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钟无盐的丑

后宫:历史上不可不知的65位女性(增订本) 作者:巴晓峰,邬震男 著


钟无盐的丑

钟无盐,姓钟离,名春,出生于齐国无盐邑(今山东省东平县)。世人因为她容貌丑陋,又谐音称呼她为钟无艳。最早关于钟无盐的记载是《列女传》和王充的《论衡》,记载她是齐宣王的王后,而且是“自荐枕席”的。齐宣王虽不是什么明君,在接见孟子时都没能采纳孟子的治国之策,却毅然决定娶了钟无盐为后,让她帮忙治理国家。

钟无盐到底有多丑?《列女传》中记载:“钟离春者,齐无盐邑之女,齐宣王之正后也。其为人也,极丑无双,臼头深目,长壮大节,卬鼻结喉,肥项少发,折腰出匈,皮肤若漆。”意思就是说她额头、双眼均下凹,上下比例失调,肚皮长大,鼻孔向上翻翘,脖子上长了一个比男人还要大的喉结,头颅硕大,又没有几根头发,皮肤黑得像漆。这样的长相,在整容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难以把她变成一个美女,往往顺理成章地成了“剩女”,更别提在战国时期了。古人早嫁,女子在十几岁刚及笄就可以嫁人了,而钟无盐长到40多岁还没嫁人,可见已经剩到“齐天大剩”级别了。

钟无盐的才

“娶妻娶德,娶妾娶色。”寻觅终身伴侣,德行重于美色,尤其是其貌不扬的女子,常在其他方面闪耀璀璨的光辉,就如钟无盐对齐国和齐宣王的作用。战国时代,兼并侵扰,各国的生死存亡都在旦夕间。而且孟子的“民本思想”也比较盛行,一个黎民百姓,可以毫无顾忌地求见国君,陈述自己的愿望,对国家施政方针提出建议。当时齐国执政的是宣王,他比较好大喜功,喜欢听人夸耀自己的功德,导致政治腐败、国事昏庸。钟无盐虽然貌丑,却有大志。她注意留心各国形势并分析战国风云,等得出结论的时候,就去见了齐宣王。据《列女传》记载,无盐见到齐宣王,大胆地说:“倾慕大王美德,愿执箕帚,听从差遣!”齐宣王后宫的各色美女听了无盐的话,看着眼前这个丑陋的女人竟然异想天开,不自量力想当王后,都禁不住哈哈大笑。不料无盐却镇静自若、一本正经地连说:“殆哉!殆哉!(危险啊!危险啊!)”齐宣王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说:“你说危险,那是什么啊?愿闻其详。”钟无盐有备而来,于是慢条斯理,侃侃道来:“秦楚环伺齐国,虎视眈眈,而齐国内政不修,忠奸不辨,太子不立,众子不教,齐王你专务嬉戏、声色犬马,这是第一件可忧虑的事情;兴筑渐台,高耸入云,饰以彩缎丝绢,缀以黄金珠玉,玩物丧志,利令智昏,这是第二件可忧虑的事情;贤良逃匿山林,谄佞环伺左右,谏者不得通入,谠论难得听闻,这是第三件可忧虑的事情;花天酒地,夜以继日,女乐绯优,充斥宫掖,外不修诸侯之礼,内不秉国家之治,这是第四件可忧虑的事情。危机四伏,已是危险之至!”齐宣王越听越敬佩。无盐说完之后良久才虔敬地说道:“得聆教言,犹如暮鼓晨钟,如果我今后还有一点点进步,皆君所赐。”自此后,齐宣王下令拆除渐台,罢去女乐,斥退谄佞,摒弃浮华,然后励精图治,从此齐国国势蒸蒸日上,无盐也成了齐宣王的王后。

钟无盐的自荐枕席和帮助齐宣王共同治理国家,如传奇故事般在民间流传。后人为了使故事更加曲折离奇,还增加了宣王的宠妃夏迎春,并用“有事钟无盐,无事夏迎春”来描述宣王的生活。还有关于钟无盐领兵打仗的故事,也多见于民间传说。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郑光祖写过《丑齐后无盐连环》,说的是齐公子夜梦菽月,上大夫晏婴替他圆梦,认为公子将娶的夫人隐于乡村,时运未通,并建议他出城围猎寻访淑女贤人。齐国无盐邑钟离信的女儿相貌丑陋但文武兼备,很有才能,外出采桑时与追赶白兔的齐公子相遇。晏婴见她出言不俗,便劝齐公子娶她为后。当时秦、燕二国都想制伏齐国,故意以难题刁难,让齐国派人解开玉连环,弹响蒲弦琴,钟离春凭智慧解决了这两个难题,并故意羞辱使者,激得两国发兵。钟离春又率兵布阵打败了他们,使齐国无忧。这些故事都见于民间传说,也说明了老百姓对齐国丑后的喜爱和尊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