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代序 从第一封信到第一封信

我从来不感到孤独 作者:张兆和


代序
从第一封信到第一封信

张允和

上海有一条最早修筑的小铁路,叫淞沪铁路,从上海向北到炮台湾。

英国怡和洋行在同治年间(1862—1874)没有得到清政府的允许,自行开始修筑这条铁路。到光绪二年(1876)完工。从上海到吴淞镇,路长只有十四公里。第二年(1877),清政府认为外国人居然在中国领土上修筑铁路,这条铁路破坏了风水,是中国人的奇耻大辱,跟怡和洋行进行了无数次的交涉,出钱把铁路买到中国手中后,在愤怒之下,下令拆毁;把机件等物储存在炮台湾。经过了漫长的二十年,到光绪二十三年(1897),重新拨官款在原地修复通行。因为机件在炮台湾,淞沪铁路由吴淞镇延长两公里,全长为十六公里。

中国公学就在吴淞镇和炮台湾之间,它们三个所在地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中国公学的同学都以学校在中国第一条铁路所在地为荣。

我和三妹兆和都是1927年作为第一批女生进中国公学预科的。这时候三妹十七岁,我十八岁,第一条铁路整整三十岁(如果不算前二十年的帐)。

我和三妹不但同时进中国公学,还在她三岁我四岁时(1913)在上海同一天开蒙认方块字,念“人之初”。四年后(1917)搬家去苏州,同在家塾里,同在一个桌子上念《孟子》《史记》《文选》和杂七八拉的五四运动的作品。我们三个女学生(大姐元和、我、三妹兆和)很阔气,有三位老师:一位道貌岸然[1]的于先生专教古文;另一位王孟鸾老师教白话文,也教文言文;一位吴天然女教师,是教我们跳舞、唱歌的。在《三叶集》(叶圣陶的子女写的集子)中好像提到过她。又四年(1921)我和三妹又同时进入苏州女子职业中学。读了一年,我们又同时留级,因为除中文课程外,其他课程都不及格。我们两姐妹是有福同享、有祸同当的患难姐妹。

三妹比我用功,她定定心在中国公学读完了大学,以优异成绩毕业。我却先后读了三个大学。在中国公学两年,一年预科,一年“新鲜生”。(之后)就转学光华大学,也是第一批招收女生的大学。“一·二八”战争(爆发),苏州到上海火车不通,我坐轮船到杭州之江大学借读了一学期。最后,又回到光华大学戴方帽子的。

大学里收女生是新鲜事,男生对我们女生既爱护又促狭。他们对女生的特点很清楚,挨个儿为我们起绰号。世传三妹的绰号“黑凤”,并不是男生起的,这名字我疑心是沈从文起的。原来男生替她起的绰号叫“黑牡丹”,三妹最讨厌这个美绰号。我有两个绰号,一个叫“鹦哥”,因为我爱穿绿;另一个绰号就不妙了,叫“小活猴”。可这个绰号见过报的。你如不信,可看1928年上海《新闻报》上有这么一篇报道:《中国公学篮球队之五张》,其中有“……张允和玲珑活泼、无缝不钻,平时有‘小活猴’之称……惜投篮欠准……”五个姓张的是张兆和、张允和、张萍、张依娜、张××[2]。队长是三妹。我对运动外行,身体瘦弱,人一推就倒。可我喜欢滥竽充数,当一个候补队员也好。

我家三妹功课好,运动也不差,在中国公学是女子全能运动第一名。可在上海女大学生运动会上,她参加五百米短跑是最后一名。

中国公学的老校长何鲁,忽然下了台,到现在我还不知道是什么缘故。接任校长是五四运动赫赫有名的胡适之先生,他早年曾在中国公学念过书。他聘请了几位新潮流的教员,其中有一位就是沈从文。三妹选了他的课,下了第一堂课,回到女生宿舍后,谈到这位老师上课堂讲不出话来挺有趣。听说沈从文是大兵出身,我们也拜读过他几篇小说,是胡适之校长找来的人一定不错,可我们并不觉得他是可尊敬的老师,不过是会写写白话文小说的青年人而已。

别瞧三妹年纪小,给她写情书的人可不少。她倒不撕这些“纸短情长”的信,一律保存,还编上号。这些编号的信,保存在三妹好友潘家延处。家延死后,下落何处,不得而知。

有一天,三妹忽然接到一封薄薄的信。拆开来看,才知道是沈从文老师的信。第一句话:“不知道为什么我忽然爱上了你!”当然,三妹没有复信。接着第二封、第三封信,要是从邮局寄信,都得超重。据三妹说,原封不退回。第四封以后的信,没听见三妹说什么,我们也不便过问。但是知道三妹没有复信,可能保存得相当周密。

我转学到上海大西路光华大学(1929),这以后,沈从文究竟给三妹多少封信,我当姐姐的不好过问。是不是三妹专为沈从文编过特殊的号,这也是秘密。

大概信写得太多、太长、太那个,三妹认为老师不该写这样失礼的信、发疯的信,三妹受不了。忽然有一天,三妹找到我,对我说:“我刚从胡适之校长家里回来。”我问她:“去做什么?”她说:“我跟校长说,沈老师给我写这些信可不好!”校长笑笑回答:“有什么不好!我和你爸爸都是安徽同乡,是不是让我跟你爸爸谈谈你们的事。”三妹急红了脸:“不要讲!”校长很郑重地对这位女学生说:“我知道沈从文顽固地爱你!”三妹脱口而出:“我顽固地不爱他!”以上是三妹亲口跟我讲的话,我记得一清二楚。可是我们两姐妹都有了孙女时,偶尔谈到“顽固地”“爱他”和“不爱他”时,三妹矢口否认跟我说过这些话。

光阴如箭,这箭是火箭。人过了二十五岁后,觉得日子过得比过去快上一倍,你有这样的感觉吗?一下子,半个世纪过去了。

在这半个世纪中,我和三妹同年(1933)结婚,我嫁周耀平(现名周有光),她嫁沈从文;我和三妹同年生儿子,我的儿子叫晓平,她的儿子叫龙朱。卢沟桥事变,我们两家分开。她老沈家住云南呈贡,我老周家在四川漂流,从成都到重庆,溯江而上到岷江,先后搬家三十次以上。

日本投降后(1946)[3],张家十姐弟才在上海大聚会,照了合家欢。这以后又各奔前程。从此天南地北、生离死别,再也聚不到一起了。一直到1956年,有三家定居北京,那就是三妹兆和家,三弟定和家跟我家三家。算是欢欢喜喜、常来常往过日子。十年后(1966),猛不丁地来了个“文化大革命”,这下子三家人又都妻离子散。两年后,北京三家人家只剩下四口人——沈家的沈二哥、张家的张以连、我家祖孙二人——相依为命。连连十二岁独立生活,我的孙女小庆庆九岁。三妹下放湖北咸宁挑粪种田,听说还和冰心结成“一对红”。三弟下放放羊。我家五口人。儿子晓平、媳妇何诗秀下放湖北潜江插秧、种菜。我家爷爷[4](周有光)下放宁夏贺兰山阙的平罗,捡种子、编筛子、捡煤渣,还有开不完的检讨、认罪会。大会多在广场上开。有时遇到空中大雁编队飞行,雁儿集体大便,弄得开会的人满头满身都是黏答答的大雁大便,它方“便”人可不“方便”,洗都难洗干净。我家有光幸亏戴顶大帽子,总算头上没有“鸟便”。有光跟我谈起这件事,认为是平生第一次遭遇到的有趣的事。

本来也要我带庆庆跟着爷爷下放平罗的。我思想搞不通,不去,就不去,动员我也不去,也无可奈何我。我是娇小姐,受不了那塞外风沙,也吃不下为三个人打井水、洗衣服、生炉子烧饭的苦。我一把锁锁上了城里沙滩后街五十五号大杂院里我住的房子的大门(原有五间半房子,上缴了四间)。住到中关村科学院宿舍儿子家,看孙女、烧饭,靠丈夫、媳妇三人给我微薄的津贴打发日子。真正不够用时,我有好亲戚好朋友处可借。虽然他们生活也不好,可他们总会竭力为我张罗。我一辈子怕开口问人借钱,这下子完了,只好厚着脸皮乞讨,这也是人生应有经历。

过年过节,我把十二岁的小连连接到中关村住几天,庆庆就不肯叫他“叔叔”,瞧不起他。庆庆说:“我为什么要叫他叔叔,他只比我大三岁,他没羞没臊,还抢我糖吃。我不但不叫他‘叔叔’,也不叫他‘连连’,我叫他‘小连’。”我骂庆庆,太没有礼貌。

有一次,我进城到东堂子胡同看望沈二哥。那是1969年初冬,他一个人生活,怪可怜的。屋子里乱得吓人,简直无处下脚。书和衣服杂物堆在桌子上、椅子上、床上……到处灰蒙蒙的。我问他:“沈二哥,为什么这样乱?”他说:“我就要下放啦!我在理东西。”可他双手插在口袋里,并没有动手理东西。他站在床边,我也找不到一张可坐的椅子,只得站在桌子边。我说:“下放!?我能帮忙?”沈二哥摇摇头。我想既然帮不了忙,就回身想走。沈二哥说:“莫走,二姐,你看!”他从鼓鼓囊囊的口袋里掏出一封皱头皱脑的信,又像哭又像笑地对我说:“这是三姐(他也尊称我三妹为‘三姐’)给我的第一封信。”他把信举起来,面色十分羞涩而温柔。我说:“我能看看吗?”沈二哥把信放下来,又像给我又像不给我,把信放在胸前温一下,并没有给我。又把信塞在口袋里,这手抓紧了信再也不出来了。我想,我真傻,怎么看人家的情书呢?我正望着他好笑。忽然沈二哥说:“三姐的第一封信——第一封。”说着就吸溜吸溜哭起来,快七十岁的老头儿像一个小孩子哭得又伤心又快乐。我站在那儿倒有点手足无措了。我悄悄地走了,让他沉浸、陶醉在那春天的“甜涩”中吧!

1988年5月9日晚,初稿成于沈从文二哥逝世前24小时

中国公学创立于1906年,历史悠久。民国成立后,得到孙中山、黄兴扶持,逐渐发展成包括文、法、商、理四院十七系的综合型大学,增设了中学部。胡适、冯友兰、吴晗、何其芳等都出身于中国公学。

上海吴淞镇中国公学校舍


【注释】

[1] “道貌岸然”连同下文的“无缝不钻”“滥竽充数”“顽固”,现多含讥讽意,但为了保持作品原貌,不做处理。

[2] 原稿即为张××。

[3] 应为“日本投降后次年”。

[4] 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我家爷爷”,相对于孙辈而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