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专题 改革开放前30年中小学思政课程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万事待举,百废待兴,废除旧教育制度、革新旧课程、培养造就“无产阶级知识分子”是中国共产党在教育领域的首要任务。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强调:“在青年学生中进行政治与思想教育,其主要目的乃是逐步地建立革命的人生观。”中学课程体系中最能体现这一会议精神的是专设的思政课程。它作为经常的、系统的政治思想教育的基本形式,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时事政策和日常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主渠道。
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为标志,我国开始了包括思政在内的教育领域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30年,我国中小学思政课程经历了怎样的历史演变?具有什么样的时代特点?存在哪些历史局限?为今天的中小学思政课程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哪些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有益的启示?本专题将在历史分期基础上,从课程政策、课程设置、教材编用、课程教法等维度,梳理改革开放前30年我国中小学思政课程的历史轨迹,归纳改革开放前30年我国中小学思政课程发展的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剖析问题,反思经验,并提出建议。
需要说明的是,改革开放前30年中学思政课程在不同时期具体称谓不一:1949年到1957年间曾在文件中统称为“政治”,具体科目则涉及“中国革命常识”“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经济建设常识课本”“共同纲领”等;1957—1958年间统称为“社会主义教育课”;1959年起改称“政治”;1966—1976年间有多种称谓,有些仍然叫“政治”,有些叫“毛泽东思想课”“毛泽东思想教育课”,甚至有叫“政文”的。本书在行文中,通常统称为“思政课程”,但在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时仍沿用当时的名称。
一、改革开放前30年中小学思政课程的发展阶段
为便于梳理历史演变和归纳发展特点,需要对改革开放前30年中学、小学思政课程的发展阶段进行合理分期。考虑到中小学的发展阶段略有差异但大体一致,本书中就以中学为例。表1-1列举了学界对改革开放前30年中学思政课程发展阶段性分期的代表性观点。从中可以看到:首先,尽管存在“两阶段”“四阶段”“五阶段”等不同观点,但各家大同小异,其中1956年、1966年为两个主要时间节点;其次,各家分期均与改革开放前30年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相一致,也就是说,以社会发展阶段作为课程发展阶段的唯一依据,并以社会发展阶段对课程发展阶段进行命名;第三,各家分期均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并未专门考察两年恢复与重建期(1976—1978)的状况。
表1-1 改革开放前30年有关中学思政课程发展阶段分期的代表性观点
注①: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著.新中国中小学教材建设史(1949—2000)研究丛书(政治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注②:张同印.反思历史,总结经验,开创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新局面———40年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5).
注③:易春秋.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5.
注④:吴少荣等.中学政治教育新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本书在综合各家观点的基础上,认为课程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既有同步性,又具有课程本身的演变规律(尤其是一定的滞后性),将改革开放前30年中学思政课程发展历史分为五个阶段,并以课程本身发展特点对各阶段进行命名,见表1-2。
表1-2 改革开放前30年中学思政课程发展阶段的分期探索
注①:从课程发展角度看,中学德育课程的恢复与重建期至少应为1976-1982年,其起讫标志应分别为“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1982年中学四门政治课教学大纲的颁布(简称“《1982年教学大纲》”)。
二、改革开放前30年中小学思政课程的历史轨迹
下面从课程政策这一课程外部维度和课程设置、教材编用、课程教法等课程内部维度,梳理改革开放前30年中小学思政课程的历史轨迹,据此可对上述历史分期的合理性进行论证。
(一)课程政策
表1-3、表1-4列举了改革开放前30年中学、小学思政课程主要的相关指导性政策文件,可以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七年中,有关政策文件可谓是密集出台,政策制定和颁布主体主要是教育部,也有中宣部、团中央等部委,一些政策甚至是由中共中央、国务院(政务院)直接颁布。这一方面说明党和国家对政治思想工作和中学思政工作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政策的不稳定性、频繁变动性。下面对一些指引和决定着中学思政课程演变方向的文件和报纸社论、国家领导人指示进行一些简单解读。
1. 革新初建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部于1949年12月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教育工作总方针。会议指出:“在青年学生中进行政治与思想教育,其主要目的乃是逐步地建立革命的人生观。”按照这一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学的中小学,在废除训导制度、推行民主管理的同时,取消了“党义”“公民”“童子军”“军事训练”等课程,取而代之以全新的“政治课”。
为了统一思想认识,1950年8月1日,教育部正式颁布《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明确规定:初、高级中学各年级均开设“政治”科目,并列于各学科之首位。这就明确了政治课“学科之首”的地位。
1951年6月23日,教育部发出《关于改定中学政治课名称和教学时数及教材的通知》,统一了中学政治课的设置。同年11月29日,教育部又发出《关于中学“政治课”略有变更的通知》。至此,中学政治课的设置最终定型,并开始制度化,具体体现在1952年3月18日教育部颁发试行的《中学暂行课程(草案)》中。这一系列文件,正式确立了政治课在中学的地位和作用,总的框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已经定下来了。
1952年3月,教育部颁布《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在“总则”中指出,小学思政的宗旨是“根据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和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法,给儿童以全面的基础教育,使他们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热爱祖国和人民的、自觉的、积极的成员”。其中思政方面的目标为“使儿童具有爱国思想、国民公德和诚实、勇敢、团结、互助、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规程》中以“五爱”为主要内容的德育目标和任务,比较好地体现了儿童道德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要求。
1953年11月,政务院颁布《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指示》指出:“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建设的基础。它的任务是教育新后代,使之成为新中国的健全的公民。”同时,强调对小学生加强纪律教育。
2. 削弱动摇期
1954年7月5日,教育部《关于中学部分学科的设置、授课时数的变更及政治教材的通知》规定,初中二年级《中国革命常识》课因无适当教材,决定暂不开设。这样,继1953年取消初一政治课以后,初二政治课也被取消。1955和1956年间,教育部先后发布《关于制发1955—1956学年度中学授课时数表的通知》《关于制发1956—1957学年度中学授课时数表的通知》,这样,继初一、初二取消政治课后,高一又取消了政治课,高二本学期暂停了政治课,在高中政治课的授课时数各年级都有所减少。1956年8月27日,教育部发出“暂行停授中学政治课”的电报通知。至此,中学政治课除保留高中三年级每周1课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外,其他年级政治课均停开。
3. 规范确立期
面对政治课被削弱的局面,1957年3月,教育部第三次行政会议召开。会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中小学教育当前应该在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人生观和道德品质,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个总任务下,着重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加强劳动教育和纪律教育”。同年3月17日,毛泽东在给周恩来、陈云、陆定一等人的信中提出,要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恢复中学方面的政治课,取消宪法课,要编新的思想、政治课本”。在毛泽东的亲自过问下,初中的政治课得以恢复。同年8月17日,教育部在《关于中学、师范学校设置政治课的通知》上说:“今后的中等学校,除了从各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外,还有必要在各年级设置政治课,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和优秀品质的人。”从此开始在中等学校正式恢复了政治课。
1958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在一切学校中,必须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工人阶级的阶级观点、群众观点和集体观点、劳动观点即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这些指示精神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思政工作的核心位置,改变了之前重视行为规范和品德养成的小学德育目标,由此突出了小学思政的政治化、成人化倾向。
1959年6月,中共中央批转共青团中央《关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几个问题的报告》,批判了中小学思政中的“左”的思想。同年9月,教育部拟定颁布了《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对中学政治课的任务、课程设置和时间安排、编写教材的原则、教学注意事项、成绩考查和操行评定等都作了说明。这是我国中学政治课教育史上第一个由教育部统一编订的、全国中等学校通用的政治课教学大纲。它的颁布标志着中学政治课以运动为中心转向以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教育为中心,政治课开始走向规范化。1961年,教育部又颁布了《关于改进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学的意见》。这个改进意见是1959年《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的继续和发展,其中明确指出:“中学的思想政治课是党在学校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课程。”1963年3月,中共中央批转试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小学四十条》),同时下达《关于讨论试行全日制中小学工作条例(草案)》和《对当前中小学教育工作几个问题的指示》。《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共8章40条。在“总则”中,该条例重申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以及“五爱”的德育目标。在第三章“思想品德教育”中,首先指出“必须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主要包括“五爱”教育以及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教育,其次对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途径等都作出了细致的规定。《小学四十条》很大程度上扭转了之前陷入政治革命浪潮中的小学教育,给小学德育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
教育部和中宣部自1963年5月以来组织编写中学政治课本的工作,到1964年5月,完成了6种课本的送审稿。1964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批发了中央宣传部、高教部党组、教育部临时党组《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进一步统一调整了课程设置,指出,“中等学校,除学习时事政策和选读毛主席著作外,今年新编和修订的四种课本,可在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二年级的五个年级试用”。这是1949年以来,中学政治课第一次使用全国统编教材。统编教材使用到1966年“文革”开始为止。
由于上述重要政策文件的颁布实施,这一时期,中学思政课程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使用了全国统编教材,中央对政治课的重大问题有了统一认识和明确指示,政治课在中等学校学科教育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对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学者称这一时期为中学政治课学科建设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然而,这一良好的局面并未持续下去。在1964年“反修防修”的背景下,政治课在同“资产阶级争夺下一代”、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方面的战斗作用得到空前强化。1964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的战斗作用》,指出:“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青年,向他们进行无产阶级的阶级教育,培养坚强的革命接班人;是要配合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坚决进行反对和防止修正主义的斗争,同资产阶级争夺青年一代。”1964年12月24日,《中国青年报》发表社论《发挥政治课的战斗作用,促进学生革命化》,社论指出,政治课的“根本任务就是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争夺青年一代的斗争中,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学生头脑,坚决反对资产阶级思想,反对修正主义思想,为促进青年学生革命化服务”。1964年第12期的《上海教育》,发表《坚持正确方向,充分发挥政治课的战斗作用》的评论。由于强调政治课“战斗性”,其“科学性”“系统性”则越来越忽视。
4. 运动混乱期
“文革”时期的学校思政工作进入全面异化阶段,学校思政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没有自己的独立性和主体性。道德教育背离健全人格培养、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这一基本目标。
1966年,毛泽东著名的“五七”指示发表,提出:“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由此掀起了“文革”中的教育革命。当时的学校处于无政府状态,学生的主要任务已经不是学习而是专政和夺权。思想政治教育完全变成了阶级斗争,学校思政被废除了。
(1) 中学
“文革”十年使我国的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的破坏,中学思政课程也在劫难逃。“文化大革命”爆发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党组《关于1966—1967学年度中学政治、语文、历史教材处理意见的请求报告》。中央批示指出:目前中学所用教材,没有以毛泽东思想挂帅,没有突出无产阶级政治,违背了毛主席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学说,违背了党的教育方针,不能再用。教育部应该积极组织力量,根据党和毛主席有关教育工作的指示,重新编辑中学各科教材。自此以后,以前出版的初中政治课通用教材被视作“封、资、修大杂烩”加以批判,中学政治课基本停开(尤其是1966—1971年间)。1966年10月,上海市中小学都开始停课,学生贴教师和学校领导的大字报,并“杀向社会”破“四旧”,抄家,批判资产阶级。
(2) 小学
1967年2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小学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通知(草案)》中,要求各地小学春节后一律开学,五、六年级和1966年毕业的学生,要结合文化大革命,学习毛主席语录、“老三篇”(即《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三篇文章)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学习“十六条”,学唱革命歌曲,学习一些算术和科学常识。3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小学复课闹革命》的社论,号召全国中小学“复课闹革命”,并提出“复课闹革命”的基本任务就是落实毛泽东的《五七指示》。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发出《关于大、中、小学复课闹革命的通知》。但虽经三令五申要求复课,各地学校仍未复课。而所谓“闹革命”就是批判“十七年”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结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学校的现象”。在小学里对“十七年”的批判,包括对教育思想、教育路线、教育体制以及教师、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批判,等等。
1971年4月至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这次会议的纪要提出“两个估计”:第一,“文化大革命”前的17年,“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第二,原有教师队伍中的大多数“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两个估计”全盘否定了新中国成立17年的教育工作,也否定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这是一个摧毁教育的纲领。整个教育都被否定,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政也被彻底否定,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被遣散。许多小学老师被残酷批斗,学校的教育组织和管理制度被彻底破坏,在全国的小学中的学生组织,如少先队组织、学生会都被取消了,许多小学模仿中学的红卫兵建立了“红小兵”组织,成为教育革命、大批判、揪斗教师的重要队伍。
5. 恢复重建期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虽然没有了明显的政治斗争,但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政治理论和革命道德”色彩依旧浓厚。1977年8月,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发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提出中小学教材建设的重要性问题。1978年1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通知》,开始编写全国通用的各科教材,并拟定《全国十年制中学政治课教学大纲》,中学政治课初步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同年,《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正式颁布施行。该教学计划延续了“大跃进”“文革”时期的“左”倾错误思想,对教育提出了不切实际、不合规律的要求。如提出:“坚持《五七指示》的道路,以学为主,兼学别样,把教育同三大革命斗争结合起来……要组织好学工、学农、学军,批判资产阶级……使学生在三大革命实践中接受工农兵的教育,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提高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觉悟,树立劳动观点,掌握一定的工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初步具有人民战争的军事常识。”这些思政指导思想和原则,超出了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是道德教育政治化和成人化的典型体现。
此时“四人帮”已被粉碎,但小学思政仍受到政治化、革命化“左”倾思想的影响,新颁布的教育政策、指导性文件仍大量留有阶级斗争、文革政治的印迹。小学思想品德课程虽然经历了一定的改革,开始有了统一的教材、课程设置,也进行了一些思政探索,但从思政课程建设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的课程目标、课程教材、课程教法等仍处于过渡状态,小学思政课程建设还将面临一段非正常的历程。
1978年4月,教育部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重申了毛泽东提出的党的教育方针,并对1963年的“小学40条”进行了修改,于1978年9月22日颁布了新的《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新的“小学40条”试图把小学思政恢复到“文革”前的状态,表明其仍未摆脱“左”的思想干扰,确定的思想品德教育方向仍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强化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革命”特征。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经济建设取代了阶级斗争成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教育领域也开始了拨乱反正。1979年4、 5月间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会后印发了《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纪要》)。这次座谈会是“文革”结束后专门针对学校思政改革的会议,重新强调了中小学思政工作的重要地位,对纠正“文革”时期的错误思想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这次会议及其《纪要》提出:“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注意青少年的年龄特点,有的放矢,讲求实效”“防止和纠正形式主义与成人化的做法。教育活动要生动活泼,多种多样,为青少年所喜闻乐见”。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地方。会议着重指出,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对中小学学生集中地进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四项基本原则的宣传教育,并结合进行革命理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把青少年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有远大革命理想,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一代新人”。
表1-3 改革开放前30年中学思政课程主要指导性政策文件一览
表1-4 改革开放前30年小学思政课程主要指导性政策文件一览
(二)课程设置
1. 科目开设
(1)中学
改革开放前30年中,中学思政课程的科目开设可谓变化频繁,这从课程名称的多与杂中即可看出,很难一一详述。下面,选取不同历史阶段中代表性年份开设的中学各年级思政课程进行统计,见表1-5。仅从表1-5列举的部分年份开设的科目即可看出,将改革开放前30年中学思政课程发展历史划分为五个阶段是较为合理的。
表1-5 改革开放前30年开设的主要中学思政课程
注②:括号中为每周开设学时。
注③:因资料限制,不能确定各年级具体开设哪门课程。
(2)小学
小学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虽然进行了多次教学计划的调整,但始终没有在小学设置学科性的思想品德课程或政治课程。1952年的小学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为:语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体育、图画、音乐;1955年的教学计划在上述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唱歌和手工劳动两门课程;到了1963年,课程计划中又增加了周会、生产常识两门课程,并将1955年的手工劳动课分解成了手工和劳动两门课。
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套供小学高年级使用的《新编高级小学政治课本》,这套教材只用了一年。虽然在全国范围没有统一开设学科性德育课程,但不少地区借鉴学习老解放区的经验,同时在学苏联热潮的推动下,进行了开设政治课的尝试。这些地区大多在小学高年级开设政治常识课,将政治教育纳入课程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了政治课教学体系。如,上海在1949年下半年在全市小学高年级开设了小学政治常识课,教材由上海自己编写,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以培养“五爱”精神为主要内容。
1957年3月教育部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行政会议之后,开设政治课的呼声日益高涨,全国各地纷纷重开政治课。如,江苏省在1957年2月发出在小学六年级增设政治常识课的通知:“以提高高小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使他们明确当前国家的形势和任务,正确地对待毕业后的出路”。1958年,上海各小学也陆续开设政治课,以形势任务教育为主要内容。其他省份如浙江、福建等也在这一时期重新开设政治课,以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政治课不同,这一时期的政治课突出强调对小学生进行树立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的教育以及时事政治教育,“五爱”等道德品质教育为政治教育、阶级教育所取代。
1978年1月正式颁布实施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对小学思政课程的设置规定:在小学四、五年级开设政治课,每周2课时,总课时数为136课时。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教学计划第一次明确在小学设置政治课程。教学计划指出,“要保证政治课和文化课的教学时间”,突出了对政治课的重视程度。教学计划还指出:“各科教材和教学,都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统帅起来。既要防止不问政治的倾向,又要反对取消科学基础知识的倾向。”尽管从内容和任务上看,当时的小学政治课主要是要对四、五年级小学生“进行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必要的政治常识教育”,尚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品德教育课,但是从小学思政课程的发展角度来看,其意义十分重大。作为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前身,小学政治课的设立为之后的思想品德课奠定了基础,并为小学思政课程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准备了必要的前提和条件。1980年,上海市率先在部分学校进行开设道德课(后改为思想品德课)的尝试,集中对小学生进行以“五爱”为主要内容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2. 课程标准
(1)中学
1951年3月,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上讨论了《中学政治常识课程标准(草案)》,提出:“中学‘政治常识’的教学目标,是以关于中国革命、新中国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知识,教育青少年,培养他们对祖国、对劳动人民的热情,增进其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家及一切反革命分子的仇恨,从而奠定其革命的人生观,养成其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道德品质,使他们成为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与争取社会主义前途自觉的积极的成员。”《草案》还规定了初中和高中《政治常识》的具体教学内容,初中分为八个单元,高中分十二个单元。但这一课程标准并没有作为全国统一的标准下发执行,新中国第一个面向全国统一执行的中学政治课教学大纲直到1959年才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