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的贵族家史
法国诺曼底地区,出鲁昂城沿公路一直向北,在拉芒什海峡的岸边,有一座名叫第埃普的小城。在第埃普城南约10英里处,是奥弗朗维尔区。
1850年8月5日18时,奥弗朗维尔区所辖的阿克河上的图尔维尔镇镇公所登记的第30号出生证上这样写着:
亨利·勒内·阿尔贝·吉·德·莫泊桑,男性,于1850年8月5日上午8时出生于其父母在本镇的住所;其父居斯塔夫·弗朗索瓦·阿尔贝·德·莫泊桑,现年28岁,以其收入为生;其母洛尔·玛丽·日奈维也芙,现年28岁,以其收入为生;二人皆居住于本镇所辖米洛美尼尔堡。
米洛美尼尔堡,是建于18世纪的一座贵族古堡。它原属于与拿破仑的皇后约瑟芬的祖先有关系的一个家族,后来为米洛美尼尔家族所得。曾任诺曼底省最高法院大法官和路易十六国王的掌玺大臣的托马·于·德·米洛美尼尔在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就引退在这里。
在莫泊桑呱呱坠地后不久登记的出生证上,堂而皇之地书写着这堪与阿拉伯帝王姓名的长度媲美的全名。但是,如此复杂的名字,注定只能在显示其出身不凡的正式文件中使用。至于在实际生活中,亲朋好友都只亲昵地称呼他“吉”。
在那一长串名字中,关键在于一个“德”字,它表明莫泊桑出身于贵族之家。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个高贵的家族竟没有留下一份家谱。
据考证,第一批莫泊桑家族人的足迹,出现于16世纪末至17世纪中叶的法国东部的洛林省。当时这个家族尚与高贵的等级无缘,只徘徊在普通市民阶级中间:一个叫罗贝尔的是铁匠;一个叫雅克的做布商;雅克的儿子克洛德开药店。
后来,又有个叫克洛德的当过一段工程师,以后成为骑兵军官,1669年曾站在土耳其人一边,参加过攻打希腊港口堪第亚的围城战;还有一个叫克利斯托夫的,出卖过一座葡萄园。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这些或工、或农、或军、或商的莫泊桑都梦想着进入上层社会。他们中曾有人成功地同贵族攀亲,但那最多也只能使他的儿子凭着贵族母亲的关系在军队中谋个一官半职,并不能改变莫泊桑家族的平民地位。
直至1752年,一个名叫让·巴蒂斯特的莫泊桑家族的成员,侥幸地当上了宫廷秘书参事,才为“莫泊桑”这个姓氏赢得了冠以“德”字的权利。奥地利宫廷这年5月颁发给“让·巴蒂斯特·德·莫泊桑”证书。
莫泊桑的直系祖先,最早是18世纪中叶巴黎的一位公证人。他的两个儿子都是收税人。其中一个叫莫泊桑·德·瓦尔蒙的是长子,因为莫泊桑家的长子都有称“瓦尔蒙”的习惯。
莫泊桑·德·瓦尔蒙有3个儿子,其中一个叫于勒的,生于1795年,就是吉的祖父。不过,大概是经过了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对贵族的冲击的缘故吧,莫泊桑家此时却自动放弃了那作为贵族标志的“德”字,他的爷爷只称“于勒·莫泊桑”了。
1820年前后,于勒在诺曼底的贝尔奈城当直接税监督员,后来到省会鲁昂当烟草经销管理员。因此,莫泊桑家即便算是贵族,也不过是个家道中落的末流贵族而已。
1820年,于勒爱上一个税务官的女儿,尽管女方的家庭反对,但他们还是结了婚,第二年便生下吉的父亲居斯塔夫·莫泊桑。
莫泊桑的几辈祖先都没有大的作为,如果说他的祖父于勒那一代还或多或少拥有个人奋斗的理想和志愿,并创造了自己的农业的话;那么,居斯塔夫简直就是个败家子,他青少年时代就游手好闲,是个典型的花花公子。
莫泊桑的母亲本名洛尔·勒·普瓦特万,与居斯塔夫同岁。她天生聪慧,美丽动人。洛尔那棕色的头发从中间分开,紧贴两鬓垂下。她高高的额头、直直的鼻子、线条分明的嘴唇显得刚强多于温柔;眉毛淡淡的,然而两眼深陷,目光深邃,显露出她的精明。
1840年,在鲁昂经办烟草专卖事务的于勒·莫泊桑发了一笔财,在离鲁昂不远的诺维尔购置了一处庄园,与勒·普瓦特万家的庄园为邻。
1846年7月,居斯塔夫的姐姐路易丝嫁给了洛尔的哥哥阿尔弗莱德·勒·普瓦特万。
居斯塔夫则对洛尔的美貌一见倾心,从而殷勤追求。
洛尔的家庭在诺曼底地区已有悠久的历史。洛尔的父亲保尔·勒·普瓦特万是鲁昂的一个纺织厂主,拥有两家工厂;她的外公是诺曼底省另一个滨海城市费冈的造船厂主。
虽然洛尔生在资产者之家,门第观念却相当浓厚,对贵族的身份尤其看重。
洛尔是一位见多识广、性格刚强、精明能干的富家小姐,她对贵族与生俱来有一种兴趣和追求,她告诉急切的追求者:“居斯塔夫,你要我嫁你也成,可必须先恢复莫泊桑家姓前的那个‘德’字。”
居斯塔夫于是向鲁昂民事法庭提出请求,虽几经周折,但凭着祖传的那份奥地利宫廷颁发的证书,再加上贿赂的功效,终于在1846年7月如愿以偿。1846年11月9日,莫泊桑家与勒·普瓦特万家终于亲上加亲。
居斯塔夫·德·莫泊桑和洛尔·勒·普瓦特万婚后过了将近4年,才生下他们的长子吉·德·莫泊桑。
吉·德·莫泊桑出生于19世纪的中点,也是法国历史的一个不大不小的转折关头。
1830年7月,革命后建立的七月王朝基本上确立了资产阶级的一统天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也随之跃居于首位。
这一斗争的急剧尖锐化引起1848年二月革命,又摧垮了七月王朝。但是,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远未结束,整个19世纪下半叶,在第二帝国和第三共和国的招牌下,它日益变本加厉。
1850年,正是1848年二月革命后不久靠混乱上台的路易·拿破仑·波拿巴,为宣布法国为第二帝国而运筹帷幄的时候。
莫泊桑出生之年,也正值法国19世纪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微妙的时期。该世纪上半叶的法国文坛,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并驾齐驱。前者以雨果为首,特别在诗歌和戏剧方面有过它的黄金时代;后者以巴尔扎克、司汤达为代表,曾经在长篇和中篇小说方面大放光彩。
可是,浪漫主义作为一个流派,到了19世纪40年代即已失去势头,唯有创作力旺盛持久的雨果还在独力支撑着这面大旗;而现实主义文学,随着司汤达和巴尔扎克在1842年和1850年先后去世,也受到青黄不接的威胁。
不过,历史证明,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现实主义文学并没有就此中断。
事有凑巧,巴尔扎克逝世于1850年8月18日,恰在莫泊桑出世数天以后,似乎他把神圣的现实主义文学接力棒交给了这位后继者,这才放心地撒手而去。莫泊桑真可谓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