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青山 浩气长存
1941年冬,是我山东敌后抗日最困难的时期。11月初,侵华日军纠集5万余人的兵力,向我鲁中沂蒙山区进行了历时70多天的“铁壁合围”和“梳篦式”拉网大“扫荡”,妄图一举消灭八路军115师和山东纵队指挥机关,摧毁沂蒙山区中心抗日根据地。
为对付敌人的残酷“扫荡”,新华社山东分社和大众日报的同志们组成战时新闻小组,在敌人的包围中,一手拿枪,一手握笔,坚持斗争,坚持出油印的《大众日报》和《大众电讯》。
11月7日,李竹如负责的战时第一新闻小组,随山东分局鲁南巡视团奔赴鲁南后,由郁永言、孙聘之率领的新华社山东分社和大众日报通讯部为主的战时第二新闻小组约28人,携带收发报机随八路军115师和中共山东分局领导机关行动,负责向延安新华总社报道山东抗日军民反“扫荡”斗争情况,坚持抄收延安新华总社的广播,出油印的《大众电讯》。对外名义是“新华社山东分社”。
这年冬天,沂蒙山区特别寒冷,接连下了几场大雪,气温降到零下十几度。许多人没有棉衣穿,郁永言也没有穿棉裤,脚被冻伤,走路艰难,但行军时他仍然自己背着沉重的背包,爬山过沟,冲过敌人一道道封锁线,还要跑步急行军。当到达目的地后,大家的第一件事是投入紧张的工作,电台人员迅速架起天线,编辑与刻蜡版和油印的同志,没有桌子,随便找个地方,什么锅台、灶边就干起来,郁永言和大家一样,就地找个地方或在自己的膝盖上处理稿件,一点也不例外。寒冷的天气,蘸水笔尖上的墨水结冰了,他就用嘴里的热气哈哈,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实在冻得坚持不住,便站起来跺跺脚、搓搓手,活动活动身子再继续干。战时新闻小组的同志们,就是在天上敌人飞机盘旋;地上敌炮声隆隆的情况下,硬是在敌人的眼皮下神出鬼没地收报、发报,编稿写稿,出《大众电讯》。
一次电台收到伪中华社消息,说德军很快攻下莫斯科,希特勒要在那过圣诞节。这条消息使大家心情十分沉重。11月7日,当电台收到新华社延安播发的苏联纪念十月革命节,斯大林在红场阅兵、讲话的消息后,郁永言当即组织新闻小组出了红色油印《大众电讯》“号外”。当我军民读了这条新闻后,无不欢欣鼓舞,增强了反“扫荡”的信心和决心。有一次,我115师特务营在罗荣桓和朱瑞的亲自指挥下,冒雨埋伏在蒙山南北大道附近。黄昏敌人1700余人由北向南鱼贯而进,当进入我伏击圈后,我发起突袭,打得敌人首尾不顾,乱作一团,丢下300余具尸体和大批弹药物资逃窜。郁永言率领的新闻小组迅速向延安播发了这一消息,并刊登在《大众电讯》上。这期间,新华社山东分社播发的大量新闻,被《大众电讯》采用,仅六期油印《大众电讯》采用分社电讯就有12条。11月27日的一期就采用了5条电讯。
据有关方面调查证实,仅1939年9月至1941年11月,《大众日报》采用国内外时事报道近万条,而在这近万条的报道中,字字句句都倾注了郁永言的心血和才智。
敌人的“扫荡”是非常残酷的。11月29日傍晚,郁永言率领的新闻小组随山东分局机关非战斗人员向西南蒙山转移。30日拂晓,队伍行至盆泉村准备住下休息时,忽然东面石门山顶枪声大作。村南5里是大青山,北坡有5道大深沟,队伍迅速集合向西南转移,但刚到山下柳树沟,东山敌人就冲下来,北山敌人压下来,南山敌人也冲过来,枪声四面响起,我军指战员和有枪的同志们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新闻小组的同志们迅速销毁文件,分散突围。直到中午枪声才渐渐稀落,但敌人并没收兵,而是开始了满山大搜捕。在这次突围中,有的同志中弹牺牲,有的同志被刺身亡,有的同志被俘,只有一小部分冲出包围或钻进山洞隐蔽幸存。郁永言和新华社山东分社的10多位同志在这次突围中壮烈牺牲。
傍晚敌人撤退后,我打扫战场的同志们在山坡上发现,郁永言倒在血泊中。在他的遗体旁,有他带血的日记本,还有他那副已经没有白银腿,而用线绳做腿的眼镜。这次山东分社人员伤亡惨重,分社电台设备几乎损失殆尽,这是新华社山东分社成立不到半年遭受的最惨重的一次损失。
郁永言为我党早期的新闻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的牺牲,无疑是我党新闻战线的重大损失。他是我们党、我们无产阶级新闻战线、新华社编辑记者队伍中一位政治水平和文化水平都较高,才华横溢,作风正派,文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和领导者,他为新华社山东分社和大众日报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短短两年半的新闻岗位上,显示了他非凡的领导才干和工作能力,也崭露了他在新闻理论研究和探讨方面的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