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三国》中的“技术性错误”概况

沈伯俊论三国(全2册) 作者:沈伯俊


再谈重新校理《三国演义》的几个问题

1990年,我撰写了《重新校理〈三国演义〉的几个问题》一文(载《社会科学研究》1990第6期),《社会科学报》介绍了此文的主要观点,《文汇报》《文摘报》《东方时报》《工人日报》《齐鲁晚报》等纷纷予以转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1年第2期又全文转载,引起了广泛关注。此文写作时,我正在进行重新校理《三国演义》的探索实践。此后,我接连出版了四种《三国》整理本,它们是:

《校理本三国演义》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2月第1版;

毛本《三国演义》整理本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整理本 花山文艺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

《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整理本 巴蜀书社1993年11月第1版。

这四种《三国》整理本,都校正了原本中的大量“技术性错误”,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同行的高度评价,并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被称为“沈本《三国》”“迄今最好的《三国》整理本”。其中《校理本三国演义》1995年初已是第五次印刷。

此外,我又于1995年出版了《三国演义》评点本(山西古籍出版社),其中也校正了原本的大量“技术性错误”。

几年来,我对“重新校理《三国演义》”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这里就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再作申论。

一、《三国》中的“技术性错误”概况

明、清两代的各种《三国》版本,都存在大量的“技术性错误”。现代的各种《三国》标点整理本,有的对底本中的“技术性错误”毫不触及,以讹传讹;有的虽然有所校正,但由于种种原因,错误仍然很多。所谓“技术性错误”,是指那些并非出自作者的创作意图,并非作品艺术虚构和艺术描写的需要,而纯粹由于作者知识的局限,由于作者一时笔误或者传抄、刊刻之误而造成的,属于技术范畴的错误。它们与那些由于作者的世界观、历史观和艺术观而产生的作品内容上的缺陷和艺术上的不足,完全是两码事。我整理的几种《三国》版本,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以很大力量指出和校正底本中的“技术性错误”。

综观各种《三国》版本,“技术性错误”的类型基本相似。兹以流传最广的毛本《三国演义》为例,“技术性错误”可以分为五个大类。

(一)人物错误

主要包括五种情况。

1.人名错讹。如第5回写陈留孝廉卫弘资助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郭颁《世语》,“卫弘”当作“卫兹”;第65回写刘备任用刘璋旧部庞义,据《三国志·蜀书·刘二牧传》,“庞义”当作“庞羲”,等等。

2.人物字号错讹。如张飞本字“益德”,《演义》却误为“翼德”(第1回);刘晔本字“子扬”,《演义》却误为“子阳”(第10回),等等。

3.人物身份错讹。如丁原曾任并州刺史,后入京为执金吾,《演义》却误为“荆州刺史”(第3回);杨阜在魏明帝时任少府,《演义》却误为“少傅”(第105回),等等。

4.人物关系错讹。如董贵人本系董承之女(《后汉书·伏皇后纪》),《演义》却误为董承之妹(第24回);魏国燕王曹宇本系曹操之子(《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演义》却误为魏文帝曹丕之子(第106回),等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