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俄狄浦斯王

外国文学的朝圣之旅 作者:梁坤 编


[古希腊]索福克勒斯

索福克勒斯(Σοφοκλ珘η,约公元前496—前406)是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他出生于雅典一个富裕的工商业主家庭,生活在雅典奴隶制民主国家全盛时期。他从小受到很好的教育,在音乐、舞蹈、体育、诗歌等方面颇具素养。索福克勒斯与当时雅典最高领导者伯利克里过从甚密,先后出任财政总管和将军之职。传说他写了123部戏剧,仅有7部流传至今:《埃阿斯》(公元前442)、《安提戈涅》(公元前441)、《俄狄浦斯王》(公元前431)、《特拉基斯妇女》(公元前429)、《厄勒克特拉》(公元前418)、《菲罗克忒忒斯》(公元前409)、《俄狄浦斯在克罗诺斯》(公元前401)。公元前468年首次在城市狄俄尼西亚戏剧比赛中获奖,胜过了“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他一生获奖24次,是得奖最多的悲剧诗人。

索福克勒斯在艺术上大胆创新:放弃三部曲的形式,更加简练地在一出悲剧中表现戏剧冲突;在尖锐冲突中通过对比方法塑造人物,悲剧人物丰富多彩,个性鲜明;他不写神而写英雄;把演员增加到3人,歌队增加到15人,加强了戏剧动作和对话,发明了转动布景以改变地点,改进了舞蹈、服装和音乐,介绍了一些小亚细亚的音乐;戏剧结构复杂,情节曲折,布局巧妙,波澜起伏,层层揭示;悲剧风格崇高自然,对话庄严,符合人物身份。他的创作标志着希腊悲剧艺术的成熟,被誉为“戏剧艺术的荷马”。

作品梗概

《俄狄浦斯王》取材于希腊神话中忒拜王室的故事。忒拜国王拉伊俄斯暮年膝下无子,遂至德尔斐阿波罗神庙祈求神祐,他从阿波罗的祭司那里得到神示:自己的儿子长大以后将会弑父娶母。为逃避厄运,儿子一出生,国王便用铁丝钉住其脚后跟,命牧羊人丢弃在荒山野岭之中。好心的牧羊人怜悯无辜的婴儿,把他送给邻国科任托斯国王波吕玻斯的仆人。孩子被无子的波吕玻斯收养,成了青年王子,取名俄狄浦斯。长大以后,他从阿波罗的神示中得知自己将犯弑父娶母之罪。由于把养父养母当做亲生父母,俄狄浦斯决定远走他乡以逃避命运的安排。在一个三岔路口,他失手打死了不肯让路的一位老人和三个侍从。不料这位老人正是忒拜王——他的生父拉伊俄斯。适逢狮身人面女妖斯芬克斯在忒拜城头肆虐,凡是猜不中斯芬克斯之谜的,都被女妖吃掉。忒拜城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下。代理国王克瑞翁张榜招贤:谁能制服女妖,便可做忒拜国王并娶王后为妻。俄狄浦斯猜破了谜语,斯芬克斯羞愧交加,跳崖自尽。俄狄浦斯凭智慧和勇敢为忒拜人民除害,被拥戴为王,并娶了生母——新寡的王后伊俄卡斯忒为妻。他无意中犯下了弑父娶母之罪,自己却毫无觉察。

16年后,当俄狄浦斯和伊俄卡斯特已经生了两儿两女,正沉浸在国泰民安的幸福生活里,命中注定的报应开始降临。一场“最可恨的带火的瘟疫”袭击了忒拜城:整个城邦在血红的波浪里颠簸着,麦穗枯萎了,牛瘟死了,妇人流产了,到处是求生的哭声和苦痛的呻吟,俄狄浦斯心急如焚。他终于从阿波罗那里得到神示:祸因在于杀死老国王的凶手尚逍遥法外,只有放逐了凶手,灾难才会消除。俄狄浦斯为救黎民于水火,决心捕捉元凶。悲剧情节便从俄狄浦斯追查凶手展开。他向预言者追问,预言者被迫说出实情。俄狄浦斯顿生疑惑。王后说,老王是在一个岔路口被一群强盗所害。此时,科任托斯报信人报告国王去世,请他回去。俄狄浦斯声称不愿犯娶母之罪。报信人就是当年的牧羊人,为解除他的顾虑,讲出他的身世。俄狄浦斯又把老王的仆人从乡下找来,经多方对证,真相大白,犯下弑父娶母之罪的正是俄狄浦斯自己。伊俄卡斯忒羞愧自杀,俄狄浦斯刺瞎双目,自我放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