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杜甫的文学成就

杜甫诗 作者:张忠纲(选注)注


杜甫的文学成就

张忠纲

杜甫作品流传下来的,有诗1450多首,文、赋28篇。杜甫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他生当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时期,而这一历史转折的界标,就是天宝十四载十一月爆发的“安史之乱”,他当时四十四岁。这就是说,杜甫一生,有四分之三时间是生活在所谓“开天盛世”,而四分之一时间,即最后十五年,是在战乱漂泊中度过的。盛世的熏陶和战乱的体验形成强烈的反差。而这巨大的反差却造就了伟大的诗人。杜甫正是用如椽之笔,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广阔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内容极其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到军国大事,帝王将相,小到个人琐事,生活情趣;也反映了唐代文化的各个方面,如绘画、舞蹈、书法、音乐等。一部杜诗,是他自己的一部自传,也是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忠实记录,故被誉为“诗史”。他以诗写时事,如《洗兵马》、《三绝句》等;以诗发议论,如《戏为六绝句》、《偶题》等;以诗写人物传记,如《八哀诗》等;以诗写传奇,如《义鹘行》等;以诗写奏议,如《塞芦子》等;·杜甫诗杜甫的文学成就·以诗写赠序,如《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等;以诗写书札,如《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等;以诗写自传,如《壮游》、《遣怀》等;以诗写游记,如《游何将军山林十首》、《渼陂行》等。至于咏物抒怀之作,更是比比皆是。在杜甫手中,诗差不多成了万能的工具,把诗的表现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由于杜甫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深刻的社会体验和广阔的观察视野,“不薄今人爱古人”,“转益多师是汝师”,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广收博取的开明态度,加之“诗是吾家事”的家学传统,使他对诗有着一种超人的执着精神,“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简直是视诗为生命的。正因如此,杜甫不仅使诗的题材和体裁范围空前扩大,达到了无事不可言、无意不可入的程度;而且使诗歌艺术达到了出神入化、登峰造极的境地。故被尊为“诗圣”。杜甫对中国诗歌的贡献,不仅仅是“集大成”而已,更重要的,是对诗歌的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是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创新。诗到杜甫为一大变。杜甫诗歌不仅表明中国诗歌史从浪漫转向写实的重大变化,而且以更加内在的社会政治与文化的转型以及士人社会地位的调整为背景,反映士人文化心理与时代文化精神的重大变化,以及随之而来审美范型的重大转变。清人陈廷焯说得好:“诗至杜陵而圣,亦诗至杜陵而变。……昔人谓杜陵为诗中之秦始皇,亦是快论。”(《白雨斋词话》卷七)“与古为化,化而能新”,可以概括杜甫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贡献。宋初王禹偁《日长简仲咸》诗云:“子美集开诗世界。”这是对杜甫价值判断的一次升华,在杜诗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就诗歌演进的历程而言,杜甫的所谓“开诗世界”,就是肇示了诗歌由“唐韵”向“宋调”的转变。所以说,杜甫又是处在中国历史转折时期的一位继往开来的伟大诗人。

杜诗众体皆有,诸体兼擅,诸法俱备,为后世开无数法门。据浦起龙《读杜心解》统计,杜诗共1458首,其中五古263首,如《望岳》、《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赠卫八处士》、“三吏”、“三别”、《佳人》、《梦李白二首》、《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等;七古141首,如《兵车行》、《丽人行》、《丹青引》、《古柏行》、《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等;五律630首,如《房兵曹胡马》、《画鹰》、·杜甫诗杜甫的文学成就·《夜宴左氏庄》、《春望》、《月夜》、《月夜忆舍弟》、《天末怀李白》、《春夜喜雨》、《旅夜书怀》、《登岳阳楼》等;七律151首,如《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楼》、《阁夜》、《宿府》、《又呈吴郎》、《登高》等;五排127首,如《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等;七排8首,如《清明二首》、《岳麓山道林二寺行》等;五绝31首,如《八阵图》等;七绝107首,如《赠李白》、《赠花卿》、《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江南逢李龟年》等。杜诗不仅名篇众多,而且富于创造,成为流传千古的艺术瑰宝。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向被誉为“古今绝唱”。而“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更是杜甫开创的一种新的诗歌体式,为中唐以后的新乐府树立了榜样。清王士禛认为“七言古诗,诸公一调。唯杜甫横绝古今,同时大匠,无敢抗行”(《居易录》卷二一),把杜甫的七言古诗奉为“千古标准”。律诗,特别是七律,更是成熟于杜甫。清钱良择《唐音审体·律诗七言四韵论》云:“七言律诗始于初唐咸亨、上元间,至开、宝而作者日出。少陵崛起,集汉、魏、六朝之大成,而融为今体,实千古律诗之极则。同时诸家所作,既不甚多,或对偶不能整齐,或平仄不相黏缀,上下百余年,止少陵一人独步而已。”明胡应麟就把他的《登高》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杜甫又是拗体七律的创始者,如《白帝城最高楼》、《白帝》等。他到夔州后写的一些长篇排律和联章诗,如《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诸将五首》、《咏怀古迹五首》、《秋兴八首》等,以它独特的风貌,标志着他对这些诗体的创造、运用已达到全新境界。可以说,夔州时期,杜甫的诗艺已达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地。杜诗,特别是律诗,可以说是从容于法度之中,而又变化于法度之外。他于法度中求变化,纵横变化中自有法度,使二者达到完美的统一。杜诗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所呈现出的主体风格是“沉郁顿挫”。所谓“沉郁顿挫”,是指杜诗内容上的博大精深,忧愤郁勃;形式上的波澜老成,顿挫变化;语言上的精炼准确,含蓄蕴藉。从而形成了千汇万状、地负海涵、博大宏远、真气淋漓的美学风貌。

(以上两文摘自《杜甫诗选·前言》,中华书局2005年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