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女王崛起:不只是“捧红网易的女人”
01.娃哈哈:一场灾难带来的商机
早在1994年,徐新就已经将目光放在了正处于经济改革之中的中国内地。
那一年,就在徐新尚在普华永道实习的时候,中国淮河流域爆发了一场严重的水污染事件。1994年7月,由于淮河上游突降暴雨,颍上水库被迫泄洪,将积蓄了好几个月的2亿立方米蓄水放了下来。可是,就在水库开闸放水后,淮河水质开始急剧恶化,水经之处河水泛浊,河面上泡沫密布,鱼虾顿时丧生。下游一些地方居民饮用了虽经自来水厂处理,但未能达到饮用标准的河水后,出现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淮河沿岸的自来水厂被迫紧急停止供水,百万淮河民众饮水告急,不得不高价抢购其他地区的饮用水。这就是震惊中外的“淮河水污染事件”。
对于百万淮河民众来说,这次事件是一次灾难;但对于优秀的商人来说,这次灾难,也为他们带来了商机。这位优秀的商人,就是娃哈哈董事长、2012年度中国首富宗庆后。
当时,“娃哈哈”这块牌子才刚刚创办不久,其招牌产品“娃哈哈”果奶刚刚开始风行全国。但极具危机意识的宗庆后判断,只凭一瓶小小的果奶,“娃哈哈”走不远。及时扩大规模,让公司越做越大,“娃哈哈”才能生存得更好。在淮河水污染事件发生后,宗庆后毅然决定,开发当时尚没有多少国人关注的纯净水市场。在随后的美国商业考察中,他发现一种本为航天员开发的“太空水”十分适合国内市场。他巨资引进先进的研发技术与水设备,努力开发瓶装纯净水。
而在纯净水产品的品牌问题上,宗庆后也力排众议,决定让纯净水继续使用“娃哈哈”这块已经打响的牌子。他说:“对我们来说,集中资源塑造一个大品牌,这个品牌的高知名度、美誉度,消费者的信赖感、安全感的建立就能够带动一系列产品的畅销。”
在宗庆后“集中资源塑造大品牌”的思想下,“娃哈哈”从一个面向儿童的品牌,摇身一变,成了年轻、活力、时尚的代名词。“我的眼里只有你”“爱你等于爱自己”,品牌认同迅速在年轻人心中得以确立。品牌延续之路走通了。
在徐新看来,宗庆后绝对是一个值得信任、值得投资的人,他的商业眼光决定了他的企业绝对可以成功。在后来的采访中,徐新说:“中国现在最令我们激动的是中产阶级的形成,他们有了钱就要消费,你跟着他走就可以了。1995年的时候我在百富勤投娃哈哈,那个时候没有人喝瓶装水,但现在瓶装水到处都是。”
于是,徐新马上出手,为娃哈哈找来了法国食品巨头达能。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娃哈哈和法国饮料巨头达能达成合资意向,由娃哈哈母公司与娃哈哈美食城以现有厂房、设备、土地的形式出资,百富勤、达能则以现金投资组建五家合资子公司。他们分别是杭州娃哈哈百立食品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和杭州娃哈哈速冻食品有限公司。
在徐新的努力下,宗庆后获得了4500万美元的“巨款”。面对这笔投资,宗庆后也是毫不含糊:不仅一次性购买了三条生产线,还将剩余的资金全部投入纯净水的市场宣传上去。产品还没出来,钱就先花光了,这让很多人都吓了一跳,也替徐新捏一把汗。他们纷纷劝宗庆后要“悠着点”。
但是,无论是宗庆后还是徐新,都不可能满足于“悠着点”的经营。很快,娃哈哈就上升到中国饮料行业“龙头老大”的地位,而宗庆后也登上了中国首富的宝座。虽然后来,达能与娃哈哈的关系破裂,但无论是百富勤还是达能,都从中收获了巨额回报;而娃哈哈,更是成为整个食品行业的巨头。
02.非常可乐:农村包围城市
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渐开放,许多跨国企业都开始将目光投在了中国大地上。对于这些巨头们来说,中国这块广阔而又极具发展潜力的市场,不亚于一座未曾开发的金矿。谁先出手,谁就能获取巨大的利益。
那么,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企业来说,他们该怎么竞争?
徐新说,绝对有可能
宗庆后说,让我来做。
商业直觉,是优秀企业家的必备素质;而找到有商业直觉的企业家,更是一个优秀投资人的必备素质。因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不会停下他扩张的脚步。在娃哈哈以两位数的利润回报投资者的背后,是从果奶到纯净水,再到非常可乐的足迹。不断的成功,才能带来丰厚的回报。
如果说娃哈哈纯净水的成功上市,是面对灾难时的职业敏感成就了它,那么非常可乐的诞生和成长,就是在“死地”中求生,杀出一条血路。
回望这次成功,徐新对宗庆后赞不绝口,同时眉宇间也有掩饰不住的得意之色。对于娃哈哈的策略,徐新总结了两条经验:渠道打造品牌和“农村包围城市”的营销策略。“以娃哈哈为例,当年推出非常可乐,国内的大中城市已经被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这些国际品牌占领。于是,娃哈哈从三四线城市开始卖非常可乐。现在农村很多人知道非常可乐,不知道可口可乐,因为非常可乐进去得早,而且渠道非常通畅,网点铺到对手铺不到,或者铺过去也贵得要命农民买不起的地方。现在很多国外的瓶装水根本打不过娃哈哈,因为它第一个进入市场,已经占据了相当份额。”
1998年,中国长江流域爆发了一场特大洪水,纯净水市场扩大但竞争异常激烈,娃哈哈纯净水的业绩随着王力宏的歌声一路飙升。但是,娃哈哈赖以成名的果奶产品却逐渐萎缩,这让娃哈哈本年计划增幅达到1996年10倍的销售目标难以达到。
只有出奇招,才能从不可能中创造出可能。宗庆后脑中盘旋着整个中国饮料市场的格局。当时,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占据了中国市场的半壁江山。这两家历史悠久的饮料巨头不仅在全球饮料行业中占据绝对优势,进入中国市场也有20年的时间。
大卫如何战胜巨人歌利亚?娃哈哈如何在两大巨头的半壁江山中杀出一条血路?
宗庆后不信邪,广泛接触全国各地的经销人员,调研分析。终于,宗庆后发现在市场操作上,两大巨头都有三大缺陷:第一,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同样仰仗于成熟的营销策略,也就是二者同质性很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决策主要依赖成熟市场的数据模型分析,缺乏灵活性,中国市场的针对性不强;第二,对农村市场完全没有意愿进行开发,因为农村利润较低,追逐高利润的最直接后果就是放弃广阔的农村市场,进入中国20年只在城市打转;另外,随着市场的稳固,这两个巨头逐步转向大城市终端的深度分销,让经销商的利润空间逐渐缩小,使得经销队伍缺乏凝聚力。
看到农村希望的田野,宗庆后决定跃马驰骋。
首先,宗庆后一举推出“非常系列”,低价撞开农村市场大门;接着,他以出让利润空间,让经销商获得更多利润的方式,让“非常可乐”能够很快摆上经销商柜台;此外,最重要的是,农村人一想到可乐,就是“非常”;最后,娃哈哈这个品牌在几乎没有对手的情况下占据了广阔的市场。
徐新对这种出其不意的策略赞不绝口:“我们当时投宗庆后的时候,娃哈哈还是做果奶的,后来拿到我们的钱以后,娃哈哈的收入每年翻一番,到2003年已经有13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已经是超过10亿美元的大公司了。宗庆后当时做水,是从城市包围农村,然后做非常可乐,因为已经有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了,他从农村开始。在老百姓还搞不清楚什么叫可口可乐的时候,已经知道非常可乐了。可口可乐的人非常担心,打电话问我,说你们这个娃哈哈怎么这么厉害啊,公司不是已经卖给外商了吗,怎么还叫中国人自己的可乐。老百姓哪里搞得清楚那么多事啊,他们知道中国有个娃哈哈这个品牌,但是股东的事并不清楚。”
非常可乐在两大巨头的包围下成功突围了。2002年娃哈哈“非常系列”碳酸饮料产销量猛增到62万吨,占据全国碳酸饮料市场12%的份额,直逼百事可乐在中国的100万吨份额。2003年,非常可乐形成系列,一举推出“非常柠檬”“非常甜橙”等产品,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旗下的“雪碧”“芬达”“七喜”和“美年达”形成全面抗衡。在此之后,娃哈哈集团又继续采取品牌联合的方式,连续推出了“娃哈哈·非常茶饮料”“娃哈哈·激活运动饮料”等新系列饮料。
“农村包围城市”的经验成功了。中国的希望在农村,中国的未来在农村。这个基本国情外国企业家难以理解,或者说能认识到,但难以把握到。“相信本土企业家”,徐新的这句口头禅不是空穴来风。
03.永和大王:中产阶级的“星星之火”
投资娃哈哈的成功的确是徐新善用中产阶级的一大例证,而她在自认为可以大有所为的中产市场,并非仅仅留下娃哈哈这一个脚印。经营着中国人传统口味的永和大王,也在徐新的投资下进入了中产市场。
那时,徐新刚刚来到霸菱不久。早就看中了广阔的餐饮市场的她,一直苦于没有合适的投资目标。就在这时,一条“李嘉诚投资永和大王”的新闻引起了她的注意。
号称“中国的肯德基”的永和大王很早就打响了自己的品牌。但是多年经营下来,永和大王不仅没有盈利,反而连年亏损。更令人奇怪的是,作为一家夸下海口结果“稳赔不赚”的企业,却能吸引李嘉诚来投资。徐新敏锐的直觉告诉她:这家企业一定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徐新常说:“风险投资,首先投的是行业。”而随着中产阶级迅速发展壮大,快餐业也被时代推到了风口浪尖上。随着工业化深入到亚洲各国,传统上以欧美为主的快餐业格局必然发生转变,以味美名闻天下的中餐是最有效的突破口。但是,中餐快餐业在国外的发展却远早于中国,比如美国的“熊猫”快餐、东南亚的“超群”快餐,都是门店遍布多个国家的著名快餐企业。在中餐发源地—中国,却没有一家能够打响自己名号的中式快餐,以至于要靠旅居国外的华人华侨来振兴中餐文化,这难道不奇怪吗?
事实上,也有很多具有敏锐眼光的商人看到了中式快餐这块拥有巨大潜力的市场,荣华鸡、红高粱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但在经过数年的艰苦创业后,这些品牌也纷纷倒下,只有永和大王等少数几家企业坚持着运营。
对于永和大王,徐新进行了相当详细的调研,一做就是九个月。她看中了永和大王和它背后的中式快餐市场,却也顾忌永和大王连年亏损,即使李嘉诚投资也没能在短期内扭亏为盈的事实。
但在经过长期调查后,她发现,永和大王一开始并不赔钱,这是它具有很强生命力的表现,也是两年之后李嘉诚基金找上门来的原因。1995年,永和大王在上海开出第一家店铺。做中国的肯德基不仅是他们的口号,门面设计同样酷似肯德基。但与肯德基这类“洋快餐”不同,永和大王的主打食品是中国特色食品:豆浆、油条。由于是本土食品,认同感强,永和大王初战告捷,两年内就新开8家店,利润如同雪球一般在滚大。
1997年,李嘉诚在考察了永和大王后,决定投资200万美元,持股1/3。在李嘉诚的支持下,永和大王的扩张十分迅速,分店遍布各地。但就在这时,永和大王却开始赔钱了。各项支出水涨船高,单店日均收入锐减,从1.2万元人民币降到8000元人民币,亏损从此常相伴。店员的工资还能勉强发出,但股东的收益就明显没有得到保证。一些投资人也抱怨,在扩张开始后,他们几年之间都没能拿到一分钱分红。
徐新在考察了业内类似的连锁店后,也渐渐了解到了永和大王亏损的原因。原来,连锁店盈利靠的是规模,规模不够,是根本不可能赚钱的。日本著名的连锁便利店7-Eleven开了500家才开始盈利;肯德基在一个区域如果开不到70家也只能亏损。永和大王的总裁林猷澳也对徐新说,永和大王如果开不到50家,亏损依旧不可避免。
在经过长时间的考察后,徐新毅然决定:一次性投资600万美元,帮助永和大王继续“烧钱”。过了一阵子,徐新见效果不明显,又投资了500万美元。这1100万美元,虽然让永和的门店迅速增多,但大家所期盼的盈利却一直不见踪影。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经过多年的投资后,李嘉诚觉得盈利的希望实在渺茫,于是撤资离去。而林猷澳自己也开始怀疑:是不是经营方式出了问题?直营店的成本这么高,不如换个方式,考虑一下加盟店或许好一些。
但徐新不同意这个方案:“中国在特许加盟店上的法律还不是很健全,加盟经营通过出售特许经营权确实可以赚快钱,解你现在的围,但是这些没有法律约束的合伙人素质参差不齐,这么做很可能会毁了品牌。加州牛肉面快餐店不就是前车之鉴吗?想当年名震一时,一个劲儿加盟,恶性膨胀,现在还有谁认它这个牌子。品牌是生命线啊!”
最终,林猷澳还是决定以直营店的方式继续撑下去。在后来的回忆中,林猷澳也承认:“截至2001年年底,我们的累计亏损已达到5000万元人民币。”
到了2002年,徐新和林猷澳终于见到了曙光。当年,永和大王成功实现扭亏为盈,获利高达8000万元人民币。2004年,由菲律宾华侨创立的快乐蜂集团以2250万美元的价格正式收购永和大王85%的股权,而这也标志着徐新顺利完成了帮助永和大王“起死回生”的任务,带着数倍于投资的回报正式撤出。
04.网易:流着血也要上市
中国的改革开放,晚于欧美发达国家。在20世纪中期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从欧美发端,又促成了日本等亚洲国家的经济腾飞,再到中国,已经是三传手了。
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开始如火如荼地建设“信息高速公路”。面对新形势,中国提出要工业经济和信息经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网络来了,中国要变身,怎么变?
徐新一直有着投资“中国本土中小企业”的目标。在十多年前的一次电视访谈中,徐新回顾中小企业的成长历程,也是在给他们的未来把脉:
“20年前,国民经济生产组成部分中大部分是国有企业,大概80%左右来自国有、集体和政府企业,但是现在国有企业的比例已经降到40%,也就是说我们的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一直跟国有企业抢市场,他们的发展速度比国有企业要快很多。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个事情,中国的中小型企业,第一是量很大,一共有2900万户,大概是美国的6倍左右。第二是我们的中小型企业已经占到国民生产总值55%以上的贡献。第三,他们是不是赚钱,这是大家最关心的。根据有关统计,20%是赚钱的。”
她还以台湾和香港作为对比:“大家看台湾和香港就知道了,台湾人也是中国人,其人均GDP是12000美元,香港是24000美元,为什么大陆是1900美元呢?原因就是我们没有集中精力搞市场经济。过去的25年是中国作为过去的三百多年第一次过上了好日子,第一次开始静下心踏踏实实搞市场经济。这25年的变化很大,是一种巨大的能量,所以我们大家都非常渴望稳定、统一、齐心搞好经济,让老百姓富裕起来,过去25年证明这套制度是适合我们的。”
随着时代浪潮风起云涌,各路英雄也是风云际会。丁磊开创网易,陈天桥铸造盛大传奇,沈南鹏变身蓝色资本家。而更为庞大的群体—中产阶级,也在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而逐渐壮大着。
那时,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承接着来自全世界的产品制造工作。“Made in China”的廉价产品到处都是,但真正由中国人设计、中国人经营的品牌却难得一见。徐新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当时的问题所在:“我们做这一行的,经常跟国际大公司聊天,比如跟欧洲的飞利浦、日本的卡西欧。我问他们一个问题,你为什么把工厂开在中国?为什么不开在印度或者开在越南?他们回答,因为更便宜啊。”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需要的是创造力,需要的是智慧的大脑带来的灵感。为此,无论是美国、法国还是印度,都在“智慧的大脑”上下了大力气—他们以极具诱惑力的报酬招揽来自世界各国的人才,以大量的投入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网络时代来了,中国要变身,就要中国人变身。工程师、科学家……星星点点,才能组成灿烂的银河。
而丁磊,便是这条银河中闪亮的明星之一。
徐新至今还对1999年两人见面时的情景记忆犹新。“我被他的自信打动了。他很自信也很有上进心,而不是吹牛—是有实质的自信。”这是徐新每每提及这次见面对丁磊的评价。
1999年,丁磊毅然决定“北上”,将网易搬到北京。这标志着,网易不仅要做软件,还要做门户网站。这一消息,令网易的人气急剧攀升。但是,人气并不意味着一切顺利,在关键的融资方面,网易几乎是连续三个月一点资金都没有融到。
对此,丁磊看得很清楚:“这很正常。尽管网易当时在国内排名第一,但是像我这样的人没有国外受教育的背景,没有一支好的管理队伍,公司收入也不到100万美元,而且,我又没做过有关融资的一系列事情,我不够专业,因此没融到多少钱,还花了很多时间。”屋漏偏逢连夜雨,丁磊的铁杆兄弟陈磊华因为难以接受网易的转型,离开了。
徐新就是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见到丁磊的。在见面时,丁磊自信地称网易是“行业第一”;但他们心中都清楚,网易在当时的业内绝对称不上第一。根据徐新对整个行业调查的数据结果显示,网易当时稳居业内第三。身在其中的丁磊应该更明白。但,“第三”是事实,“第一”是信心。
徐新清楚,网络是一个大起大落的行业,今天可能大红大紫,明天就可能一蹶不振。丁磊没有超越第三、勇当第一的超人自信,是不可能经受住两年之后的互联网泡沫的,更不可能成为四年之后的“中国内地首富”。
在谈到为何要投资当时还只是一家新兴企业的网易时,徐新说:“在欧美,大的行业都被大企业占领了。中国才刚刚开始,现在很多行业还处在跑马圈地的时代,这时候大家的机会是一样的,是创业的好时机。我希望更多的民族品牌崛起。”
在经过详细的考察后,1999年12月底,徐新正式注资网易。这笔资金,足足占了网易10%的股份。
在拿到徐新的投资后,丁磊就马上开始着手准备上市。2000年3月,丁磊辞去CEO职务,出任网易公司联合首席技术执行官,以此来定位自己。虽然在转型过程中,网易的人气逐渐被新浪等竞争者反超,但丁磊却并不慌乱。他判断,网易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建立用户对网站的忠诚度,而这只能通过提高网站流量的方式进行。这方面,充分利用互动性和即时性体现情感因素的虚拟社区将会是网络门户的最佳选择。
对于网易的虚拟社区,丁磊自豪地宣称:“网易虚拟社区绝对第一,而且我们没有作假,有些公司一个人断线一个小时了都不将他去掉,我们三分钟就将他去掉了。网易提出虚拟社区概念,多少中国网站跟在我们后面用‘虚拟社区’这四个字,是我告诉他们,这叫作‘虚拟社区’。”
网易的招牌产品—网易个人免费邮箱也处于不停地更新换代中。通过“网易通行证”功能,网易将所有的服务全部整合到163. com旗下,也借机整顿了一下域名众多导致混乱的局面。而且,即使在后来许多邮箱开始实行收费政策,网易也依旧坚持免费;不仅免费,还不断进行扩容,哪怕硬件投入越来越大,网易也绝不改变自己的政策。
这一系列的操作,让网易赚足了人气,也为上市铺平了道路。2000年6月23日晚23时(美国东部时间6月22日上午),网易在美国纳斯达克正式上市。不过,就在上市当天,网易就跌破了15.50美元的发行价,最终报收于12.125美元,成交量4772800股。
这种“流血上市”令许多人怀疑网易的策略是否正确。而刚刚投资网易的徐新,也损失了不少。但徐新并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心。因为,无论网易股价跌了多少,丁磊也依旧实现了高达1亿美元的融资。这对于转型期间的网易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05.患难见真知:“投资女王”打响名号
商场如战场。对于商人来说,今天和你在同一个战壕里奋斗的战友,明天就可能落井下石,拿钱走人。但在网易最困难的时候,为什么徐新依然坚持着对丁磊的信任?
徐新将这种信任归结为“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我最为看重的。困难不可避免,你一定会遇到非常多的困难,但是在那个时候你能够坚持住,能够走过低谷,就能成功。所以一开始特别小的时候,你要成为一只小蟑螂活下来,然后拼命跑,跑在前面。也就是说,永不放弃的精神非常重要。”
“很多投资者当时都走了,我们一直坚持。有人问:你为什么坚持,别人跟你一起进的都走了,你为什么坚持到最后,也是赚得最多呢?我觉得关键看这个人怎么样,是不是有企业家的精神。丁磊有,所以我坚持下来,就赚得最多。”
2000年3月,纳斯达克指数升至5100点。此后,纳斯达克开始了“跳水”之旅。到当年9月时,纳斯达克已经跌到了1088点,创造了三年来的最低。这一轮下跌,标志着“互联网寒冬”的来临。而在纳斯达克“流血上市”的网易,更是多灾多难。在上市期间,网易先后四次被纳斯达克停牌警告,“网易即将被收购”的流言也甚嚣尘上。人们纷纷猜测,网易可能无法撑过这次“互联网寒冬”了。
2001年9月4日的那次停牌,尤其令丁磊痛苦。上午时分,纳斯达克股市宣布从即时起暂停网易在纳斯达克的交易,原因是网易虚报2000年全年的财务报表,830万美元的收入报告中出现了300万美元的错误,违反美国证券法,涉嫌财务欺诈,遭到股东的集体诉讼。暂停直到网易能够提供纳斯达克需要的“补充材料”为止。网易在纳斯达克股市的最后交易是在3天前的9月1日,收盘价格仅为0.6492美元。
当时,网易以“合同误报”和财务报告延期的理由将这次停牌一笔带过。但对网易来说,这次停牌带来的影响远远超乎想象。网易人事剧烈震荡,曾经在网易公司十多天“创收100万美元”的传奇人物张卜凡离开网易,被张朝阳挖到搜狐。一时之间,公司内部谣言四起。
丁磊在传言之中也逐渐心灰意冷了,甚至想到要将网易整体出售。“那时丁磊正考虑把公司的控股卖给台湾的奇摩,说对方的规模是他们的10倍。我就说服他,不要只看到眼下的这些差距,大陆的市场比台湾大很多,很可能以后这个比例会反过来。另外和我们合作,他还能继续控股,不必打工。”在徐新的一番劝说后,丁磊总算是打消了放弃的念头。
在后来的访谈中,丁磊也说:“当时企业特别困难,很多人都想抽身走,股价只有六毛多钱,你想想看这个压力有多大?我们老板说,你怎么在这个公司花那么多时间,你还不如把它直接撇账了。但是我不甘心。
“我心想这个公司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了,拿了那么多钱,企业也有了品牌,也有一帮核心团队,技术在中国不能说最好,肯定也是前几名。挺不甘心就这么放弃了,因为也花了很多的精力在里面。当时一召开董事会就是四到五个小时,又喊又吵又骂的,总归是很激烈的。”
当年10月,在丁磊30岁生日的那天晚上,徐新在香港为他庆祝生日。面对着精美的晚餐,两个人却一点胃口都没有。巨大的压力,让他们都有点喘不过气来。
徐新忽然问丁磊:“你都到而立之年了,为什么还不结婚?”
丁磊表情严肃地说:“Kathy(徐新的英文名)啊,我一生只有两个梦想,一个是我要建立中国最成功的门户网站,一个就是帮股东赚到钱。”
这句话让徐新大受感动。她在后来的访谈中说:“丁磊这小子,现在对我们总算有点责任感了,对股东有点责任感了,那个时候我就觉得,这个人是值得‘长期持有’的。”
刚一过完生日,丁磊就马不停蹄地赶往杭州,参加IT高峰论坛。丁磊、搜狐CEO张朝阳、新浪CEO茅道临以及阿里巴巴CEO马云等几位当时的互联网“大咖”齐聚一堂,共同商讨一个关键话题:互联网,该怎么赚钱?
除了运营网络的运营商要收上网费外,所有跟互联网相关的企业的任何业务,几乎都是“免费的大餐”。但是“眼球经济”,是眼球带来经济价值,不是眼球就是经济价值,经营者再也不会只眼巴巴地看着网站的点击率不断攀升,就欣喜若狂。眼球,该怎么变成实实在在的钱?
丁磊宣布:网易要开通收费邮箱;马云宣布:阿里巴巴不是免费的展销会;茅道临宣布:新经济回归到经济规律当中来,新浪与传统媒体阳光的合作更是轰动互联网界;TOM.COM行政总裁王雷雷宣布:投资互联网一定要以盈利为基础。
对于那时主要依靠网络广告赚钱的门户网站来说,网络广告这块蛋糕根本就不够分,而电子商务更是还没起步。哪怕是在市场相对成熟的美国,广告收入也集中于少数几家公司,很多公司都被逼改弦更张,走上其他道路。
想要找出摆脱困境的方法,就必须加倍努力。每天,丁磊都要工作16个小时,其中有一多半的时间是在网上度过。经营邮箱业务的他,邮箱格外多,多达数十个。当然,业务量也是惊人的,每天都要收到上百封邮件。
徐新坚信丁磊“可以长期持有”,对他的评价也是如此:“为了达到大的目标,丁磊向各方学习,不仅自己把《基业长青》这本书读了三遍,还要求公司员工都要读。丁磊只是一个例子,我们有很多这样的企业家,都非常有上进心,就是说要做行业领头羊,拼命学习,永不放弃。给自己的人生每个阶段都设定一个目标,同时善于从其他地方学习,从而达到这个目标。我觉得这种精神非常重要。”
2002年初,情况终于出现了转机。当年1月1日,纳斯达克宣布将于次日上午10时恢复网易的股票交易。虽说复牌时,网易的股价仅为每股0.95美元,最低时甚至一度达到0.60美元,但无论如何,网易还是活过来了。
丁磊感慨万千地说:“为了这一天,我们一直在努力着,一方面是财务的透明化,另一方面是业务的多元化。现在我们终于成功恢复交易了,我的感受很难用语言来表达,总之网易的新时代开始了。”
而与丁磊共同经历过这次风波的徐新,更是十分看好丁磊。“一个人,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把所有的痛苦,一种浓缩了的痛苦,很快就走完,是一件好事。经过互联网泡沫破裂的丁磊也是。人家说造就一个10亿美元的大企业,在大概二三十年前,需要三代人,然而后来比尔·盖茨大概是10年,丁磊大概四年就把这个过程走完了。你可以想象这个痛苦的剧烈,因为人家体验痛苦都是很长的,30年、10年,而他只有四五年时间,这一定是非常浓缩,非常剧烈的。他能活下来,说明他的生命力很强,抵抗力很强。”徐新对这段地狱徘徊的评价,绝对是肺腑之言。
但对于丁磊来说,网易的目标绝不仅仅是在寒冬中“活下来”这么简单。中国互联网企业该如何将流量变现?吸引眼球后,又该如何吸引资金?为了找寻灵感,丁磊来到了美国。但他失望地发现,即使是雅虎这种巨头,也和他们没有什么不同—收入的来源依然只是在线广告。微软一类的巨头拥有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网易学不了;雅虎等企业与网易之前的模式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颇为失望的丁磊只好漫无目的地在美国游荡着。一天,丁磊在不经意间参观了游戏厂商EA,面对EA的规模和业绩,丁磊无比惊讶:“在美国,这是一片成熟的市场;在中国,这是一片未被开垦的土地。”
回国后,丁磊便下定决心,开展电子游戏业务,让网易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无线互联和在线娱乐上来。为此,他辞去了董事长职务,专心做技术;而公司的CEO和COO也相继离职。2001年年底,网易推出了在线游戏《大话西游》,稍后,宣布引入韩国全3D的9版网络角色扮演游戏《精灵》。无论是自主研发,还是从国外引进,走的都是“提供多角色扮演网络游戏(MMORPG)的开发和运营”这条路线。市场定位精准,一向是丁磊的长项,这次也不例外。
第二年,网易开始盈利,率先走出了“互联网寒冬”。消息传来,所有人都感到十分震惊。
当时网易的一名高管就说过:“《大话西游》盈利了,如何说都是对的,平淡无奇的。但在当时,在线游戏在中国没有一家是成功的,困难和风险可想而知。”在当时,已经有无数免费的类似游戏投入运营。收费在线游戏,拿什么与免费游戏竞争?
但网易成功扭转了整个市场的趋势,业绩大幅增长,股价也一路攀升到15美元。徐新喜上眉梢:“股票涨到了差不多10块钱,那我们就等于是赚了两倍了嘛。”而丁磊也忍不住心中的喜悦,给徐新打电话报喜:“Kathy你看股价,你们赚钱了吧。”“我希望我不是你们投的中国企业家中最差的一个。”
此后,网易更是大赚特赚,股价涨到了每股36美元,而丁磊也登上了中国首富的宝座。这时,徐新又再度问起了那个问题:“你的梦想,你人生的梦想应该算是实现了吧,你为什么还不结婚呢?”
丁磊说:“我现在的梦想是50%的市场占有率,是网络游戏要拿50%的市场占有率,免费邮箱拿65%的市场占有率。”
二人相视而笑。丁磊成了首富;徐新2004年套现,获得了8倍于投资的收益。在患难中互相信任的徐新与丁磊,最终成功建立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