.14%的物质中,地球与月球合起来所占的份额还不足1%。

行星的英文名词源出希腊文(planetai),意为流浪者,这是指行星的运行总是漂流于恒星之间,而于渺茫天外不知归宿何处。

最接近太阳的内行星是水星,水星无水,只有炽热。它的椭圆形轨道一端与太阳的距离略小于4500万千米,另一端则为6900万千米。因为没有大气层的保护,太阳风与太阳光使水星朝向太阳一面的温度高达427摄氏度,而背着太阳一面的温度则降至零下171摄氏度。水星离太阳如此之近,经常被太阳的光辉所淹没,地球上的观星者看起来,水星与太阳之间的角距离很小,从不超过28度,因而寻找它看见它都是相当困难的。波兰人哥白尼直到辞世也没有见过水星,并以此为憾。

因而,在很长时间内,关于水星大多是传闻与推测。

水星真正进入人类的视野是20世纪70年代的事情了。

1973年11月3日,“水手10号”发射成功,飞行140多天后于1974年3月29日到达水星区域。探测器离水星表面最近时只有300千米,水星的部分真相终于暴露:水星表面密布着环形山,有大有小,千姿百态,足可与以环形山著称的月亮媲美。差别只在于:月球环形山一般都在高地,水星环形山集中在平原区;另外月球环形山有大山,水星上却都是小山了。水星的直径为4800千米,是地球的38%,但水星表面有一个特大的地形构造,即位于赤道附近的卡路里盆地,直径约1400千米,周围是高约2千米的环状山脉,这个盆地有可能是一次极为猛烈的陨星撞击后形成的。

水星上空几乎没有大气。

但,同大多数科学家的推测相反,水星上有磁场而且是两个极的偶极磁场,现在尚不知水星磁场是怎样产生的。

金星是颗明亮而美丽的星。

1761年,当时的世界曾为罕见的金星凌日现象震惊,所谓凌日就是看似金星从日面穿越而过的现象。俄国人罗蒙诺索夫是众多的在地球上观测此一现象的观星者中的一个,根据金星圆面边缘的状态,他准确判断并发现了金星大气。

当地球上的人远望金星时,又怎么知道金星上的风暴闪电?

你说你看见金星了,其实你没有看见金星的真的显现。

在金星60多千米的高空中,风速为每秒100米,地球上12级台风的速度也只是每秒32米。前苏联于1978年9月发射的“金星12号”行星探测器到达金星区域后发送了一个着陆器,当着陆器在大气中朝金星下降时,在很短的一段距离内,接连不断地记录下了上千次闪电,其中有一次为15分钟的长时间闪电!

金星上的雷暴啊!

金星上的闪电啊!

金星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达97%,低层约为99%。浓密的金星云层主要集中在100千米以下的大气中,而在金星地面上空三四十千米范围内,那密布的浓云是由浓硫酸雾组成的。浓硫酸的腐蚀性自不待言,它在金星上是取之不尽的天然物,成为雾和云,自由自在。

大气中如此之多的二氧化碳使金星始终在“温室效应”的笼罩下。二氧化碳对光线来说是透明的,但对热辐射而言则是不透明的。当热辐射无法散逸到太空,热量在金星表面进一步积累,便形成了“温室效应”。金星的温度一般都在465摄氏度与485摄氏度之间。此种“温室效应”以后达至的高温,使任何金星有生物存在的解释都化作了烟雾。

明亮而美丽的金星其实是灼热且荒凉的金星。

确切地说,金星是地球人的警醒之星。

地球已经开始被“温室效应”初步困扰了。随着无节制的人类活动的日益增多,愈来愈多的二氧化碳不仅改变了大气之中天然的二氧化碳的比例,大气温度继续上升的趋势已经是铁定的事实,一旦迄今为止还被禁锢在地球岩石中的更大量的二氧化碳被释放出来,地球除了成为第二颗金星之外便别无选择。

金星是一颗奇特的星。

金星的公转周期是224.7天,而自转周期却是243天。也就是说金星一日比太阳系中任何一个行星的一日都要漫长,漫长到比它自己的一年还要长19天左右,这很容易使地球村里的中国人想起度日如年的成语。另外,金星的自转方向与除了天王星以外的所有行星的自转方向正好相反——如站在金星的北极看金星的自转是顺时针方向,倘在金星上仰望天宇,太阳是西升东落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