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散步在魏玛街头

在德意志阳台上 作者:陈武 著


散步在魏玛街头

这次德国之行,我们要在魏玛作短暂的停留。

魏玛这个城市我是知道一点的,先不说给魏玛带来无尚荣耀和骄傲的歌德和席勒,就是“黄金二十年代”所创造的辉煌,也足以给魏玛人在世界范围内赢得持久的声誉。从1918年到1933年,短短的14年时间里,魏玛在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举足轻重的角色,把这一时期称为“魏玛文化”一点都不夸张。我们今天在谈到现代主义、表现主义、先锋主义、前卫艺术等等概念时,都绕不开魏玛文化,绕不开短暂而璀璨的“黄金二十年代”。那真是一段令人无限向往和怀念的年代啊,既蠢蠢欲动、骚乱不安,又意气风发、朝气蓬勃。在那段时间里,在魏玛这座只有几万人口的小城中,聚集着一大群思想解放的文化人,他们是,小说家托马斯·曼,诗人里尔克,戏剧家布莱希特、韦德金德、舒克梅尔,画家康定斯基,音乐家勋伯格,电影家弗里茨·朗、茂劳,思想家海德格尔和爱因斯坦,社会学家韦伯,建筑学家格罗皮乌斯、蒙德尔松,当然,还有在西方思想领域产生广泛影响的“法兰克福学派”中的代表人物阿多尔诺、本雅明、马尔库赛等等,这样的名单,能列出长长的一串,无论拎出其中的哪一位,看看他们取得的成就,都让我们唏嘘不已,顶礼膜拜。这些艺术家所表现的风格,不只是独树一帜,就其创新的胆识和前卫性而言,简直就是引领世界艺术的潮流,代表的是一种真正的人文精神。

10月26日上午,我们的大巴车从德累斯顿驶往魏玛途中,我默默地坐在窗口,看着窗外的森林草地,静静感受窗外的大好风景,想像着魏玛文化耐人寻味的现象,渐渐地,耳畔仿佛激荡着魏玛文化的回音,仿佛出现了那一代大师们在山坡的草地上散步或喁喁小谈的身影,同时,心里有一种隐隐的感动、不安,还有一种莫名的忧郁和伤感,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他们在一次世界大战失败后的废墟上,支撑起对文学、艺术、哲学等学派的迷恋,并迸发出照耀世界的光芒。

我们到达魏玛时已近中午,天气晴朗,空气澄明。午饭后,大家自由活动。

魏玛这座城市,如果放在中国,最多算得上一个小县城,只有六万多人口,街道整洁、安静,房屋古老、敦实,街上没有什么行人,也没有穿梭的车辆。我和南师大法学院教授蔡先生结伴,慢慢在街道上行走,用心感受这座城市的一草一木,感受这座城市非同一般的气息,感受穿越时光的艺术的光度和亮度。魏玛真的很美,建筑和街道,与一百年前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城市大小也依然是从前的面积,人口也没有增长,甚至那些庭院里的花园、园里的一棵大树,还是一百年前的样子,变化的,只是木栅栏的腐蚀和树冠的扩大。有好几次,我和蔡教授在某个庭院的门前徘徊、呆望,看着墙上的苔藓,看着花园草地上的落叶,想像着当年的主人,在草地上思考、阅读,想像着他和友人的讨论、争执,以及他们的优雅和闲适。有那么几次,我情不自禁、不由自主地妄想推门而入,也在草地上散步,在落着树叶的条椅上坐坐。每每这时,蔡教授都会善意地提醒我,德国人对自己的私人领地十分看重,没有邀请不宜私自进入。我只好继续呆望,用眼睛记录着花园里的陈设,用心去感知这所房舍里透出的主人的思想。

魏玛的街巷并不都是笔直的,在拐过一些弯口时,我们的期待总不会落空,一个艺术展览的招牌,一场演出的预告,都会让我们惊喜。

魏玛街头的建筑

随处可见的名人雕像

一个现代艺术展览的指示牌,将我们引领到一栋狭长形的建筑前,建筑也是有年头了,外墙毫不起眼,墙基的泥层甚至脱落了很多。建筑前是一个木栅栏的花园,在浓荫覆盖的大树下,有一个木制的古旧的秋千,上面落着几片黄叶,有两只不知名的鸟,停在秋千上,一动不动,对我们的突然造访充耳不闻。我们没有进入花园,也没有顺着指示牌继续前行,而是拐进了另一条街巷。

有趣的是,当我们拐进另一条街巷时,发现我们已经来过了,只不过是在小街的另一边,而那些建筑、建筑上镌刻的姓名及生卒年月,又是我们不曾见过的。如前所述,对于这些不期而遇的老建筑,我们都要伫立很久,细细端详,慢慢品味,估计又是哪一位大师的故居了。因为不懂德语,只能做一些假设:

——如果这是一幢有个性有特色的建筑,会联想到格罗皮乌斯,联想到他为包豪斯学院设计的校舍,那些有明显棱角风格的设计,和另一位建筑大师门德尔松的作品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们都热衷于表现主义,但又风格迥异,如后者设计的爱因斯坦塔,是波浪形风格,当爱因斯坦第一次走进这栋建筑时,由衷地赞叹说,很得体。爱因斯坦所说的“得体”,透出的是内心的欣喜和满足。

——如果某栋老建筑过于破败,甚至年久失修,但又抑制不住透出某种艺术的气质,自然会想到抽象主义和表现主义的代表画家康定斯基和考考斯卡,觉得只有他们才配得上住进这所建筑。这样的想像当然毫无根据,甚至有些可笑——或许这栋建筑归属于另一位艺术家,但这又何妨呢?在魏玛这样的艺术环境里,我们是可以作任何想像的。换一种说法,我们无论做出什么样的假设,都毫不出格。难道不是嘛,也许,花园里那把年久失修的旧椅子,就是当年新潮设计大师布罗伊尔设计的。而托马斯·曼、里尔克、布莱希特、海德格尔等文学大师和哲学大师说不定就在这把椅子上坐过,相互探讨着“恐惧”、“忧虑”、“虚无”、“存在”、“分裂”、“疏离”和“觉醒”,我们真的不知道获得诺贝尔奖的托马斯·曼是在哪一栋建筑里写出了《魔山》,也不知道里尔克的散文体小说《马尔泰手记》诞生在哪一个房间里,更不知道海德格尔的哲学巨著《存在与时间》构思于哪一座花园,至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萌芽在哪一条散步的小路上,就更是不得而知了。

魏玛街头的雕像

古树下的民居

但我们又觉得他们无处不在。仿佛这里的每一条街道上都留下过他们的足迹,每一棵古树下都留下过他们的身影,每一片阳光都曾照耀在他们的身上。我们呼吸着大师们呼吸过的空气,行走在大师们行走过的街道上。而此时,我们沐浴的阳光也似乎格外的透彻、明亮。遥想当年,那在西方世界思想领域产生广泛回响的法兰克福学派,不正是受这样的气氛所感染吗?本雅明、阿多尔诺,还有马尔库赛等思想敏捷的智慧才俊,也是在这里接受了魏玛文化的洗礼,日后才在异国他乡开花结果的。

在魏玛街头散步的三个多小时里,我时常处于一种幻觉状态中,仿佛徜徉在“黄金二十年代”的魏玛。那些兀自出现的古老的、带花园的建筑,门旁边不能相识的名姓,充斥着艺术氛围的门眉、窗格,都会让我产生无限的遐想。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希特勒不是在1933年上台,如果不是希特勒在1933年上台后,粗暴地赶走了栖居在魏玛的这批艺术俊杰,那么,魏玛的艺术光辉必将更加灿烂。但是,世界上没有如果,希特勒上台之后,赶走了一大批思想活跃、艺术精进的精英分子,布莱希特避居瑞典,爱因斯坦和托马斯·曼远走美国,本雅明在逃往法国后自杀身亡……

但是,当成千上万的德国文化精英,带着魏玛精神,避居在世界各地时,魏玛文化的精髓并未就此消失,魏玛文化所代表的人文理念和哲学精神,反而在各地传播开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