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优雅的相遇:穿越时空的古宅,碰触鲜活的灵魂 作者:尼克·钱纳 著,杨献军 译


前言

英国极负盛名的住宅不仅多得令人吃惊,而且也是一些我们最喜爱的文学作品的灵感源泉。很难想象狄更斯笔下的《远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里没有那座鼠满为患的肮脏旧宅;伊夫林笔下的《旧地重游》(Brideshead Revisited)里没有勋爵那座奢华壮丽的古老豪宅。

有些住宅反映出鲜为人知的文学情缘。例如,位于亨廷顿附近乌斯河畔的一处古老庄园就曾经激发过儿童文学作家露西·M.波士顿的创作灵感,使她写出了颇具魅力的《格林诺威》系列作品;在肯尼斯·格雷厄姆(Kenneth Grahame)为他笔下的蛤蟆宫[1]寻找住宅原型时,泰晤士河畔的一座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豪宅也许激发了他的创作想象力。

即使亚瑟·柯南·道尔爵士(Arthur Conan Doyle)笔下的伟大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也在英国作家与住宅的故事中扮演了自己的角色。这位作家所熟悉的格鲁姆布里奇庄园(Groombridge Place)距他的萨塞克斯郡住宅不远,是福尔摩斯故事中一则神秘故事的发生地点,只不过在小说中变换了地名。约翰·华生作为《恐怖谷》(The Valley of Fear)故事的叙述者,在故事中对伯尔斯通庄园的花园做了一番描述,其灵感就来自于格鲁姆布里奇庄园里的花园:

我在这个古老而奇特的花园里漫步。花园位于庄园侧面,四周环绕着几排被修剪得奇形怪状的古老红豆杉。花园里有一片漂亮的草坪,草坪中央立着一个日晷。整片景色宁静宜人,让我有点不安的神经有所放松。

英国各地有许多住宅是英国著名作家、诗人出生成长,并在周围环境中获取创作灵感的地方。其中不少住宅已对公众开放,使人们可以饶有兴趣地深入了解曾经居住在那里的作家、诗人的日常生活。这些住宅生动地体现出当时的生活境况,以及作家、诗人专心致志从事文学创作时的情形。

在这些著名的故居当中,有一处便是在作家D.H.劳伦斯(D.H.Lawrence)的出生地——诺丁汉附近。那是坐落在偏僻街道旁的一座不大的联排房屋,现已改建成一座极为引人入胜,又可增长知识的博物馆,也反映出维多利亚时代后期民居住宅的真实特点。

东边几英里处坐落着拜伦故居纽斯特德修道院(Newstead Abbey),里面的房间和走廊数不胜数。作为继承人的诗人拜伦曾经在那里举行过多次规模盛大的豪华宴会。拜伦经常在纽斯特德修道院里展现自己生气勃勃、充满活力的行为个性。

劳伦斯的故居与拜伦的故居有着天壤之别,但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这两位出身背景完全不同的英国人在成为文学名人之前,均在各自的故居中度过了他们的成长期。一位后来成为颇有争议的工人阶级小说家,另一位是清秀出众的贵族中的诗人,被他的情人卡洛琳·兰姆(Caroline Lamb)小姐描述为“举止疯狂,品质恶劣,认识他就很危险”。

但是探讨与文学创作有着不解之缘的英国住宅群落,并不仅仅是为了评价曾经居住在那里,或者从中获取过创作灵感的作家、诗人的多样特性。那些住宅本身就呈现了一幅幅生动的英国岛国历史的画卷,展现着英国宝贵的建筑遗产。

位于肯特郡的豪宅诺尔庄园(Knole)是英国国民托管组织托管的历史最悠久、面积最大的住宅之一,上面留下了长达六个世纪的历史印记。它“堪称英国最古老的住宅”,专栏作者,英国文化遗产托管委员会前副主席西蒙·詹金斯这样写道。诺尔豪宅中曾经居住过的著名作家薇塔·萨克维尔-韦斯特(Vita Sackville-West)把这座豪宅比作一位上了年纪的女人,“曾经有过许多情人,亲眼见过一代又一代的人来去匆匆”。萨克维尔-韦斯特将自己的拳拳之心寄情于这座豪宅本身,而非那些曾经的主人。她把他们统称为“一群烂货,简直是十足的疯子”。

离开诺尔豪宅向四围延伸的广袤地面以及复杂如迷宫般的众多房间,我们看到在遥远的伦敦四周诸郡的中心地带矗立着一座20世纪初期的红砖别墅——萧氏之角。如果当年贝杰曼在前往伦敦郊区的途中遇到这座别墅,很可能会仔细地观看一番。萧氏之角是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的故居,看上去似乎坐落在萨里郡管理有序的通勤居民区。萧伯纳创作的经典文学作品如今仍吸引着广大读者,他的戏剧作品也不断被搬上舞台。

比萧氏之角的历史晚20年,但同样具有市郊风格外观的是位于牛津郊区的一处窑厂住宅。那是作家C.S.刘易斯(C.S.Lewis)长期居住过的地方,其土褐色的陈旧内部反映出这位作家朴素的生活方式,以及对物质财富的反感态度。

托马斯·卡莱尔(Thomas Carlyle)居住过的那座18世纪初建造的联排房屋,位于伦敦下辖自治市切尔西地区。那一带曾经被视为贫穷肮脏的地方,令人难以置信。许多住宅被卡莱尔称为“价钱便宜,房屋一流”。他的住宅也是如此。当年这位苏格兰作家居住在切恩街时的四周环境与现在大为不同。那时从住宅正面首先看到的是一片成长的榆树带,再往前就是开阔地带。

毫不奇怪,在英国最古老的作家住宅中有一处文学圣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们前来瞻仰拜谒。莎士比亚在斯特拉福镇上的出生地是他的个人生活中仅存的遗迹。这个小镇同莎士比亚的名字一样为世人景仰。大诗人弥尔顿在奇尔特恩居住过的农舍式小别墅则是另一处有着数百年悠久历史的罕见文化遗址。

所有的文学朝圣者最后一定会前往霍沃斯,那是作家勃朗特姐妹在约克郡(Yorkshire)的故居所在地。妻子去世后,帕特里克·勃朗特在孩子们的姨妈的帮助下哺育着六个孩子,最大的孩子还不到八岁。父亲鼓励他亲爱的子女们努力发展自己的杰出才能。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了解众多英国作家及其在各地故居的情况。那些形形色色的故居曾经激发出他们的想象力,磨炼影响过他们的创作才华;他们从儿童时代就熟悉这些住宅,后来他们在那里勤奋写作过无数时辰,为我们奉献出了最优秀的、不朽的文学作品。除了女作家达夫妮·杜穆里埃(Daphne du Maurier)和艾尼德·布莱顿(Enid Blyton)的庄园和故居外,其他作家故居一律对公众开放。


注释

[1] 出自他本人的名著《柳林风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