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系之舟

时间的体积 作者:(加)边昱嘉


富士山下/吴哥寻古/阿尔卑斯山麓

蒙特利尔的秋/午夜太阳下的维京传说/布拉格之夏

行走在日不落/条条道路通罗马Ⅰ

条条道路通罗马Ⅱ/波罗的海以北/孤独的大陆/美利坚

十一岁

富士山下

搭建水坝

那天,风和日丽,树叶随风舞蹈,我满怀期待地来到风景秀丽的白川乡。此处房屋大多用厚实的稻草搭建而成,双手合十的模样,因此,它还有一个更为妙绝的名字——合掌村。

与大城市的喧闹截然不同,这是一处山清水秀的小山村,节奏舒缓,气质安宁,暂时远遁繁忙的学习生活,来这里小憩相当惬意。白川乡的美丽独树一帜,清亮亮的小溪更是引得诸多游客驻足痴望。我们一家亦不例外,随喜坐在溪边,忘情品味这潺潺流水谱写的诗意。溪水叮咚声声入心,突然有了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的陶然心声: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溪边布满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石子。当我抬头想望下远处的风景时,正好看到一个可以用手拉动的小水坝。突发奇想:何不自己动手搭建一个呢?于是,赶紧扭头和身后正捡石子的妹妹说:“要不我们也试着搭一个水坝吧!”

妹妹欣喜回道:“好呀!好呀!”

我们分工合作,妹妹负责找大小适中的石头,我则负责将石头摆在清澈见底的小溪中。

“可以帮我找些大点的石头吗?我想要先在最底下铺上一层,作为基底。”我对妹妹说。

“好啊,好啊,我去找一些。”妹妹回道。

我也在周围找到许多大小适宜的石头。时间一点点流逝,半晌,水坝的雏形就显露出来。接下来就到了最需要耐心的环节:把水坝垫高。所幸,此时用什么样的石头已无碍,只要将它们一块块堆积起来便好。我猫着腰,逐一接过妹妹手里的石头,轻轻把它们放在“地基”上。不一会儿,水坝就被堆建得很高啦!小小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妹妹看见我的进度,激动地大喊:“快做好了!姐姐,我们要成功啦!”

在姐妹的齐心协力下,水坝只剩最后一道工序——再拿些小石头堵上过大的缝隙就大功告成了。感受到成功在即的喜悦,妹妹也益发用力朝水里扔石子,那股劲头似乎是要把自己也甩下去一样。功夫不负有心人,水坝终于竣工了,一边水位高,另一边水位低,还真是像模像样起到应有的作用了。最后,我找来一块大石头,在上面写下姐妹的名字——我和妹妹是这个水坝的创造者,立此存照!

我们的灵感其实来源于之前见过的小水坝,考虑到材料有限,我便琢磨了一番水坝的原理,做了一些改造设计,加之和妹妹的努力实践,终于顺利搭建出一座属于自己的小小水利工程,心中满溢着成功的喜悦。

想想真的很奇妙,一个灵光乍现的念头竟可以幻化出如此真切生动的成果,有点不可思议。可试想,诸多科学家、艺术家不都是紧紧抓住稍纵即逝的灵感,继而启发思考,然后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实验,最后获得成功了吗?真的不要小觑脑海中不经意撒下的碎碎念,这些思想的星星之火很可能燎起一片火红的壮景呢!

二条城

二条城,又名二条御所,位于日本京都,始建于公元1603年,是幕府将军在京都的行辕,也是江户幕府的权力象征。著名景观是二之丸御殿和园林。

二之丸御殿采用唐门风格的装潢,散发着浓郁的盛唐文化气息。行走于殿内,处处感到贵气逼人,悠久的历史画面似乎也纷至沓来。殿内房间众多,最大的应属“远侍之间”,建筑面积千余平米,分为一之间、二之间、三之间、若松之间和敕使之间,都作迎来送往之用,与今人的办公室相似。

二之丸御殿的建筑小巧别致,特色鲜明,园内绿化与各轩馆的搭配亦相得益彰。不论是梁柱间的雕饰、隔扇画,抑或地板设计,无不用尽心机,皆可管窥昔日幕府之繁华、居者之威仪。

值得一提的是,殿内的大部分地板都采用“鹂鸣地板”。所谓“鹂鸣地板”,就是双脚走在上面会发出黄莺鸣叫般的响声,事实上,这是用来保全自身安全的报警机关。当我踏出这种轻灵之音时,顿觉悦耳兴奋,甚至有了轻舞的冲动。可一想到这原是为防止刺客而精心设计的玄机,不禁有了片刻的噤若寒蝉,但很快又释然,深服前人竟有如此玄妙的智慧,叹叹!

二之丸御殿的设计已让人蔚为奇观,再看园林,更觉美不胜收。

园林主要分成三部分:二之丸庭园、本丸庭园和清流园。这些庭院多数采用中式风格,其中二之丸庭院的泉流清澈,水池沿岸布置有湖石,水池中央还设计了瀑布,形态华美,浓淡相宜。水庭之中建有三座小岛,周边种植着高低不一、错落有致的各类植物。湖水、湖石和植物等相映成趣,整体气质优雅而不失大气,与周边建筑自然相融。

城作为一处历史悠久的人文胜景,处处流淌着历史的片羽吉光,今人依然能从中感受到德川家族昔日的显赫权势、万世荣光,这完全得益于巧夺天工的府邸被妥善完好地保存下来,方使我们一饱眼福,不虚此行。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而文物则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具有文化价值的财富遗存。这不仅是民族文化延续至今的凝聚体,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在经历百余年乃至千余年的历史沧桑后,这些文物能够保存、传世下来,委实不易。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和历史底蕴的国家,对文物保护的意义可想而知有多么重大。作为游客,保持对文化的敬畏之心,了解文物所具备的独特内涵和价值意义,知道文物修缮以及保护工作的不易,从而发自内心地去热爱和重视文物。在瞻仰欣赏古建筑文物的同时,也为文物保护贡献一份绵薄之力,让珍贵的文物建筑继续流传下去!

国分寺求签

日本于我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度。生活中触手可及的日系产品让我觉得这个邻国并不遥远,但因从未身临其境,它仍是一个漂浮在想象中的概念。当我真正有机会踏上这片异乡土地后,却被扑面而来的和风搞得有点恍惚——这真的是脱离于华夏中原的海外异邦吗?那些明显受到中原佛教影响的文化气息和遗风尚存的传统建筑分分钟让人感到似曾相识。遥想当年大唐荣光辐射万里,鉴真大师六次东渡弘扬佛法,阿倍仲麻吕遣唐留学,佛教思想在日本得以良好传承,也就不足为怪了。

今天,我们来到日本岐阜县北部的高山市,这里正有一座著名的寺庙建筑——国分寺。

进门后,映入眼帘的便是寺内的求签室。寺里并无游人,亦未见僧尼,只有三个身穿校服的当地女学生,似是放学后顺路来参拜。在她们的热情指引下,我掷下一枚硬币,随后拿起敲钟的棒子“咚咚咚”敲了三下。伴随庄重浑厚的钟声,我朝屋内拜了三拜,虔诚求签。

拿起签筒,我按捺住激动的心情轻晃几下,暗自思忖:这事可信与否?但又心下期待会是一枚上上签。心神不定之际,一枚签子突然不经意掉了出来,签文标注“33号”。于是,我凝视着锈迹斑斑的铁柜子,小心翼翼拉开第33号抽屉,从中取出一张单薄的纸签,上有小诗一首:似玉藏深石,休将俗眼看。一朝良匠做,方见宝光寒。果然字字珠玑,每句都有吉相。妈妈说,如果是吉签,一定要随身携带;反之,便要烧掉。

此次国分寺之行,受益匪浅。让我居然在异国他乡走近了华夏中土的佛教文化,并见证了日本人对该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于优秀的文化而言,广泛传播自然是功德一件。但如今却不乏其人正一点点抛弃属于本国、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转而不分良莠地热衷追捧西方文化,这未尝不是一种悲哀。

这就好像一个远行客被身边绮丽的风景所迷惑,渐渐忘了来时路,再到身心俱疲时,故乡已渐行渐远,早不知该何去何从了。身为游魂,永远都是孤独的。

会鞠躬的鹿

奈良公园位于奈良市街地东边,此处不但古迹荟萃,据说还生活着1200只鹿儿,大多温顺驯服,讨人喜爱。

我与鹿之间多有趣事,其中,与“鞠躬鹿”的邂逅最令我记忆犹新,每每想起,都会忍俊不禁。

在二月堂前有一片广场,散布着几只棕色皮毛的梅花鹿。它们中有怡然自得的,有与人惺惺相惜的,有向游客讨要食物的,还有一只古灵精怪的小鹿盯上了我们这个移动的“零食基地”。

之后,我们就遇到了它——那只据说会“鞠躬”的鹿,就站在鹿群的最前方。爸爸对我说:“你试着给它们喂点香蕉皮!”

会鞠躬的鹿

我依言尝试给它喂了一块香蕉皮,意想不到的是,在它吞咽香蕉皮后,居然真的弯下了脖子。初以为那不过是在吞咽,但每次投食后它都会如法炮制,做出相同的动作,我便打趣道:“莫不是真在鞠躬吧!”爸爸认同我的“玩笑”,并说:“这家伙聪明得很,深知学会了这招儿,可以讨要到更多美食,真是个小精灵啊!”

的确,看着这小精灵不停地向我们鞠躬,甚觉可爱,自然忍不住多饲喂它一些。这鹿儿单凭此技,一下子引得万千宠爱于一身,成功吸引眼球,令游人不得不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它,从而忽略其他同类。真是“一招鲜吃遍天”呢!

狭路相逢智者胜。鹿能如此,况乎人呢?倘若渴望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不妨多多开动脑筋。正所谓我思故我在,思考的力量往往超乎我们自己的想象。靠智慧生活,而非借蛮力上位,方能成为被命运眷顾的佼佼者。

吴哥寻古

女王宫

女王宫位于柬埔寨暹粒省,是吴哥古迹中最重要的建筑群之一,并且有着“吴哥艺术宝石”的美誉。

该寺庙是当时的国王为湿婆而建造,所以又称湿婆宫,其建筑特点以小巧玲珑、精致剔透、富丽堂皇而闻名于世。在吴哥的所有建筑群中,我最为喜欢女王宫雅致的风格。

女王宫整体以朱色砂岩构成,并配有精致的佛像浮雕,看起来精细又生动。最为特殊的雕像应属“东南亚蒙娜丽莎的微笑”,这个名字来自于当年占领柬埔寨时发现这个雕塑的法国人。在漫长的岁月变迁中,这些佛面似乎已经模糊了眉眼,融化在建筑里了。但从低矮的石门下放眼望去,这个雕塑上的人仿佛就是达·芬奇画作中的蒙娜丽莎,跨越千年微笑至今。

淡红色的女王宫在晨光的照耀下显得如此夺目……

女王宫虽规模有限,仍由一条护城河环绕。阳光下,静水深流,浮花浪蕊,一朵朵莲花欠着身子,粉红相宜,像是参拜女王的宫娥,虔诚而不失风雅。倚河而生的参天古树将长长的树根外露于墙边的小土路上,更有甚者索性从水底冒出头来,又粗又长的树根活脱一只跃出水面的海豚。你觉得夸张吗——其实一点也不,我说的是“神似”。试想一下,老迈的躯体不甘“沉沦”,挣脱河水的封印,顽强的朝气喷薄而出,一如海豚的一跃,瞬间焕发了无限华彩。

这千年前的建筑,仍旧让今天看客叹为观止,禁不住心潮暗涌。“古老”二字之所以楚楚动人,全因那个“古”字:穿越时光隧道,以陈旧之美彰显了永恒的魅力。女王宫的神奇之处正在于此。

塔布茏寺的大树

到达柬埔寨后的第二天,我们去参观了塔布茏寺,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座寺庙。

塔布茏寺富有印度佛教色彩,是当时柬埔寨国王为祭祀母亲而修建的。无论是门框、柱子还是墙壁上,摆着优雅姿势的佛像随处可见。这些佛像栩栩如生,有的手里拿着丝带,仿佛在翩翩起舞,有的头顶高冠……乍一看,很像缩小版的真人。

但仅仅这些并不够,最令人瞩目的还是塔布茏寺的大树。它们可不普通,而且极具盛名。一棵棵大树的树根环绕着一座座石头寺庙,树干高高耸立在寺庙的屋顶上,绿叶昂扬在枝头,洒下斑驳树影。一切都很美妙,让人仿佛置身于迷幻的童话世界中。

在与寺庙里巨石的较量之中,大树明显占据上风。比起石头,树根看起来虽然微不足道,但仍然胜利了。大树们牢牢盘踞在巨石之上,仿佛成为大地主宰,成为比寺庙更具吸引力的存在。它凭着自身的坚韧打败磐石,其生命力之顽强,可见一斑。

这些大树与林希所著《石缝中的生命》的小草有些相似。如此盘根错节地生长,只为把根深深扎入泥土。其实在生活中也要如此,不畏风雨,迎难而上,而不是把逃避作为一种应对姿态。

愿我在今后的漫漫长路上,也能永远秉承着如此坚韧的精神,不遗余力去生活,勇敢前行。

吴哥寺观日出

吴哥寺又称“小吴哥”“吴哥窟”,被誉为柬埔寨国宝,也是吴哥古迹中最大且保存最完好的建筑,因此“吴哥窟”也被视为整个古迹群的总称。

吴哥寺日出的胜景闻名天下,观者趋之若鹜。日出大概在六点半左右,可还不到六点,游客们就熙熙攘攘聚集在寺前,不少人早已挑选了最佳位置,摆好三脚架等候。此时的天空几近黑暗,寥若晨星般闪着微光,仿佛一个人独自窃窃谈笑。

所有人都在安静地等候,似乎都不想惊动这个尚未苏醒的世界。此刻的黑暗如此静谧,人们益发期待即将到来的美景,心中并无瑟瑟发抖的恐惧感,反而在这份期待中整个人都变得安详。现代人焦灼的心绪似乎被这份默契的宁静治愈了。

时间仿佛被拉长,半个小时慢慢过去,天际处终于亮起一束白光。渐渐地,像是有人在地平线把这光线慢慢抖散,铺开,整片大地被逐渐点亮。

小吴哥的椰子树周围有星星点点的红光开始闪烁,先是浅浅柔柔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颜色逐渐变深变暖,那片红光就像少年炽热的心般灿烂,又像是大自然温柔平和的心态突然失控,带来了热切疯狂的追逐。太阳从树后面慢慢升起来,把小吴哥和整片天空都染上了红色光芒,朵朵彤云看起来美轮美奂。眼前的红色世界让置身其中的人们难以忘怀。天色的渐变过程源于自然的鬼斧神工,为吴哥寺带来了别具一格的美丽。

自然缔造了壮丽的日出,柬埔寨人则建造了巧夺天工的人文景观。小吴哥的映衬令此处的日出别有韵味;反之,旭日东升亦成就了久负盛名的吴哥奇景。

向往大自然美景的人啊,吴哥寺在召唤你们,它的美定会让你们不负此行。

阿尔卑斯山麓

霍夫堡皇宫

霍夫堡皇宫是位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宫廷建筑,曾是奥匈帝国皇帝的冬宫,茜茜公主也于此居住过,如今已成为奥地利的总统府邸。

参观伊始,我们率先进入银器馆。馆内主要展出当年皇室成员举行宴会所用的餐具,包括当年被称为“白色黄金”的中国瓷器、欧洲最早的瓷器珍品、法国宫廷赠送的礼品,以及意大利人精雕细琢的银器。琳琅满目的展品不仅盛满时光,亦是奥地利与各国友好邦交之见证。

走出银器馆,顺梯而上即可进入茜茜公主博物馆,此处给予我的印象最为深刻。该博物馆是维也纳政府为纪念约瑟夫一世和王后伊丽莎白结婚一百五十年特意建造的。博物馆外观气势磅礴,流光溢彩,馆内陈设着众多茜茜公主生前的私人物品,还有其著名的肖像画。这些收藏品集中呈现了公主的个人生活,重返展现了她对宫廷礼仪的反抗、对体育运动的热衷,以及对艺术的痴迷。这是异彩纷呈的一生,亦是黯然神伤的一生。

1837年,茜茜公主出生于慕尼黑,在巴伐利亚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十七岁时与奥匈帝国皇帝订婚。这次订婚也意味着这个花样少女将以政治人物的形象登上历史舞台。都说“侯门一入深似海”,贵为皇后又如何?从此,富丽堂皇的宫殿成了精致的鸟笼,圈住了茜茜公主的所有梦想,整日被数万双眼睛观察、揣测,无异于禁足。习惯了无拘无束的少女难以承受宫内压抑的教条与生活,一朵娇蕊愈发委顿。唯一的儿子自杀后,茜茜公主彻底陷入忧郁的深渊,难以自拔,后于1898年被意大利人刺杀身亡,结束了美丽并哀愁的传奇一生。

纵观公主一生,嫁与帝王是其悲剧人生的开始。正所谓“欲戴皇冠,必承其重”。以茜茜本人的心性,绝非帝国皇后的绝佳人选。她自幼向往的是奔放、自由、我行我素,尽管庞大的奥匈帝国十分需要她,但她对履行皇后的职责意兴阑珊,更厌倦繁文缛节和各类官方社交。生活中的她多半都在环游世界,人们很难见到她,她活在大家的臆想中。即便如此,她仍从一而终地陪伴在丈夫身旁,为其生育了四个孩子,一起见证了帝国的荣辱兴衰。或许,这便是她人生价值的体现吧!

我总觉得,生命本身应该具有某种意义,每个人都肩负着自己的使命,绝不是白白来一场的。茜茜公主如此,芸芸众生亦如此。比活着更重要的是去实现自我的价值,生而为人,不负今生。

新天鹅堡

1869至1886年,路德维希二世在位于德国巴伐利亚西南方,阿尔卑斯湖赫波特峡谷上方陡峭的岩石上建起了宏伟而纤秀的新天鹅堡。

新天鹅堡秉承浪漫主义风格,是德国的象征。听闻此处四季四景,风光各异。春季,花香草绿,景色宜人;冬季,银装素裹的城堡晶莹润泽,十足的童话世界。平日远眺,只见堡体耸立入云,为湖光山色所围绕,于绿树的映衬下,堪称仙境。

在新天鹅堡内,除国王的御座厅外,最为路德维希二世心仪的房间当数歌手厅。自从访问过瓦特堡后,他就下决心要建造一个如出一辙的宴会厅。由于路德维希二世极其热衷于德国剧作家瓦格纳的歌剧,所以歌手厅内的大幅油画描绘的就是瓦格纳歌剧中的一出。偶尔从云层中透出一缕阳光洒在大厅墙壁上,仿佛点亮了金色墙壁的灵魂,神秘而不失高贵。金碧辉煌的歌手厅的确适合举行华丽的宴会,歌舞升平,觥筹交错,美不胜收。

山间瀑布的上方,横跨一座无柱铁桥。这是仰望新天鹅堡的绝佳观景点。微微晃动的桥体给人带来一种恍惚感,不由疑窦丛生:如此美轮美奂的景致当真存于真实世界吗?是的,它不仅真实存在,更因外形独特,引发诸多创作灵感,众多迪士尼作品中出现的城堡皆是以此为原型绘制的,可算得上是欧洲城堡中的模范生。

新天鹅堡的美景闻名遐迩,游人纷纷慕名前来。由于堡体位于高山上,当年的建造难度可想而知。俗语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看到新天鹅堡惊艳于世的美丽,让我不得不佩服前人的艰辛和智慧,亦不禁感慨万千:世上没有平白无故的成功,只有经过汗水和泪水的浇灌,才能开出冠绝群芳的花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