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年谈话今宵多 作者:王充闾 著


历史文化散文的现实关怀——在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讲演(2009年3月19日)

在今天的演讲中,我想说说历史文化散文创作中,如何以一种开放的视角、现代的语境,做到笔涉往昔,意在当今,亦即所谓现实关怀问题。现实关怀的含义很广泛,我在这里指涉的是关于现代性的判断与选择,体现在对于现实人生与人性的关注,诸如人生的困境、生存的焦虑、命运的思考、人性的拷问等各类问题。

几十年来,对于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我一直是情有独钟的,这可以追溯到童年时代。我的祖籍是河北大名府(曾是北宋时期的陪都,当时称作北京),千百年来,这里传承下来说书讲古的传统,陆游诗中描写的故乡山阴的情景:“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从前在大名也可以看到。祖辈上,据说是由于河水泛滥,村屯成为泽国,一支王姓家族迁徙到山海关外的医巫闾山脚下,连带着也就把这种说书讲古的风习带了过来。农闲时节,人们吃过晚饭,聚在场院,手里挥着大蒲扇,“脏唐臭汉”、“南朝北国”,讲起来没个完,听起来没有够。

我们那里自然环境很特殊,村落紧靠着大苇塘,秋风起处,蒹葭苍苍,芦花飞雪。在这种自然条件下,土匪可以任意出没,成帮结伙,“乱马盈花”,转瞬间又踪迹全无。那里有句俏皮嗑儿:“三人行,必有一匪焉”,用来形容土匪的繁多。土匪在当地,有个雅号,人称“胡三太爷”;日本鬼子则叫他们“红胡子”,从来不敢沾他们的边,一提起他们,就说:“红胡子,大大地可怕呀!”结果,这里就成了一片“化外”荒原。官办学堂也有,但要走出十几里路,太远了,我的叔父就创办了一所家塾。他在老东北军里谋过差事,既满腹经纶,又颇有积蓄,朋友中正好有一位老学究,他便请过来给自己的儿子和我开设了专馆。我们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入手,接下来读“四书五经”,尔后是左史庄骚、袁王《纲鉴》、《昭明文选》、《古唐诗合解》,等等。整整读了八年,打下了比较坚实的文史根基,也培养了对于历史的浓厚兴趣;直到共和国成立,我才正式进了学校,就读中学、大学。

我国有特别发达的史学传统,从前传下来这样两句话:一是“文史不分家”,二是“六经皆史”——此论首倡于元代的郝经,后经清代的章学诚系统地提出,意思是易、书、诗、礼、乐、春秋这六种经书都是夏、商、周三代典章政教的历史,龚自珍、章太炎都认同此说。我从小就特别喜欢历史,进了中学以后,“正史”之外,还接触了一些演义类小说和咏史诗以及中外的历史剧。司马迁的《史记》在私塾里早就读过,始终爱赏不置;我还喜欢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和鲁迅的《故事新编》。鲁迅先生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题未定草》等,照黄裳的话说,“是学者散文的典范作品”。而到了黄裳笔下,就成批地出现了,《花步集》、《锦帆集》、《金陵杂记》,不下六七本,1960年代还有翦伯赞的《内蒙访古》,都可以说是今天所谓的历史文化散文。看来,这种文体并不像有些评论家所说的产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由某某人始创。只不过当时没这么命名。当然,现在的这种叫法,“历史文化散文”也并不十分确切。

喜欢历史文学,似乎也并非我个人的偏好。当前,尽管有些历史散文作品不能尽如人意,有的借助史料的堆砌来救治作家心灵与精神的缺席,抹杀了散文表达个性、袒露自我的特长,把本应作为背景的史料当作文章的主体,见不到心灵的展示,但读者群仍然是很大的。这有点像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和一些历史小说,那么饱遭非议,观众、读者还是非常多。这又是为什么呢?对此,我做了一些思考,也曾向文友们求教。这次率领大陆作家到台湾访问,我同当地一些作家、学者、出版商(因为我在尔雅出版社和知本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过散文集,结识了他们的老板),专门就这个问题进行过探讨。他们都讲,大陆在台湾出版的,历史小说和以历史为题材的散文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读者群不小。

综合多方面的认识,读者之所以欢迎历史题材作品,我想,可能是由于历史人物具有一种“原型属性”,本身就蕴涵着诸多魅力,作为客体对象(比如秦始皇、苏东坡、李后主、康熙帝、曾国藩等等),他们具有一般虚构人物所没有的知名度,而且经过时间的反复淘洗、长期检验,头上往往罩着神秘、神奇的光圈;特别是历史题材比现实题材具有多义性、不确定性和更多的“空白”,因而具备一种文体的张力。从审美的角度看,历史题材具有一种“间离效果”与“陌生化”作用。布莱希特说过:“戏剧必须使观众吃惊,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依靠对熟悉事物加以陌生化的技巧。”和现实题材比较起来,历史题材把读者与观众带到一个陌生化的时空当中,这样可以更好地进行审美观照。作家与题材在时间上拉开一定的距离,有利于审美欣赏。

就作者而言,按照黑格尔的说法,诗人、艺术家“特别喜爱从过去时代取材”,因为这可以“跳开现时的直接性”、“达到艺术所必有的对材料的概括化”。莱辛在《汉堡剧评》中也说:“诗人需要历史,并不是因为它是曾经发生的事,而是因为它是以某种方式发生过的事。和这样发生的事相比较,使人很难虚构出更适合自己当前的目的的事情。偶尔在一件真实的史实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心意的东西,那他对这个史实当然很欢迎。”其实,在中国早就有以历史写现实的传统,郭沫若写《棠棣之花》、《三个叛逆的女性》、《湘累》等历史剧,都是借历史人物表现自己的见解,或者借以传播某种思想的。

至于中国大陆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史文化散文呈现繁荣发展趋势,这可能和社会、时代有着密切关联。面对全球化的语境,加上西方现代主义人文科学的影响,人们的主体意识、探索意识、批判意识大大增强,审美趣味发生变化,不再满足于一般性的消遣、娱乐,而是期待着通过文学阅读增长生命智慧,深入一步解悟人生;另一方面,处于社会转型期,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产生现代性的焦虑与深沉的失落感,他们也希望从历史的神秘中寻求可以称为永恒的东西。而文化散文较之轻灵、精致的抒情散文、写景美文,有着更多的文化反省的意味,写得好可以提供较深的精神蕴涵。

我从1995年开始历史文化散文的集中写作,十五年来,结集为九本书:《面对历史的苍茫》、《沧桑无语》、《寂寞濠梁》、《文明的征服》、《龙墩上的悖论》、《历史上的三种人》、《千秋叩问》、《文在兹》、《张学良:人格图谱》。开始写作时,同样存在前面说过的缺陷——满足于史海徜徉而忘记了文学的本性,出现所谓“历史挤压艺术”的偏向。后来逐渐地加以改进,努力做到有真性情,有现实感。我很认同被称为“新历史主义之父”的哈佛大学教授斯蒂芬·格林布拉特的话:“不参与的、不作判断的,不将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的写作,是无任何价值的。”实际上,他所讲的也就是现实关怀,一种现代性的判断与选择。

文学是历史叙述的现实反映,在人们对于文化的指认中,真正发生作用的是对事物的现实认识。历史是一个传承积累的过程,一个民族的现在与未来都是对历史的延伸;尤其是在具有一定超越性的人性问题上,更是古今相通的。将历史人物人性方面的弱点和种种疑难、困惑表现出来,用过去鉴戒当下,寻找精神出路,这可以说是我写作历史散文的出发点。在创作实践上,我的努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点,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前人说,“古人作一事,作一文,皆有原委”。这种“原委”,有的体现在个人的行藏、际遇、身世上,有的依托于浓烈的家国情怀,或直或曲、或显或隐地抒怀寄慨,宣泄一己的感喟与见解。太史公作《史记》,应该说是十分客观的,但里面同样也有“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的成分。《古文观止》的编者即指出,观《报任安书》中“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敢视,左右亲近不为一言”三句,“则知史迁作《货殖》、《游侠》二传,非无为也”。此前,金圣叹也曾说过:“人凡读书,先要晓得作书之人是何心胸。如《史记》,须是太史公一肚皮宿怨发挥出来。所以,他于游侠、货殖传特地着精神,乃至其余诸记传中,凡遇挥金、杀人之事,他便啧啧赏叹不置。一部《史记》只是‘缓急人所时有’六个字,是他一生著书旨意。”《史记》作为信史,以客观叙事为依归,尚且如此;而个性更为鲜明的纯文学作品,自然更应该充分体现作家的主体意识与思想倾向了。这里有个突出事例,就是唐人杜牧的《阿房宫赋》。从前读这篇散文,只是沉浸在优美的词章里,至多领略一点小杜的“发思古之幽情”。可是,后来读《樊川文集》,看到《上知己文章启》,方知他是借古讽今,旨在劝诫唐敬宗不该大兴土木。《启》中写道:“宝历(敬宗年号)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这篇赋文就写在宝历二年。当然,文中并未直涉时事,而是批评一千年前的“秦人”,属于“隔代监督”性质。

我写过一个友情系列。这里有宋美龄与张学良信守承诺,终始不渝的感人佳话;有周恩来弥留之际还记挂着老朋友的动人美谈。同样都是清代的政要,我写了纳兰性德为了营救患难中的吴兆骞,甘冒巨大的政治风险;而李光地为了一己之荣华富贵,竟然恩将仇报,出卖朋友陈梦雷。在《不能忘记老朋友》一文中,我写了周恩来总理由于长年累月超负荷地工作,特别是“四人帮”的明枪暗箭、百般刁难所造成的巨大精神负担,使他的心灵饱受痛苦的煎熬,结果患上了恶性肿瘤,并已严重扩散,一米七三的个头,最后只剩下了三十公斤半的体重。住院二十个月,经过大小手术十三次,输血八十九次,浑身上下插满了各种管子,以至连翻身都受到限制。可是,他在临终前却郑重嘱咐:“不能忘记老朋友”,特别提到了张学良,说他是千古功臣。周总理的朋友很多,结交了大量党外朋友。他秉承着传统的“我有恩于人不可不忘也,人有恩于我不可或忘也”的古训,哪怕是别人的一点点好处,所谓“滴水之恩”,他都永不忘怀。长征途中,他患病高烧,兵站部部长杨立三参与用担架把他抬出草地。多少年过去,他一直记怀着这件事。1954年杨立三因病去世,身为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不顾工作繁忙,亲自参加追悼会主祭,最后还坚持要抬棺送葬,体现了一种平等而深挚的同志之情。我在文章中写道:“不能忘记老朋友,这句普通至极的家常话语,却是饱含着生命智慧、人情至理的金玉良言。寥寥七个字,杂合着血泪,凝聚着深情,映现着中华文明伦理道德的优秀传统,闪射着伟大革命家高尚人格与政治远见的夺目光辉,当然,里面也渗透着我党数十年来斗争实践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

这篇散文发表后,反响极为热烈,许多知名人士,有的是老专家、老干部,写信或打电话给我,说是“讲出了他们的心里话”。原因在于它触摸到人们的“情意结”。我们在过去“政治运动”中,有时确是翻脸不认人,把老朋友忘得一干二净,甚至一脚踢开。像张伯驹所慨叹的:“一沉一浮会有时,弃我翻然如脱履。”说到张伯驹,令人感慨万端。出于爱国至诚,他将一生中倾家荡产买下的视同生命、价值连城的书画等国宝,全部无偿地捐献给国家。可是,却因坚持上演封禁的《马思远》一剧竟被划成右派。至于在革命、建设时期为国家为民族作出过巨大贡献,而在“反右”、“文革”中被错划为右派、打成反革命,甚至被“造反派”迫害致死的,更是所在多有。长期以来,每当想到我们国家处在创业维艰的草创阶段时,有那么多老朋友向风慕义、毁家纾难、赤诚相与、万里来归,我都为之无比振奋,向往于无穷,同时也为这类“忘掉老朋友”的作为感到痛心。

写张学良与宋美龄的重情守信,也是有感而发的。文中说:在我们号称“礼仪之邦”的泱泱华夏,自古就流传下来“挂剑空垅”、“一诺千金”的诚信美谈。及至现代,世道浇漓,人情薄如纸,一切以功利、实用为转移。“红口白牙”当面承诺的事,甚至“剖符作誓,立字为据”,到头来都统统不算数,说翻就翻,说变就变。正因为如此,今天记下两位百岁老人建立在信任基础之上、根于良知的信守不渝,还是不无借鉴意 义的。

在一次全省宣传工作会议上,我倡导领导干部要主动地交朋友,尤其是党外的朋友。我说,实际上,大量的领导干部是没有朋友的,你看着身前身后围拢着很多人,那并不是你的真正朋友,许多人是趋炎附势,交相利用,一当你退出领导岗位,昔日的所谓“朋友”纷纷作鸟兽散,最后门可罗雀,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人家自然就弃之如敝屣了,正所谓“势衰而交绝,利尽而情疏”。要真正结交朋友,必须待人以诚,推心置腹,志同道合,声应气求。这样,你即使倒霉了,下台了,他们仍然与你相知相重。

历史是精神的活动,精神活动永远是当下的,绝不是死掉了的过去。读史,原是一种今人与古人的灵魂撞击,心灵对接。俗话说,“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这种“替古人担忧”,其实正是读者的一种积极参与和介入。它既是今人对于古人的叩访,审视,反过来也是逝者对于现今还活着的人的灵魂拷问。每个读者只要深入到人性的深处、灵魂的底层,加以省察、审视、对照,恐怕就不会感到那么超脱与轻松了。

第二点,这些历史文化散文,大多形成系列的组合。像爱情系列,我写了勃朗特三姊妹的“求不得”,陆游与唐婉、纳兰与卢氏的“爱别离”,乾隆与香妃的“厌憎会”,写了朱淑真的大胆泼辣、无所顾忌,于凤至的痴情苦恋,歌德的割情断念。还有人生困境、人性纠葛的系列,写了李清照的愁,曾国藩的苦,李鸿章的无奈,严子陵的逍遥,纳兰性德的难言之隐,瞿秋白的内心矛盾,张学良的复杂个性,李白、李煜、赵构人生定位所造成的困惑。此外,我还写了友情系列、文士系列、帝王系列等等。有评论家说是体现了清醒的文体意识;有的概括为“工程意识”。实际上,写作当时并没有像完成一部学术专著那样,先有一个总体构想,然后写出各个篇章。这所谓系列是后来归纳出来的。这些文章的形成,都是在现实中对于人性弱点、人生困境、命运抉择中的种种困惑有了一种深刻的感悟,然后从烂熟于心的史海中找到种种对应人物来“借尸还魂”。

我在写作中时刻记怀着歌德对曼佐尼的批评:“如果诗人只是复述历史家的记载,那还要诗人干什么呢?诗人必须比历史家走得更远些,写得更好些。”针对近年来影视剧中和讲坛上充斥着美化皇帝、狂热歌颂封建独裁者的倾向,我用反讽、揶揄等解构手法,写了一部《龙墩上的悖论》,以渗透着鲜明的主体意识的偶然性、非理性的吊诡、悖论,对那些所谓圣帝贤王进行艺术的消解。

我写秦始皇,说历史老人同雄心勃勃的始皇帝开了一个大玩笑:你不是期望万世一系吗?偏偏让你二世而亡;你不是幻想长生不老吗?最后只拨给你四十九年寿算,连半个世纪还不到。北筑长城万里,抵御强胡入侵,不料中原大地上两个耕夫揭竿而起;焚书坑儒,防备读书人造反,而亡秦者却是并不读书的刘、项。一切都事与愿违。这是历史的无情。

我写杀人不眨眼的成吉思汗,说“天骄无奈死神何”。成吉思汗西征胜利归来,在六盘山下踌躇满志地说:现在没有征服的就只剩下死神了。他不想死,也没有“人皆必死”的心理准备,他忘记了“死亡是自然对人所执行的无法逃避的‘绝对的法律’”(黑格尔语)。他同许多权势者一样,是“死不起”的。生前拥有的越多,死时丧失的就越多,痛苦也就越大,就越是“死不起”。死不起也得死,就在他说过这番话半年之后,阎罗王就把他召唤去了。

我写宋、明两朝开国皇帝,说开基创业的老皇帝,忧危积心,机关算尽,对足以挑战皇权的所有因素,确是般般想到,无一疏漏。可是,实际上却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对此,人们习惯于简单地归咎于“天意”,说“种的是龙种,收的是跳蚤”。其实未必尽然。且不说皇权专制制度存在着无法化解的根本性矛盾,单就老皇帝自身来说,缺乏政治远见,“火烧眉毛顾眼前”,只求现实功利,不计后患重重,乃其招灾致败之由。许多祸患的发生,似出“天意”,实系人为。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种下的本来就是“跳蚤”,而并非“龙种”。

第三点,在这些系列作品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核心,就是对于人性纠葛、人生困境的关注。由于人性纠葛、人生困境是古今相通的,因而能够跨越时空的限隔,给当代人以警示和启迪。而这种对人性、人生问题的思索,固然是植根于作者审美的趣味与偏好,实际上也是一种精神类型、人生道路、个性气质的现代性的判断与选择。

现实工作、生活中,我发现有的知名作家当了省市作家协会的领导,劳形苦心,精疲力竭,最后陷入矛盾重重的水深火热之中,创作根本无法进行,最后竟至一蹶不振。还有的大学,选了顶尖级的专家当校长,也遭遇了同样处境。履新伊始,他们原都是雄心勃勃,踌躇满志的,很有一番修齐治平的宏伟抱负,周围也是一片“先生不出,如苍生何”的过高的期许,实则大谬而不然。看来,搞好角色定位是至关重要的。这使我想到了李白。他是伟大的诗人,却不是合格的政治家。他情绪冲动,耽于幻想,习惯于按照理想来构建现实;而对于政治斗争的波诡云谲却缺乏透彻的认识,这就决定了他在仕途上的失败命运和悲剧角色。

古人的精神血脉有一些还流淌在今人身上。章太炎是一位学术大师,他也说过“学术与事功不两至”的话;但他的弟子周作人却说他:“自己以为政治是其专长,学问文艺只是失意时的消遣。”他的另一位弟子王仲荦也说:“老师本是学者,而谈起学术来昏昏欲睡。老师本不擅政治,但一谈到政治则眉飞色舞。”幸好太炎先生最终还是“身衣学术的华袞,粹然成为儒宗”,而没有“登庙堂之高”,否则后果也可想而知。当然,我这样说,绝不是认为文人、学者不能参与政事,而是主张选择适合发挥自己特长的方式和路径。西方知识分子一般不是直接介入,而是致力于社会、文化、学术批判,担当社会与民众的导引者,并不直接“挂套 拉车”。

第四点,每个系列里的文章并非“平摆浮搁”式的机械组合,而是一种思想意蕴的步步延伸、层层递进、逐步深化。比如,我写古代士人的人生际遇、命运颠折,没有停止在对本人个性、气质的探求上,而是通过不同的篇章,从更深的层面上挖掘社会、体制方面的种因。我想到,中国封建士子的悲剧,不能只归咎于自身的人性弱点,还有更深远的社会根源。我在散文《驯心》中说,作为国家、民族的感官与神经,知识分子往往左右着社会的发展、人心的向背;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并没有先天地为他们提供应有的地位和实际政治权力,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他们必须解褐入仕,并取得君王的信任。而这种获得,却是以丧失一己的独立性、消除心灵的自由度为其代价的。这是一个“二律背反”式的悖论。古代士人的悲剧性在于他们参与社会国家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驯服于封建统治权力的过程,最后,必然依附于权势,用划一的思维模式思考问题,以钦定的话语方式“代圣贤立言”。如果有谁觉得这样太委屈了自己,不愿意丧失独立人格,想让脑袋长在自己的头上,甚至再“清高”一下,像李太白那样摆摆谱儿:“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那就必然也像那个狂放的诗仙那样,丢了差事,砸了饭碗,而且,可能比诗仙的下场更惨——丢掉“吃饭的家伙”。

总之,这些文章作为表达倾向的载体,把观念交给了人物的个性与命运。读者尽管与这些历史人物“萧条异代不同时”,却有可能通过具有历史逻辑性的文本获得共时性的感受,同样也会“怅望千秋一洒泪”的。

如何处理好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这是我在历史文化散文写作中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散文必须真实,这是散文的本质性特征,一向被我们奉为金科玉律;而散文是艺术,唯其是艺术,作者构思时必然要借助于栩栩如生的形象和张开想象的翅膀;必然进行素材的典型化处理,做必要的艺术加工。两者似乎存在着矛盾。尤其是,历史是一次性的,它是所有一切存在中独一以“当下不再”为条件的存在。当历史成其为历史,它作为“曾在”,即意味着不复存在,包括特定的环境、当事人及历史情事在整体上已经永远消逝了。在这种情况下,“不在场”的后人要想恢复原态,只能根据事件发展规律和人物性格逻辑,想象出某些能够突出人物形象的细节,进行必要的心理刻画以及环境、气氛的渲染。因此,海德格尔说,历史的真意应是对“曾在的本真可能性”的重演。史学家选择、整理史料,其实,就是一种文本化,其间存在着主观性的深度介入。古今中外,不存在没有经过处理的史料。这里也包括阅读,由于文本是开放的,人们每一次阅读它,都是重新加以理解。看来,苏东坡当年读《汉书》,采用“八面受敌法”,层层递进,“每次作一意求之”,也正是基于这种考虑。

很难设想文学作品没有细节描写,因为它最能反映人物的情感与个性。《史记》中写汉初名相“万石君”石奋一门恭谨,就采用了大量细节。石奋的长子石建谨小慎微,有一次书写奏章,皇帝已经批回来了,可是,他还要反复检视,终于发现“马”字有误:这个字四点为四足,加上下曲的一笔马尾,应当是五笔,现在少写了一笔。他惊慌失措,唯恐皇帝发现了怪罪下来。石奋的少子石庆,一次驾车出行,皇帝在车上问有几匹马拉车,他原本很清楚,但还是用马鞭子一一数过,然后举起手说:“六匹。”小心翼翼,跃然纸上。太史公通过这些细节,写出了当时官场中那种终日诚惶诚恐、战战兢兢、人人自危、恭谨自保的政治风气。

明代思想家李贽讲到艺术创造时,说一个是“画”,另一个是“化”。画,就是要有形象;而化,就是要把客观的、物质的东西化作心灵的东西,并设法把这种“心象”化为诗性的文字,化蛹成蝶,振翅飞翔。这就触及到散文写作中想象与虚构这一颇富争议的话题。近年来,随着新生代作者的闯入,小说家、学者的加盟,以及跨文体写作的大量涌现,散文创作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特别是作家的主体意识在不断增强,已不满足于传统散文单一的叙述方式,而是大胆引进西方的多种表现手法,吸收其他文学门类的写作特点,辅之以象征、隐喻、虚拟、通感、意象组合等艺术手法,意识流动,虚实相间,时空切换,场景重叠,使散文向现代性、开放性拓展。

这次大陆作家访问台湾,到日月潭观光,接待我们的是南投县文化局长,他是一位文学博士。在同我们交谈时,他直率地说,总觉得作家们想象力不足,束手束脚,过于拘谨,并举出一些实例。他还谈到,有一次访问日本,见到了杨贵妃的墓,便问有关人士“根据何在”。答复是:“你们中国古代的白居易写得很清楚嘛!”博士反诘:“杨贵妃不是死在马嵬坡吗?《长恨歌》里分明讲:‘六军不发无奈何,婉转娥眉马前死。’”答复是:“《长恨歌》里还讲:‘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海上仙山在哪里?就是日本嘛!”博士说:“这种颠倒迷离的仙境,原都出自当事人与诗人的想象。”答复是:“什么不是想象?‘君王掩面’,死的是丫鬟还是贵妃,谁也没有看清楚;所以才说‘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就这样,生生造出一个“贵妃墓”来,结果还振振 有词!

历史散文创作讲求真实,关于史事的来龙去脉、真实场景,包括历史人物的音容笑貌、举止行为,都应该据实描绘,不可臆造;可是,实际上却难以做到。国外“新历史主义”的“文学与历史已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历史脱离不了文本性,历史文本乃是文学仿制品”、“历史还原,真相本身也是一种虚拟”的论点,我们且不去说;这里只就史书之撰作实践而言。钱锺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有过一段著名的论述:“《左传》记言而实乃拟言、代言”,“如后世小说、剧本中之对话、独白也。左氏设身处地,依傍性格身分,假之喉舌,想当然耳”,“上古既无录音之具,又乏速记之方,驷不及舌,而何其口角亲切,如聆謦欬欤?或为密勿之谈,或乃心口相语,属垣烛隐,何所据依?”原来,“史家追叙真人实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盖与小说、院本之臆造人物,虚构境地,不尽同而可相通;记言特其一端”。其实,早在宋代,著名理学家程颐对此就有清醒的认识。当学生问他“《左传》可信否”时,他就回答:“不可全信,信其可信者耳。”

我们再来看被奉为信史和古代散文典范的《史记》。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详细记录了鸿门宴的座次,说是项羽和他的叔叔项伯坐在西面,刘邦坐在南面,张良坐在东面,范增坐在北面。何所据、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所据不过两点:一是汉代客主相会的礼仪;二是故事情节的需要——因为有范增向项羽递眼色、举玉玦,示意要杀掉刘邦的情节,他们应该靠得很近;还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而项伯用自己的身体掩蔽刘邦,如果他们离得很远,就无法办到了。

司马迁写作《项羽本纪》大约在公元前94、95年前后,而鸿门宴发生在公元前206年,相距一百一十多年,当时既没有录像设备,而战争年代也不大可能有关于会谈纪要之类的实录,即使有,也不会详尽到记载座次。显然,这里存在着想象。

中国文学史上还有一个典型事例。《古文观止》中有一篇《象祠记》,作者为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当时,贵州灵博山有一座年代久远的象祠,是祀奉古代圣贤舜帝的弟弟象侯的。当地彝民、苗民世世代代都非常虔诚地祀奉着。这次应民众的请求,宣慰使重修了象祠,并请放逐、谪居此间的王阳明写一篇祠记。对于这位文学大家来说,写一篇祠记,确是立马可就;可是,他却大大地踌躇了。原来,据《史记》记载,象为人狂傲骄纵,有恶行种种。他老想谋害哥哥舜,舜却始终以善意相待。现在,要为象来写祠记,实在难以落笔:歌颂他吧,等于扬恶抑善,会产生负面效应;若是一口回绝,或者据史直书,又不利于民族团结。反复思考之后,他找到了解决办法:判断象的一生分前后两个阶段,前段是个恶人,而后段由于哥哥舜的教诲、感化,使其在封地成为泽被生民的贤者,因此死后,当地民众缅怀遗泽,建祠供奉。《象祠记》就是这样写成的。其中显然有想象成分,但又不是凭空虚构。因为《史记·五帝本纪》中,有舜“爱弟弥谨”、“封帝象为诸侯”的记载。据此,作者加以想象、推理,既生面别开,又入情入理。用心可谓良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