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要因为看到他人的不幸,而放弃自己对幸福的信仰与追求

他爱的是玫瑰,而你是蔷薇 作者:meiya 编


不要因为看到他人的不幸,而放弃自己对幸福的信仰与追求

一个人的幸福要靠自己争取,

而不是参考其他人的生活形态,

受其他人选择的摆布。

meiya:

你好!

我生活在不幸福的家庭中,爸爸妈妈一直都是吵架、打闹。我10岁左右爸爸提出离婚,因为当时我还小,所以爸爸在众人的劝说下从法院撤回了离婚协议。高中以前只要他们发生争执我都会去劝架,之后我觉得自己也劝累了,这样的家庭还不如他们两人离婚的好,双方不必再折磨对方,我也清净。后来爸爸为了多挣些钱出去打工了,只有过年才回家,可是他们就连过年在家的这几天也不和睦。在外上学和工作的我从来都不会想家,也不会想他们,甚至有时过年都不愿回家!

在我上大二时,有一天堂姐突然打电话给我,哭诉我妈妈和她老公有一腿,她哭得撕心裂肺,让我无所适从。虽然我知道她老公很爱拈花惹草,可是万万没有想到我的妈妈也是其中之一!第二年我回家,妈妈去车站接我,却有另外一个男人和她一起,我问她是谁,她说是个邻居,我训斥说:你一个人在家,干吗和别的男人走这么近?她狡辩说:是邻居,又没什么。

在我毕业一年后,爸爸还是没有回家,依然在外打工。更痛苦的是他染上了性病。多么悲哀的事情,我觉得我爸妈简直是可耻!

现在我毕业三年了,直到今年他们才知道对方这些事情的真相。这几年我也是守口如瓶,每天焦虑地生活着,每每接到爸妈的电话就是他们互相数落彼此的不忠。我原谅不了他们的行为,我真的不知道该怎样面对他们。因为自己父母的婚姻不幸,导致我不相信爱情,也恐惧婚姻,我从未谈过恋爱,追我的都被我拒绝,相亲我都不去。目前的我甚至不怕孤独终老,一个人生活也好过不幸的婚姻!

meiya

高尔基有句名言:“爱护自己的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但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但是这句名言并不完全正确,事实上很多父母并不会爱护自己的孩子,更别提教育好孩子了。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一真理一样,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婚姻,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父爱/母爱(父性/母性),可以胜任父亲/母亲这一角色。一个人不适合婚姻,缺乏父爱/母爱并没有错,没有成为父母的意愿,没有建立一个和谐家庭的能力,没有学习如何做好父母也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这样的人却选择进入婚姻,成为父母,让自己的问题成为伤害年幼孩子的利器,便是一个人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责。当然这也不单单是他们的问题,也有一部分社会的问题。如果我们的社会更进步,更文明,体制更健全,更有安全感,价值观更多元一些,想单身的可以一直不结婚也能好好生活,想结婚的可以找得到合适对象,想离婚的人可以更自由更有保障地离婚,无疑有许多人会生活得更幸福一些。

1979年的一部美国电影《克莱默夫妇》就为我们展现了离婚的父母为了减少离婚对孩子的伤害做出的努力,展现了父爱母爱的无私与博大,平淡真实,细节丰富,感人肺腑。其中有一幕令我印象深刻:母亲离家出走之后,父亲独自带着孩子,一天晚上父子俩因为吃冰激凌大吵了一架,孩子躺在床上哭着哭着睡着了,父亲泰德进房间给孩子盖被子,懂事的比利醒来后先向泰德道歉,并问泰德,妈妈的离开是不是因为他不乖,还担心因为自己不听话,爸爸也不爱自己,会离开自己。泰德边安慰儿子边解释:“比利,妈妈很爱你,妈妈走不是因为你。我不知道这样说你懂不懂,但我尽量解释。妈妈之所以离开是因为我一直想让她成为我想要的那种太太,她一直在努力使我开心。当她做不到时,她想和我谈谈,而我却只顾自己的事,没有听她倾诉……你妈妈本来早就想离开,她一直没走,是因为她非常爱你。她离开是因为受不了我,她离开不是你的原因,是我的原因……”这段劝慰不仅看出父亲对婚姻破裂的反思和愧疚,也看出父爱的温柔、担当与大气,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一个父亲做出了最真诚的努力。如果世上多一些这样的父母,受伤害的幼小心灵就会少很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