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煜

唐宋词 作者:高建中


李煜

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又号莲峰居士。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史称后主。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嗣位为南唐国主。开宝八年(975),城破出降,押赴汴京,受封左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备受凌辱。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为宋太宗赵光义赐牵机药毒死。有文集三十卷,多散佚。词存三十余首。见于《南唐二主词》。

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93],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94],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说明

这是春日怀人之作。开宝四年(971)十一月,李煜七弟从善入宋,被留京师,久不得归,煜每凭高北望,泪下沾襟。或谓即此词本事。起首两句,总摄全篇。“乱”字写景写心。下片承“别来”,意转层深。结句将眼前景、心中恨,打并一起,意味深长。北宋秦观《八六子》:“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由此化出。

集评

徐士俊曰:末二句从杜诗“江草唤愁生”句来。

——《古今词统》卷五

谭献曰:“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与此同妙。

——《谭评词辨》卷二

陈廷焯曰:永叔“离愁渐远渐无穷”二语,从此脱胎。

——《词则·大雅集》卷一

俞陛云曰:六一词之“行人更在青山外”,东坡诗之“但见乌帽出复没”,皆言极目征人,直至天尽处,与此词“春草”句,俱善状离情之深挚者。

——《五代词选释》

俞平伯曰:梦的成否原不在乎路的远近,却说路远以致归梦难成,语婉而意悲。

——《唐宋词选释》上卷

唐圭璋曰:此首即景生情,妙在无一字一句之雕琢,纯是自然流露,丰神秀绝。

——《唐宋词简释》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95],留人醉,几时重[96]。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说明

此词借落红伤春抒写人生长恨的无穷悲凉。风雨摧折、芳华难驻、花期匆促,与词人的人生体悟异质同构,亦花亦人,浑然一体。上片一韵一转,层层递进。结句提领升华,其沉痛深挚,非一般伤逝惜春之作所能到。

集评

谭献曰:(评上片)濡染大笔。

——《谭评词辨》卷二

王国维曰: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

——《人间词话》

俞平伯曰:此词全用杜诗“林花著雨燕支湿”,却分作两片,可悟点化成句之法。上片只三韵耳,而一韵一折,犹书家所谓“无垂不缩”,特后主气度雄肆,虽骨子里笔笔在转换,而行之以浑然元气。

——《读词偶得》

又曰:下片三短句一气读。忽入人事,似与上片断了脉络。细按之,不然。盖“春红”二字已远为“胭脂”作根,而匆匆风雨,又处处关合“泪”字。春红着雨,非胭脂泪欤?心理学者所谓联想也。结句转为重大之笔,与“一江春水”意同,而此特沈著。

——《读词偶得》

刘永济曰:上半阕表面似惜花,实乃自悲如林花已谢,且谢得“太匆匆”,而朝雨、晚风尚摧残不已,故曰“无奈”。下半阕因念,今日虽欲求如临别之时泪眼留醉亦不可得矣,何况重返故国,故曰“人生长恨”如“水长东”。

——《唐五代两宋词简析》

唐圭璋曰:此首伤别,从惜花写起。“太匆匆”三字,极传惊叹之神。“无奈”句,又转怨恨之情,说出林花所以速谢之故。朝是雨打,晚是风吹,花何以堪,人何以堪,说花即以说人,语固双关也。“无奈”二字,且见无力护花,无计回天之意,一片珍惜怜爱之情,跃然纸上。下片,明点人事,以花落之易,触及人别离之易,花不得重上故枝,人亦不易重逢也。“几时重”三字轻顿;“自是”句重落。以水之必然长东,喻人之必然长恨,语最深刻。“自是”二字,尤能揭出人生苦闷之意蕴。此与“此外不堪行”,“肠断更无疑”诸语,皆以重笔收束,沈哀入骨。

——《唐宋词简释》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97],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98]

说明

此词抒写愁怀,当是亡国入宋后所作。“无言独上西楼”,起句便摄尽凄惋神怀。“锁”字暗点身世。下片直抒离愁,纷繁难解、难以名状。“别是一般滋味”,尤觉耐人涵咏。

集评

沈际飞曰:七情所至,浅尝者说破,深尝者说不破。破之浅,不破之深。“别是”句妙。

——《草堂诗余续集》卷下

陈廷焯曰:凄凉况味,欲言难言,滴滴是泪。

——《云韶集》卷一

王闿运曰:词之妙处,亦别是一般滋味。

——《湘绮楼词选》前编

俞陛云曰:后阕仅十八字,而肠回心倒,一片凄异之音,伤心人固别有怀抱。

——《五代词选释》

刘永济曰:上半阕言所处之寂寞。下半阕满腹离怨,无语可以形容,故朴直说出。“别是”句,尤为沉痛。盖亡国之君滋味,实尽人世悲苦之滋味无可与比者,故曰“别是一般”。

——《唐五代两宋词简析》

唐圭璋曰:此种无言之哀,更胜于痛哭流涕之泪。

——《唐宋词简释》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99]。春意阑珊[100]。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101]。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说明

宋蔡絛《西清诗话》云:“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帘外雨潺潺’(略)含思凄惋,未几下世。”此词交织短暂的梦中欢娱与悲凉的现实境遇,抒写亡国被囚的深悲巨痛。全篇由景入情,一任真意流泻。结响感慨深沉,声可裂帛。

集评

沈际飞曰:“梦觉”语妙,那知半生富贵,醒亦是梦耶?末句,可言可不言,伤哉。

——《草堂诗余正集》卷一

李攀龙曰:结句“春去也”,悲悼万状,为之泪不收久许。

——《草堂诗余隽》卷二

郭曰:绵邈飘忽之音,最为感人深至,李后主之“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所以独绝也。

——《灵芬馆词话》卷二

谭献曰:雄奇幽怨,乃兼二难,后起稼轩,稍伧父矣。

——《谭评词辨》卷二

陈廷焯曰:结得怨惋,尤妙在神不外散,而有流动之致。

——《词则·大雅集》卷一

王国维曰:“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

——《人间词话》

俞陛云曰:言梦中之欢,益见醒后之悲,昔日歌舞《霓裳》,不堪回首。结句“天上人间”三句怆然欲绝,此归朝后所作。

——《五代词选释》

又曰:《浪淘沙令》尤极凄黯之音,如峡猿之三声肠断也。

——《五代词选释》

俞平伯曰:上片系倒叙,由一晌贪欢而梦醒,由醒而觉得五更寒,由凄寒失寐而听雨声。

——《读词偶得》

唐圭璋曰:肝肠断绝,遗恨千古。

——《唐宋词简释》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102],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103],只是朱颜改[10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说明

此词被俘入宋后所作。陆游《避暑漫钞》云:“李煜归朝后郁郁不乐,见于词语,在赐第七夕,命故妓作乐,声闻于外,太宗怒。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词中明言“故国”,其亡国深痛,今昔巨悲,了无隐饰。起句无理情语,劈空而下,结拍化虚为实,乃千古言愁名喻。

集评

罗大经曰:有以水喻愁者,李颀曰:“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后主云:“问君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也。贺方回云:“试问闲愁知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盖以三者比愁之多也,尤为新奇,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

——《鹤林玉露》卷七

王楙曰:仆谓李后主之意,又有所自。乐天诗曰:“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刘禹锡诗曰:“蜀江春水拍山流,水流无限似侬愁。”得非祖此乎?则知好处前人皆已道过,后人但翻而用之耳。

——《野客丛书》卷二十

陈郁曰:太白曰:“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江南李主曰:“问君还有几多愁,却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略加融点,已觉精彩。至寇莱公则谓:“愁情不断如春水”,少游云:“落红万点愁如海。”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矣。

——《藏一话腴》内篇卷上

徐士俊曰:只一“又”字,宋元以来抄者无数,终不厌烦。

——《古今词统》卷八

王世贞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情语也。后主直是词手。

——《艺苑卮言》

陈廷焯曰:一声恸歌,如闻哀猿,呜咽缠绵,满纸血泪。

——《云韶集》卷一

王闿运曰:常语耳,以初见故佳,再学便滥矣。

——《湘绮楼词选》前篇

俞陛云曰:亡国之音,何哀思之深耶。……《后山诗话》谓秦少游词“飞红万点愁如海”出于后主“一江春水”句,《野客丛书》又谓白乐天之“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刘禹锡之“水流无限似侬愁”,为后主词所祖。但以水喻愁,词家意所易到,屡见载籍,未必互相沿用。就词而论,李、刘、秦诸家之以水喻愁,不若后主之“春江”九字,真伤心人语也。

——《五代词选释》

俞平伯曰:就章法言之,三与一,四与二,隔句相承也;一、二与三、四,情境互发也。但一气读下,竟不见有章法。后主又乌知所谓章法哉,而自然有了章法,情生文也。

——《读词偶得》

唐圭璋曰:通首一气盘旋,曲折动荡,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唐宋词简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