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

甘为法学献春秋:许崇德传 作者:朱松岭 著


3.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2年秋末,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并下发了《宣传大纲》。许崇德被临时抽调离校参加河北省委组织的工作组,深入农村,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去北方的农村对许崇德来说,还是平生第一回。但他认识到党的这条总路线是我们国家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指路明灯,很有必要在具体实践中学习领会;其次,工农联盟是国家的基础,农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第三,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的富裕决定着国力的增强;第四,许崇德自己的专业是中国宪法,党的总路线对宪法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总之,作为一名马列主义法学战线的新兵,这一课非上不可。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许崇德极其重视这次活动。

许崇德先参加了河北“省县乡三级干部会议”,了解总体部署、任务和进度。然后被编入驻保定郊区梁庄乡的工作组。梁庄乡辖有十多个大小不等的自然村。许崇德被分配到前辛庄独当一面。前辛庄是一个村民不足百户的小村,结构简单,没有地主、富农或者其他反动分子,而且民风纯朴,当地的村干部力量亦较强,工作组总部的领导人觉得派许崇德单独一人进村也就可以了。许崇德被明确告知的任务主要有两条:一是宣讲总路线,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二是动员农民卖余粮给国家,同时向许崇德交代了全村售粮必须完成的具体数字指标。这两项任务不能算繁重,但许崇德初出茅庐,心中无底,只好依靠村民群众,摸着石头过河了。

前辛庄是个人口不多的穷村,市里的干部过去偶尔来转一转,却从未深入下来工作过。这回听说工作组要派一个人来扎根,村民们都情不自禁地欢腾起来。大家还听说派来的是北京城里的大学生,更加喜出望外,兴高采烈。他们给许崇德安置了一大间空房,还设法烧了热炕,这些都使许崇德深深感动。

许崇德为了很好地完成宣讲任务,自己先学习领会总路线的精神实质。他还预先从学校带来了列宁的《论粮食税》、《论合作社》、《新经济政策的含义》以及苏俄“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等方面的单行小册子,使自己进一步充实提高。那时虽系农闲季节,但村里的男劳力白天大都去市内打工,宣讲总路线只能放在晚上,地点是全村唯一的初级小学的大教室。由于小村庄从来不搞大活动,所以头一天大家抱着浓厚的兴趣蜂拥而至,把教室挤得水泄不通。

在昏暗的汽油灯下,许崇德滔滔地讲开了。可是不到半小时,许多听众都趴在课桌上打瞌睡,妇女们也抱着孩子溜回家去了。讲演显然不成功。一位村干部对许崇德说:“你讲的太深奥,大家听不懂!以后你可以讲得通俗点。”

第二次,许崇德作了很大改进。他讲道: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呢?就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许崇德又用通俗的语言解释道:“好比飞往社会主义去的一只大鸟,这只大鸟要有一个身体,那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大鸟还要有一双翅膀,这就是对农业、手工业和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像这样比较形象化的、生动活泼的讲授,受到了农民们的欢迎。

许崇德接受的第二个任务是动员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把余粮卖给国家。新中国建立之后国家必须医治长期战争造成的创伤,较快地恢复并发展国民经济。对此,国家手里要有足够的粮食,方能提供给工业和其他的产业,并满足全国几亿人民的生活之需。国家除了征收农业税从农民那里得到粮食之外,就只能向农民收购余粮了。所谓余粮,指的是个体农民全年收获中扣除农业税、自身生活开支、维持再生产所需以及应对医疗等突发开销等之外的一部分粮食。余粮归农民自己支配,从单家独户的农民来说,数量不大。但从全国总起来看,那就是巨大的数字。中国农村在完成土改之后,农民是汪洋大海的小私有者,在全面放开、让粮食投入市场自由买卖的环境下,一批粮商囤积居奇、哄抬粮价,扰乱市场,使农民和国家两受其害。因此,党中央决定在全国实行粮食统购统销,也是当时的应对之策。许崇德这次下乡的总路线宣传活动,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落实粮食的统购统销政策,以保证国家财经状况的好转。

实现粮食统购统销,动员农民把余粮卖给国家,这是具有一定难度的硬任务。许崇德经过思索,和村干部反复商量,并依靠村民群众,最终还是完成了任务。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许崇德采取了4个步骤:

第一步,了解情况,排队摸底,初步选定售粮的动员对象,并掌握这些余粮户的家底以及户主历来的政治表现,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第二步,登门访问,从拉家常、交朋友的姿态出发,敞开心扉宣传国家政策,保证粮价公道,照顾农民切身利益,绝对摈弃强迫命令的作风,使农民不感到有任何压力,耐心启发他们自觉售余粮。

第三步,召开村民大会打擂台,先由一名中等富裕的积极分子上台报名,宣布他打算出售余粮给国家的具体数字,并向台下的农民挑战,激起第二人、第三人纷纷上台应战,这样节节攀高,差不多达到了工作组总部下达的指标数目。

第四步,列队出售光荣粮。售粮那天,全村准备了几辆马拉大车,分头装上各户的余粮,集体赴城里的国家收购站。售粮大户的老农夫妇,穿着新袄,胸前挂着大红花,高高地坐在粮袋上面。他们春风得意,满脸笑容,在喧天的锣鼓声中,队伍出发了。当他们粮食售出,高高兴兴拿到现款时,许崇德的任务也就结束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