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仅要跟宁死不屈的中国军队作战,还要跟世界上最大的海军强国和工业强国开战——即使是这样的事实,当局也能美化成“解放西方对亚洲的统治”。希望、梦想与质疑相互交织,日本士兵被激发出人类的凶残本性,实施暴行已成为家常便饭。“二战”在亚洲制造的最大悲剧从此拉开帷幕。
我决心为国奉献我的身躯和灵魂,以捍卫我国神圣之主权不受侵犯。我坚信,你们每个人,我的同胞,都不会吝啬自己的生命,必定乐意奉献,甘愿誓死效忠天皇陛下。胜利之关键在于有“必胜的信念”。建国2600年来,我们大日本帝国永不言败。这一光荣传统,足以令我们深信,不管敌人多么强大,我们都有能力战胜他们。让我们在此起誓,我们决不会玷污我们辉煌的历史,只会再添荣光……
这场战争,事关大日本帝国的荣辱以及东亚的兴衰。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我们一亿日本同胞应该团结起来,不惜为国家的神圣事业献出一切。秉承“八纮一宇”的伟大坚毅及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在抗击美英之时,定能无所畏惧,所向披靡。我坚信,胜利属于大日本帝国。以上系本人拙见,我愿与同胞们一起为大日本帝国的丰功伟绩添砖加瓦。
——东条英机内阁
日本人民第一次得知他们与美英开战,是在1941年12月8日星期一的大清早。如此劲爆的消息从收音机传来,人们为它的突如其来感到惊愕,不只是日本首都,整个帝国的大街小巷顿时都炸开了锅。收音机里播出的公告没有详细说明新的战争是如何爆发的,只是告诉日本人民,他们的国家不仅要跟宁死不屈的中国军队作战,而且还要跟世界上最大的海军强国和工业强国开战。
几个月来,这场战争爆发的可能性日益增长。1940年9月,日本加入轴心国,成为英国的两大劲敌德国和意大利的盟友。同年12月,美国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禁止向日本出口铁屑及其他军用物资。1941年4月,日本与苏联签订《苏日中立条约》,令日本得以继续南进,但实际上日本在满洲-苏联边境仍然部署着60万兵力。1941年7月,日军为阻断滇越公路,强行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威胁东南亚。这导致了美国、英国以及荷兰采取了禁止向日本出口石油和钢铁的对抗性措施。形势剑拔弩张,美国和日本平心静气进行谈判对话变得越来越艰难。日本高层在东京召开会议,认定该国已经陷入了ABCD战争包围圈,这些国家正虎视眈眈,威胁着日本的安全,因此必须扩大战争,破除这个包围圈。1941年10月16日,东条英机出任内阁总理大臣,兼任陆军大臣和内阁大臣。不少政治观察家认为,此举清楚地表明,日本正在准备进行另一场战争。
在日本看来,美国一再对其提出无理要求,英国持续通过缅甸的陆路向中国输送物资,变相支持中国的抗战;然而,拒绝屈从美国、抗议英国的行为说起来容易,而真正要通过发动战争来显示自己决心,绝非易事。听到消息后,许多人在心里都不禁犯嘀咕:“这场战争怎么可能赢?”不过,日本政府很快为战争定下了于我有利的基调。日本裕仁天皇庄严发布《宣战诏书》,将战争责任推给美国和英国,因“美英两国支援中国残存政权,助长东亚之祸乱,假和平之美名,逞制霸东方之野心”,诏书字里行间显示出天皇维系和平的诚意。然而,“彼方毫无退让之精神,徒事推延时局之解决,近则日益加强起经济军事威胁,企图使我屈从……而帝国之存在,亦将濒临于危殆。帝国势逼处此,为生存与自卫计,惟有毅然奋起,粉碎一切障碍”。在日本人眼中,满洲事关日本的生死存亡;战死中国沙场的日军士兵,只是为了维护日本在亚洲的核心利益而作出的暂时的流血代价。因此天皇诏书中所言,的确令人信服,继续扩大战争是日本自然而然的选择。
当然,天皇身份尊贵,并没有直接向民众宣读诏书。时任内阁总理的东条英机在诏书宣布后,通过收音机的直播向人民发表了讲话。东条英机没有夸下“战争会迅速取得胜利”这样的海口,他只是呼吁全国人民与他一起发扬自我奉献的精神。他宣称:“我们的敌人,坐拥丰富的自然资源,妄图称霸世界。为了消灭敌人,建立起不可撼动的东亚新秩序,我们要作好持久战的准备。”
得益于几十年来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公共训诫,再加上多年来受到战争报道的熏陶和动员,日本首都民众的反应似乎还在预期之内。人们无声地压制着自己的怀疑、恐惧和担忧;还有序地准备到王宫门口集会游行。到了晚上,被爱国主义的狂热冲昏头脑的日本高层人士惊喜地发现,报纸上除了日军在夏威夷大胜美国舰队的喜讯外,还有人们举着旗帜游行示威支持战争的消息。这是第一次关于这场战争的真实报道。美国战舰被击沉的消息传开后,整个日本都松了口气,举国欢腾。
之后,日军凯旋的消息接踵而至,日本成功登陆了东南亚一带多地,包括马来半岛、菲律宾、关岛和缅甸等,日本飞机还成功袭击了英国两艘主力舰。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的几个星期里,东南亚地区象征西方霸权的桥头堡如多米诺骨牌倒塌般一个接一个落入日军手中:关岛、韦克、马尼拉、香港、仰光,被誉为“坚不可摧的堡垒”的新加坡、巴达维亚、荷属东印度群岛的首府、菲律宾的巴丹半岛以及缅甸的曼德勒。1942年5月6日,部署在菲律宾科雷吉多尔岛的美军海岸炮兵不敌日军的猛烈攻击而投降,美军在菲律宾的最后一块滩头阵地也落入日军手中。日本对美英开战后的6个月中,日本皇军很快将英国、美国和荷兰等在亚洲及中南太平洋的殖民地收入囊中。此时的日本已经成为征服者们的主宰,就像所有崛起中的西方帝国缔造者一样势如破竹。日军在印度边界虎视眈眈,又泰然自若地降落澳大利亚。日本舰队向印度洋纵深挺进,试图控制整个西太平洋。尽管日本在中国的战斗仍在艰难继续,但表面看来,实现“大东亚共荣”几乎已是唾手可得。拥有这样一支攻无不克的陆军和海军,作战计划如此无懈可击,还有谁能战胜日本呢?现在日本还能怎么做?
如果谁私下里还有怀疑,报刊、杂志上充斥的新闻照片就足以令其打消疑虑。有从新加坡发回的有关英国、澳大利亚和印度战俘的照片,韦克岛和科雷吉多尔岛上美国军队受尽屈辱而投降的照片以及英军在新加坡向日本的山下将军投降的照片,所有这些都生动地向日本民众证明了,西方对亚洲的统治已经被彻底摧毁,未来是属于日本的。
新攻占的南方大陆,通常被日本军方统称为南部地区,大多数日本人对这些地方一无所知。强大的日本帝国带领着年轻的士兵执行着高贵的使命——努力将落后地区从几百年的西方殖民奴役中解放出来,这一理念在日本深入人心。“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这在西方国家看来或许只是空洞无物的口号,但在日本看来,“大东亚共荣圈”计划的确结束了西欧和美国对沙捞越、婆罗洲、苏门答腊、爪哇、西里伯斯岛、摩鹿加群岛、新几内亚北部和西部、所罗门群岛、菲律宾、马来半岛、缅甸、法属印度支那、安达曼群岛、关岛、韦克岛、吉尔伯特和马绍尔群岛等地的殖民统治。在马来半岛和新加坡等地被日军俘虏的英军中,有很多是印度人,日本把这部分人组成了一支由他们控制的新印度国家军队。
被俘虏是奇耻大辱,日军长期以来接受这样的教育洗脑。猛然间,他们发现随着自己攻占一片又一片新大陆,身边满是被他们俘虏的敌军和当地平民。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制造的最大悲剧从此拉开帷幕。落入日军之手的盟军士兵、海员,还有不计其数的平民,正在走向地狱之门。巴丹死亡行军的相关新闻虽然没能及时向公众披露,但等一切终于浮出水面之时,全世界都为日军的暴行所震惊。1942年4月美军空袭日本东京时有飞行员不慎被俘,日本以惨绝人寰的方式将其处死,举世哗然。因为战争持续时间太长,被俘的盟军将士无法得到同盟国的有效救援。成千上万的盟军士兵死于日军的酷刑、冷漠、疾病、饥饿,不是直接惨遭日军毒手就是被皇军的忠实走狗杀害。1941~1942年,日军在东南亚俘虏的英国、澳大利亚和荷兰的士兵约6.1万人,其中1.2万战俘在修建缅甸—暹罗铁路的过程中丧生。
12月8日后,这场冲突立即被正式命名为“大东亚战争”。日本对待这场对美英的战争态度明显与其对待侵华战争不同,它公开宣布,这是一场全面战争,显然免不了需要举国动员。战前综合素质考评也许顶多只够得上预备役的士兵们,此时通通接受训练,然后被送到前线。预备役人员以及那些曾在中国参过战的退伍老兵都应召入伍。刚刚年满18岁的志愿军和大量少年兵都被动员起来,迅速受训,然后走向战场。
日本举国上下沉浸在战争总动员中,但多数个体其实是孤身一人走上前线的。他们没来得及准备,就被迫卷入血腥的战争中,内心百感交集,希望、梦想与质疑相互交织。几乎谁也没有真正准备好开始一段把实施暴行作为家常便饭的日本士兵生活——激发出人的凶残本性是日本军队训练的核心要义。新兵入伍都要接受系统的洗脑,他们必须严格遵守部队铁一般的纪律,违者就遭殴打、被降级,他们要接受盲目的层级制度。士兵们要无条件服从命令、服从任何命令:上级长官、日本帝国各个部门领导以及日本军队的最高统帅天皇本人的命令。战争爆发的头几个月,日本军队在大东亚各地所向披靡之时,所有人几乎都只关注在日本天皇名义下所取得的各种胜利。为了胜利,付出什么代价都是值得的。无论采取多么残酷、麻木不仁或者骇人听闻的做法,都是应该的、必须的。一支野心勃勃、并且被上级默许甚至是纵容各种倒行逆施行为的军队,做事从来都是不计后果的。
日本国内长期有着蔑视中国人和朝鲜人的传统,这一风气在中国战场上得到不断助长,愈演愈烈。随着中国军力不敌日本,战争越来越呈现出“打了就跑”的游击战特质,日本“平定”中国的行动开始实行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同样,日本在“解放”东南亚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采取了类似的战术,因为这些日军大多是直接从中国战场调遣过来的。日军在西方强国的战俘和被“解放”的平民身上都运用了“三光政策”。此时的日本军队早已失去了后方的补给保障,他们奉命“就地征用”。但实际上,不少地区常年饱受战争蹂躏,田地荒废,人们无心农事;有些地方本来就人迹罕至,当它们成为军事行动争夺的焦点之时,后勤保障乏力,甚至没有物资供应都是不可避免的。那些得到“解放”的民族,起初欢迎日军进入。可在日本看来,这些被征服的土著,后来就开始“忘恩负义”。而中国本来就是个难缠的敌人。日军认为,为了制服这个敌人,采取任何手段都不为过。
- 源于美国(America)、英国(Britain)、中国(China)、荷兰(Dutch)四个国家的首字母缩写。
- “二战”中,日军攻占菲律宾、巴丹岛后,强迫美军战俘徒步行军至俘虏营集中,沿途死者颇众。