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缺口”
幸福,是一个议论最多又最说不清的话题。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说:“幸福是生命的意义和目的,是人生在世的目标与归宿。”印度的圣雄甘地说:“幸福是想的说的做的之和谐一致。”美国的马克·吐温说:“幸福只是一些同糟糕的境遇相应对照的事情。”
追求幸福,大概是生物的自然天性。1960年代,世界一流的神经生理学家德尔伽多在动物大脑中发现一个“幸福中枢”。他在西班牙的实验室里做过一个实验——在小白鼠头部植入一个电极,触碰笼内的压杆能接通电流刺激这个中枢,产生“幸福感”——实验中,小白鼠们竟然昼夜不停地“追求幸福”,废寝忘食,直到饿死!
在美国,追求幸福是民众的“天赋权利”,写进了《宪法》。然而,“幸福”在美利坚的进展却难令人满意。
不久前,芝加哥大学的“全国民意研究中心”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2006年,美国民众对生活的感觉:“非常幸福”32.4%,“相当幸福”55.9%,“不幸福”11.7%。这个结果与三十年前——1977年的同类调查——不相上下:“非常幸福”35.7%,“相当幸福”53.2%,“不太幸福”11%。
奇怪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这三十年间举世瞩目。2007年的美国,其财富远远超过1977年的美国——人们的住房更大,里面摆满了微波炉、个人电脑、大平板彩电等各种各样的现代用品;人均寿命也从74岁增长到78岁。最近三四年间,经济也一直景气繁荣——2003年以来增添了八百万个新职位!可是,“幸福”却止步不前,没有惠泽更多的芸芸众生。有专家称这种现象为“幸福缺口”。
美国的“幸福缺口”从何而来?人们苦苦思索。
《华盛顿邮报》的经济专栏作家萨缪尔逊说,“幸福缺口”的根源在于环境——经济不安定。他认为,美国文化天生带有贪得无厌和炫耀的特性——除开自己拥有的好东西,美国人每一个瞬间都在渴望千百样别的东西——这种文化令人们时时充满忧虑、恐惧和遗憾,同时滋生压力、野心和不安全感。他还认为,最近几年,经济环境不安定加深了人们的不安全感。美国公司的裁员频率加快——45至54岁男性就业年份的中位值从1983年的13年下降至2006年的8年,因而带来更多忧愁。
康奈尔大学的经济学家弗兰克说,“幸福缺口”的根源在于自身——人们过度追求物质,“咎由自取”。他认为,美国陷入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消费模式。随着社会日趋富裕,人们沉溺于“争艳斗奇”的消费,从而导致自我挫败——希求住房越来越大,因为朋友的住房越来越大。搬进更大住房没有带来额外的欢愉,因为每个朋友都住大房子;购买大房子的按揭形成的债务压力,导致不得不牺牲休闲时间去赚钱的遗憾。他认为,与此同时,更多的个人财富并没有带来更大的群体福利——搬到越来越远的郊区大房子,导致每天上下班通勤所需的时间越来越长,路上的车更多,交通更拥堵,环境污染也愈加严重。结论:正是这种“个人聪明、整体荒谬”的行为模式造成了“幸福缺口”。
1970年代曾有学者推测:财富在幸福感中的分量似乎存在某种限度;在超越某一点——基本生存需求,如食物、住所、公众秩序和职业满足——之后,更多的财富不会带来更大的幸福。后来的统计数据好像也支持这个推测。1990年代美国的经济繁荣并没有带来幸福感的高涨,调查数据几乎不为所动。此外,1970年代以来,尽管美国社会贫富两极的幸福差距始终很大,中产阶级的收入差异对人的幸福感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全国民意研究中心”的专家认为:安定对温饱者的幸福感具有重大影响。这是此次研究获得的最强信息。具体说,婚姻安定者比单身独居者(尤其是婚姻漂零的丧偶者或离婚者)更有幸福感——大约42.52%的已婚人士认为生活“非常幸福”;离婚者当中只有18%表达了类似感受。
近来,幸福感中的心理要素似乎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去年年底,宾夕法尼亚大学设立了一套新教程——实用正态心理学(硕士学位),为心理学家、教育家、生活教练、健康专业人士提供实用正态心理学的培训。
手头有一则新闻,真人真事,不知是否与“正态心理”有关,简述如下:
6月16日半夜,哥伦比亚特区某家后院的露台上,一群朋友刚吃好晚餐——卤汁牛排和特号龙虾。未锁的边门悄悄溜进一个人来,蒙面,用手枪顶住一个14岁女孩的脑门:把钱交出来,不然我就开枪!大家惊呆了,包括女孩的父母。
客人克瑞斯蒂娜说:“我们刚吃完晚餐,您不来和我们一起喝杯酒吗?”蒙面人接过美酒Chateau Malescot St-Exupery,喝了一口:“好酒!”女孩的父亲让蒙面人喝干了那杯酒,克瑞斯蒂娜又把酒瓶递了过去。蒙面人褪下面罩,又喝了一口酒,还尝了一块奶酪,随即把枪塞进裤子口袋。“我也许走错门了,”蒙面人向大家道歉,“我能有一个拥抱吗?”克瑞斯蒂娜是一名幼儿园教师,她站起来伸出双手拥抱了他,其他四位客人也这样做了。“我们可以有一个集体拥抱吗?”蒙面人又要求。六个人一齐拥抱了。不多一会儿,蒙面人用手指夹着酒杯提着酒瓶,走了。
人们报警。警察摸不着头脑:有过强盗道歉的事例,但从未有强盗坐下来一起喝酒的故事。拥抱,就更匪夷所思了……
蒙面持枪大盗,居然“放下屠刀,喝酒拥抱”!
几个星期前在地铁站,有人递来一张缩小版的绿色美钞纸片,背面印着几行英文:
Money can buy(金钱)
A Bed but not Sleep(能买床铺,但买不到睡眠)
A House but not a Home(能买房屋,但买不到归宿)
Books but not Brains(能买书籍,但买不到智慧)
Companions but not Friends(能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
Amusement but not Happiness(能买娱乐,但买不到幸福)
Food but not Appetite(能买佳肴,但买不到食欲)
Finery but not Beauty(能买细软,但买不到优雅)
Flattery but not Respect(能买奉迎,但买不到尊敬)
Medicine but not Health(能买医药,但买不到健康)
Luxuries but not Culture(能买奢华,但买不到文化)
有人说,幸福,归根结蒂,是一种在人际关系上得到的满足——付出爱或得到爱,是一种对工作、服务、宗教、嗜好等内涵的彻悟。
你说呢?
2007.8
华盛顿特区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