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节 纪实小说的“入世”语境

新世纪纪实小说研究 作者:哈建军 著


第一节 纪实小说的“入世”语境

一、新世纪的“纪实”热

进入新世纪以来,纪实创作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种“快”主要表现在作家对纪实创作投入的热情和精力越来越多,纪实作品越来越广泛地流播于读书市场,越来越多的杂志期刊增加了“纪实”“非虚构”或“在场写作”等栏目,越来越多的文学刊物打起了“纪实牌”,越来越多的出版社连续几年刻意“包装”“纪实创作”和“非虚构创作”,越来越多的“市场推手”把一些纪实作品当做“新作品”来宣传,或者当做出版家和作家合作推出的“新创意”的作品来“造势”,也有越来越多的评论者频频将笔头移向纪实创作的解读与评介,滋生的与纪实相关的“术语”也越来越多地活跃在评论者的“争议”中。

进入新世纪的十多年中,涌现出来了很多纪实作品,例如:彭荆风的《挥戈落日:中国远征军滇西大战》(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出版)、闫立秀的《如戏人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张明观与吴根荣合著的《江南大哀赋》(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出版)、李庆山的《国门亮剑:抗美援朝纪实》(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苏清洪的《小战友》(花城出版社2010年出版)、魏姣的《空港手记》(广西师大出版社2010年出版)、王心钢与荣笑雨等人合著的《潜流:南方地下党血火纪录》(花城出版社2011年出版)、朱君和的《血色星光:战时广东省委书记和他的战友》(花城出版社2011年出版)、徐世立的《一个孩子的战争:家庭拯救纪实》(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等等。

新世纪见诸读书市场的纪实作品中最有“阵势”的是那些“系列作品”,它们以“编队”形式扮演着纪实作品中的主力阵容,以“板块”的姿态吸引着读书市场上的眼球,在当代文坛和书刊市场形成了较大的“气场”。譬如,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大众文艺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华夏出版社等精心打造的“百年人生系列”“人民解放军征战系列”“现代侦探与破案系列”“近代历史释疑系列”“反思‘文革’和‘反右’运动系列”“中国现代军事战争系列”等。这些系列大体上可分为“社会人生命运”类和“战争军事”类,都是以纪实为主要话语的。

这些纪实作品从题材形式上来说,种类繁多、琳琅满目,与读者“谋面”的形式有三种:一是出版单行本、“丛书”“系列”,无论是出版社编辑约稿还是作者自由投稿,这些作品大都篇幅较长,故事情节大都能反映宏大、绵长的历史背景;二是在常规发行的文学期刊(公开发行)上发表,也有个别作品是发表在一些“民刊”(内部交流或小范围传播)上,作者是那些刊物的忠实支持者、维护者;三是在网络空间里散布的,这类作品数量多,多以“新”“奇”为看点,但艺术性不是很足,评论界关注得也少。拿《人民文学》来说,从2010年第2期开始设置“非虚构”栏目,倡发“非虚构”文学作品,在新世纪的这几年里,分20期共刊发28篇“非虚构作品”,如表1所示:

表1 《人民文学》刊发的“非虚构”小说(以刊发时间为序)

《人民文学》作为定期刊行的文学刊物,将“非虚构”等作为常设栏目,一定程度上说也是对“非虚构”类作品的支持。自设置了“非虚构”栏目,很多作者创作了纪实小说。在作家和出版家的“合力”下,通过《人民文学》这一平台将“纪实小说”引向了“人民文学”的视野。

《人民文学》很看重“非虚构”这个“栏目”,在首次设置“非虚构”栏目的2010年第2期的“留言”中,编者解释了他们的“动机”:“今天的文学不能局限于那个传统的文类秩序,文学性正在向四面八方蔓延,而文学本身也应容纳多姿多彩的书写活动,这其中潜藏着巨大的、新的可能性。所以,先把这个题目挂出来,至于‘非虚构’是什么、应该怎么写,这有待于我们一起去思量、推敲、探索。”在2010年第10期的“留言”中编者又说:“我们感到,与其坐在那里守着电视感叹世界复杂文学无力,不如站起来,走出书斋,走向田野。走出去了,没有路的地方就有了路,看不见或看不清的事就尽收眼底。”并于2010年10月推出了“人民大地·行动者”活动,发出启事:“吁请我们的作家,走出书斋,走向吾土吾民,走向这个时代无限丰富的民众生活,从中获得灵感和力量。”在2011年第9期正式给出了推行“非虚构”和“人民大地·行动者”的答案:“人与生活,这正是小说独擅胜场的地方,小说家的眼光能见记者或学者之未见。”在2011年度茅台杯人民文学奖中,除设置了诗歌奖、散文奖,还新设了“非虚构小说”和“非虚构”两个奖项,其中“非虚构小说”奖颁给了乔叶,“非虚构”奖颁给了李娟。从奖项的设置来看,至少《人民文学》是把小说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非虚构小说”,且把“非虚构”放在了与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相并列的文类高度。李娟、梁鸿等也已“签约非虚构写作项目”,还有一些作家和刊物也争相效仿。虽然《人民文学》对非虚构文学的倡导和阐释是“断点续传”式的,虽然他们以谨慎的姿态保留了对“非虚构文学”的界定和分类,但紧扣“非虚构”和仅仅提“非虚构”还是显示了他们对与“虚构”相对的“纪实创作”的“新的可能性”的尊重和支持。《人民文学》的“非虚构”栏目就像是纪实文学的“集结号”,《人民文学》以“人民文学”的名义和影响力大大地促助了纪实文学的发展。从开设栏目到设置奖项,再到设置创作资助项目,都体现了《人民文学》以“旗号手”的身份为“纪实”呐喊助威,或者说以“掌门人”的姿态对纪实文学充满了抬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