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拓扑心理学认知空间下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研究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隐喻网络研究 作者:徐畔


第2章 拓扑心理学认知空间下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研究

2.1 格式塔心理学和拓扑心理学研究

意象是连接情感与思维的桥梁。大部分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意象的研究是从意象的象征意义和主题内涵角度切入的,较少涉及心理学角度。本部分从格式塔心理学和它的一个分支拓扑心理学角度入手,并利用心理空间隐喻的特点,来解析读者读莎士比亚这首诗歌(莎诗第97首)时所得到的美学享受,以及莎士比亚倡导的人文思想。

2.1.1 格式塔心理学角度分析

格式塔心理学[1]是一种侧重于研究经验现象中的形式与关系的心理学。20世纪初,德国心理学家韦特默发表了《关于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一文,标志着格式塔心理学的诞生。格式塔心理学主张用“格式塔”的观点研究心理现象。我们也可以把这种研究方法运用到诗歌鉴赏的诠释与解读之中(周寅,2002)。

在莎士比亚第97首十四行诗中(见表2-1),短短14行却蕴含众多意象。诗歌一开始就把一幅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瑟缩的冰冷”“阴暗的天色”“四望一片萧疏”“满目岁末的凋残”(辜正坤,2008)。读者通过视觉读到的诗句反映到头脑中,形成了整体性的感知。随着意象层层地推进,景中生情,一幅凋零、萧索、阴郁、压抑的画面浮现在脑海之中。格式塔心理学认为,结构不是其组成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经过主体知觉活动进行积极组织和建构而成为经验中的整体,这就是“整体性”原则。读者通过欣赏主体创造性的知觉活动,对作品提供的种种要素进行重组而生成新的意象群体。这首十四行诗的前四行中出现了“寒冷”(freezings)、“黑夜”(dark days)和“荒芜”(bareness)等意象。人的心理空间结构的整体性是主体通过知觉活动把这些刺激材料——“寒冷、黑夜、荒芜”等进行积极建构而形成的。这也呼应了诗第一行的“冬季”(Winter)一词。因此,在读这一诗节时,读者通过积极感知,融情入景,得到了属于自己的情感体验,审美享受在读诗过程中也得到满足。

表2-1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97首中英对照

同样,在第五诗行到第八诗行中,诗人描绘了一幅富饶充实、生机勃勃的画面。为什么不同的意象反映到读者头脑中会有不同的感知效果呢?“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在非物质的心理事实与物质的物理事实之间存在有结构上的相似性,心理和物理是同型的。这就是格式塔心理学强调的“异质同构”原则(申玖,2010)。内心中的情感与现实中的物质尽管性质不同,但它们有相同的结构,因此“寒冷、黑夜、荒芜”只能给人一种阴郁、萧索、空虚的感觉,而“莹莹的硕果、丰盈的果实”给读者的却是“快乐、充实、满足”的情感体验。这或许也是诗人的用意,让读者体会到诗人的情感:有友人陪伴之时,一切都是阳光、快乐的;离开了友人,天色顿时暗淡,一片萧疏、满目凋残。

2.1.2 拓扑心理学角度分析

拓扑心理学是格式塔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心理学家库·勒温的拓扑心理学认知理论认为,物理的空间是单数的,而心理的空间是复数的;物理的空间在动力上是封闭的,而心理的空间在动力上是开放的。因此,前认知的空间是单一、封闭、机械的,而认知视域内的空间是复数、开放和隐喻的。因此,在勒温看来,心理空间应该是多维且动态的。

在前面引述的十四行诗中,诗人描摹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一个是萧索、凋零的寒冬,另一个则是硕果累累的夏末秋初。读罢全诗,我们知道了这两个景象并非都是对客观世界的描绘。诗人与友人分离,“这离别的日子分明是在夏天/或孕育着富饶充实的秋天”。但在诗人的眼中、诗人的心里,这只不过是使人瑟瑟发抖的寒冬,没有硕果,只有一片萧索。人的心理空间是开放、多维且动态的。物质世界单一的事件发生,反映到人的心理空间可以有多种或程度不同的感知形式。外部物质世界是“浪荡春情已结下莹莹硕果的富饶秋季”,对于自然界本身只是一个自然现象,但反映到多维的心理空间,这硕果可以似“良人的遗孀,胎动小腹园”(辜正坤,2008),在诗人的心理空间中,这只是“亡人的孤儿,无父的遗产”(辜正坤,2008)。在离别之时,心情本就是伤感的。友人离去,连小鸟开启歌喉,也只不过是吐出声声哀怨。鸟儿似乎吐出了诗人的心声。这些都说明了物理空间的单一及心理空间的多维性。而拓扑心理学认为,不论何种空间,不论其形状、面积等属性如何,都是等效的。这些多维、多形状的空间,都表达出一个心理隐喻空间,汇总到同一个意义的归结点(罗益民、蒋跃梅,2010)。而莎士比亚在这首十四行诗中的意义归结点乃是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感伤的情感。友人的形象也象征着文艺复兴时期个人自我精神的解放,如夏日般快乐、自在。

在勒温的心理学理论中,“动力”是其最突出的特征。勒温的心理动力概念可概括为心理紧张系统,注重需求和动力能量的意义,强调各种心理动力在一个系统中的交互作用。这种心理紧张系统也可用于解读、鉴赏诗歌之中。初读这首诗,“How like a Winter hath my absence been/From thee,the pleasure of the fleeting year!”(有你陪伴的时候,满是快乐;而离开了你,日子便宛若寒冬!)这种快乐和寒冷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诗人为什么会有此感慨?读者的这种需求便促使其产生了心理紧张状态。诗人接下来的诗句满足了读者心理上的需求。两个冬、夏图景给读者在心理上造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反差。正是这种矛盾,赋予读者足够的审美空间和想象空间。

2.1.3 心理空间的隐喻性

再看罗伯特·弗罗斯特的(Robert Frost,1923)《雪夜林边小驻》中的部分内容:

The woods are lovely,dark and deep.

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汉译:这里的树林是如此可爱、深邃又深远,

不过我还有未了的承诺要实现,

在我入睡之前还有几里路要赶,

在我入睡之前还有几里路要赶。

“在我入睡之前还有几里路要赶”:如果用拓扑心理学解释,这是物理层面的感受——这里的里程是空间上的里程,是在新英格兰的一段路程,而这里的睡眠说的就是睡眠。而在第二次出现的时候——“在我入睡之前还有几里路要赶”,我们感觉这里的里程已经不只是空间上的里程,而是指时间上的里程,而这里的“睡眠”也就有了“死亡”或是“长眠”的意味了,这里的“几里路”就有了心理隐喻空间的含义。

对于诗歌中的意象,如果只是视觉的刺激或被动地感知,那么,诗人的写作对于读者来说毫无意义。但如果反映到心理隐喻空间,读者可运用想象把意象进行联想、整合重构,生成独特多维的意义体系。心理隐喻空间是动态开放的,因此,这些意象的心理隐喻也是不确定的、多变的。因而诗人留给读者的是巨大的想象空间,不断激发读者再发挥和再创造。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将抛舍给上帝的主题重新索回,从封建专制与教会的桎梏下解放自己。从“人是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转变到“人应成为独立的精神个体”。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不仅运用自由想象描摹丰富意象,体现人文主义关怀,还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的意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美感和审美价值,也深化了诗歌的内涵。

2.1.4 小结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十四行诗流传千古,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我们在读这首十四行诗的过程中,获得了审美享受,也隐约读到了诗人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思想观念。从格式塔和拓扑心理学的视角,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重新解读莎士比亚的诗歌,为鉴赏莎士比亚的意象诗提供并进行了一次尝试性诠释。

2.2 拓扑心理学与认知语言学的关联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都不是无源之水,而是众多学科合力影响之结果。从表面上看,拓扑心理学与认知语言学没有什么关联,但笔者根据对勒温(1936/1997)的《拓扑心理学原理》的研读,发现拓扑心理学对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体系和基本概念影响相当大(如概念整合、心理空间),这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和研究这门新兴学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1 拓扑心理学与认知语言学的关联性研究起源

在心理学和语言学关联发展中,认知观起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对行为主义研究范式的反叛,主要是由于这种研究范式强调刺激-反应(S→R),忽略了S与R之间的认知过程,即耳朵在接收到刺激并做出反应之间进行着什么,几乎没有涉及。然而这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认知科学将其纳入研究范围,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研究。但认知科学的发展也不是一步到位的,经历了三个主要时期:前人工智能时期(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中期,以控制论、自组系统和机器翻译为主)、经典符号处理模型时期(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以信息和符号处理为主)和联结主义模型兴盛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以联结主义模型为主)(熊哲宏,2002:9~22)。(见表2-2)

表2-2 认知科学发展的三个主要时期

时至今日,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任何一个学科体系的建立与发展都不是无本之源,毫无例外地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的扩展。无论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还是索绪尔、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以及当前的认知语言学都是在巨人的肩膀上产生的。在撰写论文过程中笔者通过对勒温(1997)的代表作《拓扑心理学原理》的仔细研读,发现它与当前的认知语言学有密切关系。研读这本书的理由有三:第一,勒温是拓扑心理学的创始人和奠基者;第二,该书是勒温的代表作,影响很大;第三,国内学者对该研究了解甚少。我们从认知语言学、拓扑心理学、拓扑心理学与认知语言学的相关性三个方面就相关的文章对四个网站——中国知网、yahoo!中文网、Google中文网和yahoo!英文网进行了初步统计,其结果如表2-3所示。

表2-3 1994~2005年拓扑心理学与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网络统计

从表2-3的统计结果看,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认知语言学都引起了学者的足够重视和关注,但国内对拓扑心理学(特别是拓扑心理学与认知语言学的相关性)重视不够,中国知网才1篇,yahoo!中文网288篇,Google中文网768篇,与yahoo!英文网6820篇相比,相差甚远。为此,笔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别讨论:(1)拓扑学及拓扑心理学简述;(2)拓扑心理学与认知语言学的关联性。

2.2.2 拓扑心理学与认知语言学的关联性

拓扑心理学为认知语言学做出了许多贡献,其中拓扑心理学思想或概念,如“准事实、整合系统观、区域、边界、心理生活空间、阻碍、移位”等在认知语言学中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或认可。首先,我们知道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种新研究范式,它包含了与认知相关的不同理论和研究内容。它始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经扩展到语言学的许多领域,如语用、语义、句法、语体、文学、话语分析等。它强调认知官能与语言的密切关系。

要看拓扑心理学与认知语言学的关系,需要通过具体事例来分析,文旭、匡芳涛(2004)在《语言空间系统的认知阐释》一文中提到投影空间和拓扑空间,认为牛顿的立方体正好能代表一个理想化的三维认知空间模型,其中包括9个空间方位:上、下、左、右、前、后、里、外和附着,其中“里”、“外”和“附着”就存在拓扑性质,观察者视角转换,这些方位空间不会随之改变,是恒定不变的。而其他6个方位空间则会随着观察视角选择的变化而变化,是投影性空间。在此我们只涉及前者,如:(1)厨房外的大树;(2)钱夹里的钱;(3)墙上的画像。不管观察者以什么角度去看,“大树”在“厨房”外面,“钱”在“钱夹”里面,“画像”总是在“墙上”挂着。

另外,我们再看看与拓扑心理学中“心理生活空间”相似的“心理空间”理论(Fauconnier,1985)。它于1985~1994年间基本形成。1994年至今可以说是“心理空间”理论的完善和成熟时期——“概念合成”或“概念整合”时期,其代表作是《思维和语言中的映现》(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1997)。该理论的基本核心内容如图2-1所示。

图2-1 心理空间的合成关系

图2-1表明类属空间向两个输入空间映射,当输入空间1和输入空间2部分地投射到合成空间后,通过“组合”、“扩展”和“完成”三个彼此关联的心理认知过程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层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这一过程由合成空间里的正方形表示,而层创结构产生的过程就是意义产生的过程。

言语编码者通过有意识的高明艺术手法对先前输入语言材料所形成的初始常规认知框架进行突然的转换,这就是所谓的言语幽默,这样令言语解码者按常规语义逻辑运作的常规认知框架失去作用,与新信息材料相对应的认知框架进而被重新启动,进行最佳关联的概念整合建构,进而发现其与心理认知所期待的不一致的巨大反差效应,最终诱发出言语解码者轻松而愉快的笑声(刘国辉,2006)。

如果说Chomsky句法结构的树形图让人很难以理解,那么Langacker句法结构的“楼阁式”图解就更加让人难以理解(图2-2),恐怕就连专业搞制图的人也不一定能搞懂其中的规则与意图。一个简单的句子“Alfred hit Bernard before Charles arrived”变得复杂的以至于让人生畏(石毓智,2004)。

图2-2 “Alfred hit Bernard before Charles arrived”楼阁式图解

我们虽然对此深有感触,并且基本认同,但是却不能认为这一切都是拓扑心理学带来的。实际上认知语言学的确存在着三大主要的缺陷。(1)在语言现象的阐释过程中主观性、随意性太强,没有强而有力的语料库数据支持。乔姆斯基所提出的语言研究中的理想目标——三个充分(观察充分、解释充分、描写充分)似乎都没有得到满足。(2)语言系统之间的历时沟通与联系缺乏,没有能整合为一个有机的体系,比如像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那样。另外,认知语言学家对同一现象的概念运用和解读也不完全相同,例如“frame”、“schemas”和“script”等。(3)语言解码的图解式显得复杂且随意,毫无规则或规律可言,让大部分的读者在阅读时感到吃力而难以理解把握。

2.2.3 莎士比亚十四行中的宇宙理论——拓扑心理学

以托勒密天文学为基础的天人对应说在文艺复兴时期尤为盛行的,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拓扑认知空间形成的文化源头,也就是大小宇宙相对应的基本理论。

遵循这一理论,大宇宙和小宇宙在许多方面是对应的。简单来说,大宇宙就是人以外的世界,小宇宙就是人(体)。从概念上说,当时并没有对大宇宙进行严格的定义,有人说是整个宇宙包括地球在内,也有人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世界,天人对应是天、地、人的类比,也是层次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我们通过哲学的角度来看,有有形的物理宇宙和概念宇宙。后者又包括人的世界和星球天体世界。根据法国哲学家拉·普里莫达耶(La Primaudaye)的阐述,宇宙包含三重结构:第一重是哲学家所说的“理式世界”或神学家所说的“天使世界”;第二重是天体世界;第三重是月下的基本世界。也就是说,宇宙的顶端是超然的概念领域,中间是由第五种元素以太构成而又可见的天体领域,底端是由四种元素构成的全然可感的领域。根据胡家峦先生的看法,“上述两种看法并无多大区别,因为理式世界和天体世界都是‘天’,月下的基本世界就是‘地’。无论在什么意义上,人和大宇宙都非常相似”。

另外,具体说来,从物理构成来看,大/小宇宙均由土、水、火、气四种元素构成。按照沃尔特·雷利(Walter Raleigh,1552-1618)在《世界史》中的描述,这种类比栩栩如生:

人的肉体由尘土构成;骨骼和岩石一般坚硬;血液在周身循环,犹如河川流贯大地;人的气息如同空气;人的体温则像为促使大自然更迅速滋生万物的太阳所激起的大地内部的热量;我们的基本水分、油或香膏(滋养和保持着体温)如同大地的肥沃和丰饶;覆盖全身的毛发如同覆盖地面的青草;两只眼睛如同天上发光的日月;生殖力如同大自然产生万物的特质(胡家峦,2001)。

从结构来看,按照帕拉塞尔斯(Paraeelsus)的“体内星群”理论,人体和十二宫是对应的:白羊宫与头、脸对应;金牛宫与颈脖对应;狮子宫与心、胃、背对应;巨蟹宫与胸、腰、脾、眼对应;人马宫与股对应;宝瓶宫与小腿对应;等等(胡家峦,2001)。另外,土、水、火、气四种元素又和四种体液相通,对应的是黑胆液、黏液、血液与黄胆液,它们“对人的性情起着不同的作用,如血液具热湿素质,主激情;黄胆液具热干素质,主暴烈、易怒;黑胆液具冷干素质,主忧郁、愁闷;黏液具冷湿素质,主麻痹、冷漠”。根据托勒密星占学,七颗行星同样具有冷、热、干、湿四种素质,而且与人体部位一一对应。同时,亚里士多德的“三重灵魂”的说法,也是以人与大宇宙的对应为基础的。“宇宙中的植物有生长功能,动物有生长和感觉功能,人不仅有生长、感觉功能,更有天使般的理性。因此,人的灵魂按这三种性质也有三重:与天使对应的理性灵魂、与动物对应的感觉灵魂、与植物对应的植物(或生长)灵魂。”

不仅如此,文艺复兴时期有关音乐的理论中,所谓“人的音乐”,同样是以人和大宇宙的类比为基础的。根据这种理论,人的音乐是模仿天体音乐而来的。它们不同的象征意义是,“天体音乐象征宇宙的普遍和谐,人的音乐象征人的肉体与灵魂之间的和谐”。公元前4世纪希腊哲学家阿里斯托克西认为,灵魂是人体音乐的“调谐”。伽伦也持此观点,他认为灵魂是人体中“四种元素的和谐”。如此等等,构建了一套和谐传统思想和深刻影响西方社会的和谐理论,不仅在当时提高了人的地位,也为后来开发人的能力、培养人的美德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传统的参照坐标。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第18首:

我可能把你和夏天相比拟?

你比夏天更可爱更温和:

狂风会把五月的花苞吹落地,

夏天也嫌太短促,匆匆而过;

有时太阳照得太热,

常常又遮暗他的金色的脸;

美的事物总不免要凋落,

偶然的,或是随自然变化而流转。

但是你的永恒之夏不会褪色,

你不会失去你的俊美的仪容;

死神不能夸说你在他的阴影里面走着,

如果你在这不朽的诗句里获得了永生;

只要人们能呼吸,眼睛能看东西,

此诗就会不朽,使你永久生存下去。

(梁实秋译)

将传统宇宙论形成的空间,用勒温的拓扑心理学进行解释,那便是开放的、动态的、隐喻空间。

从时间的维度看,大宇宙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小宇宙也有童年、青年、壮年和暮年四个时期。诗人把他的爱友比喻为“夏日”,凸显他的青春年华。在大宇宙中,夏日“未免还不太长”,然而在诗歌中,爱友的“夏天”则“不会终止”。前者是物理的空间,是单一的、有限的;后者是心理的空间,是永恒的、无限的。这就衍生出了一个原型,一种心理的隐喻映射(见图2-3)。

图2-3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时间维度生成的物理空间

永恒这个主题,在文艺复兴时期较为盛行。然而在当时,人们对于能否像神那样永生不朽是有疑问的。天人对应理论本身就是用来隐喻无情的时间这把“镰刀”的。与此相对的传统文学的主题——及时行乐,人生无常以及莫负青春,都是对时间观念的反映。而莎士比亚通过拓扑学心理空间的生成方式,将这种心理上的意义表现出来。这些时间可以隐喻为宇宙、镰刀、花朵和人生。按照勒温的理论,它们都是等效的,无论空间、形状、大小如何。所以,在莎士比亚的笔下,他将这些多维、多形状的空间,创作成为表达相同意义的心理隐喻空间。宇宙时间的维度,也可以分成不同的物理空间,无论如何分割,都是心理的反映,并最终生成文化模式,通过诗歌将其具体化阐释出来(见图2-4)。

图2-4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拓扑心理空间表现

按照文艺复兴时期宇宙论的天人对应理论,在空间的物理维度中,大宇宙有两只眼睛,即太阳和月亮,小宇宙的人也有两只眼睛。两者相比,“天眼如炬人间酷热难当”,其“金面”还会“常云遮雾障”,但是诗人爱友的目光看起来则更加温柔明亮。前者体现单一的物理意义;后者体现隐喻、动态、开放的心理空间,将人放在理想的认知空间之内,因此人看起来更加伟大(见图2-5a)。

图2-5a 宇宙论中空间的物理维度

从空间的物理属性来看,大宇宙有四种元素:土、水、火、气,属于小宇宙的人有与土对应的肉体、与水对应的血液、与火对应的体温和与气对应的呼吸(见图2-5b)。夏日刮起的狂风,暗示诗人爱友的呼吸“可爱且温良”。“五月的娇蕊”有时会被狂风吹落,暗示他这朵人间“娇蕊”永不会“凋零”“优美的形象也永远不会消亡”。这首诗不仅是对某个具体的美人的赞美,更是对人的歌颂。正如阿格里帕所言,小宇宙是“神的最美丽、最完满的作品”,体现了“神的最高工艺”(S.K.Heniger,1974;胡家峦,2011)。

图2-5b 宇宙论中空间的物理属性

上述的时间、空间、构成要素等方面,从观念到实体空间的隐喻化过程,映衬了拓扑学心理空间演绎的那样,“神创造的大宇宙虽美,但神创造的小宇宙却更美,更伟大,更崇高”。原因在于:“人可以模仿神的创造行动,创造出诗歌小宇宙。既然诗歌小宇宙可以与世长存,那么其中受到歌颂的人当然也同样‘长命百岁’。”总而言之,通过天与人的类比,诗人充分表现了在文艺复兴时期,两个盛行的主题:人的伟大和诗歌的不朽。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第18首,我们又可按照但丁、基督教神学、弗洛伊德的意识分区理论,以及拉普里莫达耶的三重宇宙结构理论(见图2-6),描述的是和天堂、灵魂、培养天使的神圣空间相对应的头部,暗示人具有理性、神圣性、永恒性的特点。通过这样一个头部的拓扑学空间,我们可以看出莎士比亚诗歌中对永恒美、崇高美、神圣美的描述和歌颂。

图2-6 拉普里莫达耶的三重宇宙结构理论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第20首,评论家们对其各执一词。18世纪的乔治·史蒂文斯(George Steevens,1736—1800)认为市面上对这首诗的高度赞赏都是令人不能忍受的。与他同时代的埃德蒙·马隆(Edmond Malone,1741—1812)却对这首诗持这样的态度:罪过也好,不恰当也罢,不论诗中的描述多么有伤大雅,在那个时代,是符合习惯的。20世纪的评论家约翰·威尔逊(John Dover Wilson,1881-1969)认为,诗中的thing和prick均指男性生殖器,暗示伊丽莎白时代的人,对人体的态度是坦率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