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生唯有常是第一美德

学透曾国藩 作者:高轶飞 著


人生唯有常是第一美德

【曾国藩语录】

余生平坐无恒之弊,万事无成。德无成,业无成,已可深耻矣。逮办理军事,自矢靡弛,中间本志变化,尤无恒之大者,用为内耻。尔欲稍有成就,须从“有恒”二字下手。

【曾国藩轶事】

曾国藩家世代务农,艰苦的农业生产养成曾家勤苦、有恒的家风。曾国藩常对家人谈起他的父祖辈一生“皆未明即起”,“每夜必起看一二次不等”的习惯,这种勤苦的农家作风保障了曾家的小康生活局面,也使曾家有能力供养曾国藩十年寒窗苦读,去实现光宗耀祖的科举仕进之梦。秉承这种家训的曾国藩为官后,不仅自己在京城每日按课程苦读修养,还以家中长子的身份担负起了教育几位弟弟的责任。在对诸弟的教育中,“有恒”是一项重要内容。他在道光二十四年(1844)十一月二十一日致诸弟的家书中写道:

余蒙祖宗遗泽、祖父教训,幸得科名,内顾无所忧,外遇无不如意,一无所缺矣。所望者再得诸弟强立,同心一力,何患令名之不显,何患家运之不兴?欲别立课程,多讲规条,使诸弟遵而行之,又恐诸弟习见而生厌心;欲默默而不言,又非长兄督责之道。是以往年常示诸弟以课程,近来则只教以“有恒”二字。

咸丰七年(1857)二月,曾国藩在给其弟曾国荃的书信中写道:

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想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我平生坐犯无恒的弊病,实在受害不小。

曾国藩的几个儿子渐渐长大后,他又开始了对他们的“恒”字教育。

咸丰九年(1859)六月,曾国藩在给曾纪泽的信中说:“尔读书记性平常,此不足虑。所虑者第一怕无恒。”

咸丰八年(1858)七月,曾国藩在给纪泽的家书中写道:

至于写字,真行篆隶,尔颇好文,切不可间断一日。既要求好,又要求快……每日能作楷书一万则几矣。

咸丰十年(1860)闰三月,曾国藩在给其弟的书信中对其子纪泽的功课要求道:

纪泽所作之文诗等,可按每次夫役信回带营。无论或文或赋或论或诗等,总须按三八课期作一篇。不作则虚字中多有不通者。

同治四年(1865)四月,曾国藩对纪泽道:

望尔等于少壮时即从“有恒”二字痛下功夫。然须有情韵趣味,养得生机盎然,乃可历久不衰。若拘苦疲困,则不能真有恒也。

曾国藩极为重视对子弟在恒心毅力方面的教育,提倡“有恒常乃人生第一美德”。但他并不主张强迫人去做无趣的死功夫,他认为那样枯燥被动地学习是难以持久的。只有真正地对读书和所做的事业感兴趣,才有可能真正愿意投入精力去做,也才可能做到持之以恒。

曾国藩不仅不赞成那种“拘苦疲困”下的持之以恒,他认为有恒是可以和养生联系在一起的。同治五年(1866),曾国藩在致其弟国潢的信中说:“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眠食有恒及洗脚二事,星冈公行之四十年,余亦学行七年矣……自矢永不间断……愿将此五事立志行之,并劝沅弟与诸子侄行之。”

曾国藩所讲的有恒,不仅是指求学办事的恒心、毅力,还指读书、做事乃至养生的一种良好习惯和规律。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规律,遵循规律才可收到良好的效益。只有这样,才符合曾国藩所说“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的真意。

【智慧解读】

一个常字就道出了很多学习知识的道理,常就是要我们积少成多,持之以恒。然而就是这简单的几个字。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

“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曾国藩这番话恰恰提醒我们,要成功就必须“常”!但凡成功人士,必定具备的一个素质,就是曾国藩所说的“常”。也就是把要坚持的事物当成是生活的必须,持之以恒,日积月累,水滴尚能石穿,这样成功也不远矣。

有的时候,我们下定很大的决心去做一件事,我们有很多的动力,刚开始我们很认真也很负责,并且鼓励自己一定要坚持到底,不能够半途而废。但是越到后来,我们的那种动力逐渐消失了,渐渐地我们想要放弃,想要半途而废了。但是就在这时,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已经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一下子的放弃,是不是有一些对不起自己?那么,就在这时候,你千万不能够放弃,有句话说得好:“最艰难的时候,也就是你最接近成功的时候。”即然这样,自己何必就这样放弃呢?所以啊,我们一定要坚持到底,因为这样才能够获得成功。

要做到“常”只有把它当成一种习惯,或者只有这样,就能让人们不是直接想到成功,而是静下心来,慢慢欣赏通往成功旅途中沿途那美丽的风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