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血色迷情:都市情感骗局深度调查 作者:海剑


楠客

1

老友海剑的这本新作,我是一口气读完的。吸引我不忍释手的,首先是这些故事的曲折离奇。那些骗子的骗术之精巧,想象之奇特,表演之逼真,令我这个老新闻记者也不得不可怜自己的孤陋寡闻;其次是这些故事的发人深省。有些骗子的智慧如果用在正道上,他们会成为成功人士甚至国家的功臣,但是走了所谓的捷径,结果葬送了青春和才华,还沦为国家的罪人。然而这些人即便在牢狱里也不后悔当初的选择;最后是这本书的写作特色和审美价值。这本书用的是白描手法,从叙述的平实,人们可以感受到第一手资料的新鲜,可以感受到与作者的联动,仿佛身临其境。这种朴实,其实是一种功力,它穿透作者而产生的震撼力,不是那种声嘶力竭和好为人师的做法所能媲美的。

至于这本书的审美价值,我以为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欣赏。

2

海剑的博士学位是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获得的,这本书里就饱含了人文学的知识,提出的是一个非常严肃的现实社会问题。

这本书里的故事主要有两大类:男人骗女人和女人骗男人。概括起来说,男人骗女人是为了钱,而被女人骗则是因为欲;女人骗男人是为了钱,而被男人骗则是因为情。当然这只是这本书里写到的两种类型,实际上,男人骗女人和女人骗男人是一个古老的题材,类型之多数不胜数。

那么,从劝世功能的角度看,这本书是写给谁看的呢?如果是写给骗子们看的,那是没用的。你听听那个女“商业间谍”的话:“钱是个好东西,没有钱你就不是东西。”你和这种人谈“八荣八耻”,无异于对牛弹琴;如果是写给已经被骗过的人看的,也是没用的。那些人向往的是“天上掉馅饼”和“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他们已经被骗了,但是以后还会被骗的。

这本书是写给局外的善良的我们看的。于是,我们能看到非分的美色是“伐性之斧”,恐惧起“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你骨髓枯”;也能信服“不戚戚乎贫贱,不汲汲乎富贵”的古训。

因此,这本书提出的社会问题或曰警世格言是:我们不但要提倡“八荣”反对“八耻”,而且要防范“八耻”。

3

海剑的本职工作是检察官,于是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办案检察官和作者的法律智慧,并发现这些猖狂的智力型犯罪对我们的法制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刑法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或曰是人们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它规定的法条是维持社会正常秩序的行为底线,守护这个底线,是每一个希望社会和谐的人应有的神圣职责。遗憾的是,这并不是全社会的共识。许多人对暴力型犯罪恨之入骨,对智力型犯罪却心存宽宥,甚至欣赏和向往。比如那个女“商业间谍”,在监狱里也没有觉得她做的事伤天害理。有些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行为,比如出盗版书、造盗版光盘、侵犯别人产品的专利权等,甚至有强大的“保护伞”。

在涉财产型犯罪方面,人们痛恨“豪夺”但欣赏“巧取”,这使这类犯罪成本很低,而收效甚巨。这本书里的骗子都是成功者。他们骗的过程应该是惊心动魄、险象环生的,但事实上几乎是一帆风顺。他们的成功得益于人们对知识和儒雅的敬重,这种敬重在许多人那里已经夸张到了麻木。即便在他们受到了法律的惩罚之后,有些人谈起这类故事来,也不乏对其骗术的钦佩和对受害者的嘲弄。人们对智力型犯罪的宽宥心理,使罪犯们减少了心理负担和舆论压力,而心理负担和舆论压力是一笔多么巨大的犯罪成本!

其实,智力型犯罪对受害人的损害和对社会的危害,丝毫不比暴力型犯罪小。有些女人被骗子弄得倾家荡产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有些优秀的男人被骗子弄得妻离子散、穷困潦倒。这给我们的社会增加了多少不和谐的因素!还有那个女“商业间谍”,她不仅毁了一个优秀男人的事业和家庭,而且破坏了社会对自主创新的景仰。可是,这些受害人的救济和补偿渠道是很窄的,就像一个骗子在获刑后对受害的女人说:“你认命吧!”

因此,这本书提出的法律问题是:我们如何加大对智力型犯罪的打击和对受害人的救济、补偿。

4

海剑是个多产作家,而且体裁庞杂,不过我以为他最拿手的还是报告文学,他的作品我最爱看的也是报告文学。他的报告文学作品看多了,我不免想起一个文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报告文学是报告还是文学。

所谓报告,其实就是新闻,近似于通讯,这个属性要求报告文学遵守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事实部分不能有半点的虚假;所谓文学,其实是指写作手法,作者可以调动文学手段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并非允许作者虚构。这说明报告文学是一种边缘的、特殊的文学。

我常常怀疑报告文学作家是新闻记者中的叛徒,他们或者不满意新闻作品多少带有格式的限制,或者认为新闻作品允许的篇幅不足以让他们的思想放缰,或者误以为新闻作品天生就不及文学作品的震撼力,于是带着新闻素材投奔了文学阵营。因为新闻作品距离报告文学只有一步之遥,新闻记者中的叛逃者,多数奔向报告文学,或者说报告文学作家多数曾经是新闻记者,剩下的则本来就应该是新闻记者。

海剑没有当过新闻记者,但他的报告文学作品中,有着强烈的新闻敏感性,可见他有一个很好的“新闻鼻”。但是这本书,分明又说明他用的是“文学眼”,关注的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反映的是一群人的生活现状和生命状态。比如大学生就业难,而且学校没有教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基本的就业行为规范,于是不择手段就成了他们必然的甚至是最聪明的选择;比如贫富严重分化已成为现实的深层次社会隐患,仇富者的社会报复心理趋于变态;再比如社会道德防线正经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猛烈冲击,不少人遵守起传统的道德规范来,已经开始计算成本。这就是我们今天这个正处于转型期的社会:它蒸蒸日上但时弊猛增,气象万千但诸多不便。

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深刻揭示时代精神,读完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海剑在这方面的不懈努力和顽强追求。

(作者本名杨传春,著名杂文家,人民法院报出版社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