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net论战
在BBS面世的同时,杜克大学的两位学者立下了更有野心的目标。汤姆·特拉斯科特和吉姆·埃利斯对阿帕网自带的精英属性和其高昂的费用愤愤不平——每年约10万美元的用户使用费——因此,在1979年,他们创办了一个全新的网站Usenet,借此他们希望打造一个任何人都能进入并使用的网站。(“任何人”指的是拥有一台计算机且可以接入UNIX操作系统的用户,然而实际上这种人人数极少。)
Usenet可以说是现代网络引战的发源地。Usenet的用户们,其中有一小部分学界人士、学生、阿帕网用户和一些宅男宅女。他们会用昵称,然后加入全都是陌生人的“新闻组”。就像BBS一样,任何人都可以新建不同话题的Usenet讨论组;但与BBS的管理模式不同,负责运营的管理员有一些管控权,能决定哪些群组可以存亡。网民之间和平共处的希望几乎立刻就破灭了。Usenet用户与自大的阿帕网用户之间就“游戏规则”的制定并没有达成共识,其中更有甚者说Usenet的“垃圾们”既无知又没什么经验。通常情况下,连一个简单的拼写错误都会产生连锁反应,导致用户之间长达数月的相互攻击与谩骂。
Usenet的用户们让管理员十分头痛。1987年,Usenet的运营团队强制把所有杂乱无章的群组分为七大类,也就是所谓的“大换名行动”,分别是:comp(计算机)、misc(其他)、news(新闻)、rec(休闲娱乐)、sci(科学)、soc(社交)和talk(聊天室)。在这七大类别之下,用户可以创建相关的子群组。命名子群组时,需要先选择它的主要门类,然后再进一步添加更细的分类即可。约翰·吉尔摩,1992年他与蒂姆·梅和埃里克·休斯共同发起了“赛博朋克”(Cyberpunks)运动,在此之前,他也曾创建过关于药物的子分组“rec.drugs”(休闲娱乐-药物),然而他的请求被管理员拒绝了。
于是,吉尔摩和另外两名经验丰富的Usenet用户共同创建了他们自己的门类,这个门类可以免于管理员的审查,他们称之为“alt.”,是“alternative”的缩写(也被认为是无政府主义者、精神病和恐怖分子的聚集地)。Alt.板块上的引战气息十分浓厚,口出恶言的用户们穷尽创造力与想象力,享受着欺凌他人的快感。上世纪90年代有一位叫“梅肯”的引战高手,活跃于Usenet,经常发表1500字的史诗级言论来回应论战,这些天马行空的言论是他多年来积累的成果——“你这罗圈腿流浪汉和染梅毒的骆驼生的野种,还没说你装扮奇葩在奇怪的地方染上污渍了呢……”1993年,有位名叫摩比的用户在群组alt.tasteless向他人请教,自己因为一对处于发情期的猫咪,感情生活搞得一塌糊涂。此番举动收到了各方轰炸式的回复,然而解决方法一个比一个荒谬:亲手把猫给阉了;把猫一枪毙了;焚猫。十有八九会出现这样的回复:跟猫做爱。
在Usenet以及BBS上面,新的流行语和规则层出不穷,这个世界即将被铺天盖地的信息所淹没。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互联网用户增长迅猛,许多新用户会直接奔向最为活跃、有意思的网络平台“alt.”。面对突然涌入的大量网络“移民”,Usenet的“原住民们”十分不爽,费尽心思想把他们赶走。1992年,在群组alt.folklore.urban(都市传说)中,一种针对“新人”的网络骂战的形式首次露面——引战。“引战”的核心内容就是“对新手发起进攻”:经验老道的用户们会发布关于Usenet的迷信说法或都市传说,希望激发出新手们各种震惊的反应,凸显出他们的无知。“看,吓到你了!”之后,这些反应过度的新人就会遭到无情的嘲讽。
这些潜在目标的数量之多,使得“引战”开始肆虐全网,愈演愈烈,发展出了各种花样。以“引战”为目的的若干个群组在alt.板块建立起来。1999年,一位名叫卡比·汉普的用户在群组alt.中列出了6种引战的方式,分别是:直截了当开骂式引战(据卡比·汉普说,这种方法极易上手,“只要在光头党群组(alt.skinheads)里打出‘你这个有种族偏见的马屁精去吃屎吧!’的标题,就绝不出错!”);无头苍蝇菜鸟式引战;打完就跑旁观式引战;胸有成竹策略式引战;一箭多雕创意式引战;拉帮结派团伙式引战。
“喵族”(meowers)就是其中臭名昭著的引战团伙之一。1997年,哈佛大学的一群学生加入了一个废弃的叫作“卡尔·莫尔登鼻子的粉丝”的Usenet群组,上传一些学校里的新鲜事。随后,他们开始悄悄对其他Usenet群组的用户进行言论攻击,按其中一位成员的话来说,目的就是为了“惹怒一群傻子”。马特·布鲁斯是哈佛群组的一位成员,他提议将目标锁定为喜爱卡通电影《瘪四与大头蛋》的alt.tv.beavis-n-butthead群组的人们。然而,alt.tv.beavis-n-butthead的人们也不是好惹的,面对这些傲慢的大学生,他们也开始进行言论反攻。其他群组的成员们也纷纷揭竿而起,攻击的言论如此泛滥以致最后哈佛的学生们放弃了自己的领地,那些喜爱《瘪四与大头蛋》的群组成员们入侵成功,取而代之并自称为“喵族”,假意向一位名字缩写为“猫”(C.A.T)且总在发言最后署名“喵”(meow)的哈佛学生致意。“喵族”之后又建立起各式各样的新群组(包括以外星人和吸血鬼为主题的群组alt.alien.vampire.flonk.flonk.flonk,以毫无逻辑胡说八道为主题的群组alt.non.sequitur,还有以愚蠢为主题的群组alt.stupidity)。在这些群组里,他们通过发布一些蒙提·派森式的荒谬段子攻击其他组的成员,借此阻断他们参与讨论或者发言的机会。这种技巧后来被称为“垃圾灌水”,现如今在网友中也颇受欢迎。1997到1998年间,“喵族”继续秉持垃圾灌水的风格,逐个击破Usenet的所有群组,他们称之为“Usenet行为艺术”。对于反击的个人用户,喵族会用隐藏寄信地址的方式发送匿名垃圾邮件进行狂轰;除此之外,波士顿大学的邮件系统在此次行动中也遭到了喵族的蓄意破坏,这场喵族的狂欢运动持续了至少两年。
引战小组alt.syntax.tactical则是以“一箭多雕”的引战模式扬名在外。群组成员会把某个群组认真写好的帖子(例如摘自吸烟主题相关的群组alt.smokers)保留原始邮件地址,以匿名邮件的方式转发到另一群组,而这一群组通常是他们的死对头(例如支持禁烟的小组alt.support.non-smokers)。这样一来,在双方毫不知情自己被卷入论战的情况下,引战已悄然发生了。alt.syntax.tactical的攻击策略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并且他们还会采取栽赃陷害、假冒身份、双重间谍的手段参与引战。类似于alt.syntax.tactical成员的的网络菜鸟们并不喜欢速战速决,他们更希望事件能够引起轩然大波。这也是他们一直坚称的,所谓引战(trolls)与论战(flames)的不同之处。论战,通常是指铺天盖地的辱骂诋毁,尽管两者的概念之间有重合的部分,而引战常常指代“更谨慎、更细致、更具想象力”的网络行为。一位活跃于群组alt.troll的匿名用户这样形容引战:“引战重在‘克制’,高手们懂得‘蓄势待发’,才能给一记响亮的耳光。”而且耳光越响,效果越好:
进入棒球主题的群组rec.sport.baseball,高喊“棒球垃圾”,这种事人人都能做到。但是策划一个“长线”的网络大战,则需要高超的技巧和自律。这才是我们的目的。不过,要想成功,只有依靠天赋,以及与之匹配的天时地利才能做到。我们只需把这些会动脑子引发骚乱的盟友领进门即可。
alt.syntax.tactical的群组成员们对自己的目标十分清晰:
·登上拒读名单
·群组常客禁止踏足被入侵的讨论组
·收到大量恶意邮件
随着引战行为的进一步发展,网络菜鸟的名声也越来越大。恰在此时,对于回复形式的“业界标准”也逐渐建立起来:“不要理会引战喷子!”一条标语让众多网络菜鸟做出更加极端且可怕的行为。上世纪90年代晚期,网络引战越来越无底线,且一发不可收拾。当时的网友们形成了一套不成文但被广泛接受的行事准则:“引战就是斗心眼……”1999年,一位alt.trolls的匿名用户写道:
这场比拼只限于Usenet这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人们在Usenet上面发表言论,是十分公平的。但在现实中,如果不使用真实姓名(或名字太普通且无法被追踪)的人调查某个用真实姓名发言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所作所为,不管对方是谁,这都是不公平的。
然而,对于新一代网络用户而言,数字生活与现实生活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了。两个长期霸屏且臭名远扬的事件彻底推倒了网络与现实世界的壁垒:在专注名人绯闻八卦的群组alt.gossip.celebrities里,两位发帖者玛丽安娜·基欧和杰夫·博伊德之间的小争吵急剧恶化成一场论战。基欧觉得博伊德一直在群里发些无意义的消息灌水,于是就向老板发邮件,请求老板惩治博伊德。而博伊德,这个可恶的网络菜鸟,现实中却是一位思路清晰的电脑工程师,且最近刚当上爸爸;另一边,游戏研发工程师德里克·斯马特因为1996年开发了饱受大众诟病的网络游戏《战略巡洋舰:公元3000年》,而遭受了无数的谩骂攻击,影响之大使得这场论战可能是互联网史上周期最长的引战事件。斯马特通过邮件告诉我:“他们就是那种普通的不合群的反社会分子,如果他们碰到像我这样不在意别人说些什么的人,一个个就都没电了。”这款游戏刚刚上线的时候,Usenet上的争论就不绝于耳,舆论之所以愈演愈烈,部分原因也在于斯马特采取了“反引战”的策略。“当时,”他坦白道,“这种事确实挺闹心的。”直到2000年,大多数关于斯马特的评论都是议论他的个人生活以及职业资质,而这些信息大部分来源于一位名叫比尔·霍夫曼的人,他自称“德里克研究学家”,同时还担任加利福尼亚州一家软件公司的经理。斯马特也曾被一个声称自己持有枪支的16岁青少年跟踪。于是,斯马特向法院申请了限制令,也向摸不清楚状况的警方递交了投诉状。整个事件起源于霍夫曼之前创立的一家网站,纷纷扰扰直到2013年才得以平息。
网络世界的领地逐渐被新来的用户们所占据,Usenet上与引战相关的所谓行为规范也渐渐失去了意义,然而,事情却没有好转的迹象。
引战:troll这个词多用于指代钓鱼时的一种技巧,将鱼饵吊在鱼线上垂钓,看有什么会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