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高密茂腔研究 作者:单晓杰 著


前言

一、茂腔音乐研究近况

据了解,20世纪80年代之前,茂腔作为山东省胶东半岛较具代表性的地方曲种,其研究尚属空缺,20世纪80年代以后,相关研究才陆续出现,主要对其发生学进行概述性的描述。茂腔的研究最早见于1986年山东省文化厅史志办公室和青岛市文化局史志办公室编印的《文化艺术志》中的一篇文章《山东省青岛市胶县(今胶州市)茂腔剧团简史》,作者是铁翔和浩杰;1996年出版的《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中简单介绍了茂腔的起源与发展;1985年,山东省潍坊市戏曲研究室录制了当地剧团的茂腔传统戏的唱腔、曲牌和折子戏,并进行了乐谱记录;2000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山东戏曲音乐概论》中第三章着重分析了独具特色的肘鼓子(茂腔的前身)声腔系统。从2006年年初山东省高密茂腔剧团开始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研究者们陆陆续续在报刊上发表些小文章,但仅仅是对茂腔的起源与发展、演员做一些简单的陈述。譬如,一篇关于茂腔的报道《焦桂英:渴望茂腔能传承下去》(《潍坊广播电视报》2006年第52期10版)引起了社会关注,潍坊学院音乐系的教师及学生看到这篇报道后专程赶到高密找到了焦桂英,整理了与茂腔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对其唱段进行了录音,将茂腔列入“中国传统音乐”“视唱练耳”等课程中来讲授。近年来,几篇硕士论文陆续出现,如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唐新雁的《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高密茂腔在“申遗”成功前后之异同的人类学考察》,运用人类学实地田野调查和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深入到茂腔生存的文化空间,探寻其文化价值与内涵,具体分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时代背景下茂腔传承和创新的具体特点和表现形式;吉林大学艺术学院赵丽莹的《山东地方剧种高密茂腔的保护和发展研究》,针对茂腔在高密地区的源流、发展现状及传承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对高密茂腔的保护提出建议和具体措施;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李崎的《文化生态学视角下高密茂腔的传承研究》,引入了文化生态学的理念对高密茂腔的传承状况进行研究。

然而,我们通过文献搜集发现,截至目前,学界专门研究茂腔的专著尚少,尤其是从整体上对茂腔进行研究的专著还尚未浮出水面。毋庸置疑,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笔者论文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忽略了茂腔所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而茂腔的音乐本体分析也尚未触及。可以说,从茂腔文化背景的宏观研究到音乐本体的微观分析仍有欠缺。本著作将从茂腔的生存空间入手,对较有特色的唱腔、板式等问题进行音乐本体层面的深入分析,通过实地考察分析其生存现状,并针对近几年高密政府对茂腔发展做出的贡献以及茂腔未来的传承发展前景等问题,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建议。

二、选题的价值和目的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流传在胶东半岛高密地区的地方戏曲——茂腔。在选题之初,笔者仔细分析了茂腔的历史源流、研究现状和当下危机,并最终确定高密茂腔为研究对象,主要出于以下三点考虑:

(一)选题的价值

1.濒临灭绝的生存窘境

作为山东省胶东半岛的一个地方小剧种,茂腔深深地扎根于民间,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其曲调质朴自然,委婉柔怨,唱腔通俗易懂,娓娓动听,生活气息浓郁,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随着现当代影视文化的冲击,多元娱乐文化的影响,观众审美趣味的转移,社会资助与扶持的减少,这一独具特色的地方曲种逐渐走向濒临灭绝的境地。20世纪20年代前后出生的老艺人大部分已去世,1949年前后出生的传承艺人也都进入花甲之年,现在舞台上顶大梁的基本是20世纪60至70年代前后出生的演员,年龄也有四五十岁了,而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很少能够胜任演唱的角色。因此,茂腔的当代处境极其不乐观——老艺人逐渐减少,许多传统剧目濒临失传,对其抢救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当今茂腔的生存危机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演出市场萎缩,受其他文化娱乐项目冲击,观众圈缩小,青年人不太喜欢戏曲形式的演出。营业性演出减少,导致收入少,活动经费困难。因经费困难,设备不能更新,装备落后,难以满足演出需要。二是因演员收入少、福利待遇低等因素的影响,演员后继乏人,年轻演员太少。三是因老艺人相继去世,许多传统剧目濒临失传,抢救这些剧目已刻不容缓。四是社会上民营歌舞团体越来越多,演出内容灵活,演出形式多样,比戏曲受欢迎,尤其是青年观众倾向明显。五是茂腔自身的价值内涵在人们的本土文化意识中的地位降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正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失去原有的功能和意义。

2.茂腔的研究价值

作为山东省胶东半岛的地方戏曲剧种,茂腔历经两百多年传承下来,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诚如当地群众流传的一首民谣所载:“茂腔一唱,饼子贴在锅沿上,锄头锄在庄稼上,花针扎在指头上。”据此,茂腔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

(1)茂腔具有较强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据研究,茂腔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唱腔。如唱腔以慢板为主,花腔甚多,旦角下句尾音向上翻高八度,形成独特的音乐听觉冲击,这种唱腔的设计和变化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代表性,特别是它已积累了一百余部传统保留剧目和十几部新编现代戏,与柳琴戏、五音戏、柳腔等其他地方剧种有很深的血缘关系。这些都是我国戏曲音乐研究中需要深入探究的学术话题。

(2)茂腔具有实用价值。因茂腔发端于农村,是由本土民间小调发展而成的板腔体结构的地方性戏曲种类。其唱词浅显易懂,平白如话;唱腔质朴无华,亲切动人;又因女腔发达,给人以悲凉哀怨之感,最能引起妇女们的共鸣,深受妇女们的喜爱,故有“拴老婆橛子”之说。在当地,每逢过年、山会、赶集等传统节令,群众就会邀请茂腔剧团下乡演出。许多外出务工的人回乡时,也都会点茂腔戏到本村镇演出,为乡亲送上传统祝福,特别在配合宣传党和政府大政方针方面,茂腔戏有其独特的作用,如为配合计划生育宣传,创作了茂腔现代戏《盼儿记》,此戏于1990年在北京演出,深受各级领导和专家好评,省市电视台、各级报纸分别进行了宣传报道。

(3)茂腔具有群众普及性。茂腔唱腔旋律及音韵调值,极符合当地方言习惯,演唱时用满口嗓,句句送到观众耳朵里。演员还可随心所欲自由发挥,乐队又可即兴伴奏,易听易懂,易学易唱,男女老少皆能唱上几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能与观众沟通,使人倍感亲切,因而其能够在当地群众中很好地传承下去。

(4)茂腔作为一种本土文化,具有一定的教化作用。茂腔宣扬的是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假、丑、恶的鞭挞。因此,茂腔对民间道德观念、民间信仰、文明素质等方面的宣传以及对当地人们的影响等方面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同时,其流动性的演出实践也促进了民间文化的交流。

(二)选题的目的

笔者之所以会选择高密茂腔作为研究对象,其一是因为茂腔是比较有山东特色的地方戏曲。其二是因为笔者作为一名高密人,从小对高密茂腔艺术耳濡目染,加之母亲又是典型的茂腔戏迷,对笔者影响较深,所以笔者对茂腔艺术具有深厚的感情。其三,茂腔艺术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未来的发展中也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比如人才紧缺、资金问题等,这些都是需要加以关注乃至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其四是因为高密茂腔是高密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精神食粮,是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地方不同,方言差异,虽然外地人听不懂茂腔艺术,但是山东人一听就能听出其中的微妙所在,所以茂腔也有高密茂腔、胶州茂腔和五莲茂腔之分。限于笔者的调查范围,仅是针对高密茂腔来进行研究,分析其发展历史和艺术特征,并根据实地的田野调查情况来描述其生存现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传承与保护措施,以期为高密茂腔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寻找可行的途径。

另外,自2006年茂腔艺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逐渐加入到了茂腔文化研究之列,不过大都是研究茂腔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等,也有些学术文论涉及高密茂腔的内容,但只是研究其中的些许层面,并未达到系统研究的程度。因此,本著作以高密茂腔艺术作为专题,争取搜集到更多的遗失资料,来弥补国内该方面研究的不足,与此同时,希望本著作的出版能够使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高密茂腔艺术,进而促进其健康、蓬勃地发展。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

关于本著作的研究,笔者试图采用民族音乐学的理论和方法,兼容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传播学、音乐形态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对之进行全方位的描述和解析。

(一)研究方法

就研究方法而言,本著作主要运用了民族音乐学的参与观察、访谈法、音乐形态分析等方法。笔者对茂腔戏曲的观察是一种直接的观察,通过参与茂腔的演出实践这一动态过程进行体验,搜集资料。其中,访谈是本课题的田野考察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运用个别访谈法,与著名艺人面对面对话,以此获取第一手的口述资料,并根据已掌握的材料对高密茂腔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渊源、唱腔音乐特征、生存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整体层面的观照,进而实现“茂腔是如何在人民群众中生存”的真实形态。

(二)调查研究过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真正地了解传统民间音乐,就必须深入到音乐现场进行实地考察,获取真实可靠的资料与信息。笔者自2006年8月起便开始对高密地区的茂腔艺术进行田野考察,收集、整理第一手资料。历经十年时间,先后多次对与茂腔相关的艺人进行系统的采访,到高密市茂腔歌舞剧团(现为高密茂腔剧团)和高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收集资料,跟随茂腔剧团到各乡镇演出,对其演出的动态行为进行“跟踪式”参与观察,其具体研究历程如下:

1.文献整理

这一阶段开始于选题之初,包括文献的收集、整理和解读,其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本课题研究对象的背景资料以及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和现状资料;第二方面是关于中国戏曲研究的资料,参考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方法对本课题进行详细的描述,并进行文献综述的文本撰写,为课题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2.田野工作

笔者的田野调查主要分五次进行,时间跨度达十年之久。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次是2006年8月,根据高密市县志上的有关资料访问了范宗文、潘家善等茂腔艺人,对茂腔的起源与发展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并顺利地撰写本著作第一章“茂腔的起源与发展”内容。

第二次是2007年2月,在高密市歌舞剧团居住近一个月,受到了戴厚文团长、槐长剑副团长的热情接待。在此期间熟悉了茂腔的唱腔和伴奏乐队,并对每个板式唱腔进行录音,为记谱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次是2007年8月11日—17日,通过对蔡泮明老艺人就学习茂腔锣鼓经经历的访谈,对茂腔的伴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期间整理锣鼓经,查漏补缺,并将在资料整理和写作过程中遇到的没有解决的问题,再通过采访艺人的形式进行资料补充和证伪,为本著作之主体部分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第四次是2014年7月,去高密市茂腔剧团了解近几年茂腔剧团的发展状况以及茂腔戏的生存现状。

第五次是2016年2月(从正月初五到正月十四),笔者跟随茂腔剧团到高密的各乡镇演出,了解其在当下社会的运行情况。

3.案头工作

笔者将收集的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对唱腔的录音进行记谱,在此基础上开始本书的正式写作,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补充相关资料。

四、内容简介

茂腔是流行于山东胶东地区的地方戏曲,被誉为“胶东之花”,它因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在其发展过程中,从最初的男女同腔到现在的分角色演唱,茂腔走过近200年的历史。茂腔的唱腔婉转、悠扬,变化多,起伏较大。喜调使人心花怒放,神舒意欢;悲调则使人凄凄惶惶,黯然欲泪。茂腔的板式种类较为丰富,用以表现不同的剧情与人物。近20年来,茂腔从濒临失传到申遗成功,如何做好茂腔戏的保护和创新工作是当前应予以关注的重要课题。基于此,笔者运用民族音乐学和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对茂腔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全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

前言。简要论述茂腔音乐研究近况,本书的研究方法和特点,阐述选题的价值,从而得出本书写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章,概述。概括描述茂腔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茂腔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以及著名艺人与主要剧目。

第二章,茂腔音乐的类型。扼要论述茂腔音乐的三大类型——唱腔与念白、文场音乐、武场音乐的基本特征与表现功能。

第三章,唱腔音乐形态分析。从曲式结构、调式音列、旋律形态、节拍节奏等四个方面对茂腔戏的唱腔进行全面细致的音乐形态分析,以展现其音乐本体特色。

第四章,当代茂腔的生存现状和保护策略。深入剖析茂腔当前面临的生存危机,思考其相应对策,探索其复兴和发展路径。

第五章,高密茂腔的传承与开发。阐述了茂腔申遗成功后如何传承,以及如何解决人们担心的可能出现的茂腔传承人青黄不接、茂腔艺术后继乏人的问题,并就探索其合理开发之路提出笔者个人的思考。

第六章,高密茂腔剧团的发展历程。高密茂腔剧团从起初的民间戏班到后来的民间剧团再到现在的国营剧团,实现了其社会身份的蜕变。该章节将从五个时期,即第一个戏班成立、20世纪四五十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申遗之前和申遗之后,对茂腔剧团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和分析。

结语。茂腔作为胶东半岛的地方戏曲剧种,已经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中,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虽然目前面临危机,如若对策得当,其定会走出困境,绽放新的光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