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孔范今
这部书稿是王昉博士的学位论文,完成于2009年春。当时在答辩中,老师们就认为这是一部眼光别具,很有开拓、创新价值的学术专著,应尽早予以出版。现在,时隔几年,它终于要付梓面世了,实为可喜可贺!
但凡一部优秀的学术论著,必有一个新学术论题的提出,并且能够展示出崭新的学术视野。而王昉这部专著令人关注之处,也正在于此。乍一接触其书题,大约会令人诧异:“面对失落的文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中的人文主义倾向”。这是什么意思?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惯常谈论的似乎都是在历史、文化的进步与变革中,中国文学如何进行现代转型发展,与本书题目的背景指向和文化价值关涉确有显著的差异。其实正是在这一差异中,该论题及其价值视域的与众不同才得以彰显。
该论著的核心概念是“人文主义”,理解它应该是认识和把握该论题价值的关键所在。所谓“人文主义”,书中有明确的界定,就是指关于人文文化的观念、主张。而之所以在“人文”后面缀以“主义”,则是为了避免与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经常标举的“人文精神”相混淆。按照论者的解释,“人文主义”的人文文化,特指与中国人文传统一脉相通的那种文化类型。中国传统文化,自来就有“天文”与“人文”之分,而且强调二者的功能亦有所区别,即所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贲》)。这种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技术文化以及商贸文化不同,它所关注的一向都是人性、生命、社会历史的健全发展问题,尊奉的是通达形而上领域的信仰伦理,在文化内涵和思维方法上,都与前者有别。明晓了这些,大概就可以知道,这种文化对于人性、生命以及社会历史健全发展具有何等的必要性。人类在不断进化,但必伴随着难以规避的异化,而人文文化,则是其规避和矫正种种异化倾向的可靠保障。无论人类发展史会实现多少次自我超越,人文文化都将伴随其始终。
如果检视一下人类发展史,无论中外,我们都会发现一个近乎相同的现象,那就是每一次历史的巨大变革和进步,包括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都会伴随出现传统人文观念、伦理秩序被解构的局面。这些人文性的既有存在,必然会成为某种羁绊和束缚。不破则不能立,这是一种正常和必然的现象,或者说是历史进步的代价。相较而言,中国历史的现代转型和现代化追求的科技进步,在这方面比西方尤甚。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国的人文传统较西方更为自觉,甚至形成了更为厚重的文化心理积淀;另一方面中国与西方存在着巨大落差,有识者左冲右突,屡战屡败,最后把原因归结到了人文性的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把它设置为实现历史变革的主要突击目标。因此,众所周知,对人文文化传统的彻底否定和猛烈批判,就成了现代历史变革的一个重要特色。西方的东西大量涌入,难免消化不良;而现代性的变动,人们因缺乏心理的准备又难免进退失据,这就形成了一时间的文化失范和人文文化日渐失落的社会现象。该书论者选取了被主流学者长期忽略这一历史文化情境,并着重考察因此而产生的人文文化倾向在中国文学现代转型中的表现和作用,其意义当是不言自明的。
该论著用大量篇幅对现代文学发展中人文主义诉求的丰富表现和观念表述,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考察与辨析,为人们逐次展开了全新的文学世界和价值视域。尤其是书中对郁达夫、老舍、沈从文、冯至、张爱玲、萧红、师陀等人们耳熟能详的代表性作家的人文主义特色,一一进行的近乎全新的解读和阐释,更不能不令人顿生耳目一新之感。论者不仅擅长思辨,而且具有敏锐的文学悟解力,其对价值论析的独到和对作家与创作的透彻解读,大概即缘于此。
当然,我也要说,论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毕竟还属初步,要把这一论题研究得更为透彻,还须进一步的努力。但我也相信,有了好的起点,离更大的成功应该不会太远。
2015.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