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试论西坪历史人文现象与遗产继承

文涌西坪 作者:遵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贵州省写作学会遵义联络处,遵义市播州区西坪镇政府


试论西坪历史人文现象与遗产继承

王现璋

受西坪党政领导之邀去西坪两次,又参加“喜迎十九大·百名学者进西坪”的采风考查活动,每次都怀着敬畏的心情去窝元陈铁将军故居,掌台山虎丘寺遗址,以及李天官故居等地参观学习。耳濡目染,所到之处,无不为西坪厚重的历史和宏富的文化倾倒,更被先贤的高才远德感染,不禁久驻长思,为什么地处遵义县(现播州区)东南一隅的南乡平水里,经历明代、清代至民国四五百年间会产生如此众多的进士、举人、贡生和武官将领?因此,不揣浅陋,冒昧对这一人文现象进行一些探讨以就教于各位学者,也算是抛砖引玉。

一、西坪的历史与自然环境简述

西坪在历史上古代属鳖国,汉为鄨县,唐宋以后属于播州和后来的遵义县以及现在的播州区,清代和民国初遵义分四乡十三里,西坪属南乡平水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西坪的称谓为:西坪镇,西区、西坪乡、西坪人民公社,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前曾属团溪区管辖。撤区并乡建镇后,西坪重新设镇并将原乐稼、泉涧、大同乡并入西坪,现在的西坪镇辖有九村一居。总面积132.76平方公里,人口4万余人。

自然环境状况:西坪地处湘江河下游,湘江自西向东,折南三面环绕西坪。除东、南面有高山环峙外,其余皆为低山丘陵,境内溪流纵横,中小型水库密布乡间如明珠镶嵌,清江(萼溪水,又称团溪河)穿境而过如灵动的腰带。娄山山脉的余脉支架起峻秀峰峦,地势南高北低,境内奇峰迭现,溶泉与洞府交融;青山满目,峡谷与丘陵辉映。群山之下,朗朗平畴沃野,土肥物丰,气候温润,茂林修竹,桃李芬芳,满山黑桃硕果累累,古楠木、红豆杉、银杏等珍稀古树遍布乡间,青瓦白墙,古村错落隐现,勾起缕缕乡愁。正因为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良田沃土,自古物产丰富,居民相对富庶。正是这优美富裕的家园,才引来众多的宦迹官员和文化名贤到此隐居。自明朝初年,元末进士陈弥高与其子陈德祥到西坪,著书讲学,随后大冶和尚到掌台山创虎丘寺传经布道,算是平水里文化的开山鼻祖。接着,明末清初,在外为官的陈启相辞官到遵义,最后落籍西坪与门生罗兆甡、谈亮,以及后来的开科进士李先立等,他们或著书立说,或科举入仕,为官理政;或开馆授徒,教化乡里;或归隐山林,脱俗入寺,讲经传道;或投笔从戎,保家卫国。总之文武兼备,人才辈出。这一奇特“平水文化”现象,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索。

二、西坪的文化名人概述

据西坪镇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印的《梦在故乡》一书介绍,在西坪这块土地上,先后居住、产生了陈弥高、李先立等进士13人,举人14人,贡生等太学生18人,邑庠生7人,共计52人。其中陈弥高、谈亮、余焕、毛省元4人从外迁入,3人为西坪举人李懋思门生外,其余6人为西坪本土人士,真可谓阵容庞大、蔚为壮观的文人群体。在这些历史名人中,除了多数为文化人外,还有甘必大和陈国标为武举人。科举制度废除后,以陈铁为代表的一批人,走出家门进入黄埔军校,寻求报国之路。

从云南辞官到遵义,陈弥高最终选择山清水秀的西坪作为其归隐地,开始在西坪著书讲学,开启了西坪历史上的文化传播,成为平水里文化的开山鼻祖。明末由沙滩禹门寺到西坪的大冶和尚,1645年在掌台山创建虎丘寺,大冶和尚能诗善文,不但传经布道,也为西坪的文化做了贡献。随后,1662年(康熙元年),曾官至河南御史的明朝遗老陈启相入主掌台山虎丘寺(又名堂子寺)后,更将其渊博的学识,传授给西坪。他不但著书立说,还开设书院讲学,与其门生谈亮、罗兆甡诗文唱和,为西坪文化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清康熙三十三年(1693),李先立异军突起,成为清朝开科以来遵义府的第一个进士,特别值得称道的是李先立为官归隐后回乡创办“北山书院”,大力发展西坪的文化教育,使西坪文化达到了又一高峰。随后百余年,陈氏的子孙在家学的熏陶下,陈在元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考取进士,陈恩笃考中同治甲戌(1874)进士,陈启绪光绪十六年取庚寅(1890)恩科进士。

晚清和民国时期,乐稼赵氏再度崛起,其代表人物如赵乃康。其父赵廷莹,学养深厚,史志称其“布衣素食,仁厚可风”,赵乃康在家学的滋养下,勤奋学习,学识渊博。他的贡献是将杨兆麟(清末探花)总纂未完成的《续遵义府志》与杨恩元一道经3年的艰辛修改润色,于1937年由省政府刊行问世,这是在民国时期贵州省唯一刊印成书的府志,与《遵义府志》交相辉映。赵乃康本人的著述也很多,著作有《平水旧闻》《近泉居杂记》《剑山庐杂话》《同名录》《赵乃康文集》等。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在他的努力下辑成了《巢经全集》等,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还有西坪人杨干之、晏香泉、晏淦倡议办学,并在团溪创办私立学堂和团溪明德中学,都为团溪、西坪的文化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科举制度废除后,以陈铁为代表的一批人怀着报国之志走出家门,仅西坪团溪、尚稽等地,进入黄埔军校本部的遵义人就达五十多人。这些人当中,有的成为抗日将领,有的英勇杀敌报效祖国,有的率部起义(如陈铁、陈德明)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贡献。

三、西坪的“人文现象”形成原因探析

(一)优美富庶的自然环境是孕育众多文人名贤生长的自然条件和物质基础

如果西坪缺少如前所述的自然环境,就不会吸引诸如大冶和尚、陈弥高等等这样的高人名宦到此安家落籍。如果此地地贫民穷,食不果腹,即使有人开馆传业,传经布道,恐怕也难有几人能送子弟前去修业学习。因此,优良的自然环境是集聚人才,培养精英人才必要的物质基础。

(二)崇尚教育,以耕读为本,是西坪(从明初算起至民国时期)在数百年间文人蔚起的内在原因

纵观西坪的文化先贤,都是倡导教育且亲自设书院讲学,授徒劝业,无论大冶和尚,大友和尚(陈启相)都在掌台山堂子寺著书讲学始,《梦在故乡》一书中记载的无论是进士、举人、庠生、凛生中的大多数人都有教学办学的经历。像李先立这样在外任高官和京官的人都热衷于回乡办学,一直到清末和民国时期,西坪境内的乐稼晏氏(如晏淦、晏香泉等),清江赵氏如赵锡龄、赵廷璜、赵乃康等,赵锡龄讲学数十年,学子半乡里,西坪杨氏如杨干之倡办新学堂。西坪人的办学热情一直持续几百年不减。这就充分的说明文化的传承力、影响力、感染力与渗透力的久远。

(三)教学中以礼教为先,廉耻为主,尚义行孝、向善、为民躬行的人生观教育贯穿始终

我们在听取介绍和阅读资料中,西坪历代文人雅士,不论为官,还是教书育人,都有一股袭人正气,许多令人感叹。如李先立在外为官,十分清廉俭朴,布衣素食,审理案件,平易近人,常微服私访,询问民间疾苦;辞官回乡时,为了掩饰以免引起其同僚的不满和忌恨竟用马车载石头以充行囊,被人举报说李先立是假清廉,皇帝派人拦截检查,发现车载回家的除简单行李外,余皆为石头(一说为车里全是书籍及农具)。感动得皇上赐他一车银子。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员,有如此的官德和操守,真的十分感人。回乡后,乡里因灾缺粮,他又办“义仓”扶危济困。所以南乡三十六村人赠他“淳厚人家”的德政碑以示爱戴也就不足为怪了。

西坪文人都有爱民悯民的传统情怀,如罗兆甡的《綦江即事》诗就反映出对播州运盐贩夫的同情,诗中:“播儿一担盐,剜去双肩肉,为何不自爱,重杖遭官扑。血涂街石鲜,身颤足难缩。”还有在《桐梓道中》“君不见,播儿双肩红肉烈、笑担盐篓上前山”(《播雅》卷四)。所以,以礼义廉耻、孝义、耕读为本的文化教育滋蔓、影响人一生的成长,包括做官经商、为人处事,是成群的英才贤达得以成长的文化沃土。

又以陈铁将军为例,据介绍,陈铁将军早年弃教从戎,也是抱着报效国家的志向,早期投身黄埔军校学习,从基层干起一直到军长。在国难当头时,他积极参加抗战,对官兵训语时慷慨激昂,要“奋勇杀敌,把倭寇驱逐出去”,在闻名中外的忻口战役中,血战日军阪垣师团,重创顽敌,表现了英勇顽强的气概。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陈铁看到国民党的腐败,毅然离开军队返回遵义,1949年底起义投诚,参加解放军。陈铁的这些思想都与他早年所受的教育有关。崇尚正义,积极向上,报效国家,这些都是西坪优良的传统文化教育长期滋养的结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